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強度超過鑽石!科學家設計碳的新結構,強度和剛度接近理論極限

2020-12-16 DeepTech深科技

鑽石,以其璀璨耀眼的光芒、堅硬持久的特性在情侶之間有著極為特別的含義。而作為鑽石的原石,同為固體碳材料的金剛石是自然界中最堅硬的物質,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之中也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金剛石之所以會被打磨成鑽石,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它的硬度。它不會被其他任何東西刮花,可以始終保持自身光澤。此外,它有著良好的色散特性,能將白光分散為向外擴散的彩虹光芒,增添了其自身魅力。

而近日,美國加利福尼大學爾灣分校與其他機構的研究人員一起,從材料的微結構角度設計出一種碳的板狀納米結構,該結構的比強度(強度-重量比)甚至要超過鑽石。這項研究發表在了《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

延斯·鮑爾(Jens Karl-Heinz Bauer)和卡梅倫·克魯克(Cameron Crook)作為這項研究的主要負責人,對 DeepTech 表示:「這將是一個有助於改變長期以來對材料結構設計範式的、非常重要的見解,可以幫助人們創造更輕、更強、更好的材料。這是未來技術發展所需要的。」

圖|新型碳納米板狀結構(來源:Cameron Crook & Jens Bauer/UCI)

突破幾十年的常見形態

碳,可謂是地球上最引人矚目的元素之一,其有著不同結構的同素異形體,並存在於我們生活中近乎九成以上的已知物質中。

碳的同素異形體在物理與化學特性上各具差異。除了人們生活中所熟知的鑽石、石墨和金剛石,還有在科學界鼎鼎有名的 C-60(富勒烯)、碳納米管和石墨烯等眾多取得過諸多榮譽、目前被廣泛研究的分子結構。

而這一次,鮑爾和克魯克所在的研究團隊成功設計並製造出了壁厚約 160 nm 的閉孔板狀納米晶格結構材料。這種碳納米材料與過往幾十年來,人們所常見的圓柱形桁架組成的碳結構不同,研究人員用緊密連接的閉孔板 「顛覆」 了常規。

「我們的研究是歷史上的第一個實驗證據,驗證了板架結構要優於過往通常意義上的基於橫梁連接的結構。」 鮑爾非常自信地對 DeepTech 說道。通過他們的研究表明,這種板狀結構的排列方式,讓其製備出的樣品近乎達到了多孔材料強度和剛度的理論極限。

他們在論文中提到了具體數值:其設計的碳納米板狀結構超出了過往碳的圓柱梁型體系結構平均強度性能的 639%,剛性水平也提高了 522%。

「我們的碳納米板材料其中有著 40%~80% 的空隙,這使得它們像聚合物泡沫一樣輕。但同時,它們還比任何金屬或合金,比如鋼鐵的強度還要高很多,而這些金屬會是其重量的十倍以上,」 鮑爾解釋,「此外,碳納米板狀晶格結構的比強度(強度-重量比)甚至還要超過某些類型的塊體金剛石,而塊體金剛石是已知的比強度最高的塊體材料。」

圖|鑽石(來源:pixabay)

設計思路與未來應用

儘管在過去近 20 年時間裡,基於橫梁結構的晶格一直是超強力學性能材料的主流,但其低結構效率實際上將材料的性能限制在了一定的彈性模量範圍之內。而 「立方 + 拓撲結構」 是已經被眾多科學家預測的,能達到多孔材料理論性能極限的幾種設計之一。

「不過此前一直都是理論,而我們的目標是實際製造出一種可以達到性能極限的材料,並最終證明那些可以追溯到十多年前的理論預測結果。」 延斯·鮑爾分析稱,之前沒有被驗證的主要原因在於製造工藝上始終面臨著重大挑戰,所以在這項實驗中他們選擇了 「立方 + 八隅體」 設計,正是因為它的簡單性,這讓通過雙光子光刻和熱解的方法合成該結構變得最為直接。

那麼,橫梁與板狀結構為何有如此大的區別呢?橫梁結構可以想像有三束光垂直相交形成一個節點,當你對其中一根橫梁施加壓力時,只有特定那根在受力,而另外兩根沒有承受任何壓力。

