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娥死前許的三願:血濺白練、六月飛雪、大旱三年,有何深意?

2020-12-16 希望的燈不熄滅

關漢卿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劇作家,除了以《竇娥冤》、《救風塵》等劇作著稱外,他所自述的「我卻是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捶,炒不爆,響一粒銅豌豆」的形象,也為世人所欣賞。關漢卿一生風流倜儻,學識淵博,曾編有67部雜劇,其中大部分已失傳,現仍存18部。

在這些作品中,《竇娥冤》堪稱關漢卿最經典之作,在我國民間廣為流傳。被張驢兒陷害後,竇娥為救婆母屈打成招,而縣令又被張驢兒收買,將竇娥斬首處死。竇娥悲憤交加,在被砍頭的時候許下了三條誓言:血濺白衣,伏天雪,大旱三年。而且這三樣東西在竇娥死後都一一應驗了。

《竇娥冤》中的關漢卿筆下人物的生動形象,並非一成不變的刻板單調,每個人物都躍然紙上,生機勃勃。而且對官場和社會陰暗面的揭露也是毫不留情的,關漢卿善於以小見大,從一個個小人物中反映出尖銳的社會矛盾。儘管竇娥弱小可欺,但她卻不肯屈服,即使被判斬首,卻對三樁毒誓怒罵呵斥,字字泣血,擲地有聲。

竇娥臨死前怒斥天地:「天地也,做了一個怕硬怕軟的事,卻又如此順水推舟。土地,你不分好與壞,何去何從?上帝,你錯勘賢愚,誤作上帝專家說,實際上竇娥很聰明。竇娥三次下毒誓,都大有來歷,但凡成就了一次便可洗刷冤屈。最初的誓言,竇娥要自己的血一滴不落,全部灑在高懸的白衣之上。

「孝婦名周青」是《列女傳》中的典故。青衣將死,車上十尺杆,以懸五幡。誓言對眾說:「青若有罪,願殺掉它,血當順流而下;青若枉死,血當逆流而下。」說起這番話,便有一名叫周青的女子在被殺之前發誓,如果自己是被殺的,斬首之後她的血就會逆流,結果她被行刑後,血果然順著十丈高的旗杆逆流而下。還在竇娥冤中關漢卿借著竇娥的口吻,說出了萇弘化碧和望帝啼鵑的典故。

竇娥對於她所做的問心無愧,只因為她所受的委屈。劇集以鮮紅的血色和純淨的純真作為鮮明對比,單從字面上就能感受到巨大的視覺衝擊,而這兩種元素其實都是在顯示竇娥的純真。

第二個是竇娥發誓要降三尺雪,把屍體藏起來。這個誓言化用的是齊國的鄒衍含冤下獄,燕國突然間在六月飛雪的典故下,竇娥此言一出,旁邊的監斬官也笑她荒唐,以為三伏天不會下雪。可是竇娥卻對他說自己有一腔怨氣,一定會有大雪降臨,為她遮蓋屍體。此處以潔白的雪花從側面顯示了竇娥的清白無辜,此外,竇娥不願讓自己的屍體在荒野暴屍,只願天降大雪把自己掩埋。就像竇娥第一次宣誓時所說的那樣,炎夏與冰雪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更是增添了戲劇的張力。

竇娥的第三個誓言是要楚州大旱三年。竇娥不相信老天爺看不到她的冤情,一定會以某種方式將當地官員降職,因為這裡的官員根本就不秉公辦事,竇娥相信老天爺會為自己的冤情主持公道,她對無良官員的怨恨就像自己的冤情一樣強烈,她要以這種天象異常的方式讓每個人都看到這些人的罪過。這三年的大旱,將使整個楚州的百姓顆粒無收,這一情況,必將引起朝廷的關注,然後這些無賴的官員,就將承擔相應的責任。

竇娥的冤情終於被她自己立下的三樁誓言洗淨,罪魁禍首張驢兒最後被判凌遲處死。幹壞事的人會受到相應的懲罰。這些異乎尋常的竇娥口中的現象,其實都是為了掩飾自己的怨恨,而作者關漢卿卻要借著竇娥的口吻來表現一種樸素的反抗精神。

整部戲劇故事曲折,人物描寫生動,故事激勵人們不畏強權,奮不顧身,最終雖人不離不棄,但仍不失為一部優秀的作品。他說:「竇娥臨行前的誓言和對天地的呵斥,字字珠璣,猶如一顆憤怒的子彈,射向了那個黑暗不公正的社會。作為元雜劇代表作之一的《竇娥冤》,至今仍被人們讀得津津有味,發人深省。

現在看來,竇娥冤,冤在自己的弱小。照書上所寫,若非竇娥父親竇天章身居高位,怕也難還其清白。即使是竇娥的三個誓言一一應驗了,而她在死後的命運卻是由別人決定的,這個故事看起來讓人欣喜若狂,但仍然讓人不寒而慄。

