一葉落知天下秋,十四首唯美的落葉詩詞,落葉美,詩詞更美!

2021-01-09 品讀好詩詞

立秋已過,梧桐葉開始變黃,漸漸有落葉開始飄落。落葉是秋天裡一道必不可少的風景,是秋天裡隨風起舞的精靈,它用飄逸的動作,優雅的身姿,唯美的氣韻,譜寫出秋天的旋

律。

中國古文化中有「女傷春,士悲秋」的審美傳統,古詩文中,女子見落花而慨嘆時光易逝、青春不再;士子見落葉而慨嘆時光易逝,功業無成。

唐-王建

陳綠向參差,初紅已重疊。

中庭初掃地,繞樹三兩葉。

落葉

唐-孔紹安

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

翻飛未肯下,猶言惜故林。

落葉

唐-齊己

落多秋亦晚,窗外見諸鄰。

世上誰驚盡,林間獨掃頻。

蕭騷微月夜,重疊早霜晨。

昨日繁陰在,鶯聲樹樹春。

落葉

宋-陸遊

萬瓦清霜伴月明,臥聽殘漏若為情。

無端木葉蕭蕭下,更與愁人作雨聲。

落葉

宋-趙蕃

卷卷從何起,多因為晚風。

飄飄久不下,還復反荒叢。

落葉

宋-釋文珦

落葉重得與砌平,流泉澹澹入池清。

無人訓我無人到,獨自吟詩獨自行。

落葉

宋-顧逢

秋林霜後紅,恰與染來同。

風雨一番過,亭臺幾樹空。

亂飄窗紙上,流出水溝中。

待看春三月,濃陰萬綠叢。

落葉

宋-周端臣

燮燮霜經不自持,半隨流水半沾泥。

歸巢便覺棲禽冷,覓穴空教返蟻迷。

風徑學花飛上下,夜窗疑雨灑東西。

滿階不聽家僮掃,擬把新詩逐片題。

寄外

明-馬文升

落葉滿庭階,秋風吹復起。

遙憶別離人,寂寞何堪此。

落葉

明-全室宗泐

一片復一片,西風與北風。

但看階下滿,不覺樹頭空。

綴服猶堪用,題詩自不工。

山童朝更掃,閒委古牆東。

落葉

明-雪溪映

肯信非常事,何傷撩亂飛。

茂時藏敗局,殞處發生機。

稀護枝頭鳥,深埋路到扉。

莫將黃瘦片,還擬落花肥。

賦落葉送別

明-陳言

落葉亂紛紛,林間起送君。

還愁獨宿夜,孤客最先聞。

蘇幕遮·落葉

清-莊盤珠

露寒煙,通曉日。

幾遍飄零,漸放山窗白。

滿地殘秋蟲唧唧。

掃處和愁,愁處重堆積。

乍蕭蕭,還摵摵。

疑雨疑人,一夜空猜測。

已是枝頭停不得。

鍾斷鴉驚,恨煞西風急。

落葉

清-莊述祖

彈指年光只剎那,離鴻歸燕漸蹉跎。

被池一夜寒如水,起視階前落葉多。

相關焦點

  • 十一月日曆 • 一葉落知天下秋
    十一月日曆 • 一葉落知天下秋 2020-11-01 20: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喜歡詩詞的朋友有福了,幫你選出精美的寫梨花的詩詞十五首
    情知此後來無計,強說歡期。 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其五《你那麼優秀,這不是顯得我們更差勁了嗎?哞,人與人不能比啊)其十《春風桃李花開夜,秋雨梧桐葉落時。西宮南苑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梨園弟子白髮新,椒房阿監青娥老。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 9首寫秋天的詩詞,每一首都寫出了秋天的魅力,別是一番風味
    因此,古代的很多詩人和文學家也總是喜歡用詩詞來寫秋天,從而表達自己心中的愁緒。不過,也有一些詩人和文學家喜歡用詩詞來表現秋天之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欣賞9首寫秋天的詩詞,每一首都寫出了秋天的魅力,別是一番風味。
  • 秋來,靜坐聽雨也很好,這4首詩詞讓下雨天美到心醉
    但是年紀越大,越覺得下雨天也很美。電影《無問西東》裡,西南聯大當時條件艱苦,一下雨同學們就聽不見老師的話,於是老師在黑板上寫下【靜坐聽雨】,一群有志青年坐在草屋安靜聽雨,心中憧憬的是無限美好的未來。那今天我們也來聊一聊古詩詞裡,古人們寫【雨】的詩詞,誰言秋日肅殺?秋日裡靜坐聽雨也很好。《虞美人·聽雨》——蔣捷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
  • 詩詞鑑賞-葉落方知秋漸濃,古詩詞裡的落葉,片片都是詩情畫意
