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說實話,帶孩子是真心累。
就說抱孩子這件事吧,就讓很多婚前柔弱的女性發展成了「女漢子」。孩子的體重會隨月齡增加而增加,月子裡抱抱還行,越到後面越吃力。
更何況,生活中還有一大堆事要忙,不可能時時刻刻把孩子抱在懷裡,此時如果有輔助作用就省心多了。
因此嬰兒背帶、嬰兒車、腰凳這些工具,就成了廣大寶媽們的救星。
不過,目前市面上的嬰兒用品質量參差不齊,包括嬰兒腰凳。在網上一搜,發現就連廣告圖片展示出來的姿勢竟然都是錯的,這簡直就是給新手媽媽們誤導呀!
0101關於腰凳的使用問題
首先,要強調的一個前提是,4個月之前的嬰兒最好不要使用腰凳。
眾所周知,新生兒在子宮中是蜷縮的,剛出生的那段時間,睡覺時也會一直保持蜷縮的姿勢,背部呈C型,兩條腿像青蛙一樣分開。
寶寶做出這個姿勢也是有道理的,此時的他們脖頸肌肉力量不夠,因此頭控不穩,這樣能緩解脊柱的壓力。
雖然我們都說抬頭挺胸更有精氣神,但對脊柱尚未發育完全的寶寶來說並不適用。
如果使用腰凳等工具,給寶寶的脊柱造成外部壓力,就可能造成損傷。
實在不方便,也建議大家選擇背巾或背帶這樣可以貼合寶寶身體曲線的工具。
等到寶寶能抬起頭並保持穩定之後,就可以選擇腰凳了。
現在的腰凳已經發展出了越來越多的款式,其中有些是多功能的。但正如前文中我提到的那樣,很多廠商和店家甚至都沒能掌握腰凳的正確使用方式,這不僅體現在宣傳圖中的誤導,設計不當也是我們應當考慮的問題。
0202使用腰凳的注意事項
腰凳的設計直接影響寶寶的姿勢,而這些錯誤姿勢,也會給孩子的生長發育帶來不利影響,主要需注意的有兩個點:
1)髖關節——寶寶的腿有沒有呈現標準的M型?
上文提到,新生兒的兩條腿自然呈現的形狀是青蛙那樣的M型,這是為了保證髖關節的發育,也使寶寶頗具安全感。
如果腰凳不能給到足夠的支撐,使寶寶的腿自然下垂,受力點都集中在了髖關節這塊區域,就很容易造成脫臼。
美國每年都會出現很多這樣的案例,家長必須重視起來。
2)脊柱——寶寶的後背有沒有得到足夠的支撐?
傳統的背娃方式中,大家都習慣讓寶寶面朝裡。出於對危險的本能感應,父母都會用手扶住寶寶的背部,這其實是有道理的,能給寶寶的的腰椎支撐點。
不過,現在更多家長喜歡讓孩子和自己一同面朝外,共同欣賞外界風景,但未必妥當。
我們暫且不談面朝外對寶寶刺激性過強的問題,只說脊柱這一點。
由於寶寶靠著我們的身體,因此父母會下意識認為寶寶有安全感,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若腰凳有向下滑的趨勢,寶寶就會像坐在斜坡上一樣,此時他的背部與父母的身體會形成一個中空地帶,脊柱自然就無法得到支撐。
說完這些常規問題後,我還想說說一直以來被大家忽略的問題,那就是寶媽的腰。
其實關於腰凳這個問題,我們講了很多不利於寶寶發育的錯誤姿勢,卻忘了對媽媽的傷害。
0303使用腰凳給媽媽帶來的風險
必須要承認的一點是,腰凳能一定程度上解放寶媽的雙手,畢竟用傳統的方式抱孩子太久,很容易腰酸背痛、手臂麻木。
並且,由於孩子向一邊側著,媽媽們的脊柱長此以往也可能歪斜。
