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常用的抱娃姿勢,可能會傷了娃的脊椎!圖解 3 種正確方式

2020-12-04 丁香媽媽

面對剛出生的寶寶,真是怎麼抱也抱不夠,可問題也就隨之而來了:

「我家寶寶豎著抱沒事,橫著一抱就哭鬧,可是我真的好擔心,這麼小豎抱會對脊椎不好呀!」

「小寶寶那麼柔軟,到底應該怎麼抱,才不會傷到 Ta ?」

幾乎每個新手爸媽在「到底應該怎麼抱孩子」這個問題上,都產生過各種各樣的焦慮,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好好聊一下這個問題。

新手爸媽常見的 3 個抱娃誤區

1. 不扶寶寶的頭頸

很多父母在抱寶寶的時候,會格外小心的託住寶寶屁股,或者扶住寶寶的腰,卻忽略了脆弱的頸部。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新生兒的頭佔全身的 1 / 4 ,而且他們的頸肌還沒有完全發育,頸部肌肉無力。

抱起寶寶的時候,小腦袋的重量會全部壓在頸椎上,如果大人的手沒有給予很好的輔助支撐,就可能會對寶寶脊椎造成損傷

這些損傷當時不易發現,但可能影響孩子將來的生長發育。

2. 一邊抱娃一邊晃動哄睡

不少家長都喜歡抱著寶寶,輕輕搖晃著哄睡,即便是哭鬧不安的小寶寶,也能在這種「律動」中很快進入睡眠。

其實這種「抱著搖晃」的方式,並不適合用來哄睡,看起來寶寶很快睡著了,但是大多數一放到床上,就會醒來,對於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是沒有好處的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在寶寶清醒的時候,抱起來輕柔的晃動,是親子互動的好時機。如果寶寶喜歡這種方式,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搖晃的幅度哦。

3. 長時間一個姿勢抱娃

小寶寶軟軟糯糯的,抱起來就會乖乖的倚靠在大人懷裡,這樣的場景雖然很甜蜜,但時間卻不宜太久。

長時間的懷抱會限制寶寶活動,長此以往會影響正常的發育。如果用了不正確的抱娃姿勢,更會對寶寶嬌嫩的骨骼造成傷害。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比如橫抱寶寶時,寶寶的大腿通常會自然的並向大人的手臂內側,這時小嬰兒的髖關節是不在原本位置上的,長此以往可能會造成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問題。

其實,正確的抱娃方式有很多種,大人可以多嘗試幾種抱法。

3 個正確的抱娃姿勢

最值得推薦

1. 搖籃抱

搖籃抱很常見,也非常適合小嬰兒,它可以讓寶寶的身體基本處在一個平面上,頭會比身子稍微高一點,不會影響寶寶呼吸。

家長先彎曲一隻胳膊,讓寶寶把頭枕在這隻胳膊的手肘處,再用小胳膊順勢託著寶寶的背,另外一隻手從下面幫著託住寶寶的屁股。

圖片來源:wikihow

2. 飛機抱

飛機抱很適合幫助寶寶緩解腸絞痛等不適,但是由於這個姿勢要反過來抱寶寶,所以需要胳膊更有勁兒的人來抱,比如爸爸。

讓寶寶趴在爸爸的小臂上,四肢自然下垂,然後爸爸用另外一隻手,從上面扶住寶寶的背,幫忙固定。

圖片來源:wikihow

3. 豎抱

這種方法多用在 2~3 個月之後、脊柱力量變強的寶寶。在寶寶吃完奶,或者在寶寶哭鬧的時候,都可以豎抱寶寶,進行安撫。

在豎抱寶寶的時候,家長通常是站著的,一隻手環抱寶寶,扶住他的腰和背,讓寶寶的整個身體靠在大人身上,獲得支撐。然後另一隻手放在寶寶肩膀,扶住寶寶的脖子。

圖片來源:wikihow

豎抱會傷脊椎?

謠言!

看到這裡,也許會有家長感到疑惑:豎抱竟然不是抱娃誤區,難道不會傷脊柱嗎?

