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典型的非洲國家,貧窮、混亂的烏雲籠罩在索馬利亞的上空長達數十年。直至現在人們提到索馬利亞還是會對窮兇極惡的索馬利亞海盜心生畏懼。據相關資料統計,索馬利亞還是一個典型的失敗國家。而所謂失敗國家即那些國家缺乏強有力的政府和相關法律約束群眾,僅靠國際援助過活的國家。可是索馬利亞也不是一直都是現在這個樣子的。那麼索馬利亞是怎麼從一個曾經統一的國家墮落成一個海盜盛行的國家的呢?
一、 歷史問題
隨著擴張主義思想在歐洲國家的擴散,越來越多的歐洲強國逐漸盯上了離他們最近的這片樸實的大陸——非洲大陸。自1839年歐洲盯住索馬利亞這塊肥肉,一直到20世紀60年代在民族獨立運動浪潮中獲得國家獨立,索馬利亞一直處於英國和義大利兩個國家的統治中。
英國為了避免和義大利的戰爭,但同時又能夠在索馬利亞分得一杯羹,英國和義大利達成協議向其他的國家一樣採取分而治之的策略。義大利負責管理索馬利亞的南部,而英國則全面接管索馬利亞北方部分。
在殖民統治中,索馬利亞作為一個統一的國家已經被分割成兩個部分。同時在長期被殖民的過程中,索馬利亞因為缺乏本民族統一的語言文字,國家的兩個部分也一直跟隨著殖民者的腳步,學習殖民者的文化,由此造成了索馬利亞南北不同的語言和社會習俗。這種在文字上的分裂為索馬利亞日後情況的形成埋下了隱患。
在國家取得民族獨立時,索馬利亞的政府領導人實際上是對國家語言文化治理採取過相關措施的。國家成立之初,政府曾成立語言委員會來效仿秦始皇推行統一的文字來鞏固國民的國家認同感和統一的民族自豪感。這種想法的初衷雖然是好的,只不過語言委員會成立不久,受中東的伊斯蘭文化影響,索馬利亞內部的世俗和宗教針對文字方面形成了意見分歧,剛剛和平沒有多久的索馬利亞衝突再次發生。
在全國無法形成一種統一的文字,索馬利亞就沒有辦法是自己的國民對自己是索馬利亞人產生民族和國家認同感,國家認同感的缺乏是導致國家分裂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國家成立之初,索馬利亞便有了四分五裂的徵兆了。
二、政府決策失誤
但是在歷史的發展中,索馬利亞也曾有過統一的時刻。索馬利亞建國不久後,政府領導人深深地明白統一文字的重要性,因此經過領導班子的不懈努力,索馬利亞終於在20世紀70年代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文字,國家的統一能夠維持下去。但是在文化方面的正確決策並沒有大過於在外交和政治方面的錯誤舉措。
索馬利亞建國後,由於索馬利亞人聚居地不只限於索馬利亞國家內,還包括了鄰居衣索比亞的部分地區。而索馬利亞的領導人堅持的認為有索馬利亞人在的地方都應該是索馬利亞的地盤。全國上下都被這種"大索馬利亞"主義影響著,這其中就包括外交人員。外交部對大索馬利亞主義的堅持導致索馬利亞外交部採取一種強硬而又自私的外交策略,從而影響了索馬利亞與周邊國家的友好關係。鄰裡關係不和睦使得索馬利亞在建國之後的幾年中都被周邊的國家仇視和孤立著。
除了外交方面的處理不妥當之外,索馬利亞對於自身內部政黨所採取的舉措也導致了日後的四分五裂。索馬利亞作為一個典型的北非國家,國家本就由不同的部落構成,每個部落之間的文化習俗和利益等都各不相同;再加上索馬利亞靠近阿拉伯半島和中東地區,受伊斯蘭文化影響頗深,其中的利益糾葛就更為複雜。
這個時候索馬利亞的國家領導人對與國家內部的黨派採取自由放任的政策,滋長了不同黨派之間的利益紛爭和鬥爭,以致國內沒有辦法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便沒有完成。
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況決定了群眾的民生問題。當國家的國民生活沒有保障的時候,政府的威信力也會下降,從而更加滋長腐敗和分裂的氣焰,形成死循環。
所以當國家領導人認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索馬利亞的外交政策做了一個對於他們影響深遠的決定——親蘇。但是親蘇的政策同時也導致了索馬利亞成為蘇聯棄子可能性的出現。
雖然索馬利亞目前的狀態是四分五裂的,但是在歷史中索馬利亞也曾有過統一的時候。冷戰期間,索馬利亞領導人深刻地認識到集權對於國家發展的重要性,因此在國際關係方面,索馬利亞的領導人用盡全力靠向蘇聯一邊。而蘇聯看中了索馬利亞不同於其他非洲國家的戰略地位,也願意幫助索馬利亞。
因為集權在全國範圍內的有效統治,索馬利亞內部的黨派紛爭消停許多。但是索馬利亞和蘇聯的友好關係並沒有維持多久。蘇聯與索馬利亞的友情緣起於雙方之間的利益交互,而緣滅於索馬利亞和衣索比亞之間的戰爭。這次與衣索比亞之間的戰爭還要"歸功"於索馬利亞在外交方面盛行的大索馬利亞主義。因為大索馬利亞主義,索馬利亞與衣索比亞之間產生了尖銳的領土紛爭。
在這次戰爭中,索馬利亞雖然擁有先進的武器,但是仍然失敗了。迫不得已下,蘇聯放棄了與索馬利亞之間的友好關係。成為了蘇聯棄子的索馬利亞,無奈之下只能再次尋求西方國家的幫助。受西方的自由民主影響,索馬利亞的黨派自由主義再次抬頭,聯合推翻了索馬利亞的巴雷政府。但是巴雷政府倒臺後各部落之間沒有出現一個絕對的強者來建立一個絕對的強權,因此索馬利亞陷入分裂的泥沼直至今天。
三、經濟問題
綜上所述,索馬利亞內部並沒有一個強權的政府,同時社會也是十分動蕩的,不利於經濟的發展。但除了國內動亂的環境不適合經濟發展之外,作為一個典型的非洲國家索馬利亞也難逃成為大國博弈下的犧牲品。
索馬利亞的戰略位置是相當重要的。他處於紅海出海口的位置,天然的優勢使他能夠輕鬆地扼住歐洲和非洲通往亞洲大陸的航運咽喉。同時索馬利亞附近的亞丁灣地處地中海的東南出海口,能夠輕鬆的溝通中東地區,是非洲和阿拉伯半島石油輸送船的重要中轉港。
良好的地理優勢地位使人人都想將這塊福地收入囊中,因此不同的國家在索馬利亞謀取著不同的利益致使索馬利亞在社會安全失去保障的同時,經濟也失去了自主權。
結語
索馬利亞的墮落主要源於中央集權的力度不夠。索馬利亞內部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政府去維持國家秩序和發展國家經濟導致社會不穩定、人民沒有收入來源只能落草為寇,使用不正當的手段去維持正常生活。雖然可恨之人有可憐之處,但是索馬利亞人見識到了作為海盜能謀取到巨大的利益之後便放棄了國際社會的救援這點也是著實可恨的。
參考文獻
1. 《非洲史》
2. 《世界地理圖冊》
3. 《大英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