    葉落方知秋漸濃,古詩詞裡的落葉,片片都是詩情畫意!落葉唐-修睦雨過閒田地,重重落葉紅。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風。落葉明-莫是龍獨樹蕭蕭下,邊淮正可憐。誤投齋閣裡,不似御溝前。酒戶驚秋夢,翻經助夜禪。落葉明-宗泐一片復一片,西風與北風。但看階下滿,不覺樹頭空。綴服猶堪用,題詩自不工。山童朝更掃,閒委古牆東。
  • 五首經典的古詩詞,一首比一首優美,詩詞愛好者最喜歡!
    五首經典的古詩詞,一首比一首優美,詩詞愛好者最喜歡! 古人的文化,總是高深無比的,一首短短的詩句,就蘊含無數的感情,這是今人難以做到的,而詩詞作為一種傳統文化,在如今這個時代反倒是慢慢的變得淺顯和稀少了,雖然現代詩能容易理解作者的意思,但是卻沒了曾經的那份古意與唯美。
  • 19首描寫柳樹的詩詞,美了心醉了魂
    #詩詞今天,為大家獻上19首描寫柳樹的名家詩詞,美了心醉了魂,一起來感受濃濃的春意。《青門柳》唐代:白居易青青一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勞勞亭》唐代:李白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 許先木律詞作品專刊九天詩詞第00166期
    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安徽省詩詞協會會員,蕪湖市詩詞協會會員,無為縣詩詞協會會員。國慶(外二首)文/許先木一雙輪日月碾春秋,一葉旌旗舞玉樓。《閱兵》(外二首)文/許先木一掃去千年雪,招來萬裡風。神州天下白,華夏八方紅。一遍旌旗舞,雙輪日月匆。
  • 【詩詞鑑賞】秋花絢爛木芙蓉,十首芙蓉花的詩詞,傲霜綻放!
    芙蓉花盛開於農曆九至十一月,此時百花凋謝,它卻傲霜綻放,故白居易詩曰:「莫怕秋無伴愁物,水蓮花盡木蓮開」。蘇東坡更贊芙蓉花性格是「喚作拒霜猶未稱,看來卻是最宜霜」。 秋花絢爛木芙蓉,十首芙蓉花的詩詞,傲霜綻放!
  • 老楊說詩詞 秋風漸起天地清,十首秋詞八月情
    沉思往事立殘陽」;或感慨秋光,一如朱熹的「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生「;或心懷天下,一如杜甫的:「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寄情於秋,抒懷感發,成就了無數篇傳頌千古的詩詞佳作。自評語:月明團圓日 異鄉獨思家如果一提至有關中秋的詩詞,都會想起許多首。比如「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比如「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等。但說到中秋,我卻更偏愛王建的這首。也許正是因數我有過這樣漂泊的經歷,對於「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 詩詞裡的那些風花雪月·風篇
    愛詩詞的人很多。中華五千多年的歷史,詩詞是融入血液的文化靈魂。詩詞美,美在石破天驚的意境,美在娉娉嫋嫋的美人,美在那些赤膽丹心,美在那些風花雪月。今天我們一起來說說詩詞裡的風。2、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白居易《長恨歌》春風吹拂,桃李灼灼,可已物是人非,秋雨淅瀝,梧桐清響,叫人寂寥悲哀。3、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 白露詩詞擷拾賞析: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
    白露詩詞擷拾賞析: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枯木白露,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眾多白露詩詞中,當以《詩經》中的《蒹葭》篇最為著名。秋水清澈,蒹葭蒼蒼,草木含露,詩人秋思,傾慕伊人,求之不得,一嘆三詠,為之氣折。關於這篇的解釋各不相同,有的甚至引申到政治領域,其實太過複雜,不如簡單的看成秋思的詩詞,富有韻味,意境優美,其實已經夠了。《漢樂府·古豔歌》【漢】佚名蘭草自生香,生於大道傍。十月鉤簾起,並在束薪中。
