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紅原「六月飛雪」,奇怪還是正常?

2020-12-16 川觀新聞SCOL

趙清揚 四川在線記者 陳婷

8月17日晚,受冷空氣和溼潤雲團影響,位於四川甘孜州康定市折多山上的康定機場,迎來了2020年立秋後的第一場雪,大雪紛紛揚揚下了一夜。

無獨有偶。這兩天,阿壩州紅原縣、理縣、若爾蓋縣也降下了當地立秋以來的第一場雪。

很多朋友覺得詫異:現在還是農曆六月間,這「六月飛雪」可只在竇娥冤的故事裡聽說過?!

其實,在高原地區,六月飛雪是一個常見的景觀。

那麼,「六月飛雪」是怎麼形成的呢?

四川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康嵐解釋說,降水需要有水汽輸送,需要水汽在降水地區輻合上升,成雲致雨。川西高原近期水汽條件好,具備抬升條件。而紅原屬於高海拔地區,本身氣溫較低。近期又受冷空氣影響,氣溫快速下降到0 ℃附近,降水就以固態形式到達地面。

相關焦點

  • 公元1816年被稱為「無夏之年」,六月飛雪,罪魁禍首竟是「它」!
    據全球各地區資料顯示,在1816這一年,全球大部分地區發生夏季飛雪現象,因此在這一年也被稱為「無夏之年」,那麼這樣的怪異天氣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成語「六月飛雪」,是源於雜劇中的《竇娥冤》,講述弱小的竇娥被奸人陷害,慘遭官人毒打,被屈打成招,最後被斬首的遭遇,並在行刑前對天發誓,若她是被冤枉的,就會血染白練,六月漫天飄雪,大旱三年,最後她的誓言實現,後多用「六月飛雪」來比喻有冤情。
  • 朋友圈瘋傳,新疆六月多地飛雪,美成幻境
    在前面幾天有波冷空氣突然降臨到了新疆,致使新疆多地六月下大雪。不知道大家聽過這句話嗎,「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突然降臨的大雪,致使新疆多少地區的遊客「圍著火爐吃西瓜」。
  • 為何會出現六月飛雪,導致全球20萬人變冤魂
    而在1816年的鼠年,還發生了一件特別的事情,六月的天氣本該是要進入炎夏了,但天空卻飄起雪花,「六月飛雪」在我國民間是大忌,百姓們紛紛認為天下有冤情,怪罪皇帝失德,從而遭到上天懲罰,於是出現了這樣的現象。
  • 北京昨日「六月飛雪」,三伏天中也會下雪?專家稱其實是罕見的霰
    下雪是冬春季節才會發生的事情,但是我們也常看到有五月飛雪、六月飛雪的說法,由於我國人口稠密地區大部分屬於亞熱帶和暖溫帶氣候,5月和6月下雪的情況很少會在這樣的氣候區出現,但是就在7月28日(昨日),首都北京的市民們居然發現下雪了,這實在是絕大多數人從未見過的稀奇。
  • 六月飛雪,七月冰雹,八月霜凍
    六月飛雪、七月冰雹、八月霜凍都在這一年成為現實。初聽到「無夏之年」這年這四個字,可能有人覺得挺好的,畢竟夏天實在是熱,酷暑難耐,就拿現在的人來說,恨不得時時刻刻待在空調房裡,然後真要沒了這夏天,溫度下降,那就是一場巨大的災難,是的,1816年對於全世界來說都是一場災難。
  • 它有一個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血濺白練,六月飛雪,三年大旱」
    今天我為大家介紹的是「六月雪」,六月雪別稱滿天星、白馬骨、碎葉冬青白馬骨、滿天星、路邊姜、天星木、路邊荊、雞骨柴等,為茜草科六月雪屬常綠小灌木,六月雪畏強光,喜溫暖氣候、也稍能耐寒、耐旱,喜排水良好、肥沃和溼潤疏鬆的土壤,對環境要求不高,生長力較強,養在室內讓人賞心悅目,是常見的家居養殖植物。
  • 竇娥行刑前要血濺白練、六月飛雪、乾旱三年,她為何發三個毒誓?
    在行刑前,竇娥感嘆世間的不平,滿腔熱血向蒼天發下三個毒誓:自己的頭被砍下後,血全濺在上空的白練上;要讓六月天降大雪,遮蓋住自己的屍體;要讓楚州這個地方大旱三年。竇娥被冤枉砍頭後,這三個毒誓果然全部應驗。直到竇娥的父親竇天章考取功名後,擔任代天巡狩欽差後,重新審理此案,竇娥的冤情才被平反,天空下起了甘露,楚州的旱情才被解除。竇娥為什麼要發下這三個毒誓?
  • 此樹開花如六月飛雪,花期長達半年,比月季更美,有機會一定要養
    那麼在大自然裡,就有不少花卉在開出鮮花以後,是能夠持續很長時間的,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講到的盆栽花卉六月雪,只要養護得當,六月雪的花期就可持續5到7個月,長達大半年,比起很多同類型盆栽而言,可以說是非常的漫長了。
  • 曾讓六月飛雪,鄒子的律呂調陽又是什麼
    曾讓六月飛雪,鄒子的律呂調陽又是什麼 在中國的易學聖賢人物中,戰國時期的鄒衍是一位著名的代表人物,因其獨創「五德始終論」和「天下九州」等觀點,被人們尊為「鄒子」。 「一畫開天,文明肇啟」。上古時期,伏羲聖人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發明出了先天八卦,被尊為「人皇」。
  • 竇娥死前發過3個毒誓,除六月飛雪,另外兩個少有人知卻都實現了
