薜荔,很多人將它當成沒用的野果,殊不知果實是做涼粉的好材料

2020-12-03 花緣木語

很多時候一些我們看著不起眼的野果,其實也有著不錯的用途。比如今天要說的這種「薜荔」在很多地方的野外都有生長,不知道用處的朋友可能覺得它一無是處,爬得到處都是,恨不得將其全部剷除了。但是要是知道它的用處,你就會把它當成難得野果,需要的時候還能用它來救急。

薜荔

薜荔在不同的地方叫法有很多,比如鬼饅頭、涼粉子、桌球果、涼粉果、木蓮等等。其分布的地域也比較廣,廣東、廣西、福建、江西、雲南、貴州等地方都有生長,通常它生長在舊房子的牆上、公路兩旁、大樹下或者高架橋柱上,有很強的適應能力,並且生長速度也比較快,只要環境合適很快就能覆蓋住一大片地方。薜荔長到一定的時間就能結出像秤砣一般的果實,這種果實除了樣子有點奇怪外,其實還是一種美味(涼粉)的原材料。

不過薜荔的果實是分「公母」的,公的果實底部內凹,裡面的果籽比較少或者沒有;而母的則相對小一點,底部突出,裡面的果籽比較多,咱們做涼粉主要用的就是母果。一些地方知道薜荔的籽可以做涼粉,等薜荔結出的果實成熟後就會採摘下來,然後取出裡面的籽,收集起來曬乾,想吃的時候處理一下就能做成涼粉了。

薜荔果做涼粉的方法

首先將薜荔果實用水清洗乾淨,然後用刀把果實剖開,把裡面的籽全部挖出來。籽全部挖出來後放到太陽底下曬乾,用袋子裝好備用。需要做涼粉時,取出曬乾的薜荔籽用紗布包住,再準備一盆乾淨的涼開水,把紗布包住的籽放到水裡不斷地輕輕揉搓,將裡面的果膠物質弄出來,直到果籽沒有果膠出來,搓好後將含有果膠的水放置一段時間就會逐漸凝結起來,變成美味可口的涼粉了。

如果附近沒有生長有薜荔,又想吃到薜荔做的涼粉,那麼可以在網上購買一些薜荔果籽,買回家後按照操作方法一步步來也可以做成好吃美味的涼粉。剛好現在又是夏季,自己動手做點涼粉既鍛鍊了動手能力,吃了也能下火消暑。

大家有用這種薜荔來做過涼粉嗎?