但板狀結構不同,想像三個板塊相交形成一個角,如果你朝一個方向推動其中一塊,那麼另外兩塊板同樣會分攤這個載荷。簡單來說,橫梁結構有三分之一的材料在工作;而在基於板的結構中,三分之二的材料在工作。

在製備板狀結構時,研究團隊採用了雙光子雷射直寫技術(或雙光子聚合光固化成形技術),這通常被人們稱為 「雙光子 3D 列印」(Two-photonpolymerization, TPP)。其原理是當雷射聚焦在一滴紫外線感光的液體樹脂中時,分子同時受到兩個光子的撞擊,從而讓材料變成了一種固體聚合物。它可以非常簡單方便地加工出具有周期性排列順序的微納結構。

早在 2015 年 10 月,帝國理工學院楊廣中教授團隊曾將一段長城模型列印在正方形矽片上,長度只有 100 μm 。在當時,中國國內還沒有達到該水平的相應技術。不過在 2019 年,一家成立於北京的、從事商用納米級三維製造設備研發與生產的民營公司展示了擁有獨立智慧財產權的納米級三維光刻製造系統技術。

圖|2015 年光子 3D 列印製備的 100 微米長的 「長城」(來源:Wiki)

圖|2019 年中國公司製造的納米級遼寧艦航母模型(來源:北京魔技納米科技有限公司)

而如今,鮑爾和克魯克等人的這項研究所製備的納米板狀結構材料大約有 160 nm 厚,相當於人類頭髮寬度的 1/400。「我們的研究包括概念化、製造,以及機械穩定性的測量,之後再通過有限元分析法用計算機模擬,並用納米 CT 掃描來分析觀察到的各項數據。」 他們對 DeepTech 介紹到。

不過,即便 「雙光子 3D 列印」 在微結構的加工上具有極大的優勢,但並非毫無缺點。和老照相機需要洗膠片相似,TPP 的光敏材料也需要進行顯影和定影等過程,從而將要列印的 3D 物體固定下來,整體的加工過程相對繁瑣。

因此,在回答該研究在未來是否能投入應用時,鮑爾向 DeepTech 表示:「到目前為止,我們還只能小規模生產出這種材料。下一階段的研究就是要找到方法來擴大生產材料的規模,例如通過進一步發展增材製造工藝等手段。」

「這種結構材料的應用範圍是十分廣泛的。」 鮑爾認為,長遠來看,這種超高強度和極低質量密度的特性非常適合用於航空航天、汽車等領域的結構材料選擇上。當然,在生產規模還擴大不到那個程度時,可能更早的機會是將該材料應用於微型機電設備之上,例如智慧型手機的傳感器、小型生物醫療設備或微型衛星上等等。

