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與朱元思書》: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下)

2020-12-22 向陽花開滿山紅

在前一篇文章中,作者吳均描寫了富春江山水的整體概況以及水的空靈與澎湃。本文我們來仰望山景,來看看又是一派如何景象呢?

賞析《與朱元思書》: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上)

第三段解析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

江兩岸的高山上,都長著蒼翠的樹木,透出一派寒氣。

青山與綠水交相輝映,生機無限。寒樹點明了季節時令在初秋。秋季日照強度減弱,樹一濃密,遮住陽光。更是給人一種陰森森的寒氣。除了樹多,高山的地勢也很險峻。

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群山各自仗著地勢競相向上,仿佛互相往高處和遠處伸展。爭著比誰高,筆直地指向天空。形成千百座山峰。

負、競、軒邈、爭、指,這幾個字勾勒出來群山依附重疊、未然聳立的景象。同時這些字也有擬人的修辭。並且具有動感,配上作者看到的山景。這裡運用了視覺+修辭+化靜為動。

當然,富春江和周邊的群山是一套完整的生態系統。這裡也孕育著多姿多彩的生命。

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山間的泉水擊打著巖石發出泠泠的響聲,美麗的鳥兒嚶嚶地叫著十分和諧。蟬不停地鳴叫,猿猴也不停地叫著。

這幾句話,重點描寫的是山間的聲響。營造了身臨其境的感覺,讓讀者體會到了生命的歡樂和自然的神秘。除了聽覺+誇張的描寫技巧,對比前面山巒的宏觀景物,這裡就是微觀景物。這裡運用了宏觀+微觀的技巧。

第四段解析

在山腳下的行船上,能清晰地聽見山間的泉水叮咚。還有飛禽的叫聲、知了的叫聲。猴子的叫聲。響聲過後,空山歸於萬籟俱寂。種種自然界的熱鬧和聲響,恰恰能反襯出山林的空寂,所有的聲音都像是清晨的第一聲鳥鳴清晰可人。如此純粹的自然美景,一定能打動人心,作者也有感而發。

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那些極力追求權力的人,望見這些雄偉的高峰,就會平息野心。那些整天忙於政務的人,窺見這些幽靜美麗的山谷,也會流連忘返。

這句話揭示了富春江群山的另一大魔力,令人返璞歸真。山的挺拔崢嶸,山的清幽靜謐,讓人萌生歸隱的念頭。這句抒情議論,放在環境描寫之後也是恰當好處。用到了景物加情感的寫作技巧。

而這種情感,在作者心中積壓已久。他仕途慘澹,一身才幹卻無用武之地。現在坐在輕盈飄蕩的小船上,欣賞著富春江兩岸的奇異景色,達到了樂而忘我的境界。於是那種不苟於世的怨憤和傲然直立的雅致,就情不自禁地表達出來了。這兩句話就是最好的體現。也突顯了作者對官場上追名逐利的鄙視。

寫景到這來就結束了。但作者似乎意猶未盡,再次開拓文路,寫到:

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樹枝縱橫交錯擋住了上面的天空,雖然在白天,也像黃昏時那樣陰暗,稀疏的枝條交相掩映,有時還可以見到陽光。

這幾句展示了山間的氣象,進一步豐富了奇山的形象。同時,也和開頭的夾岸高山、皆生寒樹,相互照樣,使文章結構更顯完整了。

至此,本文解析完畢。概括中心思想:

