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傷害叫「抱娃外出」,看似滿足寶寶親暱需求,實則害娃不淺

2021-01-11 孕媽咪育兒經

「文/孕媽咪(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你還記得第一次抱寶寶的感覺嗎?是不是既緊張又興奮?對於新手爸媽來說,抱寶寶這件事並不容易,畢竟孱弱的小生命在自己懷裡時,爸媽們總會擔心自己哪裡沒有抱好會傷著小寶寶。

在新生兒養育階段,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抱娃警告」:抱娃時間不能過長,不能豎著抱娃等等。

其實這些警告並非空穴來風,月齡小的寶寶脊柱發育並不完全,錯誤的抱姿的確會影響孩子的脊柱發育,可這種警告多數媽媽並不在意,畢竟比起寶寶的親暱需求來說,抱娃危害多是空談罷了,

看不到的風險,很難讓媽媽們提高警惕!

寶寶的抱姿有啥講究?不同月齡究竟如何該如何抱?

一:0-3月齡寶寶,以橫抱,少抱為主

低月齡的寶寶,他們的身體結構特點是:頭大、骨骼輕、身體柔性高、肌肉發育不完善、骨骼較為柔弱。

因此,對於0-3月齡的寶寶,最好日常採取橫抱或小角度斜抱的姿勢,要託住寶寶的頭部、腰部以及臀部,避免抱姿不當傷害到柔弱的骨骼。

二:6-12月齡,可以嘗試豎抱,但要掌握細節和時間

可當娃稍大些大概6月齡,媽媽們就會開始嘗試豎抱,其實,此時豎抱雖然可以,但卻不能抱著時間過久,不然也會給脊柱發育帶來傷害。

因此,建議6-12月齡的寶寶,在豎抱時能夠把控時間,同時最好給寶寶的背部和頭部一個依靠力,最好採用「面向外」抱姿,這樣既方便寶寶觀察身邊事物,背部和頭部也會依靠在媽媽胸脯,有個支撐力。

有一種傷害叫「抱娃外出」,看似滿足寶寶親暱需求,實則害娃不淺

綜合以上不同月齡的抱姿講解,相信肯定有不少媽媽抱錯的,這若是偶爾抱錯還好說,但倘若長期採用錯誤抱姿,或者經常「抱娃外出」,那帶來的危害就風險蠻大了!

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大,外出需求也會增多,畢竟要出去透氣、曬太陽,來補充發育所需的自然營養成分,增強寶寶體質。

可如何帶娃外出,成了一項難題,據相關民意調查統計:中國媽媽更喜歡抱娃外出,相比於推車帶娃,媽媽們覺得不太便捷,因此,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抱著寶寶外出的媽媽們。

有些媽媽們還若有其事的使用了背巾、背帶或是腰凳,殊不知,這些「抱娃神器」對於寶寶來說是一種「甜蜜負擔」。

這三種物件都是抱娃輔助工具,但市面上常見的產品往往都更在乎顏值,並沒有考慮到寶寶骨骼發育需求。

不同年齡段寶寶的抱姿需求有差異,這些產品無法兼顧,因此,若是錯誤的月齡使用了不合適的抱娃工具,同時,媽媽們會認為寶寶有了這些工具的輔助,會更容易接納,抱娃時間也會增加,兩種情況的加持之下,很容易對寶寶脊椎發育埋下隱患。

因此,對於幼齡寶寶來說,抱著孩子外出,其實是一種「錯誤行為」,你的僥倖很可能會成為壓垮寶寶脊椎發育的稻草!

被媽媽們吐槽「不實用」的嬰兒車,其實才是最佳輔助工具

我們身邊經常有人以過來人自居說什麼「嬰兒車沒用」、「嬰兒車雞肋」、「嬰兒車白花錢」……

可往往這種媽媽要麼是太懶,要麼是選錯了嬰兒車,所以才有了這種說法。

其實,對於年幼的寶寶來講,一款適齡的嬰兒車才是最佳出行工具,能做能躺,夠平穩,無顛簸,這些特性才是保護寶寶脊椎發育的關鍵。

因此,帶娃外出建議選用合格的嬰兒車,同時要學著「避坑」!

