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擴張版圖這件事情,長城和吉利採用不一樣的套路,前者目標是在全球各地建立自己的工廠,而後者則通常善於「買買買」。在吉利的雄圖大志中,先有沃爾沃,後有Smart,現在吉利對於版圖擴張的目的,或許將再次開啟全球「買買買」模式,而這一次吉利相中的居然是「鄰居」。近日有外媒報導,吉利有意收購韓國雙龍公司,如果這一次收購成功的話,這將是吉利的又一次全球掃貨。
說到雙龍汽車,可能現在的95後都不太知道這是個什麼樣的品牌。雙龍汽車於1954年建立,曾為美軍生產吉普車,是韓國第四大汽車生產商。在90年代,雙龍汽車曾經與戴姆勒-奔馳結成技術夥伴,而在1997年雙龍汽車為大宇汽車效力,只是後來因為大宇財團的財政問題,在2000年時,雙龍汽車被出售。2004年的時候,韓國雙龍汽車進入中國和上汽集團合作,但是非常抱歉的是,在2009年敗北的韓國雙龍汽車,退出了中國市場。那時進入中國的韓國雙龍汽車選用的是中型SUV,起價是21.98萬元,封頂為31.98萬元。
之後的雙龍汽車開始與印度Mahindra & Mahindra集團(下文簡稱馬辛德拉)合作,馬辛德拉取得了雙龍汽車70%的股權,正式成為雙龍汽車的經營者。但是馬辛德拉已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所以在集團面臨重大財務危機的時候,雙龍這樣的賠錢業務就被優先處理了。
說到雙龍汽車的過往或許都是一肚子的辛酸淚,但為什麼雙龍落得如此之境地?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本身的產品出現了問題,再加上沒有什麼過硬的核心技術,被集團拋棄也在情理之中。那為什麼現在吉利倒是對TA動了心呢?
說實話,雙龍這個品牌,在全球的汽車市場中根本沒有位置。但是全球化的布局倒是還算可以,如今已經在八十幾個國家開啟了自己的銷售市場。如果吉利也可以將自己的產品賣到這些國度,那麼對于吉利的全球化戰略還是非常有幫助的。
當然目前吉利集團還沒有官宣這個消息,不過從吉利以往的買買買狀態來說,收購雙龍汽車也並非不可能。從吉利以往的收購案例上看來,效果還是不錯的。沃爾沃之前在中國非常沉寂,但是在吉利麾下,2019年完成了自己的「車生」巔峰。而對于吉利來說,有沃爾沃這樣技術的加持,自身的產品也會更加優秀。
鬼扯:吉利對於買買買的一貫套路,應該是駕輕就熟,而現在關於是否收購韓國雙龍汽車,只是看在版圖上到底能起到多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