相關焦點

  • 竇娥臨死前為什麼要發下三樁毒誓:血濺白練、六月飛雪、大旱三年?
    通過婆媳之間的對比,關漢卿突出竇娥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堅貞不屈的性格。竇娥一次次的反抗張驢兒的逼迫,都閃耀著她對自己的修養要求和不屈的信仰。 正因為竇娥的貞烈性格,才有了三樁毒誓。血濺白練是竇娥在用生命向世界證明她是被冤枉的。
  • 竇娥臨死前為什麼要發下三樁毒誓:血濺白練、六月飛雪、大旱三年
    渲染出竇娥臨死時內心充滿了蒙受不白之冤的冤屈、對人性的寒涼悲愴和對人間公道的絕望。三樁毒誓,分別對應蒙冤、求清白、恨人間三個主題。血濺白煉:我以我血薦軒轅,用生命證清白在被冤枉之前,竇娥是典型的善良人:相信好人有好報、樂觀向善、積極面對人生的不幸。
  • 竇娥行刑前要血濺白練、六月飛雪、乾旱三年,她為何發三個毒誓?
    當地有個流氓叫張驢兒,和他的父親張老兒都是光棍,他們父子倆看上竇娥婆媳。不久後,婆婆嫁給了張老兒,張驢兒想霸佔竇娥,遭到竇娥的強烈反抗。為了得到竇娥,張驢兒想把礙手礙腳的婆婆毒死,於是在婆婆的湯裡下了毒。沒想到婆婆命大沒有喝湯,而是自己的父親張老兒喝了,結果把張老兒給毒死了。張驢兒為了擺脫嫌疑,買通官府,誣告竇娥毒死了他的父親張老兒。
  • 它有一個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血濺白練,六月飛雪,三年大旱」
    六月雪也可用撒插法,利用綠化空地,將土挖松,土團打細,整平。將修下來的一至二節(約三釐米)的枝條,均勻地撒於事先整好的地面,足踩或用物壓緊表土,澆透水即可,以後,隔日噴水一次,十日後開始生根,萌發枝芽。二十五天後開始施第一次稀薄液肥。五十天時,施一次1:1000倍尿素提苗。兩個月就可以移栽定植。四個月就可以上盆栽培,同時可以進行初插。
  • 竇娥死前發過3個毒誓,除六月飛雪,另外兩個少有人知卻都實現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繫刪除竇娥這個人物是出自關漢卿的作品《竇娥冤》也叫《感天動地竇娥冤》故事主要講的是竇娥不忍心年邁的婆婆被折磨認罪,自己含冤上了刑場。並在赴死前立下三樁毒誓:血濺白練、六月飛雪、大旱三年。最終竇娥的冤屈感動天地,三樁願望一一實現。很多人費解,血濺白練,六月飛雪都是不可能實現的事,她只是為自己含冤所立下的毒誓。為何還要說大旱三年呢,這受苦受難的豈不是老百姓這並不符合常理。
  • 竇娥死前為什麼要發下三樁毒誓:血濺白練、6月飛雪、大旱三年
    她父親是個窮秀才,因借了20兩銀子無力償還,把竇娥抵押給蔡婆婆做童養媳,此後一個人進京趕考,一去就是10多年。在幾年後,竇娥嫁給了蔡婆婆的兒子做媳婦,可是竇娥的運氣不好,在兩年之後她的丈夫就死了,只剩下竇娥和蔡婆婆兩個弱女子。在古代,沒有男人的家庭註定要受到別人的欺壓。正因為如此竇娥和蔡婆婆被兩個地痞流氓給看上了,一個是張驢兒,另一個老流氓是張驢兒的父親。
  • 為什麼竇娥在前送了三堆毒誓:血濺白衣訓練,六月飛雪
    為什麼竇娥在死前送了三堆毒誓:血濺白衣訓練,飛雪,三年嚴重乾旱?不過,這齣戲我從XXX-1看了很多次。他揭示了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最黑暗的一面,這部作品是作者表達中國古代底層勞動人民生活在深水中,無處訴苦的最典型代表。
  • 竇娥臨死前發下三樁毒誓,除了六月飛雪,另外兩樁毒誓是啥
    《竇娥冤》是一部悲劇作品。作者關漢卿採用犀利的語言對竇娥的命運,進行了描述。揭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同是也歌頌了人民的反抗精神。那麼竇娥臨死前發下三樁毒誓,除了六月飛雪外,另外兩樁毒誓是啥?
  • 俗語:「千年難遇無夏年,六月飛霜必災年」,難道真有無夏年?
    有句農村俗語叫做:「千年難遇無夏年,六月飛霜必災年」,下面就來看一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千年難遇無夏年所謂的「無夏年」指的就是一年中沒有夏天,一般這樣的年景都比較寒冷的。雖然那一年的氣溫很反常,但是這種極端的天氣是很少見的,上一次這種寒冷的天氣,就要追溯到一千四百年前了,所以就有了「千年難遇無夏年」的說法。
  • 竇娥死前發下三樁毒誓,除了世人皆知的「六月飛雪」,還有兩樁