事實上,只要豎抱的姿勢正確,是不會傷害寶寶脊椎的。

國內的相關指南裡,並沒有提到「不能豎抱」或者「豎抱有危害」,在國際上的很多權威醫學權威組織機構,也沒有批判或反對對新生兒甚至嬰兒進行豎抱。

相反,《美國兒科協會育兒百科》還鼓勵用豎抱來給孩子進行拍嗝兒,有效減少孩子溢奶和吐奶。

另外,除了豎抱,還推薦「讓嬰兒坐著拍嗝兒」,如果豎抱會傷害脊椎,讓孩子坐著豈不是更不可理喻?

圖片來源:《美國兒科協會育兒百科》

有家長可能會說,每個孩子不一樣啊,我家寶寶可能就承受不住。

我們再來看看「袋鼠抱療法」( Kangaroo Care )。

袋鼠食療法是很多發達國家還提倡早產兒的護理方法,提倡讓早產的寶寶緊密貼在媽媽的胸前,直接肌膚接觸,可以讓寶寶生命體徵更穩定,也可以增強寶寶的安全感,刺激媽媽儘快泌乳。

圖片來源:healthychildren.org

連早產兒都可以豎著抱,那脊椎發育更成熟的足月新生兒以及嬰兒,就更不怕了。

不管是橫著抱還是豎著抱,國外權威機構強調的是:抱寶寶的時候,要避免搖晃寶寶的腦袋,確保寶寶的頭、頸椎、脊椎在同一垂直平線上,一定要有足夠的支撐。

只要姿勢對了,豎抱是安全的。

最後再說說寶寶為什麼喜歡被豎著抱?因為豎起來可以有更廣闊的視野,和爸爸媽媽有更好的互動啊。

與其小心翼翼的按照所謂的「標準」去抱娃,不如多關注一下寶寶的真實感受。

參考文獻:

1.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ages-stages/baby/preemie/Pages/About-Skin-to-Skin-Care.aspx