相關焦點

  • 這野果原來叫薜荔,以前不了解直接剷除,殊不知能做美食能入藥
    它的不定根非常的發達,能夠不斷地攀援和延伸到更大的地方,並且長到一定大小後就會結出一個個像秤砣一般的果實。到底是什麼樣的植物呢?原來這種植物的名字叫薜荔,當然不同的地方,叫法也各不相同,別稱有鬼饅頭、涼粉子、桌球果、涼粉果、木蓮等等。薜荔主要是分布在南方一些省份,像廣東、廣西、福建、江西、雲南、貴州等地方都有生長。
  • 海南周刊|民間傳統小吃薜荔涼粉:來自樹上的果凍
    「這就是用薜荔果做成的薜荔涼粉,夏天人們都很喜歡喝。」許阿姨拿出一個塑料杯,搗入些許薜荔涼粉,攪碎後,再加入冰鎮過後的紅糖水,將一杯薜荔水遞給記者。炎熱的午後,清涼的薜荔水入口,甜甜的汁水中裹著柔軟的薜荔果凍,清香蔓延,舒爽極了。薜荔果是什麼?果實如何變成涼粉?帶著好奇,記者踏上了探尋薜荔果的尋訪之旅。
  • 親們,你們最愛吃的涼粉,原來是這味藥材做的!
    炎熱的夏季,來一碗冰冰涼涼的涼粉,不要太爽!可是你知道,涼粉是什麼做的嗎?今天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位藥材——王不留行。 廣東王不留行,是桑科植物薜荔的乾燥隱頭花序託(俗稱果實),老百姓又稱之薜荔果、涼粉果、木蓮或木饅頭;為藥食兩用的傳統藥材,主要產於廣東、廣西、福建一帶。
  • 農村有種「涼粉果」,不僅能做涼粉,還能做果凍
    很多鄉下常見的東西,你不去問問村裡的老人,可能都不知道,原來這還是個挺了不得的東西。在農村,因為一般都是住平房,就有很多藤蔓類的植物,順著牆一直長到了屋頂上。在很多地方,它被叫做「涼粉果」。在農村,以前沒有條件買甜食吃,很多人就會自己用各種材料來製作甜食。作為無花果的親戚,薜荔的果實長得也有點像無花果,是一個圓圓的「秤砣」形狀,腦袋比較尖,身子圓滾滾的,看起來很好吃。
  • 短篇小說丨薜荔果凍
    我在家安頓好,便去了曉玲家看看。曉玲,是我的鄰家的一位小妹。可不知她去哪裡了,我剛回來的時候的都還與她打了照面聊了好一陣子天的,這才轉個腳,就不知跑哪裡去了。我便自個兒的在村子裡轉轉,反正都是很多年沒有回來了。亂轉著就走到村子邊沿去了,那裡有一排的老屋,早已荒廢多時的老屋。
  • 農村長相似秤砣的野果,其實是做「涼粉」的原材料,高價
    是市內用於製造涼粉的原材料,價值珍貴,市內每斤24元。這種野生果實的學名叫「薜荔果」,很多人沒有見過這種野生水果,但其實在山林中比較常見,是桑科的植物。植物一般都是匍匐生長的灌木。這種植物的果實直接吃的口感不好,最好不要直接吃。其果實含有白色的汁液,這種果實主要是製作涼粉的原料。
  • 種植3年才結果,可加工成涼粉,一斤賣20元,老農為何不種植?
    在農田中總有不少特別的野生水果,它們看上去不是太普通,但卻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農村人總會將它當成一種特別的零食去品嘗。就拿刺梨來說,它的外形上和梨子比較相似,不過卻長滿了很多尖刺,因此不少人都會去山林中採摘食用。
  • 南方農村一種常見植物,果子味道不好吃,做成涼粉,卻是解暑佳品
    老家江西,薜荔,也叫涼粉子,果實裡的果肉曬乾,要做的時候用布袋裝好,放在水裡擠捏,有膠質。會失敗,加點米飯就好了。做完靜放幾小時。有兩種,一種小而緊實,裡面的果肉似無花果,為涼粉果。一種大而飽滿,但裡面是空心的。小時候,媽媽就經常用澱粉做白涼粉吃。
  • 農村人稱「怪果」,果實還分雌雄,一斤18元卻為何沒人肯種
    農村的山間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神秘野果,它們可謂是大自然送給我們的寶藏,小時候我在老家,到了夏天,奶奶就會給我做一種家鄉小吃木蓮豆腐,和大家現在吃的冰粉有一點相似,這種木蓮豆腐的製作就要用到山裡的一種野果,它的名字叫薜荔果。
  • 中國最好吃的十大涼粉
    很多人常常會把黑涼粉誤認為龜苓膏。龜苓膏是中國廣西梧州特產,廣東、廣西一帶的傳統藥用食品。其藥用價值比較高,吃起來藥味也比較濃,味甘。黑涼粉可作為甜品食用,也有消暑、降溫、祛火的作用。九溫州水花腐「水花腐」是「白涼粉」的溫州方言叫法,成品白色晶瑩,原料為中藥薜荔,口感與青草豆腐類似。