    現在,有些人受了點委屈,常常開玩笑地說自己比竇娥還冤。我們可以從這個問題上看得出來。「竇娥冤」對關漢卿戲劇的巨大影響關漢卿雜劇《竇娥冤》中的竇娥是個女英雄,她的一生可以說是一場悲劇,七歲時就被父親賣到蔡婆家當童養媳,不到十八歲丈夫死於疾病,她與蔡婆家僅相依為命。
  • 公元1816年被稱為「無夏之年」,六月飛雪,罪魁禍首竟是「它」!
    據全球各地區資料顯示,在1816這一年,全球大部分地區發生夏季飛雪現象,因此在這一年也被稱為「無夏之年」,那麼這樣的怪異天氣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成語「六月飛雪」,是源於雜劇中的《竇娥冤》,講述弱小的竇娥被奸人陷害,慘遭官人毒打,被屈打成招,最後被斬首的遭遇,並在行刑前對天發誓,若她是被冤枉的,就會血染白練,六月漫天飄雪,大旱三年,最後她的誓言實現,後多用「六月飛雪」來比喻有冤情。
  • 竇娥砍頭之前的3個誓言,除6月飛雪外,其他兩個是什麼?
    天地也,只合把清濁分辨—《竇娥冤》從古至今看似非常奇特的事情,實際上有著很多的聯繫,在我們國家的道教思想當中,無論什麼事都離不開天道,古人認為,只要在不合時節的地方出現了不合時節的事那絕對有一定的事情,令現代人熟知的就是6月飛雪,6月本來應該屬於炎熱的夏季,在那個時候下雨可能系統變成可絕對不會下雪。
  • 竇娥死前發的「三大毒誓」,如今全部應驗,唯獨最後一個千古不解
    我們都看過《竇娥冤》,相信沒有看過,也有聽過,因為我們經常在生活當中說我簡直比竇娥還冤呀!那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了解竇娥到底講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到底應該有多遠呢?其實,它講述的就是一個非常非常悲慘的故事,既然大家感興趣,那麼大家都跟著小編一起來探究其中的歷史故事吧。
  • 曾讓六月飛雪,鄒子的律呂調陽又是什麼
    曾讓六月飛雪,鄒子的律呂調陽又是什麼 在中國的易學聖賢人物中,戰國時期的鄒衍是一位著名的代表人物,因其獨創「五德始終論」和「天下九州」等觀點,被人們尊為「鄒子」。 「一畫開天,文明肇啟」。上古時期,伏羲聖人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發明出了先天八卦,被尊為「人皇」。
  • 繪寫部落優秀作文——《六月雪,開花了》張博涵
    那是六月雪,即使天氣寒冷,他們也不肯屈服,向寒冷低頭,一小朵一小朵的六月雪,宛如一小片雪花,一如既往的雪亮。六月雪好像永遠是陪襯,在嬌豔的花朵身邊,他是附屬品,在河邊的青草地上它是點綴。他總勤勤懇肯,樸實無華,沒有他專門的主場,沒有讚頌的歌曲,他好像永遠不是主角,永遠不起眼。再微小的花朵下藏著細碎的期盼與點點閃光的愛,正所謂書架新逢六月雪。惡洋人話一年之。
  • 康定紅原「六月飛雪」,奇怪還是正常?
    很多朋友覺得詫異:現在還是農曆六月間,這「六月飛雪」可只在竇娥冤的故事裡聽說過?!其實,在高原地區,六月飛雪是一個常見的景觀。那麼,「六月飛雪」是怎麼形成的呢?四川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康嵐解釋說,降水需要有水汽輸送,需要水汽在降水地區輻合上升,成雲致雨。川西高原近期水汽條件好,具備抬升條件。而紅原屬於高海拔地區,本身氣溫較低。近期又受冷空氣影響,氣溫快速下降到0 ℃附近,降水就以固態形式到達地面。
  • 人教課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第1單元學習指導——《竇娥冤》
    第二折:竇娥蒙冤入獄。驢兒下藥,誤殺己父;竇娥蒙冤,被判斬刑。第三折:竇娥含冤被斬,臨刑前發三樁誓願。竇娥怨恨,指天斥地;三大誓願,昭示清白。此後的情節是:楚州大旱三年。竇天章做了高官,到楚州巡查,竇娥的鬼魂向他伸冤。竇天章重審案子,為竇娥平反昭雪。
  • 故事:原來竇娥竟然是牛郎和織女的女兒
    竇天章祖貫長安京兆人,幼習儒業,飽有文章,功名未遂,因世道混亂,不得已才流落到楚州居住,在一次逃難中,從路邊的一個草坑裡,救下一個三四歲的小女孩。竇天章問孩子的家在哪裡,從那裡來,叫啥名字好把她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