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腰凳,講了很多不利寶寶發育的錯誤姿勢,卻忘了對媽媽的傷害

2020-12-25 媛媽育兒日記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說實話,帶孩子是真心累。

就說抱孩子這件事吧,就讓很多婚前柔弱的女性發展成了「女漢子」。孩子的體重會隨月齡增加而增加,月子裡抱抱還行,越到後面越吃力。

更何況,生活中還有一大堆事要忙,不可能時時刻刻把孩子抱在懷裡,此時如果有輔助作用就省心多了。

因此嬰兒背帶、嬰兒車、腰凳這些工具,就成了廣大寶媽們的救星。

不過,目前市面上的嬰兒用品質量參差不齊,包括嬰兒腰凳。在網上一搜,發現就連廣告圖片展示出來的姿勢竟然都是錯的,這簡直就是給新手媽媽們誤導呀!

0101關於腰凳的使用問題

首先,要強調的一個前提是,4個月之前的嬰兒最好不要使用腰凳。

眾所周知,新生兒在子宮中是蜷縮的,剛出生的那段時間,睡覺時也會一直保持蜷縮的姿勢,背部呈C型,兩條腿像青蛙一樣分開。

寶寶做出這個姿勢也是有道理的,此時的他們脖頸肌肉力量不夠,因此頭控不穩,這樣能緩解脊柱的壓力。

雖然我們都說抬頭挺胸更有精氣神,但對脊柱尚未發育完全的寶寶來說並不適用。

如果使用腰凳等工具,給寶寶的脊柱造成外部壓力,就可能造成損傷。

實在不方便,也建議大家選擇背巾或背帶這樣可以貼合寶寶身體曲線的工具。

等到寶寶能抬起頭並保持穩定之後,就可以選擇腰凳了。

現在的腰凳已經發展出了越來越多的款式,其中有些是多功能的。但正如前文中我提到的那樣,很多廠商和店家甚至都沒能掌握腰凳的正確使用方式,這不僅體現在宣傳圖中的誤導,設計不當也是我們應當考慮的問題。

0202使用腰凳的注意事項

腰凳的設計直接影響寶寶的姿勢,而這些錯誤姿勢,也會給孩子的生長發育帶來不利影響,主要需注意的有兩個點:

1)髖關節——寶寶的腿有沒有呈現標準的M型?

上文提到,新生兒的兩條腿自然呈現的形狀是青蛙那樣的M型,這是為了保證髖關節的發育,也使寶寶頗具安全感。

如果腰凳不能給到足夠的支撐,使寶寶的腿自然下垂,受力點都集中在了髖關節這塊區域,就很容易造成脫臼。

美國每年都會出現很多這樣的案例,家長必須重視起來。

2)脊柱——寶寶的後背有沒有得到足夠的支撐?

傳統的背娃方式中,大家都習慣讓寶寶面朝裡。出於對危險的本能感應,父母都會用手扶住寶寶的背部,這其實是有道理的,能給寶寶的的腰椎支撐點。

不過,現在更多家長喜歡讓孩子和自己一同面朝外,共同欣賞外界風景,但未必妥當。

我們暫且不談面朝外對寶寶刺激性過強的問題,只說脊柱這一點。

由於寶寶靠著我們的身體,因此父母會下意識認為寶寶有安全感,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若腰凳有向下滑的趨勢,寶寶就會像坐在斜坡上一樣,此時他的背部與父母的身體會形成一個中空地帶,脊柱自然就無法得到支撐。

說完這些常規問題後,我還想說說一直以來被大家忽略的問題,那就是寶媽的腰。

其實關於腰凳這個問題,我們講了很多不利於寶寶發育的錯誤姿勢,卻忘了對媽媽的傷害。

0303使用腰凳給媽媽帶來的風險

必須要承認的一點是,腰凳能一定程度上解放寶媽的雙手,畢竟用傳統的方式抱孩子太久,很容易腰酸背痛、手臂麻木。

並且,由於孩子向一邊側著,媽媽們的脊柱長此以往也可能歪斜。

但與此同時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被大家忽視了,使用腰凳時,大部分寶媽的側面都會呈現這樣一個曲線,即腰後方向前牽引,屁股撅起。