一:選擇安全性高的

嬰兒車的選擇要先看其材質安全性,要從材質、輪轂、穩定性三個方面來評判,主體框架材質,輪胎和輪轂的大小材質,以及整體結構的形狀,這些都關乎安全性,因此要儘可能選擇多項為優的產品。

就比如像我用過的這款DearMom A7嬰兒車,就在車架方面選擇了第二代高輕度鎂合金,在增強硬度和韌性的同時,減輕了重量。

這款DearMom A7嬰兒車相比於普通的鋁合金或是塑料的嬰兒車在輕便性,耐用性上會更有優勢,其他材質像座艙、扶手、靠背等重要位置也都是環保、親膚的材質,能夠很好解決抱娃出門的不適,讓媽媽徹底解放雙手

嬰兒車的安全措施還有常見的五點式的安全帶,停車必踩的一腳雙剎。需要注意一點的是,嬰兒車的坐墊處一般是偏下凹陷一點的,因為這樣的話即使在寶寶吵鬧不想被安全帶固定的時候也不會滑下去。

二:選擇舒適性高的

嬰兒車的選擇要考慮篷布和座椅的舒適性,是否是根據寶寶骨骼需求設計的,座椅的材質是否經得起衝擊和顛簸,是否有適合寶寶的恰當柔性,讓寶寶躺在其中能更加舒服、愜意。

一款推車寶寶願不願意坐,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嬰兒車坐著舒服不舒服。從安全帶的鬆緊程度到坐墊的舒適度再到推行時的防震性上,處處都能體現。

具體點就是座艙的柔軟度和彈性、車輪的減震性能、座艙是不是能換向。輕便的嬰兒車往往不能很好的兼容輕便、舒適度和功能性。在寶寶小的時候要優先考慮舒適度,等到寶寶大了可以再考慮輕便,不過像我用過的那款是兼容這兩者的。

三:選擇便攜性高的

日常生活中多數以媽媽獨自帶娃的場景居多,因此在考慮了前兩者之後,就要考慮嬰兒車的攜帶輕便性了,在滿足安全和舒適的前提下,儘可能選擇媽媽們取拿方便的嬰兒車,儘可能選擇能便於摺疊收納的嬰兒車,當然若是能登機攜帶就更好了。

根據寶寶的生長發育規律,選擇嬰兒車是項技術活,畢竟想要提高性價比,就要儘可能滿足不同年齡寶寶的需求,給大家。總而言之,選擇一款嬰兒車首先要滿足寶寶的乘坐的舒適性,以及媽媽帶娃的輕便、實用性。