但與此同時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被大家忽視了,使用腰凳時,大部分寶媽的側面都會呈現這樣一個曲線,即腰後方向前牽引,屁股撅起。
這其實和懷孕時肚子慢慢增大,給寶媽腰椎帶來的壓力是類似的。雖說椎間盤存在一定彈性,但若彎曲過度,就會導致腰間盤突出的情況。
做一個媽媽的犧牲真的挺大的,懷孕時腰椎本就多苦多難,結果還沒休息夠就要因為用腰凳抱娃再度受到損傷了。
很多媽媽抱怨產後腰疼,來源於剖腹產、無痛分娩打針,或是月子沒做好落下了「月子病」,其實真相未必如此。傷害腰的事,寶媽們每天都在做。
而腰間盤突出或腰疼的問題,又會進一步使寶媽們骨盆前傾,屁股大、小腹部贅肉顯現。其實除了影響美觀之外,骨盆前傾給寶媽的傷害還是挺大的。
0404骨盆前傾的危害
顧名思義,骨盆前傾就是骨盆位置向前偏移的一種病態現象。
它會給寶媽下背部以及頸部帶來嚴重負擔,因此除了腰酸背痛之外,肩頸也會存在酸痛問題。
若程度比較嚴重且長期持續,會使人體比例失衡、內臟下垂,骨關節由於負擔過重出現畸變現象,並使內外八字的腿型變得更加嚴重。
更可怕的是,骨盆前傾導致身體重心傾斜,各個部位的活動受到一定限制,會進而引發肌肉衰退、脂肪堆積。
而外在表現出來的問題,大概有這幾種:痛經、便秘、肩頸和腰背酸痛、體寒……
說多了都是淚呀,當一個老母親要付出的實在太多了!
0505保障孩子發育的同時,如何減少腰凳對寶媽的傷害?
有一說一,腰凳確實方便,但還是建議不要長時間使用,且使用時注重以下問題。
1)加強鍛鍊
男性雖然有啤酒肚,但他們幾乎都不會存在骨盆前傾的問題,這是因為他們的力量大,即便孩子坐腰凳,也不需要撅起屁股用力。
因此,寶媽們平時要加強鍛鍊,尤其是上半身腰腹部的核心部位。
只有這裡的肌肉強度足夠了,才能使身體四肢變得更加協調,即便帶孩子也能使得出力氣來。
2)儘可能綁緊一些
把寶寶抱上腰凳之前,寶媽一定要好好調整腰凳的位置,使綁帶更緊一點,緊貼身體。
這樣能很大程度上減少摩擦對腰腹部身體組織帶來的衝撞傷害,也能讓寶媽和寶寶都感覺更舒服。
3)挺直身體
前面提過可能會造成骨盆前傾的錯誤,寶媽們一定不要再犯了。雖然寶寶的重量很難承受,但也不能給自己帶來慢性傷害。
在腰凳這個問題上,很多寶媽都分享說,抱著寶寶不到半小時就感覺腰酸背痛,其實就是姿勢不當造成的。
抱寶寶時一定要儘量挺直身體,不要往後仰身或撅屁股,更不要把所有力量都集中在腰上。
那麼,怎麼把抱寶寶的這個力均勻分布到全身呢?需要做到這幾點:
收腹;夾緊臀部;使頭、肩、脊柱、骨盆、腳跟都保持在豎直平面上,與地面垂直;如果孩子比較活潑,愛蹬腿,選擇M型標準的腰凳就更加重要了,兩條腿分開之後,寶寶即便亂蹬,也不會給媽媽的腰部帶來那麼大衝擊力了。4)用雙手提供力量
如果寶媽沒有其他事要忙,只是抱孩子有些累才換成腰凳,那麼我建議最好用雙手扶住寶寶的背。
這樣一來不僅能保護寶寶的脊柱,也能減少寶寶向下壓的力量,讓腰部輕鬆一些。
目前針對如何育兒、減小對寶寶傷害的文章和建議特別多,相對來說,寶媽反倒成了被忽略的群體。
但帶娃的同時,我們也一定要愛護自己呀,身體才是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