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翻拍四大名著?要把《水滸傳》搞成18禁《金瓶梅》!?

2020-12-15 有部電影

上周末,有一個重磅電影項目迅速登上了國內熱搜,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

網飛,竟然要翻拍《水滸傳》!

而且是未來主義、史詩巨製的動作冒險傳奇,充滿榮耀、浪漫和陰謀,還會適時探討忠誠、領導力,以及不計個人得失,勇擔社會責任等主題……

這個項目描述,不僅看上去很割裂,還讓人瞬間陷入到巨大的迷惑之中——他們到底是要拍科幻《水滸傳》、奇幻《水滸傳》,還是現實題材的《水滸傳》?

目前,網飛先行公布了導演和編劇,其他信息一概未知。

其中,導演佐藤信介是日本人,這不是他第一次拍中國題材。

去年他導演了以中國戰國時代為背景的漫改戰爭片《王者天下》,由於對戰國歷史的魔改,遭到國內觀眾的口誅筆伐。

縱觀他近五年來的作品,都可以說是一言難盡。

而來自美國的編劇馬修·薩德,就更不靠譜了。

豆瓣顯示其作品僅有兩部,且他只是聯合編劇。

所以,整個情況是這樣的——

網飛出資,請一個十八線美國新人編劇,和一個三流日本導演,翻拍中國古典名著《水滸傳》,並揚言要拍成未來主義史詩!

我們也不知道會找歐美演員、日本演員,還是中國演員來演。

但這不重要,因為中國網友的第一反應就是:千萬別拍!

畢竟,一個手裡扛著機關槍的李逵,憨厚樸實地喊出一句「歐尼醬!」的畫面,實在令人無法想像。

老外翻拍中國題材,翻車的例子實在太多了。

遠的不說,這次熱搜底下的第一條評論,就還在鞭屍迪士尼的《花木蘭》呢……你霍霍別的就算了,還敢來糟蹋四大名著?

看得出來幽怨有多深

但不得不說,四大名著其實是被國外魔幻翻拍的重災區。

美國這邊,2008年他們翻拍了《西遊記》,也就是成龍、李連杰參演的《功夫之王》。

嚴格來說,這是一部合拍片。

不過編劇、導演和製片團隊都是美國人,他們對《西遊記》的認知也完全是個棒槌的水準。

電影講的是美國弱雞小夥撿到金箍棒,要到天宮打孫悟空一棒,將孫悟空復活的故事。

雖然成龍、李連杰的巔峰對決當初吸引了不少人,但大家看完後發現這是個徹頭徹尾的「爛騙」。

影片的票房口碑雙撲街,兩位巨星也被人吐槽「從此跌下了童年時代的神壇」。

不過,美國人對《西遊記》依然感興趣,更確切地說,是對孫悟空感興趣。

2015年,由吳彥祖飾演「現代孫悟空」的美劇《荒原》橫空出世。

看阿祖這一身黑超墨鏡、皮衣摩託,再加上武士刀的混搭造型,估計六老師看了都會直呼「謝罪」。

不過《荒原》只是套了《西遊記》的人設,劇情跟原著完全是兩個宇宙的作品。

要說真正天雷滾滾的翻拍,還是腦迴路清奇的霓虹國更勝一籌。

在改編四大名著上,日本其實比我們要早很多,而且最早的一部剛好就是《水滸傳》!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為了慶祝這一歷史時刻,日本政府號召製作了一系列獻禮劇。

次年10月,日本NTV電視臺製作的首部獻禮劇——《水滸傳》正式推出。

雖然劇情講的是官逼民反和梁山好漢的故事,但按照日本人的尿性,你懂的——畫風走著走著就跑偏了,把刻畫重點放到了潘金蓮、李師師、母夜叉、母大蟲的身上。

還給扈三娘和高俅安排了濃墨重彩的動作愛情戲……

這版劇集海報上的分級是R-15(15歲以上觀看),但播出來的東西卻是妥妥的18禁。

連日本觀眾都忍不住調侃說,不知道自己看的是《水滸傳》,還是《金瓶梅》……

豆瓣相冊截圖

可想而知,這部劇當時無緣引進,但在日本大火了一把。

1977年還被英國BBC買走,重製了一部脫離原作的英語對白版,在IMDb上取得了8.1的好成績。

不過中國觀眾來看,當然是覺得毀經典啦,日版《水滸傳》在豆瓣上的評分不及格。

《水滸》之後,便是《西遊》。

1978年,第二部獻禮劇《西遊記》誕生。

這部《西遊記》可說是魔改的「萬惡之源」,直接整出了讓人大跌眼鏡的女唐僧!