相關焦點

  • 聽強度君說 何為飛機結構全機靜力試驗?
    ,用於驗證複雜結構的設計是否合理;最頂層是全機結構試驗,要用一到兩架真實尺寸的飛機結構,對飛機設計和製造進行全面的、最接近真實使用情況的驗證。我國現行的軍機強度規範及民用航空規章均對全機靜力、全機疲勞試驗做了強制性的規定:只有通過全機限制載荷靜力試驗,飛機才可以首飛;只有通過全機極限載荷靜力試驗,飛機才可以進行100%限制載荷水平的放飛試驗,即強度包線試驗,在生產設計定型及投入生產前應完成全機靜力試驗和一定壽命的全機疲勞試驗。試驗順序和進度應與飛機首飛、飛行試驗、設計定型與取證、批量生產等計劃相協調。
  • 清華航院李曉雁課題組合作在熱解碳納米點陣材料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期,李曉雁課題組採用「雙光子光刻—高溫熱解」兩步法(圖1A所示)製備獲得了Octet型(圖1B所示)和Iso型(圖1C所示)兩類熱解碳納米點陣,其中Octet型和Iso型單胞結構均是經過拓撲優化而獲得的。這些新型熱解碳納米點陣的特徵尺寸(即杆的直徑)最小可以達到261 nm(圖1D、E所示),超過了目前三維光刻技術可以實現的最小解析度極限。
  • 剛度,強度,硬度,韌性有什麼區別?機械工程師須熟知的材料性能
    對於可延展材料,抗拉強度也叫極限強度(Ultimate Strength=US,或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UTS),對於脆性材料,抗拉強度就是材料的斷裂強度(關於脆性和可延展性,我們在後面聊)。工程上使用最多的是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
  • 世界上最堅硬的東西,號稱世界最強材料(碳塊)
    但是,世界上有一種材料,強度超過鑽石40倍。世界上最堅硬的東西將碳原子聚集在一起,通過雙鍵或者交替的單鍵和三鍵連接在一起,形成鏈,這種物質叫做「碳塊」。它還有一些其他的名字,例如卡賓、卡賓碳、線型碳等等。
  • 清華大學李曉雁課題組在超輕、高強韌熱解碳材料領域取得新進展
    對於結構材料而言,材料力學性能之間通常存在一定的矛盾和互斥,如高強度與低密度互斥、高強度與大變形互斥、高強度與高韌性互斥等。這些力學性能之間的矛盾和互斥成為嚴重製約結構材料發展的主要瓶頸。近幾十年來,如何實現結構材料同時具有超輕、高強度、大變形等優異力學性能是現代材料設計和製造的一個巨大挑戰,也是固體力學和材料科學領域研究的熱點問題。
  • 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設計要點匯總
    (3)疊加法:將型鋼部分和混凝土部分的承載力分別計算後疊加,《鋼骨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程》YB9082—2006 即採用這一方法。2.1 根據《組合結構設計規範》,採用極限平衡理論法。;④鋼材的應力遵守胡克定律,且不超過強度極限設計值.
  • 常用鋼適於氮碳共滲後氧化的最高強度及硬度
    氮碳共滲後氧化常用溫度一般不低於560℃,對於高強度工件,採用氮碳共滲後氧化工藝存在降低材料原有強度的可能,因而有必要研究氮碳共滲後氧化對常用鋼力學性能的影響。 一、試驗件及試驗方法 獲得40Cr、30CrMnSiA、42CrMo等常用調質結構鋼和PH13-8Mo沉澱硬化不鏽鋼的機械加工試件在氮碳共滲後氧化處理前後的強度、硬度等數據,為判斷產品工件可否進行氮碳共滲後氧化處理及如何獲得要求的最終力學性能提供指導與借鑑。試驗條件見表1。
  • 由6000多個碳原子組成的碳炔
    由6000多個碳原子組成的碳炔迄今最長碳鏈或能造出最硬物質「碳炔」   奧地利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材料學》
  • 卡本詳解鋼結構加固中碳纖維材料的應用
    卡本詳解鋼結構加固中碳纖維材料的應用時間:2017-06-05 11:47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卡本詳解鋼結構加固中碳纖維材料的應用 現如今鋼結構建築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鋼結構大樓進入我們的生活,但是由於生產、製造、施工、使用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在鋼結構建築當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缺陷和損傷
  • 蜘蛛絲為何兼具強度和韌性 科學家解密背後的機制