    並在赴死前立下三樁毒誓:血濺白練、六月飛雪、大旱三年。最終竇娥的冤屈感動天地,三樁願望一一實現。很多人費解,血濺白練,六月飛雪都是不可能實現的事,她只是為自己含冤所立下的毒誓。為何還要說大旱三年呢,這受苦受難的豈不是老百姓這並不符合常理。
  • 康定景點推薦 康定必遊的景點
    當一首深情動人的《康定情歌》唱響祖國大江南北時,這首情歌仿佛也帶著遊客融入了那個浪漫又純淨的高原古城,康定,但其實康定還有著非常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那麼,位於川藏咽喉的康定,又有著哪些值得一去的景點呢,下面我們就來推薦康定不錯的景點。
  • 竇娥臨死前發下三樁毒誓,除了六月飛雪,另外兩樁毒誓是啥
    那麼竇娥臨死前發下三樁毒誓,除了六月飛雪外,另外兩樁毒誓是啥? 這三樁毒誓分別為:血濺白漣、六月飛雪、亢旱三年;當劊子手行刑以後,竇娥的血一滴都沒有落在地上,全部飛濺在高掛的白布上。當時是六月夏天,天空飄起鵝毛大雪,覆蓋在竇娥身上,緊接著楚州大旱三年。
  • 俗語:「千年難遇無夏年,六月飛霜必災年」,難道真有無夏年?
    有句農村俗語叫做:「千年難遇無夏年,六月飛霜必災年」,下面就來看一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千年難遇無夏年所謂的「無夏年」指的就是一年中沒有夏天,一般這樣的年景都比較寒冷的。那一年的春季,天氣還比較正常,之後就出現了低溫,不過很多人都以為是「倒春寒」,到了那一年的四月份,天氣突然變冷,而且很多地方都下起了凍雨,有些地方就開始飄雪。到了五六月份,本該是一年中最熱的天氣,卻出現了多地下雪,河流結冰。之後的七八月份,更是連續飄雪和寒冷。
  • 為什麼竇娥在前送了三堆毒誓:血濺白衣訓練,六月飛雪
    為什麼竇娥在死前送了三堆毒誓:血濺白衣訓練,飛雪,三年嚴重乾旱?不過,這齣戲我從XXX-1看了很多次。他揭示了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最黑暗的一面,這部作品是作者表達中國古代底層勞動人民生活在深水中,無處訴苦的最典型代表。
  • 金牧糧草落戶紅原國家級牧草種子生產基地
    紅原縣農牧局局長姜林與四川金牧糧草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謝容在國家級牧草種子生產基地籤約籤約後,阿壩州紅原縣委副書記蔣明平、縣農牧局局長姜林、牧草技術專家向峰及當地牧民參加金牧糧草進入紅原栽種啟動儀式。
  • 出現六月飛雪,全年沒有見到過晴天
    火山噴出的硫酸鹽氣溶膠在空中形成幹霧,以至於運用肉眼都可以看到太陽黑子,在大氣平流層中,微小的硫酸雨滴反射陽光的紅色部分,奇異的霞光籠罩全球,亞德裡亞海上降下了紅色和黃色的雪,匈牙利的暴風雪則是橙色的,蔚為壯觀的美景迅速演變成世界性的災難,1816年是北半球最冷的年份,歐洲、北美和亞洲的夏季出現了六月飛雪,霜凍和降雪使農作物大量減產,全球很多地方都陷入了饑荒之中
  • 無夏季,7月飛雪!1816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所以極端氣候現象增多完全是正常的,這符合科學家們的預測和說明,未來在人類未保護地球的情況之下,肯定也會變得越來越多。下面我們也來看看一個比較反常的氣候現象,1816年氣候反常現象。1816年無夏季?在1815年4月15日,該火山突然出現大爆發,威力為火山爆發指數的7級,所噴出的火山灰總體積多達150立方公裡,而且抵達高至44公裡之平流層,所以直接導致當年氣候可能就出現大變,同時在1816年的氣候都沒有正常,這就是科學家們懷疑與這座火山噴發有關的原因。
  • 二郎山肩兩重天,瀘定橋上鐵索寒;川藏線上多勝景康定情歌意纏綿
    跑馬山上的康定情歌跑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雲喲;端端溜溜的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喲!還是少年時的我,就會唱這首《康定情歌》了,只是那個時候並不知道康定在哪裡!沒想到這次的騎行之旅,竟來到這首歌的故鄉,康定!一座跑馬山,一首情歌,讓這座西部縣城享譽中外,所以康定現在又叫情歌之城!
  • 竇娥死前許的三願:血濺白練、六月飛雪、大旱三年,有何深意?
    這個誓言化用的是齊國的鄒衍含冤下獄,燕國突然間在六月飛雪的典故下,竇娥此言一出,旁邊的監斬官也笑她荒唐,以為三伏天不會下雪。可是竇娥卻對他說自己有一腔怨氣,一定會有大雪降臨,為她遮蓋屍體。此處以潔白的雪花從側面顯示了竇娥的清白無辜,此外,竇娥不願讓自己的屍體在荒野暴屍,只願天降大雪把自己掩埋。就像竇娥第一次宣誓時所說的那樣,炎夏與冰雪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更是增添了戲劇的張力。
  • 四郎貢布《康定情歌》挑大梁 提攜新人考驗重重
    四郎貢布現場排練  近日,由張勇(代表作《偽裝者》、《一觸即發》等)擔任編劇,知名導演關大心執導,甘孜州民族歌舞團傾力打造的大型民族音樂劇《康定情歌》已進入首演最後準備工作,同時《康定情歌》也是國家藝術基金重點資助項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