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龍珠》想必大家非常熟悉,相信很多人在小時候看《龍珠》的第一部作品時,會好奇為什麼日本動漫裡的人物手裡會拿著孫悟空的如意棒,坐著孫悟空的筋鬥雲,甚至還有芭蕉扇和牛魔王等人物的出現。其實可以說《龍珠》前期的劇情和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有著很大的聯繫,《龍珠》的設定一開始是參考了西遊記中的很多設定和人物,因此在早期的設定中也有相當多的中國元素,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一一盤點一下吧!
1、 創作靈感來源於西遊記
《西遊記》作為四大名著之一,不僅在中國人盡皆知,日本也達到了家喻戶曉的程度。《阿拉蕾》完結之後,編輯負責人要求鳥山明儘快出新作,當時鳥山明採用西遊記的故事來創作漫畫,但被編輯否定了,因為西遊記的故事大家太熟悉了,幾經修改,最終決定只保留西遊記中主人公的名字和角色設計。
因此《龍珠》在早期連載中隨處可見西遊記的影子,漫畫的主角孫悟空就是源於《西遊記》裡的美猴王,如意棒和筋鬥雲的設定也同樣來源於此。烏龍的原型是豬八戒,漫畫裡面烏龍可以變幻成各種東西,借鑑了豬八戒的三十六般變化,烏龍好色的性格也非常符合豬八戒的形象。天津飯來源於二郎神,牛魔王、火焰山芭蕉扇的故事相信大家也是耳熟能詳。除此之外,《龍珠》裡面還出現了金角銀角、太上老君、八卦爐、閻王、生死簿等西遊元素。
2、 廣泛使用中國武術概念
相較於日本文化中的忍術,中國傳統武家文化的代表正是武術。在《龍珠》中提到的武術家以及武道會都來源於中國文化中的武術,孫悟空的絕招——龜派氣功也和中國傳統的氣功有關。在中國文化中,氣功是一種中國傳統的保健、養生、祛病的鍛鍊方法。以呼吸的調整、身體活動的調整和意識的調整為手段,強身健體、防病治病、延年益壽、開發潛能為目的的一種身心鍛鍊方法。
對氣的運用甚至延續貫穿了龍珠系列的全部,到GT等續作中仍然在使用元氣彈等強力招式。
3、 成龍與李小龍
鳥山明對中國的功夫電影情有獨鍾,尤其喜歡李小龍和成龍,&34;這個名字就是來源於李小龍的電影《龍爭虎鬥》(Enter the Dragon)。在劇場版《龍珠Z:復活的弗利薩》中,維斯還擺出了詠春拳的姿勢。在和弗利薩的戰鬥中,悟空甚至使用了李小龍的寸拳。
龜仙人參加天下第一武道會時,用的化名也是成龍的英文名Jackie Chen。龜仙人對戰悟空時,還使用了成龍的經典招式醉拳。作為成龍的忠實粉絲,鳥山明也因為龍珠的大熱,與成龍有過一次合影,也算是追星成功了。
所以《龍珠》在初期其實完全是一部中國元素為主題的漫畫,並且漫畫裡的中華元素和科幻元素、日本元素融合得毫無違和感,這才使得我們當年看的時候一點都不感覺尷尬。在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的出彩,也是龍珠能夠成為經典的一大重要原因。作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者,我們確實更要好好思考學習如何將中華傳統文化注入新的創造活力。
你覺得龍珠中還有哪些出彩的中國元素呢?歡迎補充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