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16年被稱為「無夏之年」,六月飛雪,罪魁禍首竟是「它」!

2020-12-07 鵬翔歷史講堂

據全球各地區資料顯示,在1816這一年,全球大部分地區發生夏季飛雪現象,因此在這一年也被稱為「無夏之年」,那麼這樣的怪異天氣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成語「六月飛雪」,是源於雜劇中的《竇娥冤》,講述弱小的竇娥被奸人陷害,慘遭官人毒打,被屈打成招,最後被斬首的遭遇,並在行刑前對天發誓,若她是被冤枉的,就會血染白練,六月漫天飄雪,大旱三年,最後她的誓言實現,後多用「六月飛雪」來比喻有冤情。

在公元1816年,也就是嘉慶二十一年,中國竟意外遭遇了「六月飛雪」,甚至到了七、八月份還是還寒冷天氣,突變的天氣讓農作物無法適應,一時之間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人人恐慌,嘉慶皇帝十分頭疼,難道是老天爺在再告訴大家「有天大冤屈」?

1816年的歐洲,發生了一件比戰爭更可怕的事情,1月天氣漸漸回暖,大家紛紛熄滅了房間中的爐火,到了2月,氣溫突然降低,大家覺得天氣變化很正常,3月份,氣溫再次回暖,萬物復甦,春暖花開,然而到了4月,氣溫再次下降,部分地區下起了凍雨,甚至還飄起了雪花,到了5、6月份多地區河水開始結冰,持續下雪,突變的天氣讓農作物被直接凍死,田裡空空如也,到處一片雪白。

同年,加拿大的魁北克更是在6月時,直接下起了大暴雪,導致許多毫無防備的百姓被活活凍死。美國也不例外,一天出現了「冷熱交替,溫差極大」的現象,一會高溫,一會低溫,人們措手不及,紛紛病倒。有些國家因天氣問題出現饑荒,瑞士人們開始出現搶奪糧食的現象,在紐西蘭,從12美分一桶的燕麥漲到92美分一桶,導致全球糧食價格飆升,但仍然供不應求。

經過專家研究發現,引起這些變故的罪魁禍首是印度尼西亞的坦博拉火山。

1815年該火山發生大規模的爆發,使5萬人喪生,3萬多住戶房屋被毀,傷亡慘重。此火山爆發之前山體高度有4100米,爆發後只能下2851米,山頂被削去大部分,噴發時,釋放出大量水蒸氣、二氧化硫、甲烷等氣體,這座火山爆發力度非常強,噴出大量火山灰,也把大量的火山灰和二氧化硫噴進了地球的平流層中,遮擋住太陽光線,讓太陽的光和熱不能完全的到達地球的表面,導致氣候變冷,隨著地球的自轉,平流上面的火山也會不斷地變換位置,這也就是導致有的地方忽冷忽熱,有的地方雨雪天氣不止,天氣變化無常的原因。

現如今地球上仍有局部地區出現火山噴發的現象,他們所產生的直接的和間接的破壞更是有目共睹的,火山噴發是地球自身運動的一種自然現象,依照現在的科技手段,專家們還沒有辦法去控制火山活動,但是可以通過一部分儀器對火山勘察檢測,提前預知出火山噴發的時間,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傷害。

