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6「無夏之年」,北半球六月飛霜,歐洲20萬人被凍死

2020-12-10 騰訊網

從15世紀初開始到20世紀初這段時期,是人類歷史上比較難熬的一個階段。全球範圍持續性的氣候寒冷、乾旱,使得耕地變少、農作物歉收,饑荒、戰爭和各種瘟疫、流行病像夢魘一樣困擾著人類,數億人為之喪命。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小冰期」,在中國也稱為「明清小冰期」。

在小冰期裡,公元1816年又是一個特殊的年份。這一年是嘉慶二十一年,農曆八月時「天氣忽然寒如冬」。黑龍江農曆七月出現嚴重霜凍,安徽、江西等地亦有農曆六、七月出現降雪的紀錄,雲南全省出現嚴重饑荒。一時之間,人人自危,民間更是流傳這是老天爺在告訴大家大清朝發生了天大的冤屈,讓嘉慶帝十分頭疼。

不僅中國如此,當年的北半球天氣均出現了嚴重的反常,歐洲、北美洲、亞洲都出現六月飛霜的異象,被稱為「無夏之年」。

在歐洲,1月份本來天氣是逐漸回暖的。2月份突然來了一波「倒春寒」。

3月份,氣溫又回暖,花兒也開了起來。到了4月份氣溫卻開始驟然變冷,多地下起了凍雨,甚至飄起了雪花。

5月、6月,多地持續下雪,河水開始結冰,還沒來得及收割的農作物直接被凍死。當年一位市民在日記中這樣寫道——「霜凍和冰雪凍死了地裡所有的豆類和穀物,田裡空空如也,像12月一樣一片雪白。」

7月、8月,大批牲畜被凍死,愛爾蘭、威爾斯等地出現饑荒,瑞士出現了搶奪糧食的情況,紐西蘭的燕麥從1815年的每桶12美分瀑漲至92美分……

根據不完全統計,這一年歐洲約有20萬人死於「異常天氣」。

在美洲,加拿大的魁北克在6月份直接下起暴雪,短時間內積雪餘尺,大批毫無防備的百姓被活活凍死。

美國的天氣更為怪異,7、8月份賓夕法尼亞州仍可見河水結冰。部分地方氣溫就像坐過山車似的,白天時氣溫可能高達35℃,到了下午就驟降至0℃甚至以下。很多人因受不了這樣的「冷熱交替」,紛紛病倒。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氣候反常現象呢?「罪魁禍首」就是印尼森巴瓦島上的坦博拉火山。

1815年4月~7月,坦博拉火山持續噴發,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火山爆發之一,累計噴射出1400億噸巖漿,噴入空中的火山灰和碎石在170萬噸左右,所噴出的火山灰抵達高至44公裡之平流層,遠至英國倫敦都能看到因火山灰而出現的日落彩霞。坦博拉火山噴發時釋放出的大量的水蒸氣、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甲烷、氟和氯等等,它們在大氣層中相遇、碰撞、融合,最後形成了阻擋太陽光的溶膠,使太陽的熱量難以抵達地球,於是次年出現了震驚全球的「無夏之年」。