這其實和懷孕時肚子慢慢增大,給寶媽腰椎帶來的壓力是類似的。雖說椎間盤存在一定彈性,但若彎曲過度,就會導致腰間盤突出的情況。

做一個媽媽的犧牲真的挺大的,懷孕時腰椎本就多苦多難,結果還沒休息夠就要因為用腰凳抱娃再度受到損傷了。

很多媽媽抱怨產後腰疼,來源於剖腹產、無痛分娩打針,或是月子沒做好落下了「月子病」,其實真相未必如此。傷害腰的事,寶媽們每天都在做。

而腰間盤突出或腰疼的問題,又會進一步使寶媽們骨盆前傾,屁股大、小腹部贅肉顯現。其實除了影響美觀之外,骨盆前傾給寶媽的傷害還是挺大的。

0404骨盆前傾的危害

顧名思義,骨盆前傾就是骨盆位置向前偏移的一種病態現象。

它會給寶媽下背部以及頸部帶來嚴重負擔,因此除了腰酸背痛之外,肩頸也會存在酸痛問題。

若程度比較嚴重且長期持續,會使人體比例失衡、內臟下垂,骨關節由於負擔過重出現畸變現象,並使內外八字的腿型變得更加嚴重。

更可怕的是,骨盆前傾導致身體重心傾斜,各個部位的活動受到一定限制,會進而引發肌肉衰退、脂肪堆積。

而外在表現出來的問題,大概有這幾種:痛經、便秘、肩頸和腰背酸痛、體寒……

說多了都是淚呀,當一個老母親要付出的實在太多了!

0505保障孩子發育的同時,如何減少腰凳對寶媽的傷害?

有一說一,腰凳確實方便,但還是建議不要長時間使用,且使用時注重以下問題。

1)加強鍛鍊

男性雖然有啤酒肚,但他們幾乎都不會存在骨盆前傾的問題,這是因為他們的力量大,即便孩子坐腰凳,也不需要撅起屁股用力。

因此,寶媽們平時要加強鍛鍊,尤其是上半身腰腹部的核心部位。

只有這裡的肌肉強度足夠了,才能使身體四肢變得更加協調,即便帶孩子也能使得出力氣來。

2)儘可能綁緊一些

把寶寶抱上腰凳之前,寶媽一定要好好調整腰凳的位置,使綁帶更緊一點,緊貼身體。

這樣能很大程度上減少摩擦對腰腹部身體組織帶來的衝撞傷害,也能讓寶媽和寶寶都感覺更舒服。

3)挺直身體

前面提過可能會造成骨盆前傾的錯誤,寶媽們一定不要再犯了。雖然寶寶的重量很難承受,但也不能給自己帶來慢性傷害。

在腰凳這個問題上,很多寶媽都分享說,抱著寶寶不到半小時就感覺腰酸背痛,其實就是姿勢不當造成的。

抱寶寶時一定要儘量挺直身體,不要往後仰身或撅屁股,更不要把所有力量都集中在腰上。

那麼,怎麼把抱寶寶的這個力均勻分布到全身呢?需要做到這幾點:

收腹;夾緊臀部;使頭、肩、脊柱、骨盆、腳跟都保持在豎直平面上,與地面垂直;如果孩子比較活潑,愛蹬腿,選擇M型標準的腰凳就更加重要了,兩條腿分開之後,寶寶即便亂蹬,也不會給媽媽的腰部帶來那麼大衝擊力了。4)用雙手提供力量