  • 農村常見野果,很多人卻不敢吃,殊不知是治病良藥,專解無名腫毒
    農村這種常見野果,很多人卻不敢吃,殊不知是治病良藥,專解無名腫毒昨天,下了一場不大不小的雨,氣溫也隨之下降,雨過天晴的鄉村格外涼爽,傍晚時候,沿著村道散步,不經意間走到老屋,走進一看,片刻滋生荒蕪的感觸,昔日溫暖的小院,如今雜草叢生,出於興趣或愛好的習慣
  • 這種野果,您家若還可見到,請別任其荒廢,目前50元一斤
    當然了,秋收也不僅限於糧食,比如茶葉類,果實類也是要收穫的,今天要介紹的是一種野果,它在以前非常受人們的喜愛,可如今其地位發生了些許微妙的變化,此果名為橡子,夥伴們應該不陌生的。說到果實,自然不能將其樹木有關的信息抹去,橡樹最高的時候能長到20幾米,它的材質堅硬,對人類的作用可不少,它在翠綠的時候,吸收營養及水分來供應在葉子和果實上,待果實成熟可以供人們食用,而長大的樹幹則可以做木材,紅酒塞,即便是枯掉的樹幹,也還能長出野生菌來供人們食用。所以說像樹或者是橡子,它們對人類都有著重大的意義。
  • 果實酷似葡萄,全株都有毒,但過去卻被農民當成寶,常用來染色
    而像蒼耳、鬼針草、葎草之類野草,在很多地區都被認為是農田附近的害草,僅在部分地區才被認為是有用的,這也就導致了很多地區的人們見到它們就除掉,卻不知其價值。諸如此類的野生植物有很多,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分享這麼一種,它果實酷似葡萄,全株都有毒,但過去在一些地區卻被農民當成寶,常用來染色。
  • 農村野果從小吃到大,殊不知樹幹被稱「帝王木」,經濟效益可觀
    在我國的西南以及南方很多地方,人們從小吃到大的野果子中,有一種很特殊的野果子叫做"野荔枝"。從前的自然環境很好,所以野荔枝也就並沒有那麼起眼,這種野果子在農村野外隨處可見,在農村長大的孩子早已司空見慣,而對於城市的人們來講,這種野果子還真的是難得一見的好東西。
  • 它是山谷中的「櫻桃小丸子」,顏色鮮豔吃起來很酸,殊不知有較高價值
    它是山谷中的「櫻桃小丸子」,顏色鮮豔吃起來很酸,殊不知有較高價值 元宵一過,我想大家雖然大多都因為特殊原因只能待在家中,但是從窗外的景象看,還是能夠或多或少感覺到一點春天的氣息吧。所謂春天的氣息,在我看來無疑是自然界中的各種生命,尤其是植物的復甦了。
  • 農村這種花朵的刺藤很討厭,總是把衣服勾爛,但果實卻很多人摘!
    小時候跟著大人上山砍柴,總會到處找一些野果吃。山裡有很多帶刺的植物,有一種開著白色花朵的刺藤很討厭,總是把衣服勾爛,但它結的果實卻很多人摘。金櫻子,是薔薇科植物,在農村也被稱為刺榆子、刺梨子、山石榴等等,多分布於我國多個地區,在山上和路邊經常能看到,果實成熟後呈金黃色或紅褐色,上有針刺。
  • 惠州農村隨處可見的8種野果,吃過的都是80年以前的人,你吃過嗎
    從三月份開始直至年底,陸陸續續的會有很多各種水果上市。而野果也更加是會陸陸續續的長在山間和田地間。記得孩童時期,放學回來吃飽飯,做完作業,最開心的事情就是牽著家裡的大水牛去山上放牛,因為山上有很多野果,不同的月份有不同的野果成熟。有些是紫色的,有些是紅色的,有些是褐色的,吃得滿嘴都是顏色。
  • 長在懸崖上的這種野果,人稱「風麻子」農村人經常炒著吃
    生長在野山上的各種野果,各形所態,各有各的口感相信有吃過的食客也一樣會愛上,連同這裡面富含到的種種口感也一樣非常備受到所有人的喜愛,相信品嘗過的食客也一樣會被喜愛,它經常長在懸崖邊上,許多食客品嘗上來也會感到非常愛吃
  • 農村這6種稀有野果,是80後的美味零食,現在卻成了中草藥
    農村這6種稀有野果,是80後的美味零食,現在卻大都成了中草藥80年代之前的農村人小時候幾乎沒有什麼零食可以吃,每次父母趕集,都巴不得能帶回一些零食,一顆糖都覺得很奢侈。而那個時候,最好的零食就是山上的各種野果。既不要錢,也不需要問誰要,只要自己往山上一跑,到處闖,準備有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