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的延伸
——讀《奇山異水張家界》一書有感
文/阿輝
魯迅曾說:「沒有崇高的品格,就沒有優秀的人,甚至也沒有出色的藝術家、成功的行動者。」因此,作者人品的高尚還是卑俗,將直接決定著他思想意識的好壞、情感的雅俗、理想的優劣。一句話,人品決定著作者的寫作內容、寫作追求、寫作成就,甚至決定著他能否從事這一藝術活動。
劉曉平是張家界市著名作家,在全省乃至全國享有盛譽。2004年1月出版的《奇山異水張家界》是他的第五本文學專著。全書收錄了已選入九年義務教育初中語文實驗教材第二冊的《奇山異水張家界》等41篇佳作。此外,附錄還收集了國家一級作家、著名評論家龍長吟等人的14篇美文,對劉曉平其人其文作了精闢深刻而真實準確的評述。
人品對寫作者追求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人品決定了寫作者追求藝術、獻身藝術的勇氣。很難設想一個不懂美、不愛美、沒有高潔人品的人,能真心愛慕繆斯女神。一個真正愛慕藝術的人,自然會為她獻身,不達目的決不罷休。劉曉平就是這樣的人。他歷經坎坷,多年痴迷文學並為之無怨無悔地奮鬥,把張家界寫進了教科書。展現在筆者眼前的這本專寫張家界山水、風俗風情的散文專集《奇山異水張家界》,更是作者在文學天地裡不懈窮經探幽的生動例證。另一方面,人品決定了寫作者追求藝術的內容。高爾基曾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一個人追求的目標愈高,他的才力就發展得愈快,對社會就愈有益。一個人不斷向新的高度衝刺,而在這周而復始的不斷衝刺中,他會得到很多等閒之輩得不到的東西。」劉曉平高高揚起「風景區文學」的旗幟,不斷向新的高度衝刺。正如他所言:「文學史上,因風景名勝而創作的文學名篇如數家珍,我們所說的『風景區文學』,即是根植於風景區的作家以及外來作家反映景區生活、描寫景區風貌的文學作品,它們所具有的濃鬱的地域特色、景區特色、語言特色,足可以在琳琅滿目的文學世界獨具一格。」
劉曉平是張家界市「風景區文學」的旗手之一,《奇山異水張家界》收錄的幾乎全是對風景吟唱的散文。僅就張家界的氣候特徵而言作者就精心創作了《張家界的春天》《張家界的夏天》《張家界的秋天》《張家界的冬天》四篇迥異但各具特色的美文,讀之不能不使人嘆服作者的筆法和行文技巧等已達到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更重要的是,作者高揚「風景區文學」的大旗出版的這本新書,為宣傳張家界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此外,人品決定著寫作者的道德情操和寫作觀。一個人人品的高下,幾乎決定了他情操的雅俗、寫作觀的宏大與渺小等。列夫·託爾斯泰曾這樣說過:「優秀的作家對自己的人品有強烈的苛求,繼之而來的便是對自己的情感、思想、行為的苛求,然而遠離他這種苛求標準的世俗生活以及這種生活造成的心理矛盾,使其貌似無謂實則敏感而詰問。於是乎,一個合乎自己苛求標準的美學世界誕生了。」《奇山異水張家界》是一本字字珠璣充滿著美感的書,作者高尚的道德情操促進了他思相意識、審美情趣的發展,使其筆下的文字傳達出蘊含於自己心胸中的對於真善美的嚮往,而顯得神秘又絢麗繽紛、萬紫千紅。正如龍長吟所言:「可以這樣說,在劉曉平的散文世界裡,著力最多的還是介紹、描寫張家界風光的作品。他背負著一種對張家界的強烈的使命感,凡所寫關於張家界的散文,透出一種很強的誘惑力。對張家界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美學考察,審美介紹……」
「寫作是人品的延伸」,巴金的這句話是極富哲理的。我們有理由堅信,文如其人,劉曉平的文學創作之路,將繼續向新的更輝煌的高點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