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全球各地區資料顯示,在1816這一年,全球大部分地區發生夏季飛雪現象,因此在這一年也被稱為「無夏之年」,那麼這樣的怪異天氣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成語「六月飛雪」,是源於雜劇中的《竇娥冤》,講述弱小的竇娥被奸人陷害,慘遭官人毒打,被屈打成招,最後被斬首的遭遇,並在行刑前對天發誓,若她是被冤枉的,就會血染白練,六月漫天飄雪,大旱三年,最後她的誓言實現,後多用「六月飛雪」來比喻有冤情。
在公元1816年,也就是嘉慶二十一年,中國竟意外遭遇了「六月飛雪」,甚至到了七、八月份還是還寒冷天氣,突變的天氣讓農作物無法適應,一時之間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人人恐慌,嘉慶皇帝十分頭疼,難道是老天爺在再告訴大家「有天大冤屈」?
1816年的歐洲,發生了一件比戰爭更可怕的事情,1月天氣漸漸回暖,大家紛紛熄滅了房間中的爐火,到了2月,氣溫突然降低,大家覺得天氣變化很正常,3月份,氣溫再次回暖,萬物復甦,春暖花開,然而到了4月,氣溫再次下降,部分地區下起了凍雨,甚至還飄起了雪花,到了5、6月份多地區河水開始結冰,持續下雪,突變的天氣讓農作物被直接凍死,田裡空空如也,到處一片雪白。
同年,加拿大的魁北克更是在6月時,直接下起了大暴雪,導致許多毫無防備的百姓被活活凍死。美國也不例外,一天出現了「冷熱交替,溫差極大」的現象,一會高溫,一會低溫,人們措手不及,紛紛病倒。有些國家因天氣問題出現饑荒,瑞士人們開始出現搶奪糧食的現象,在紐西蘭,從12美分一桶的燕麥漲到92美分一桶,導致全球糧食價格飆升,但仍然供不應求。
經過專家研究發現,引起這些變故的罪魁禍首是印度尼西亞的坦博拉火山。
1815年該火山發生大規模的爆發,使5萬人喪生,3萬多住戶房屋被毀,傷亡慘重。此火山爆發之前山體高度有4100米,爆發後只能下2851米,山頂被削去大部分,噴發時,釋放出大量水蒸氣、二氧化硫、甲烷等氣體,這座火山爆發力度非常強,噴出大量火山灰,也把大量的火山灰和二氧化硫噴進了地球的平流層中,遮擋住太陽光線,讓太陽的光和熱不能完全的到達地球的表面,導致氣候變冷,隨著地球的自轉,平流上面的火山也會不斷地變換位置,這也就是導致有的地方忽冷忽熱,有的地方雨雪天氣不止,天氣變化無常的原因。
現如今地球上仍有局部地區出現火山噴發的現象,他們所產生的直接的和間接的破壞更是有目共睹的,火山噴發是地球自身運動的一種自然現象,依照現在的科技手段,專家們還沒有辦法去控制火山活動,但是可以通過一部分儀器對火山勘察檢測,提前預知出火山噴發的時間,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