在養娃過程中,會有很多類似的小問題,不管是抱還是推,都要以寶寶的需求為主,照顧寶寶的發育情況,避免因為小疏忽引來大麻煩。

寶媽們,你們在帶娃過程中,是抱孩子居多?還是推孩子居多?一起討論吧!更多母嬰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這樣抱娃實際上「害娃不淺」,家長們別再這樣抱娃 了!
    對初出茅廬的父母來說,抱寶寶這件事並不容易,畢竟弱小的生命在自己的懷抱裡,父母總是會擔心自己哪裡沒抱好,會傷到孩子。嬰兒期常聽到的一句「抱娃警告」就是:不要抱得太久,不要豎著抱。事實上,這些警告並非空穴來風,月齡小的寶寶脊柱發育不完全,錯誤的抱姿確實會影響到寶寶的脊柱發育,可這樣的警告大多數媽媽都不在意,畢竟,與寶寶的親密需要相比,抱娃傷害更多只是空話。
  • 有種隱形傷害叫「抱著寶寶出門」,方便了寶媽自己,卻可能傷到娃
    大媽看她抱著孩子,忍不住問:「怎麼不推車呢?」小劉解釋:「太麻煩了,也不是出遠門,抱著就行。」結果大媽搖搖頭:「你是方便了,但是孩子不舒服呀,還一直豎著抱,會傷害頸椎的。我兒媳就是做醫生的,她不讓我抱著孩子出門。」小劉萬萬沒想到,帶孩子外出還有這麼多說法,連忙虛心地向大媽請教。
  • 看似很好玩的4款網紅玩具,實則害娃不淺,多數家長給孩子買過
    例如,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網紅玩具,就存在安全風險。因此,提醒各位家長們,某些看似很好玩的網紅玩具,實則害娃不淺。家長可要擦亮眼睛,謹慎購買。網紅水寶寶水寶寶的歷史有很長了,在我小時候就有,那時叫海綿寶寶,誰知現在一躍成為網紅玩具。水寶寶原先是一個個的小顆粒,用水就能泡發,形成不同顏色的大珠子。
  • 這些「偽節儉」悄然興起,看似省錢實則害娃不淺,父母卻沾沾自喜
    文/ 養娃女神Miss劉(原創文章/歡迎轉載評論)從小父母和老師就教導我們要勤儉節約,不浪費一粒米,不亂花一分錢。勤儉節約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你知道嗎?有時候節儉也不一定是好事,讓孩子過度節儉,反而會對孩子的生長發育造成嚴重影響節儉是好事,但是節儉過度反而會傷害到孩子同事小劉姐家平時一直奉行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婆婆是要從苦日子走過來的,即使現在條件變好了,依然是改變不了節儉的習慣,家中任何東西都不浪費,經常中午的菜第二天熱熱還能再吃,穿的襪子破了補了又補,家裡的洗臉水都要留著衝馬桶……自從開始照顧孫子以後,
  • 你常用的抱娃姿勢,可能會傷害到寶寶,正確的抱姿快學起來
    不扶寶寶的頭頸部新手爸媽抱娃的時候,往往只記得摟住寶寶的腰部、臀部、卻忽視了寶寶的頭頸部。新生兒的頭部佔據身體的四分之一,頸部肌肉無力,無法支撐頭部,如果爸媽的手沒有給予輔助的力量,很容易造成寶寶脊柱損傷。2.
  • 3種常見輔食,看似大補實則傷身,醫生:年齡小的娃吃就是毒藥
    寶寶到了六個月以後,母乳/配方奶粉的營養已經不能滿足寶寶身體對營養的需求,在這個時候,父母就要為寶寶添加輔食了。給孩子添加輔食也是一門學問,需要父母們好好學習,有些輔食看似大補,實則傷身,父母們在給寶寶添加輔食之前,需要對輔食這門功課有一定的了解。
  • 「新手爸爸」首次抱娃,動作僵硬像機器人,轉身瞬間網友笑了
    實際上,網友的擔憂不無道理,抱孩子的學問並不淺,"新手爸爸"們就算缺乏帶娃經驗,也一定要學會抱娃的正確姿勢。抱娃姿勢不正確,會給寶寶帶來以下不利影響:1.脊椎造成不正常的彎曲形出生不久的寶寶發育是不成熟的,許多骨頭還沒有定位,倘若長期保持抱娃姿勢錯誤,寶寶的脊椎會長時間處於一種不正常的彎曲狀態,導致脊椎彎曲,寶寶長大後有可能駝背。
  • 老人常掛在嘴邊的這三句話,看似哄娃實則坑娃,家長們要引起注意
    文\欣兒媽編輯\欣兒媽隨著經濟高速發展,在物價飛漲的大環境下,"鈔票薄如草紙"似乎成為成年人們的共識,購買力的下降勢必給有孩子的父母在無形中帶來了壓力。於是許多父母都選擇外出工作來養育孩子,將孩子交給老一輩人照料。
  • 全球嬰:正確的抱娃是個技術活,教你不同年齡段正確抱娃姿勢
    因為橫抱和豎抱時,只是寶寶脊柱承受的重量方向不一樣。  新手爸媽常見的抱娃誤區  1. 不扶寶寶的頭頸  很多父母在抱寶寶的時候,會格外小心的託住寶寶屁股,或者扶住寶寶的腰,卻忽略了脆弱的頸部。新生兒的頭佔全身的 1 / 4 ,而且他們的頸肌還沒有完全發育,頸部肌肉無力。
  • 如何正確抱寶寶?不同年齡段抱娃姿勢有講究!
    如何正確抱寶寶?不同年齡段抱娃姿勢有講究!小寶寶的出生對每個家庭來說是件很開心的事情,因為這代表著父母愛情的結晶。懷胎十月,每個寶寶的降臨,對每個媽媽來說都是痛苦伴著開心,但是有些新手媽媽就會顯得有點不知所措,不知道怎樣帶娃,尤其是抱娃的姿勢。