第一:表達了作者對富春江山水的讚美喜愛和流連忘返的心態。

第二:表達了作者對官場名利鬥爭的鄙視以及對人生際遇坎坷,寄情山水的無奈。

關鍵詞解析

【書:寫信】

【俱:都】

【淨:可以理解為消散、乾淨】

【流:流水;從流:就是順著水流】

【從:跟從,這裡省略了主語「船」】

【東西:名詞作動詞。指:向東向西行】

【任意東西:也就是一會向東一會向西】

【許:大約】

【縹:青白色。說明了水的色澤、明亮潔淨,泛出綠色】

【千丈見底:說明水特別的清澈透明。即使很深,也能見底】

【負:憑藉】

【勢:地勢】

【競:爭著。憑藉著自己的地勢爭著向上,省略了主語:從後面的內容來看是群山。這也是為了文體的四字句考慮的】

【軒:向高處伸展】

【邈:向遠處伸展】

【激:擊打】

【泠泠、嚶嚶:都是擬聲詞,分別形容了泉水和鳥兒的叫聲】

【好:女子貌美;好鳥:漂亮的鳥】

【韻:和諧】

【轉:通假字,通「囀」,指蟬鳴】

【鳶(yuan):老鷹】

【經綸:國家大事】

【鳶飛戾天:出自《詩經》,像高翔的老鷹一樣有野心。代指那些極力追求權力的人】

【經綸世務者:就是哪些忙於政務的人】

【柯:樹木的枝幹】

【上:方位名詞做狀語,上面】

【蔽:遮蔽】

【交映:互相遮掩】

解析完畢。

相關焦點

  • 奇山異水,天下獨絕:《與朱元思書》素描(曾冬)
    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遊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欲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 2020初中語文八上《與朱元思書》原文翻譯及習題
    與朱元思書     吳均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遊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奇山異水張家界
    在張家界山奇、水奇、雲奇、石奇、樹奇以及珍禽異獸之奇中,山奇居首。沒有山奇,水奇則無源,雲奇則無依,石奇則無託,樹奇則無被,珍禽異獸之奇則無藏身之所。張家界山之奇,舉世公認,為世人所矚目。他拍《三山鷹》,曾帶帳篷食宿在腰子寨的「老鷹嘴」下三天三夜。就在那雨後放晴之時,山中雲霧繚繞,「老鷹嘴」隱沒在林海霧幔中,一如雄鷹作展翅欲飛之狀。恰在這時,一隻蒼鷹翱翔而來,夕陽輝映,好一幅雙鷹雙翼、相互襯託的山鷹圖!剎那間,陳先生按下了快門。從此,英國皇家攝影藝術館就留下了一幀珍貴的不朽作品。張家界山奇,奇在自通靈性,在眾山的陪襯中突出自己。
  • 2021中考語文八年級下冊文言文總複習(一)與朱元思書
    一、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答案 1、 風煙俱淨 俱:全,都 2、 從流飄蕩 從:隨著 3、水皆縹碧,千丈見底。那空間的煙霧都消散盡淨,天和山呈現相同的顏色。 2、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急速的水流比飛箭還快,迅猛的波浪有如飛奔的馬。 3、 負勢競上,互相軒邈。 (那一座座高山)憑依高峻的形勢爭著向上,爭著向高處和遠處伸展。 4、 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 那些像鳶飛到天上一樣極力為名利攀高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就會平息他那熱衷功名得祿的心。
  • 評論丨阿輝:人品的延伸——讀《奇山異水張家界》一書有感
    人品的延伸——讀《奇山異水張家界》一書有感文/阿輝魯迅曾說:「沒有崇高的品格,就沒有優秀的人,甚至也沒有出色的藝術家2004年1月出版的《奇山異水張家界》是他的第五本文學專著。全書收錄了已選入九年義務教育初中語文實驗教材第二冊的《奇山異水張家界》等41篇佳作。此外,附錄還收集了國家一級作家、著名評論家龍長吟等人的14篇美文,對劉曉平其人其文作了精闢深刻而真實準確的評述。人品對寫作者追求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人品決定了寫作者追求藝術、獻身藝術的勇氣。
  • 青海的奇山異水,這麼多沒見過……
    圖片來源於微博@西部世界鐵人盤點下青海的奇山異水,竟然這麼多沒見過…比如...大柴旦翡翠湖 賈海元 攝茫崖翡翠湖 聞皓 攝察爾汗鹽湖富「鉀」天下,它是中國最大的鹽湖。察爾汗鹽湖 李贇 攝察爾汗鹽湖 黎曉剛 攝更奇的是可魯克湖和託素湖這對情人, 兩湖相連卻一鹹一淡。
  • 《次北固山下》的翻譯、賞析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詩人王灣的作品,寫於一年冬末春初時,當時詩人由楚入吳,在沿江東行途中泊舟於江蘇鎮江北固山下時有感而作的。《次北固山下》原文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 愛鳳凰古城的奇山異水,愛他們的民風民俗,但確實,這裡逐漸變了
    我愛這裡,愛這裡的奇山異水,愛他們的民風民俗,但確實,這裡逐漸變了。我能感受到鳳凰的小攤小販不再熱情,我也再也聽不到我們那個時候正兒巴經的講解介紹,並不贊成說這裡的民風不再淳樸,我更願意相信是大環境的變化。我沒辦法去改變大環境,我只能要求自己,要求自己的團隊,唯有用心服務,用情服務,以彌補這裡迷失的熱情。
  • 白露詩詞擷拾賞析: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
    白露詩詞擷拾賞析: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枯木白露,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二章)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三章)蒹葭採採,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 楠溪江每處奇山異水,他都能說出不一樣的故事!
    他,從地質的角度告訴我們,楠溪江的每一處奇山異水,都是地質作用形成的,將原來枯燥艱澀的地質,變得好玩和有趣起來;通過對地質成因的解構,將陶公洞、石桅巖、青龍湖等耳熟能詳的景觀,呈現出另一種獨特的美;讓每次旅行都像探險與探秘,追溯自然山水的來龍去脈和動人故事,更好地理解自然,獲得旅行的升華。
  • 避暑貴州:荔波小七孔,奇山異水天下秀
    此番識得荔波水,異日重來定有期。第三日,驅車兩百多公裡,前往著名的荔波小七孔。小七孔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縣,世界自然遺產,國家5A級景區,保存著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喀斯特原始森林,集洞、林、湖、瀑、石、水多種景觀於一體,充滿了神秘、奇特的色彩,有「超級盆景」的美譽。
  • 這裡被稱為「奇險天下第一山」,還是全國重點道教宮觀之地
    大家好,我是天哥,今天小編我要和大家來那個被稱為"奇險天下第一山"的地方,而且這裡還是全國重點道教宮觀之地呢,很多得道高僧都出自這裡,想必你們也猜出來了,那就一起去看看吧。中國五嶽之一的華山叫「西嶽」,自古就有「險峻天下第一山」和「自古華山一條路」的傳說。古代稱「西嶽」的華山,雅稱「太華山」,是五嶽之一。南接秦嶺,北望黃渭,自古以來就有「險峻天下第一山」之說。海拔2154.9米,位於陝西省西安以東120公裡的歷史文化名城、渭南市華陰市境內,與咆哮的黃河相接,是秦嶺北麓的一座花崗巖山,主峰分水脊在秦嶺北麓。
  • 青城山不只是天下幽,還有那山中的水更是各有特色
    青城山的這個山道並不多,但是對於幾十公裡的山路來說,這樣的陡道卻是令你望而生畏。青城山有多幽靜,除了路過稀少的人們,就是這不停流淌的水。這些盤根錯節如虯龍般的樹實際並不多見,長得這麼有特色更為稀少了。山間隨處可見這種休息的小亭子。青城後山水潮,這些亭子在潮溼的環境下一直保持那種溼而陳舊的感覺,悄然你如穿越到了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