受坦博拉火山噴發的影響,全球溫度在之後一兩年下降了大約0.4℃~0.7℃。而1816年是自1400年以後,北半球最寒冷的一年。

相關焦點

  • 1816年發生的「無夏之年」歐洲、亞洲、美洲各國是什麼情況?
    談秦說漢(297)1816年發生的「無夏之年」歐洲、亞洲、美洲各國是什麼情況?關漢卿的元曲《竇娥冤》裡唱道:「六月飛雪,必有冤情。」公元1816年,歷史上還真的發生了六月飛雪、七月結冰、八月霜凍,史稱「無夏之年」。自然災害遍及北半球的亞洲、歐洲、美洲,是1400年以後最冷的一年,但跟冤情沒有關係。「無夏之年」是指應該暖和的季節卻突然變得寒冷,是天氣極端異常的一年。
  • 1816年為何是「無夏之年」?六月飛雪,七月冰雹,八月霜凍
    瑪麗·雪萊和約翰·波利多裡都應該感謝1816年的這個特別的夏天,然而,在更多的人看來,這一年的夏天實在是糟糕的很,因為,在歷史上,1816年有一個稱號,即「無夏之年」。六月飛雪、七月冰雹、八月霜凍都在這一年成為現實。
  • 嘉慶二十一年,全球出現六月飛霜,全年無夏季,這是怎麼回事?
    六月飛霜,舊時比喻有冤獄,出自《竇娥冤》。戰國時期,燕昭王姬平邀請齊國的鄒衍等賢人來幫助自己治理國家,引起了燕國部分人對鄒衍的不滿。於是,他們在燕昭王面前進讒言,導致鄒衍含冤入獄。當時正是六月,突然天降大風雪,讓燕昭王意識到鄒衍是冤枉的,便釋放了他。
  • 1816年嘉慶大饑荒與無夏之年
    對於全球,尤其是北半球來說,1816年是個極為特殊的年份。這一年夏季,整個北半球籠罩在異常的嚴寒之中。,泛濫成災;德國等地8月份就已出現了霜凍,整個歐洲大約有20萬人死亡。1816年這一年也是災害頻發。美國國內動植物大面積凍死,出現了嚴重的食物短缺,人們在困頓中茫然無措。這個時候,美國歷史上第二次宗教大復興開始了。同時,新英格蘭地區的人們為了躲避嚴寒,開始了向中西部地區的大遷徙。美國的情形並不是個例。
  • 公元1816年被稱為「無夏之年」,六月飛雪,罪魁禍首竟是「它」!
    據全球各地區資料顯示,在1816這一年,全球大部分地區發生夏季飛雪現象,因此在這一年也被稱為「無夏之年」,那麼這樣的怪異天氣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成語「六月飛雪」,是源於雜劇中的《竇娥冤》,講述弱小的竇娥被奸人陷害,慘遭官人毒打,被屈打成招,最後被斬首的遭遇,並在行刑前對天發誓,若她是被冤枉的,就會血染白練,六月漫天飄雪,大旱三年,最後她的誓言實現,後多用「六月飛雪」來比喻有冤情。
  • 俗語:「千年難遇無夏年,六月飛霜必災年」,難道真有無夏年?
    在大部分地區,都是春暖秋涼,夏熱冬冷,但是有時候也會出現「無夏之年」,意思就是一年中天氣非常寒冷,幾乎沒有夏天,當然這種氣候肯定不是什麼好年景。有句農村俗語叫做:「千年難遇無夏年,六月飛霜必災年」,下面就來看一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1816年的「無夏之年」到底是怎麼回事?
    無夏之年1816年,整個北半球迎來了1600年以來最寒冷的一年。這一年的春季與往常差不多,氣溫逐漸的回暖,各個國家和地區相繼開始了春耕。但是,當春耕結束後,本應該向著炎熱的夏天邁進的天氣出現了反常。到了七月份,反常天氣在歐洲爆發,連續的降雨和大幅度的降溫,據記載饑荒和異常的寒冷至少奪走了20萬人的生命。因此,1816年也成為了近2000年來最反常的一年,這一年許多人和動物在這場災難中喪生。
  • 1816鼠年發生了什麼?為何會出現六月飛雪,導致全球20萬人變冤魂
    而在1816年的鼠年,還發生了一件特別的事情,六月的天氣本該是要進入炎夏了,但天空卻飄起雪花,「六月飛雪」在我國民間是大忌,百姓們紛紛認為天下有冤情,怪罪皇帝失德,從而遭到上天懲罰,於是出現了這樣的現象。
  • 歷史上被稱為「無夏之年」的1816年,夏天結了冰霜,是什麼情況?
    如在臺灣,1815年,新竹、苗慄皆「十二月雨雪,冰堅寸餘。」1817年,江西彭澤縣「六月下旬北風寒,二十九日夜尤甚,次早九都、浩山見雪,木棉多凍傷」。湖口縣「六月低,天暴寒人」。1816年,江南地區糧食減產兩三成,以後年年減產,一畝好地「可值十餘千,遞降至一二千錢不等」。農業產量降低,而成本居高不下,農民破產,土地荒蕪,富庶的江南一片蕭條。