  • 中毒、燒傷、恐懼症,這些兒童玩具害娃不淺,寶媽卻仍在買
    接下來,兜媽就給大家介紹下哪些玩具危害性極大,不適合寶寶獨自玩耍!這6種玩具害娃不淺1.不過,這些氫氣球中的氣體是氫氣,燃點非常低,若是遇到摩擦後產生的靜電、明火,不小心點燃的香菸或太陽暴曬等,都很容易使氫氣球爆炸,間接傷害到孩子就糟了。3.
  • 寶寶滿月酒,爺爺「端菜式」抱娃,事實證明男人真不適合帶孩子
    在目前這種狀態下,誰家有個寶寶的話更是當成活寶被寵上了天。 而火起來的並非寶寶,也非滿月酒,而是抱著寶寶辦滿月酒的爺爺。 此情形加上爺爺那自帶喜劇感的表情,再加上網友這些調侃的段子,讓人不厚道的偷偷笑了。寶寶滿月酒,爺爺「端菜式」抱娃,事實證明男人真不適合帶孩子。
  • 做錯了對娃傷害很大,父母別抱錯了
    對於那些第一次當父母的人來說,寶寶出生後著實需要經過一段手忙腳亂的時間,因為照顧寶寶的每件事都不容易。特別是抱孩子的姿勢,看似不難實則大有講究,抱新生兒時更是要注意正確姿勢。網絡上就有不少專業育嬰人員拍攝發布的視頻,父母都要學起來。
  • 你常用的抱娃姿勢,可能會傷了娃的脊椎!圖解 3 種正確方式
    新手爸媽常見的 3 個抱娃誤區1. 不扶寶寶的頭頸很多父母在抱寶寶的時候,會格外小心的託住寶寶屁股,或者扶住寶寶的腰,卻忽略了脆弱的頸部。長時間一個姿勢抱娃小寶寶軟軟糯糯的,抱起來就會乖乖的倚靠在大人懷裡,這樣的場景雖然很甜蜜,但時間卻不宜太久。長時間的懷抱會限制寶寶活動,長此以往會影響正常的發育。如果用了不正確的抱娃姿勢,更會對寶寶嬌嫩的骨骼造成傷害。
  • 人販子當眾抱娃,反咬孩子媽是人販子,寶媽聰明的做法救了娃
    01人販子當眾抱娃,反咬孩子媽是人販子,媽媽聰明的做法救了娃大街上明目張胆搶娃,這件事聽起來不可思議,但生活中卻真實發生。這些人販子在搶娃的時候手段低劣無所不用其極,導致很多家長束手無策只能眼看著悲劇發生。小雲的孩子八個月了,是個男孩子長得特別可愛,每次推著出去總有人上來逗弄一番。有一回,小雲又推著寶寶出去散步,此時卻走過來一個女子,這個人二話不說就想從嬰兒車裡撈孩子,小雲見狀緊張的上前扯住他,問他想幹什麼。
  • 寶寶一哭就去抱?很多寶媽都不知道,長時間抱娃影響很大
    對於剛出生不久的寶寶,他經常被很多人輪換著去抱,因為每個人都想沾沾寶寶的喜氣,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當寶寶的身體狀況還處於脆弱的階段,長時間被抱著可能影響到他身體、智力的發育,並且不合適的臥姿以及坐姿都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因此,大人們在選擇抱寶寶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寶寶自身的情況。
  • 這樣抱娃不僅容易傷害頸椎,還會影響孩子身高,家長要注意糾正
    其實對於如何抱孩子,還是有很多講究的,因為孩子的身體骨骼正處在發育的階段,如果經常使用錯誤的方式抱孩子,那麼不僅會影響寶寶的身高,嚴重的還會損害寶寶的頸椎。不過這幾天,小靜回家看望孩子,卻發現寶寶好像有哪些地方不對勁,但是又說不上來的那種。回到公司以後,小靜就跟自己的同事聊起過,給同事看孩子的視頻時,同事隨口說了一句,怎麼孩子有點歪歪的。沒說還好,一說完,小靜看自己的孩子也越來越覺得孩子脖子有點奇怪。心裡有些忐忑的小靜,想著不然帶孩子到醫院檢查一下好了。檢查後,醫生表示,孩子的脊椎受到損傷,還好現在還能及時調整。
  • 央視曝光:五種問題嬰兒床「害娃不淺」,許多寶媽還以為佔了便宜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崇尚「精細化育兒」,寶寶成長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都會細心對待,生怕有所遺漏,影響寶寶的發展。 就拿寶寶的休息來說,為了能讓寶寶睡得好,有相當多的父母都會為寶寶購置嬰兒床,甚至專門購買一些國外的大品牌。
  • 寶寶2歲前不適宜吃這4種輔食,看似營養豐富,實則很傷腸胃
    在部分家長的心中,果汁是健康食品,畢竟是水果榨成的飲料,跟普通的碳酸飲料大有差別,但實際上,寶寶並不適合喝果汁!生活中,這4種輔食看似健康,實則暗藏「危機」!2歲內寶寶儘量少吃,最好不吃!寶寶輔食黑名單來襲!
  • 新手媽媽不會抱娃,束手無策急得團團轉,多次失敗後氣得扔襪子
    很多媽媽在生娃之前幾乎沒有抱過孩子,甚至還會覺得孩子有些煩,可當自己的寶寶到來時,媽媽內心的柔軟被觸動了,無時無刻不想抱一抱小天使。有的媽媽面對自己的寶寶可以自然而然抱起,而有的媽媽卻束手無策,急得團團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