如果寶媽沒有其他事要忙,只是抱孩子有些累才換成腰凳,那麼我建議最好用雙手扶住寶寶的背。

這樣一來不僅能保護寶寶的脊柱,也能減少寶寶向下壓的力量,讓腰部輕鬆一些。

目前針對如何育兒、減小對寶寶傷害的文章和建議特別多,相對來說,寶媽反倒成了被忽略的群體。

但帶娃的同時,我們也一定要愛護自己呀,身體才是本錢。

相關焦點

  • 講真的,腰凳這個神器真不能太早用!
    講真的,腰凳這個神器真不能太早用! 隨著寶寶的噸位越來越大,對於很多媽媽來說,抱寶寶出門rio辛苦,往往出門一次就累得腰酸胳膊疼。這時候,很多媽媽都會想到一個神器——腰凳,這傢伙能解放雙手,還能把寶寶安全地拴在身邊,出門也輕鬆了許多!
  • 你常用的抱娃姿勢,可能會傷害到寶寶,正確的抱姿快學起來
    文 | 小麗兒媽咪(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新生寶寶或者剛剛成長几個月的寶寶身體軟乎乎的,很多新手爸媽,想要抱寶寶卻無從下手,怕錯誤的抱姿會傷害到寶寶,這份出於愛的焦慮抱著娃晃動著哄睡寶寶喜歡被媽媽抱著走,然後在媽媽的懷裡沉沉地、甜甜地睡,因為走動讓寶寶感受到在子宮裡面隨媽媽的步伐、顫動的羊水帶來的動感,讓寶寶更具有安全感。
  • 帶娃神器「背帶腰凳」寶寶多大才適合?三個月?六個月?
    背帶腰凳是輔助媽媽們抱娃的工具,可以將寶寶置放於背帶腰凳而解放雙手,就不用擔心後期會導致手部過於受累受傷。而且還使寶寶獲得安撫和親切感,增加寶寶和你的感情交流。然而使用背帶腰凳還是有講究的,要怎麼用?什麼時候用等等。寶寶到幾個月才可以坐背帶腰凳呢?
  • 寶寶出門工具對比攻略:嬰兒車、背巾、腰凳哪個更方便?爸媽必看
    今天就先來說說關於 出門時的「帶娃工具」哪個更方便。一般帶娃出門,無非也就是 嬰兒背巾、嬰兒背帶、嬰兒腰凳、嬰兒車。2、 嬰兒腰凳腰凳也是不少家長會準備的帶娃工具,下樓溜個彎、去公園散個步,把寶寶放在前面抱著,很方便,也讓寶寶的視野更廣闊,方便家長查看寶寶或和寶寶溝通,有什麼異常也可以及時發現。
  • 這幾種行為會損害寶寶的脊柱,家長們別再做了!
    而寶寶脊柱發育好不好,與家長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做法有關,會對寶寶的脊柱發育造成傷害。下面家家月嫂就來和你講講傷害寶寶脊柱的幾種行為。 2.錯誤豎抱姿勢 寶寶出生後脊柱非常「柔軟」,沒辦法很好的支撐自己的頭部和頸部,家長的不正確的抱娃姿勢,尤其是豎抱寶寶,如果不注意承託保護,會損傷寶寶的脊柱發育。 美國兒科協會表示:任何月齡的寶寶都可以豎抱,但姿勢一定要正確。
  • 有一種傷害叫「抱娃外出」,看似滿足寶寶親暱需求,實則害娃不淺
    其實這些警告並非空穴來風,月齡小的寶寶脊柱發育並不完全,錯誤的抱姿的確會影響孩子的脊柱發育,可這種警告多數媽媽並不在意,畢竟比起寶寶的親暱需求來說,抱娃危害多是空談罷了,看不到的風險,很難讓媽媽們提高警惕!寶寶的抱姿有啥講究?不同月齡究竟如何該如何抱?
  • 寶寶一吃奶就哭是咋回事?4個原因,新手媽媽趕緊對照檢查
    今天就來簡單講講寶寶吃奶期間哭的原因有哪些?媽媽們可以怎麼做以及餵奶期間需要注意的事項。01寶寶出現吃奶哭的原因寶寶出現吃奶哭的原因很多,且出現時間段也不盡相同。輔食也是同理,6個月之前的寶寶最好食物就是母乳或者配方奶粉,不需要添加輔食,母乳中的營養足夠寶寶的生長發育,提早添加輔食反而會傷害寶寶的消化能力。三、餵奶姿勢要準確很多新手媽媽覺得餵奶不需要姿勢,只要寶寶能吃到奶就行。
  • 如何正確抱寶寶?不同年齡段抱娃姿勢有講究!
    如何正確抱寶寶?不同年齡段抱娃姿勢有講究!小寶寶的出生對每個家庭來說是件很開心的事情,因為這代表著父母愛情的結晶。懷胎十月,每個寶寶的降臨,對每個媽媽來說都是痛苦伴著開心,但是有些新手媽媽就會顯得有點不知所措,不知道怎樣帶娃,尤其是抱娃的姿勢。
  • 桃子水、學步車、腰凳、哄娃神器,這些很火的母嬰用品千萬別買!
    塗了也白塗的桃子水沒錯,第一個拿出來開刀的就是這個叫桃子水但沒桃子味兒,對痱子熱疹基本也沒啥用但火得一塌糊塗的東西,雖然做了功課,了解了配方知道根本沒用,但身邊有好幾個媽媽跟我說還是有用的,所以不信邪的我也親身試驗去買了一瓶~很好,果然沒用!
  • 這些行為可能會傷害新生寶寶