相關焦點

  • 1816年為何是「無夏之年」?六月飛雪,七月冰雹,八月霜凍
    瑪麗·雪萊和約翰·波利多裡都應該感謝1816年的這個特別的夏天,然而,在更多的人看來,這一年的夏天實在是糟糕的很,因為,在歷史上,1816年有一個稱號,即「無夏之年」。六月飛雪、七月冰雹、八月霜凍都在這一年成為現實。
  • 1816年6月飛雪,被稱為「無夏之年」,火山灰、SO2誰是罪魁禍首?
    1816年嘉慶二十一年,那一年,6月下雪,7月嚴寒,8月霜凍,本該收穫的時節,田地裡卻顆粒無存。這一年在人們的眼中,這是神罰之年,出現這樣的狀況必定是皇帝失德,為政有失上天降下的懲罰,皇帝需要寫罪己詔以求上天的寬恕,這樣災禍才會消散。
  • 1816年發生的「無夏之年」歐洲、亞洲、美洲各國是什麼情況?
    談秦說漢(297)1816年發生的「無夏之年」歐洲、亞洲、美洲各國是什麼情況?關漢卿的元曲《竇娥冤》裡唱道:「六月飛雪,必有冤情。」公元1816年,歷史上還真的發生了六月飛雪、七月結冰、八月霜凍,史稱「無夏之年」。自然災害遍及北半球的亞洲、歐洲、美洲,是1400年以後最冷的一年,但跟冤情沒有關係。「無夏之年」是指應該暖和的季節卻突然變得寒冷,是天氣極端異常的一年。
  • 1816鼠年發生了什麼?為何會出現六月飛雪,導致全球20萬人變冤魂
    而在1816年的鼠年,還發生了一件特別的事情,六月的天氣本該是要進入炎夏了,但天空卻飄起雪花,「六月飛雪」在我國民間是大忌,百姓們紛紛認為天下有冤情,怪罪皇帝失德,從而遭到上天懲罰,於是出現了這樣的現象。
  • 1816年出現「無夏之年」,6月份下起大雪,為什麼會這樣?
    無夏之年,指的是在一年的天氣變化中,人們會覺得自己一直停留在冬天,究竟是怎麼回事?在1816年3月,北半球的人們期待的春暖花開遲遲未到,且還很反常的大幅度降溫。甚至從6月份開始還下起了大雪和颳起暴風雪,如此異常的天氣不得不讓人們陷入反思。
  • 1816年的「無夏之年」到底是怎麼回事?
    1816年是不平靜的一年,因為正是這一年整個北半球迎來了極端反常的天氣,許多國家和地區迎來了6月飛雪、霜凍等反季節的自然災害,而每年的6月對於北半球來說正值一年中氣溫最高的夏季,所以,這一年被稱為「無夏之年」。那麼,如此反常的氣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1816「無夏之年」,北半球六月飛霜,歐洲20萬人被凍死
    全球範圍持續性的氣候寒冷、乾旱,使得耕地變少、農作物歉收,饑荒、戰爭和各種瘟疫、流行病像夢魘一樣困擾著人類,數億人為之喪命。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小冰期」,在中國也稱為「明清小冰期」。 在小冰期裡,公元1816年又是一個特殊的年份。這一年是嘉慶二十一年,農曆八月時「天氣忽然寒如冬」。
  • 1816年嘉慶大饑荒與無夏之年
    對於全球,尤其是北半球來說,1816年是個極為特殊的年份。這一年夏季,整個北半球籠罩在異常的嚴寒之中。1817年)雲南發生了嚴重的旱災,全省88個縣,受災縣達29個之多。《鄧川縣誌》記載,嘉慶二十一 年(1816年)「是歲大飢,路死枕籍。」人們為了活路,被迫賣兒賣女。這是雲南近代有記載的規模最大、最嚴重的一次饑荒。
  • 俗語:「千年難遇無夏年,六月飛霜必災年」,難道真有無夏年?
    在大部分地區,都是春暖秋涼,夏熱冬冷,但是有時候也會出現「無夏之年」,意思就是一年中天氣非常寒冷,幾乎沒有夏天,當然這種氣候肯定不是什麼好年景。有句農村俗語叫做:「千年難遇無夏年,六月飛霜必災年」,下面就來看一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歷史上被稱為「無夏之年」的1816年,夏天結了冰霜,是什麼情況?
    歐洲、北美和亞洲的夏季都出現了霜凍和降雪,農作物大量減產,全球很多地方都陷入了饑荒之中,被稱為「無夏之年」。對中國的影響1815-1817年,雲南地區發生大了嘉慶大災荒。據云南《鄧川縣誌》記載,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是歲大飢,路死枕籍。」昆明詩人李於陽在《賣兒嘆》中寫道:「三百錢買一升粟,一升粟飽三日腹。
  • 1814年,就被稱為「無夏之年」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筆者-小文地球之所以能夠孕育無數的生命,除了擁有水、陽光和資源以外,最重要的,是地球擁有宜人的四季,但在一種情況下,地球的季節會從四個減少成三個,夏季從地球上消失,而在歷史上,1816