2. https://www.wikihow.com/Hold-a-Baby

3.http://raisingchildren.net.au/articles/pip_holding_positions.html

4.https://www.babycenter.com/0_how-to-burp-your-baby_10363676.bc

5.《美國兒科協會育兒百科》

6.丁香媽媽《媽媽讓孩子平躺了 3 個月,竟然是害怕弄傷娃的脊椎......》

內容策劃:自燃月

題圖來源:站酷海洛

本文經由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 婦幼保健部醫師 戴霄天審核

相關焦點

  • 全球嬰:正確的抱娃是個技術活,教你不同年齡段正確抱娃姿勢
    小寶寶那麼柔軟,到底應該怎麼抱,才不會傷到 Ta ?幾乎每個新手爸媽在「到底應該怎麼抱孩子」這個問題上,都產生過各種各樣的焦慮!  由於新生寶寶的脊椎完全是直的,加上身體、骨骼比較柔軟,抱寶寶的姿勢就對寶寶脊椎的發展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於是,關於新生兒怎麼抱的問題,也經常被人提及的。很多長輩說寶寶太小,豎抱會傷脊椎,真的是這樣嗎?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好好聊一下這個問題。
  • 你常用的抱娃姿勢,可能會傷害到寶寶,正確的抱姿快學起來
    抱著娃晃動著哄睡寶寶喜歡被媽媽抱著走,然後在媽媽的懷裡沉沉地、甜甜地睡,因為走動讓寶寶感受到在子宮裡面隨媽媽的步伐、顫動的羊水帶來的動感,讓寶寶更具有安全感。父母往往喜歡一邊走動一邊晃動的方式來哄睡,看似熟睡的寶寶只要一放下就會清醒、啼哭,其實晃動不利於寶寶的頭部發育,且不利於寶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3.
  • 如何正確抱寶寶?不同年齡段抱娃姿勢有講究!
    如何正確抱寶寶?不同年齡段抱娃姿勢有講究!小寶寶的出生對每個家庭來說是件很開心的事情,因為這代表著父母愛情的結晶。懷胎十月,每個寶寶的降臨,對每個媽媽來說都是痛苦伴著開心,但是有些新手媽媽就會顯得有點不知所措,不知道怎樣帶娃,尤其是抱娃的姿勢。
  • 「新手爸爸」首次抱娃,動作僵硬像機器人,轉身瞬間網友笑了
    照片中他四處張望,而在他轉身瞬間浮誇的表情逗笑了網友,許多奶爸紛紛直言:"我能體會到他的痛苦,沒有帶娃經驗而慌亂是十分正常的。"也有人表示了擔憂:"抱娃的姿勢不正確,很容易對孩子造成不利影響啊!"實際上,網友的擔憂不無道理,抱孩子的學問並不淺,"新手爸爸"們就算缺乏帶娃經驗,也一定要學會抱娃的正確姿勢。
  • 新手奶爸抱娃姿勢走紅,意外貢獻「表情包」,網友:最難老爸
    對待剛出生的小生命,爸爸媽媽都是小心翼翼的,但比起媽媽,爸爸更多了一份僵硬和緊張,仿佛渾身上下每根神經都緊繃著,特別怕把娃磕著碰著。當看到新手奶爸的抱娃姿勢,網友們紛紛笑出聲,調侃他們是"最難老爸"。爸爸看了半天寶寶都無從下手,媽媽一旁偷笑,耐心指導他抱娃。於是,寶爸小心翼翼地把寶寶從小床裡抱出來,展現了"偷地雷式抱娃",之後縮著肩膀和脖子,慢慢把娃送到面前。2、這位爸爸同樣是偷地雷式抱娃,他把寶寶捧在手中,無論是表情還是身體,都寫滿了"緊張"兩個字,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 有種隱形傷害叫「抱著寶寶出門」,方便了寶媽自己,卻可能傷到娃
    結果大媽搖搖頭:「你是方便了,但是孩子不舒服呀,還一直豎著抱,會傷害頸椎的。我兒媳就是做醫生的,她不讓我抱著孩子出門。」小劉萬萬沒想到,帶孩子外出還有這麼多說法,連忙虛心地向大媽請教。其實,許多寶媽都和小劉有一樣的想法,卻忽略了,不是大人抱著辛苦不辛苦的原因,重點是孩子舒不舒服!為什麼不建議長時間「抱」寶寶出門?
  • 「哪來的勇氣任性抱娃?」科學抱娃方式走紅,家長:抱娃也有學問
    小於的嶽母更是第一次當外婆,抱著小寶寶不敢動一下,一個姿勢抱著撐到底。其實,他們這樣抱孩子是很危險的,容易弄傷新生兒。抱孩子容易誤入的三個模式誤區1:撐到底模式——大人一個姿勢把孩子抱到底像案例的小於嶽母本意是好的,擔心晃動孩子傷娃。然而,如果大人長時間抱娃,不但沒有讓寶寶有很好的安全感,反而會限制寶寶活動,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
  • 有一種傷害叫「抱娃外出」,看似滿足寶寶親暱需求,實則害娃不淺