劇情的一大賣點,就是炒孫悟空和美女師傅相愛相殺的CP。

這樣的性轉騷操作,在劇中還有不少。

比如如來佛祖是一位頂著等離子燙小捲髮的廣場舞大媽;

觀音菩薩是個濃眉大眼的24K純爺們兒;

銀角大王是眨巴著卡姿蘭大眼睛的大姑涼……

反正,這版《西遊記》的槽點數不勝數。

猴王出世的孫悟空也根本不像猴子,而是一隻標準的大猩猩:

化成人形後,孫悟空留著兩撇長鬍子,有人說是蟋蟀精,有人說是龜丞相:

而豬八戒呢,猥瑣油膩有餘,卻沒有一點豬樣。

沒啥存在感的沙和尚,醜得像是卸了妝的奔波兒灞。

至於劇情,就更奇葩難忍了。

孫悟空的金箍棒耍得既吃力又業餘,還差點打到自己,功夫也是弱雞到被黑熊怪吊打。

但儘管有無數槽點,這部《西遊記》當年仍在日本火的一塌糊塗。

後來在1993、2006、2007年多次翻拍,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唐僧個頂個兒都是大美女。

78年的這版《西遊記》,曾同步引進到國內。

只播出3集,就因為太辣眼睛遭到抵制而被下架。

隨後,文化部高層痛定思痛,決定要拍我們自己的《西遊記》,這才催生了86年央視版的經典。

此外,黑澤明的老師山本嘉次郎,在1940年也拍過兩部《孫悟空》電影。

裡邊的唐僧不僅是女的,孫悟空還有兩根金箍棒……

但話說回來,翻拍也未必都爛,這就要說到《三國演義》。

日本人對《三國》的喜愛和痴迷程度,完全不亞於中國。

可能正是因為太喜歡,他們不允許自己把《三國》拍爛。

日本沒有關於《三國》的真人影視作品,除了影響巨大的《三國》題材遊戲外,只在1992-1994年推出了三部《三國志》動畫。

這個系列由東映出品,從1987年開始製作。

主創團隊曾多次到中國進行實地勘景、考證、取材,在人物造型方面,參考了中國曆年來的三國人物畫像,還找到中國音樂家演奏古箏、二胡等傳統樂器,進行配樂。

最終歷時5年、耗資14億日元完成的三部曲,成為東映史上製作規模最大的系列動畫。

考究的劇情、生動的人物、精美的畫風、大氣磅礴的古典配樂,讓這版三國動畫大受歡迎,被譽為最忠實於原著的三國卡通。

它不僅獲得了日本動畫最高榮譽金座獎,也得到了中國觀眾的認可。

每一部的豆瓣評分都在9分,口碑可與94年的央視真人版《三國演義》相媲美。

而在四大名著之中,受到最高規格待遇的是《紅樓夢》——日本從來沒有染指過「紅樓」。

這一來,可能是因為壓根兒不敢碰;

二來,在表現民族文化、社會世情的古典作品中,日本已經有了一部被稱作「日本《紅樓夢》」的《源氏物語》。

無論如何,另外三大名著的例子已能說明,外國翻拍中國古典名著,要出精品難上加難,但也並非不可能。

這次網飛翻拍《水滸傳》,大家冷拒的焦點,主要還是網飛定的導演、編劇太不靠譜了……

但話說回來,四大名著早已成為世界文化寶庫的一部分,被外國翻拍是難免的事。

而翻拍,本來就是一個研讀、解構、再創作的過程。

我們不能苛求外國人具備和我們一樣的文化視角,這樣本身也會使作品喪失被多元解讀的機會。

就好比我們無法理解的日版《西遊記》,日本人卻喜歡得不得了。

在我看來,翻拍名著最重要的並不是文化視角,而是是否真的尊重作品。

否則就算是國內團隊來拍,每年的《西遊記》IP衍生爛片還少嗎?

因此,對於外國翻拍我國名著的做法,我們還是應該持開放心態,總歸是一種文化傳播。

拍好了,該看看該誇誇,拍爛了,該看看該批批。

去年有博主在網上po出了自己心中美版《水滸》的選角,看起來還挺像那麼回事:

圖源@青紅造了個白

說到底,要想真正把優秀文化輸出到世界,還得靠我們自己——外國翻拍是一面鏡子,也是一種鞭策。

就像86版《西遊記》一樣,正版一出,所有山寨小鬼兒立馬無所遁形!