  • 1816年發生了什麼大事,為什麼北半球沒有夏天,7月飛雪呢?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人類歷史上總有一些不可思議的自然現象發生。在1816年就發現了一件全球氣候突發事件,在這一年北半球不僅沒有夏天,而且我國的南方竟然還7月飛雪。1816年到底發生了什麼大事,為什麼北半球沒有夏天,7月還飛雪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穿越歷史探究其中的秘密。
  • 無夏季,7月飛雪!1816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下面我們也來看看一個比較反常的氣候現象,1816年氣候反常現象。1816年無夏季?在如今科學發達的階段,大家肯定是可以明顯知道,肯定是氣候發生了改變,所以才導致1816年氣候反常現象,結果沒有夏季的出現。確實是因為受到了1815年印度尼西亞坦博拉火山爆發的影響,北半球天氣出現的嚴重反常。
  • 1816年鼠年,歷史上唯一沒有夏季的一年,當年發生了什麼?
    2020年鼠年發生了很多大事,比如澳洲大火、年初的疫情、蝗蟲災害、乾旱等等,災難的出現讓人類心身俱疲,所有人都認為2020年之所以會出現災難,有可能和鼠年有關係,於是一些細心的網友們開始在網絡上搜尋其他年份的數年,搜尋的過程中竟然意外發現1816年的鼠年,似乎也發生了災難,當年竟然沒有夏天,是什麼原因導致夏天沒有按時到來呢
  • 出現六月飛雪,全年沒有見到過晴天
    1816年,是人類歷史上一個黑暗的可怕年份,這一年被稱為無「夏之年」,出現了罕見的氣候反常現象,在歐美地區,人們對這一年的記憶十分深刻,四、五月份,白天下起了凍雨,六月份大雪紛飛,大量歐洲人就開始移民美國,美國人也開始從東部向西部遷移,中國浙江省全年沒有見過晴天,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嘉慶二十一年,全球出現六月飛霜,全年無夏季,這是怎麼回事?
    六月飛霜,舊時比喻有冤獄,出自《竇娥冤》。戰國時期,燕昭王姬平邀請齊國的鄒衍等賢人來幫助自己治理國家,引起了燕國部分人對鄒衍的不滿。於是,他們在燕昭王面前進讒言,導致鄒衍含冤入獄。當時正是六月,突然天降大風雪,讓燕昭王意識到鄒衍是冤枉的,便釋放了他。
  • 坦博拉火山爆發,死亡7萬人,長江六月飛雪,雲南農民被迫吃土
    火山爆發竟然會導致6月飛雪?蝴蝶效應改變了整個歷史!某種程度來說,坦博拉火山的爆發,改變了整個世界歷史啊!說的沒錯,拿破崙兵敗滑鐵盧,歐洲歷史從這兒拐了一個彎兒,好不容易送走了戰爭。出現了乾旱,毀滅性的雨雪等極端天氣,歐洲人稱1816年為「無夏之年」,多條主要河流在夏天泛濫,英國六七月份開始降雪。德國八月正式進入冬季,霜凍現象頻發。我還以為這種情況只出現在文學作品裡邊兒。不僅是歐洲,1816年5月,美國東北部出現了霜凍,大部分農作物被凍死。六月,加拿大及美國的新英格蘭地區出現了兩次大風雪。八月幾乎所有綠色植物根本冰封在霜凍之下。
  • 1816年發生什麼,被稱作無夏之年,為何紐約因此成美國最大城市?
    但是在歷史上有一年被稱為真正的「無夏之年」,地球上的所有國家在那一年,度過了一個沒有夏天的四季,同時也正是因為這場災難讓紐約成為了美國最大的城市,這究竟是這麼一回事呢?我們先來看一下那一年究竟發生了什麼吧,在1816年8月的時候在書中竟然記載著「天氣突然寒如冬」,這原本是燥熱的夏天怎麼會像冬天一樣寒冷呢?
  • 康定紅原「六月飛雪」,奇怪還是正常?
    趙清揚 四川在線記者 陳婷8月17日晚,受冷空氣和溼潤雲團影響,位於四川甘孜州康定市折多山上的康定機場,迎來了2020年立秋後的第一場雪,大雪紛紛揚揚下了一夜。無獨有偶。很多朋友覺得詫異:現在還是農曆六月間,這「六月飛雪」可只在竇娥冤的故事裡聽說過?!其實,在高原地區,六月飛雪是一個常見的景觀。那麼,「六月飛雪」是怎麼形成的呢?
  • 它有一個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血濺白練,六月飛雪,三年大旱」
    今天我為大家介紹的是「六月雪」,六月雪別稱滿天星、白馬骨、碎葉冬青白馬骨、滿天星、路邊姜、天星木、路邊荊、雞骨柴等,為茜草科六月雪屬常綠小灌木,六月雪畏強光,喜溫暖氣候、也稍能耐寒、耐旱,喜排水良好、肥沃和溼潤疏鬆的土壤,對環境要求不高,生長力較強,養在室內讓人賞心悅目,是常見的家居養殖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