  • 在詩詞裡,春,夏,秋,冬都有自己的情感
    從李白到杜甫,從漢武帝劉徹到梟雄曹操,古人詩詞的情感文雅而不落俗套。你知道嗎,在古代,四季都有自己的情感。春、夏、秋、冬,風、霜、雨、雪,四季輪迴,最原始的名字,最美的感情。春: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的美景美不勝收。
  • 五色新絲纏角粽菖蒲酒美清尊共 端午節的唯美詩詞
    五色新絲纏角粽菖蒲酒美清尊共 端午節的唯美詩詞時間:2020-06-25 10:0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五色新絲纏角粽菖蒲酒美清尊共 端午節的唯美詩詞 端午 清代:江南靖士 浴蘭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 當日楚王憎逆耳,隨將一國殉靈均。
  • 李海明2020年詩詞500首
    這一年共創作作品555首(篇):其中,五言絕句133首,五言律詩115首,七言絕句140首,七言律詩108首,詞45首,其它類作品14首(篇)。作品皆為一次成,懶於修改,不求詩路走的很遠,只希望能內秀於心,外毓於行。
  • 古今11個描寫女子唯美詩詞句子,祝天下女人內心豐盈,青春永駐
    擇取古今11個描寫女子絕美詩詞句子,祝天下女人內心豐盈,青春永駐!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衛風·碩人》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漢樂府《孔雀東南飛》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
  •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十首相思入骨的唯美詩詞
    相思,一直是古詩詞中一個永恆的話題,許多詩詞人都有留下關於相思的篇章,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十首相思入骨的唯美詩詞。其一:《三五七言 / 秋風詞》作者:李白 (唐)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 詩詞書畫展:蕭關詩詞《含笑三郎專題》
    《蕭關詩詞微刊》是蕭關詩社對外發布詩詞原創作品的微刊,蕭關詩社籌備組成立於2018年8月22日,8月25日組建成立「蕭關詩社」,名譽社長:山裡老頭。現任社長:含笑三郎。蕭關詩社是搭起一座與廣大的詩詞愛好者相互交流的橋梁,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傳承、交流、學習我國古老的詩詞文化的精髓,促進地方經濟和文化的繁榮,促進蕭關詩詞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
  •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
    《一葉知秋》作者丨宋英傑出自《故宮知時節:二十四節氣•七十二物候》什麼是秋?南北朝時期《三禮義宗》:「七月立秋,秋之言揫(音秋,聚也),縮之意。陰氣出地,始殺萬物,故以秋為節名。」古人認為,立秋時陰氣結束「閉關修煉」的階段,開啟了肅殺萬物的進程。
  • 「24節氣 職工原創詩詞」月明白露澄清光 層城綺閣遙相望
    原創詩詞【一】白露監控分中心(烏海) 張麗涼風拂衣裳,落葉漸漸黃。清晨霧茫茫,白露已在旁。原創詩詞【二】白露降巴音陶亥收費所 梁竹雲早寒秋風冽,衰草凝繁晞。明月浸宵夢,玉壺溫酒籬。原創詩詞【三】思糧狼山養護所 段小雨曦晨農家始作佃,背灼揮鋤撒旱田。勸君戒奢身修儉,思來不易餘米甜。原創詩詞【四】白露感吟拉僧廟養護所 王耀立白露為霜秋漸涼,殘紅凋零惹人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