最後做個調查,你對網飛翻拍《水滸傳》這事兒怎麼看呢,對梁山好漢的人選又有啥想法,歡迎留言來討論~

相關焦點

  • 被日本翻拍的「四大名著」,《水滸傳》還行,《西遊記》真的是...
    被日本翻拍的「四大名著」,《水滸傳》還行,《西遊記》真的是「天雷滾滾」 日本版的《水滸傳》日文名:《水滸伝》,由日本電視臺製作,改編自我國的四大名著《水滸傳》,由舛田利雄執導,中村敦夫等主演。
  • 美國網飛翻拍名著《水滸傳》,日本導演+美國編劇,能拍好?
    11月13日上午,美國知名流媒體公司Netflix網飛在其官方推特帳號發布消息,表示計劃將中國古典名著《水滸傳》改編成電影。消息傳回國內網際網路,可想而知地炸了鍋,留言區擠滿了吐槽的網友。而且據報導,網飛準備以未來主義的手法來演繹《水滸傳》的故事,可能是一部科幻劇。《水滸傳》作為中國四大名著,其重要性不言而喻。1998年央視版《三國演義》電視劇十分經典,播出時萬人空巷,《水滸傳》知名度在國內影響力更高了。我相信很多人認為美國網飛翻拍的《水滸傳》拍不成中國觀眾愛看的樣子。
  • 建國後,六大名著為什麼刪減為四大名著?刪掉的兩本人盡皆知
    除此之外,還流傳著不少名家著作,提到名著,相信大家腦海裡第一反應肯定是《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這耳熟能詳的四大名著。的確,這四大名著對我們有著深遠影響,影視圈也多次翻拍或者改編,讓它們以更直觀的形象呈現在我們眼前,使我們能更加簡潔明了的去了解和認識它們。
  • 清代初已有「四大名著」,隨著紅樓問世,有三部「奇書」被清出局
    從晚明開始,馮夢龍就已經有四大奇書的提法了,他說的「四大奇書」是指《三國志》、《水滸傳》、《西遊記》以及《金瓶梅》,當時這四部書已經相當出名了,尤其是《金瓶梅》能榜上有名,也是令很多學者大跌眼鏡了。先不說其它三部,單說《金瓶梅》能入選,也不是沒有根據亂點鴛鴦譜的。
  • 四大奇書、四大名著、六大名著這三位老弟到底是啥關係?
    其實不知道六大名著並不是什麼大驚小怪的事,因為六大名著這個概念被四大名著壓得太狠了。所以也就小眾到很多人都不知道。那麼六大名著具體是那六大名著呢?誒,咱們現在這裡買個關子,你們自己猜猜看。咱們呢先講講四大奇書。怎麼又冒出個四大奇書來,誒,這四大奇書可算得上是四大名著的爺爺輩兒了。
  • 日美要翻拍《水滸傳》了,畫風會「辣眼睛」嗎?|水滸傳|water...
    課代表說最近,美國著名流媒體平臺奈飛(Netflix)宣布,即將投資拍攝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有網友質疑,外國導演和主創團隊能理解中國的名著嗎?拋開複雜的人物背景,僅僅是人物官職、綽號這些基礎的概念想用外語解釋清楚就是一大難點。你能想像翻拍出來的外文版《水滸傳》是什麼樣子嗎?
  • 中華小說千千萬,看四大名著是怎麼煉成的?
    本文轉載自【百度百科:說文解物】,經作者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與原文作者聯繫中國的四大名著在中國的文學界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在眾多的中國的經典中,為何偏偏選擇了《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這四本書作為四大名著呢?
  • 日本人導演,美國人編劇,翻拍出的《水滸傳》能看嗎?
    (IC photo / 圖)近日,美國媒體宣布,由馬修·薩德擔任編劇,日本人佐藤信介擔任導演,把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翻拍成電影。他們給電影定調為「中國文學名著的未來主義版動作冒險傳奇大片,充滿榮耀、浪漫和陰謀,探討忠誠、領導力和我們冒個人代價去面對社會問題的責任」。消息一出,中國網友議論紛紛,大家不敢想像身高水平普遍在180以上歐美人,誰來演武大郎呢?還有,面如黑炭的李逵,老外不會為了圖省事直接找個黑人來演吧?
  • 為何這些年國人不拍四大名著了?日本玩火西遊三國,現水滸也要保不...
    中國有四大名著大家都知道,但是比較尷尬的是如今說起孫悟空,歐美的年輕人第一個想到的是日本漫畫《七龍珠》,三國則是日本光榮製作的遊戲《三國志》或《三國無雙》…… 現在更大的挑戰來了,翻拍(或說魔改)過幾次《西遊記》後的老外現在終於把魔抓伸向另一部名著了!
  • 四大名著被翻拍,演員清一色的都是小戲骨是什麼樣的畫面?