    這些行為可能會傷害新生寶寶,別再做了! 寶寶出生後,很多媽媽將全身心的愛給寶寶,恨不得二十四小時都將寶寶帶在身邊。 但媽媽也是新手,寶寶出生,身體等都很不成熟,經不起大人的各種折騰,所以在新手媽媽照顧寶寶的時候,這幾種危險的行為千萬別做,不然會傷害到可愛的寶寶。
  • 寶寶六個月前「育兒黑名單」出爐,米糊糖水皆上榜,不利孩子發育
    六個月前孩子生長發育這麼快,媽媽的餵養也一定要科學,一旦餵養錯誤,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寶寶六個月前「育兒黑名單」出爐,米糊糖水皆上榜,不利孩子發育 給剛出生的新生兒喝糖水 有些老人家說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媽媽是沒奶的,不要餓著孩子了,給孩子餵點葡萄糖水吧!
  • 寶寶的大運動訓練要遵循規律,父母避免三個錯誤做法,別誤傷孩子
    讓孩子遵循自然規律,健康的成長,這幾乎是每個媽媽都贊同的事,但在養孩子的過程中,她們常常被周圍的環境所影響,而忘了自己的初衷。前幾日,鄰居林姐跟小區裡的另一位寶媽聊天,那位寶媽家的孩子8個月大,現在已經可以站立了,偶爾還能走上幾步。但林姐的女兒7個月大,還只會爬行,人扶著都站不穩。
  • 媽媽餵奶別偷懶,寶寶長期躺著吃奶影響容貌!
    在這個「看臉」的時代,爸爸媽媽都想有個高顏值的萌娃。然而,寶寶長啥樣,除了取決於父母的遺傳基因,還與寶寶的一些不良口腔習慣密切相關。 很多媽媽都覺得抱著餵奶比較累,躺著吃奶孩子和媽媽都省力省心。但要注意,寶寶躺著喝奶牙齒很容易受到傷害,而且寶寶長期用這一姿勢很容易變成「地包天」!
  • 寶寶睡夢中沒了呼吸,媽媽哭著道歉卻為時已晚,這些錯誤別再犯
    相反,她幫助嬰兒改變姿勢,找到一個舒適的位置再次入睡 但是在各種手勢都試過之後,寶寶還是不肯睡覺,只是躺下這個姿勢還沒用,雖然小夏不確定寶寶能不能趴著睡覺,但是鄰居說她的寶寶也試著躺下這個姿勢,以懷疑的態度,她試了 沒想到,這個姿勢真的有效果,寶寶哼了幾聲後,慢慢平靜下來 看著終於不再哭的寶貝,夏夏心裡還是有些高興 第二天早上,當夏夏去看嬰兒時,發現嬰兒一直抱著一個睡姿
  • 最全面圖解教你正確抱娃姿勢!
    作者:寶寶知道 育兒一點通抱起新生兒是門技術活剛出生的寶寶,肌肉和關節都比較脆弱,正確的抱起姿勢能有效避免他受傷害。而且抱得好,大人也不累。寶寶出生後,病房裡的護士都會教導媽媽抱寶寶的方法,要認真學習,記住要領,別想當然地認為這很簡單。不過,新生兒也絕不是脆弱到一點力都不能受。
  • 腰凳好不好?十萬媽媽票選,最理性的剁手指南就在這
    圖片來源:丁香媽媽設計團隊推薦指數:★★老編輯點評:監視器不是必須的,就像很多媽媽說的那樣,還可能搞得自己神經過於緊張。最重要的還是確認有大人陪著寶寶。圖片來源:丁香媽媽設計團隊推薦指數:★★老編輯點評:寶寶的頭型不是枕頭能完全決定的,更重要的是多讓寶寶趴著玩。定型枕不能讓寶寶頭型更好看。建議寶寶 1 歲以後再開始使用枕頭。有錢你就買買買篇下面這些母嬰產品,基本上沒有什麼害處,但有超過一半的媽媽都投了反對票。
  • 進入冬季,給新生兒保暖,父母做到「六不要」,防止傷害新生寶寶
    雖然對於新生寶寶來說,保暖很重要,但也要適度。在護理新生兒的時候,很多家人生怕凍著寶寶,會給寶寶使用各種各樣的保暖法。但有些看似保暖的方法,卻有可能對新生兒造成危害。因此父母應該做到「六不要」,防止自己的錯誤做法傷害到寶寶。
  • 經常抱與經常躺的寶寶,哪一個發育更為健康?爸媽要注意抱娃姿勢
    小劉的婆婆覺得孩子還小不要經常抱在懷裡,這樣不但會讓孩子養成一種習慣,而且也不利於孩子的發育。可是小劉卻覺得,小嬰兒剛出生對於陌生的環境會有恐懼和膽怯感,而給他們最好的安全感方式就是把寶寶抱在懷裡。當然小劉也覺得這樣孩子和媽媽的感情會更深,哭鬧現象也會減少很多。於是小劉和婆婆之間就因為經常性的抱孩子而出現了諸多的矛盾。
  • 學會正確豎抱孩子的姿勢,還有這麼多好處呢!
    學會正確豎抱孩子的姿勢,還有這麼多好處呢!人們常說「養兒100歲,長憂99」。現在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寶寶,就是家裡的寶貝疙瘩,寶寶很小的時候,父母一聽到孩子哭鬧,接著就抱起來。要麼橫著抱,要麼豎著抱。一旦放到床上,孩子就哼哼唧唧不耐煩。太小的寶寶,豎著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