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娥冤》是元朝曲作家關漢卿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國十大悲劇之一。故事講的是竇娥從小喪母,父親是個窮書生,為了籌集進京趕考的盤纏,把竇娥賣給了一戶姓蔡的人家做童養媳。沒過幾年蔡家發生了變化,公公死了,隨後竇娥的丈夫也死了,只剩下竇娥和婆婆兩個人相依為命。當地有個流氓叫張驢兒,和他的父親張老兒都是光棍,他們父子倆看上竇娥婆媳。
不久後,婆婆嫁給了張老兒,張驢兒想霸佔竇娥,遭到竇娥的強烈反抗。為了得到竇娥,張驢兒想把礙手礙腳的婆婆毒死,於是在婆婆的湯裡下了毒。沒想到婆婆命大沒有喝湯,而是自己的父親張老兒喝了,結果把張老兒給毒死了。張驢兒為了擺脫嫌疑,買通官府,誣告竇娥毒死了他的父親張老兒。官府不分青紅皂白把竇娥抓了起來嚴刑拷問,但竇娥始終沒有承認。官府實在沒有辦法,又把竇娥的婆婆抓了起來,嚴刑拷打。竇娥怕婆婆這麼大年紀了還要受這樣的苦,於心不忍,於是向官府坦白了自己的罪行。
竇娥就這樣被張驢兒誣陷,定了死罪。在行刑前,竇娥感嘆世間的不平,滿腔熱血向蒼天發下三個毒誓:自己的頭被砍下後,血全濺在上空的白練上;要讓六月天降大雪,遮蓋住自己的屍體;要讓楚州這個地方大旱三年。竇娥被冤枉砍頭後,這三個毒誓果然全部應驗。直到竇娥的父親竇天章考取功名後,擔任代天巡狩欽差後,重新審理此案,竇娥的冤情才被平反,天空下起了甘露,楚州的旱情才被解除。
竇娥為什麼要發下這三個毒誓?其實也是在向天控訴,希望老天能看到這冤屈的一幕,能為民做主。血濺白練,竇娥不想讓自己純淨的一腔熱血灑在地上被埋沒,而是要讓全部的血液灑在天空的白練上,讓上天能看到她是如何被冤死的。六月飛雪,六月飄飛雪說明上天已經看到了她的冤情,白色代表純潔,希望能還人世間一片淨土,所有的不平被白雪掩蓋起來。大旱三年,是一種報復,老天要懲罰世間所有人,懲罰世人的冷漠和無情,每個人都難逃干係,都有責任。
她的這種誓言也是一種叛逆心理,對百姓同樣是一種傷害,但在這個不平等的社會裡,只有用這樣超乎尋常的反叛行為來鞭策當時的朝廷,讓他們能看到官府是如何壓迫底下百姓,如何草菅人命。反應了當時黑暗的官僚體系,百姓叫天不靈叫地無門的悲慘命運。這三個毒誓有違常理,本來應該不會發生的事,卻偏偏發生了,說明蒙元統治時期的元朝,等級分化嚴重,官府不分青紅皂白,草菅人命,這樣的社會確實不是一個正常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