    相信一說起四大名著大家都知道有《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了。要說這些可算得上是經典之作了啊,因為當時拍攝這些劇的時候可都不富裕,特別是《西遊記》的拍攝,可是拍了好幾年呢。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當四大名著被翻拍,而且演員還是清一色的小戲骨會是什麼樣呢?第一部:《水滸傳》這是最早由小戲骨翻拍的第一部經典劇。
  • 我國原有七大名著,現在是四大,被刪掉的三本去哪了?
    大家都知道古典長篇小說中的「四大名著」。「四大名著」是約定俗成的說法,這種說法的形成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四大名著」的前身是「四大奇書」。奇書的說法最先由明代文學家、史學家王世貞提出。這四書分別是《史記》《莊子》《水滸傳》《西廂記》。
  • 四大名著之稱從何而來
    但是如果要問,四大名著之稱是誰從何時叫起的,恐怕就沒有人能回答上來了。    一    從理論上說,四大名著之稱再早都不會超過300年,原因很簡單,其中的《紅樓夢》乾隆年間才面世,到現在也就200多年。此前有四大奇書、六才子書、十才子書等稱呼,但從來沒有四大名著之說。
  • 翻拍《水滸傳》背後:奈飛的焦慮與迷失
    張紀中翻拍金庸的六部經典武俠劇,雖然被淹沒在觀眾的「口誅筆伐」中,但也為其輕鬆賺得過億的經濟收入。「縱使千夫所指,也好過無人問津」,這是製片準則。1998年,四大名著被全部翻拍成電視劇。隨後隨著技術和觀眾審美趣味和文化需求的變化,2000年之後,影視機構基於上述原因對四大名著進行了翻拍。2010年,四大名著先後被拍成新版的大型電視劇。
  • 翻拍《水滸傳》,背後是奈飛的焦慮與迷失
    翻拍《水滸傳》,幾乎是必然被罵的一件事。為什麼還要堅持做?奈飛拍《水滸傳》意在中國市場還是日本市場?它背後的邏輯是什麼?在內容自製路上一騎絕塵的奈飛,為什麼被好萊塢圍剿,被華爾街拋棄?迷失的奈飛究竟問題何在?1名著翻拍:被罵並快樂著最近比較火熱的翻拍作品,當屬迪士尼壓重注的作品《花木蘭》。電影製作成本加上宣傳費用,前後約3億美元。
  • 我國原有六大名著,後刪減兩部,這兩部人人皆知,還被拍成電視劇
    四大名著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會是四大名著呢?這一說法來源於哪裡?有人認為,這是根據明朝王世貞提出:中國有四大奇書的說法而來,這四本書分別為《莊子》、《西廂記》、《史記》和《水滸傳》。不過王世貞的這種說法只是代表了自己的一種觀念,這種觀念和說法也並未被普及,也並不能經得起世人的推敲。
  • 耐飛翻拍《水滸傳》不必過早吐槽
    從目前網友評論看,大多數人認為耐飛翻拍《水滸傳》有些不靠譜,因為外國人很難理解中國古典名著的精髓,也有網友認為這也是一件「中國傳統文化對外輸出」的好事。  耐飛官宣翻拍《水滸傳》時給出的理由是「對中國文學名著非常感興趣」,將該片描述為「中國文學名著的未來主義版動作冒險傳奇大片,充滿榮耀、浪漫和陰謀,探討忠誠、領導力和我們冒著個人代價面對社會問題的責任」。
  • 建國後,為何要把六大名著變成四大名著?另外兩本也家喻戶曉
    說起四大名著,我們大家都知道是《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這幾本書,而且這些名著也都被翻拍成了電視劇,但在歷史上一開始並不是四大名著,而是六大名著,只不過在建國之後才變成了四大名著。
  • 為什麼到現在還有很多人曲解《金瓶梅》?
    受影視劇影響,很多人聽到「金瓶梅」三個字,第一反應就是少兒不宜,這類人大多沒看過原著。明清時期的小說,內容比《金瓶梅》更露骨的太多了。但該書問世後,曾被明清兩朝列為禁書,不僅僅是內容涉黃那麼簡單,難道是揭露的內容讓封建統治階層惶恐不安嗎?
  • Netflix 將翻拍電影版《水滸傳》,日本人執導美國人編劇
    近日,有媒體爆料Netflix宣布將把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The Water Margin)翻拍成電影,此片將由日本人執導美國人編劇,具體開拍日期未知。消息一出便引發網友熱議,爭論的重點依然是:外國人能拍好中國故事嗎?
  • 網飛Netflix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
    網飛Netflix在官方社交平臺宣布了將拍攝新電影項目:《水滸傳》(The Water Margin)。 該片改編自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描述為「中國文學名著的未來主義版動作冒險傳奇大片,充滿榮耀、浪漫和陰謀,探討忠誠、領導力和我們冒著個人代價面對社會問題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