    「文/孕媽咪(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你還記得第一次抱寶寶的感覺嗎?是不是既緊張又興奮?對於新手爸媽來說,抱寶寶這件事並不容易,畢竟孱弱的小生命在自己懷裡時,爸媽們總會擔心自己哪裡沒有抱好會傷著小寶寶。在新生兒養育階段,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抱娃警告」:抱娃時間不能過長,不能豎著抱娃等等。
  • 這樣抱娃實際上「害娃不淺」,家長們別再這樣抱娃 了!
    你緊張又激動嗎?對初出茅廬的父母來說,抱寶寶這件事並不容易,畢竟弱小的生命在自己的懷抱裡,父母總是會擔心自己哪裡沒抱好,會傷到孩子。嬰兒期常聽到的一句「抱娃警告」就是:不要抱得太久,不要豎著抱。事實上,這些警告並非空穴來風,月齡小的寶寶脊柱發育不完全,錯誤的抱姿確實會影響到寶寶的脊柱發育,可這樣的警告大多數媽媽都不在意,畢竟,與寶寶的親密需要相比,抱娃傷害更多只是空話。
  • 豎著抱就不哭了,但對於嬰幼兒來說這3種豎抱方法,只會傷了孩子
    豎抱娃娃睡覺,姿勢不正確導致孩子脊柱受損 周麗麗(化名)備孕三年,終於生下女兒豆豆。 豎著抱娃不會哭,但對於嬰幼兒來說這3種豎抱方法,只會傷了孩子 1、沒有託住孩子的頭部 有的寶媽抱著孩子時,喜歡一直手拿著手機聽電話,一直手託著孩子屁股。
  • 快看看你抱孩子的姿勢對嗎?孩子「歪脖子」很可能就是抱姿不對
    一旦用的方式不對,可能會害了孩子的一身。孩子「歪脖子」很可能就是抱姿不對朋友也是生的第一胎,一家人都非常寶貝這個孩子,可是身為第一次生孩子的寶媽,朋友在帶娃方面顯然是經驗不夠的,可以說簡直就是帶娃零經驗。朋友還特別愛看一些網絡頻道,看網絡上所謂的科學的帶娃方式,一開始朋友的婆婆說她不會抱孩子,抱的姿勢不對。
  • 爸媽要注意抱娃姿勢
    其實父母需要注意的是抱娃姿勢,而不是抱娃的次數,當然經常把寶寶抱在懷裡也是有諸多好處的。好處1、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經常把孩子抱在懷裡,首先第1個好處就是能夠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就像上面我們所說的小劉一樣,她的想法是正確的。
  • 新手爸媽上崗,必須掌握的4個科學抱摟姿勢,遇事不慌亂
    嬌小的身體又軟又嫩的,就怕不小心傷到他,一聽到寶寶的哭聲把爸媽的心都化了。確實,如何抱寶寶是爸媽們面對的第一個難題。稍有不慎就可能會導致寶寶身體受傷,今天給大家簡單分享4種抱新生兒的姿勢,讓父母不再手忙腳亂。
  • 最全面圖解教你正確抱娃姿勢!
    作者:寶寶知道 育兒一點通抱起新生兒是門技術活剛出生的寶寶,肌肉和關節都比較脆弱,正確的抱起姿勢能有效避免他受傷害。而且抱得好,大人也不累。寶寶出生後,病房裡的護士都會教導媽媽抱寶寶的方法,要認真學習,記住要領,別想當然地認為這很簡單。不過,新生兒也絕不是脆弱到一點力都不能受。
  • 這樣抱娃不僅容易傷害頸椎,還會影響孩子身高,家長要注意糾正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孩子的誕生,對每個家庭來說都是一件幸福的喜事,全家人對於新生命的到來,都是極盡呵護。關於寶寶成長過程的每一點,家人都是非常關注的。
  • 天氣再冷,也別給娃買這4種鞋,易摔跤不說,還傷腳可致脊柱變形
    反之,鞋子買的不好,常摔跤是小,影響孩子走路姿勢或腿部發育就不好了。天氣再冷,也別給娃買這4種鞋,傷腳!01、沒有腳後跟的棉拖鞋冬天天冷,很多媽媽都愛給孩子買雙棉拖鞋。看著店鋪上各式各樣的可愛棉拖鞋,媽媽們就得注意了!別被它們的可愛外表欺騙了。
  • 新生兒應該怎麼抱才正確?做錯了對娃傷害很大,父母別抱錯了
    特別是抱孩子的姿勢,看似不難實則大有講究,抱新生兒時更是要注意正確姿勢。網絡上就有不少專業育嬰人員拍攝發布的視頻,父母都要學起來。3)飛機抱也是一個不錯的姿勢許多新手爸媽也許見過豎抱也見過橫抱寶寶的姿勢,但是卻很少見到飛機抱。這種姿勢是讓寶寶趴在父母的一隻手臂上,父母的這隻手臂要呈彎曲往回收的姿勢,而另一隻手則可以輕輕撫摸寶寶的背部。
  • 家長抱娃姿勢需重視
    3、有助探索新視野下的新空間剛出生的孩子視力不好,通常在孩子三個月以後,開始對周圍的世界有清晰的視線。如果被媽媽抱在懷裡,孩子的視野會比躺著要開闊許多,視線範圍之內可看到的東西變多,色彩的刺激與變化促進了寶寶視力發育,同時也激發孩子的探索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