  • 1816年發生了什麼大事,為什麼北半球沒有夏天,7月飛雪呢?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人類歷史上總有一些不可思議的自然現象發生。在1816年就發現了一件全球氣候突發事件,在這一年北半球不僅沒有夏天,而且我國的南方竟然還7月飛雪。1816年到底發生了什麼大事,為什麼北半球沒有夏天,7月還飛雪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穿越歷史探究其中的秘密。
  • 1816年6月飛雪,被稱為「無夏之年」,火山灰、SO2誰是罪魁禍首?
    1816年嘉慶二十一年,那一年,6月下雪,7月嚴寒,8月霜凍,本該收穫的時節,田地裡卻顆粒無存。這一年在人們的眼中,這是神罰之年,出現這樣的狀況必定是皇帝失德,為政有失上天降下的懲罰,皇帝需要寫罪己詔以求上天的寬恕,這樣災禍才會消散。
  • 1816年出現「無夏之年」,6月份下起大雪,為什麼會這樣?
    無夏之年,指的是在一年的天氣變化中,人們會覺得自己一直停留在冬天,究竟是怎麼回事?在1816年3月,北半球的人們期待的春暖花開遲遲未到,且還很反常的大幅度降溫。甚至從6月份開始還下起了大雪和颳起暴風雪,如此異常的天氣不得不讓人們陷入反思。
  • 1814年,就被稱為「無夏之年」
    年就被稱為「無夏之年」,這一年裡都沒有夏天。火山爆發是和地震、海嘯同等級別的可怕災難,而在某些時候,火山爆發所產生的威力更為驚人且影響時間更長,1816年的時候,一座名為坦博拉的火山爆發,就直接影響了整個北半球的氣候。火山爆發給人最深的印象就是熾熱的巖漿隨著火山的噴發被排放到地表上,其溫度高達上千度以上,而人類和動物如果來不及逃脫就會被熔巖所淹沒。
  • 坦博拉火山爆發,死亡7萬人,長江六月飛雪,雲南農民被迫吃土
    說的沒錯,拿破崙兵敗滑鐵盧,歐洲歷史從這兒拐了一個彎兒,好不容易送走了戰爭。人們又不得不迎接惡劣天氣帶來的災難,坦博拉火山的強烈噴發把大量的火山灰拋射向來大氣平流層,將太陽釋放給地球的光和熱都擋在了外邊。全球氣溫急劇下降,據保守估計,北半球平均氣溫下降了0.4至0.7度。
  • 導致近10萬人死亡...
    讓我們先把時間撥回到1815年4月5日,在印度尼西亞松巴哇島上,一陣轟隆隆的聲音悶悶地響起, 突然三股火光從松巴哇島上沖天而起,沉睡中的坦博拉火山甦醒了。漫天飛舞的煙柱和氣體一直飛向高空,大地為之搖晃,大量的巖漿噴湧而出,產生的氣流將大樹連根拔起。當地居民沒當回事,紛紛走回屋子繼續睡覺。
  • 出現六月飛雪,全年沒有見到過晴天
    1816年,是人類歷史上一個黑暗的可怕年份,這一年被稱為無「夏之年」,出現了罕見的氣候反常現象,在歐美地區,人們對這一年的記憶十分深刻,四、五月份,白天下起了凍雨,六月份大雪紛飛,大量歐洲人就開始移民美國,美國人也開始從東部向西部遷移,中國浙江省全年沒有見過晴天,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1816年發生什麼,被稱作無夏之年,為何紐約因此成美國最大城市?
    但是在歷史上有一年被稱為真正的「無夏之年」,地球上的所有國家在那一年,度過了一個沒有夏天的四季,同時也正是因為這場災難讓紐約成為了美國最大的城市,這究竟是這麼一回事呢?我們先來看一下那一年究竟發生了什麼吧,在1816年8月的時候在書中竟然記載著「天氣突然寒如冬」,這原本是燥熱的夏天怎麼會像冬天一樣寒冷呢?
  • 1816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下面我們也來看看一個比較反常的氣候現象,1816年氣候反常現象。1816年無夏季?在如今科學發達的階段,大家肯定是可以明顯知道,肯定是氣候發生了改變,所以才導致1816年氣候反常現象,結果沒有夏季的出現。確實是因為受到了1815年印度尼西亞坦博拉火山爆發的影響,北半球天氣出現的嚴重反常。
  • 1816年鼠年,歷史上唯一沒有夏季的一年,當年發生了什麼?
    2020年鼠年發生了很多大事,比如澳洲大火、年初的疫情、蝗蟲災害、乾旱等等,災難的出現讓人類心身俱疲,所有人都認為2020年之所以會出現災難,有可能和鼠年有關係,於是一些細心的網友們開始在網絡上搜尋其他年份的數年,搜尋的過程中竟然意外發現1816年的鼠年,似乎也發生了災難,當年竟然沒有夏天,是什麼原因導致夏天沒有按時到來呢
  • 2020年地球是否已經開啟了「小冰河時代」的大門
    2020年到底怎麼了?災難不斷,氣溫異常,黑龍江暴雪、北京狂風、雲南紅河冰雹等等,這些訊息不斷的刷新著我們手機的新聞頭條,地球到底怎麼了?是否會像科學家預測的那樣,地球從2020年就開始進入為期30年的「小冰河」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