    蜘蛛絲為何兼具強度和韌性?日本科學家在實驗室用化學工具模擬了蛛絲從吐絲器官中有序噴出的過程,解密了這一自然現象背後的機制,為人類模... 蜘蛛絲為何兼具強度和韌性?日本科學家在實驗室用化學工具模擬了蛛絲從吐絲器官中有序噴出的過程,解密了這一自然現象背後的機制,為人類模擬蜘蛛吐絲過程,並在未來創造超韌可持續材料提供了理論基礎。相關研究發表在最近出版的《科學進展》雜誌上。蜘蛛絲形成初期是液體形式,但不到一秒,這種黏稠液體狀的蛋白質就發生轉變。
  • 10年研究終有成果,直-10裝備了新型「盔甲」,強度是結構鋼100倍
    Development Institute CHRDI,又稱602所)進行研發,並由哈爾濱飛機公司負責設計規劃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新一代專業武裝直升機。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兩位科學家安德烈·蓋姆(Andre Geim)和康斯坦丁·諾沃消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發現他們能用一種非常簡單的方法得到越來越薄的石墨薄片。
  • 強度君說:九層之臺 始於累土 材料力學的性能表徵
    隨著飛機性能的不斷提高,速度越來越快,載重越來越大,由於木布材料強度和剛度的不足,1925年以後,逐漸用鋼管代替木材做機身骨架,用鋁板代替木材作為蒙皮,製造出全金屬結構飛機,從而增強了結構強度,改善了氣動外形,提高了飛機性能。上世紀50年代以後,人類跨入了超音速時代,為了滿足結構的耐高溫要求,發展了航空專用的既堅固又耐熱的鈦合金材料。
  • 尋甸回族改性環氧碳布膠歡迎來電諮詢
    超卓碳纖維膠:使原結構、構件的受力得到改善或調整的一種間接加固方法。適用範圍:適用於原構件剛度偏小,改善正常使用性能,提高極限承載力的梁、板、柱和桁架的加固優點:不存在應力滯後的缺陷,原結構杆件內力可相應降低,基本不影響結構使用空間,便於在結構使用期內檢測、維護和更換。基本概念:採用碳纖維膠將碳纖維布粘貼於原構件的混凝土表面。
  • 人有「三高」,結構膠居然也能「三高」!|卡本粘鋼膠抗拉強度
    而具體到加固用結構膠,主要涉及到膠體本身的強度,常見的有抗拉強度、抗彎強度、抗壓強度,主要用來衡量結構膠膠體性能。就粘鋼膠而言,根據GB50728-2011規定,抗拉強度要求30MPa以上,而卡本實測值是44MPa以上,超過國標要求14MPa(超過46.7%)。
  • 三明市DN50鋼塑複合管產品強度和剛度
    三明市DN50鋼塑複合管產品強度和剛度 ,「ft4g5p32」   三明市DN50鋼塑複合管產品強度和剛度    層採用粉末淋塗技術,和內塗層噴塗技術類似,質量穩定可靠,尤其對焊接鋼管進行處理時,與傳統三層擠出纏繞工藝相比,有效的杜絕了焊縫前坡變薄後坡空鼓
  • 國家鐵路局發布《鐵路斜拉橋設計規範》《鐵路橋梁鋼管混凝土結構...
    近日,國家鐵路局發布《鐵路斜拉橋設計規範》《鐵路橋梁鋼管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等2項鐵路工程建設標準,為促進鐵路橋梁建造技術進步,豐富鐵路橋型設計標準譜系,保障鐵路工程建設及鐵路運輸安全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 北京大學:金屬材料屈服強度新理論!擴展經典Hall-Petch公式範圍
    本文將經典Hall-Petch關係的適用範圍擴展至小尺寸樣品,最終建立了描述宏-微觀尺度晶體金屬樣品屈服強度隨尺寸變化的統一模型。相關發現打破了學術界對微納尺度晶體金屬材料屈服行為由位錯運動決定的固有認知,建立了基於位錯源激活和位錯運動相互競爭的晶體金屬材料屈服強度理論。
  • 2020年二建建築實務高頻考點專項練習:結構構造設計要求考點解析
    3.極限狀態設計方法的基本概念我國現行規範採用以概率理論為基礎的極限狀態設計方法,基本原則如下:(1)結構功能:建築結構必須滿足安全性、適用性、耐久性。(2)可靠度:結構在規定的時間內,在規定的條件下,完成預定功能要求的能力,稱為結構的可靠性,可靠度是可靠性的定量指標。(3)極限狀態設計的實用表達式,計算杆件內力時,荷載乘以大於1的係數,計算抗力時,標準值除以大於1的係數,計算安全等級時,採用一個重要性係數進行調整。
  • 《LOL》2020極限閃擊英雄強度怎麼樣 極限閃擊英雄強度介紹
    導 讀 《LOL》英雄聯盟國服終於在前幾天正式上線了10.15版本,此次更新帶來極限閃擊的玩法,地圖也是開始重做玩法也是多種多樣
  • 鑽石的量子未來:量子新時代的寶貝兒
    咋聽起來,許多人會感到奇怪,鑽石這個人類的寶貴修飾品,怎麼又跟量子新時代連在了一起?鑽石不僅是漂亮的寶石,它還具有許多遠遠超出其美的吸引力的特性。這種特殊形式的碳現在具有許多實際的量子應用,正在與即將出現的鑽石量子新應用將會產生更加深刻的影響,科學家們稱之為金剛石量子技術(Diamond Quantum Technolog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