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
孩子的誕生,對每個家庭來說都是一件幸福的喜事,全家人對於新生命的到來,都是極盡呵護。關於寶寶成長過程的每一點,家人都是非常關注的。
寶寶在出生以後,都是比較脆弱的,大部分時間都需要家長們的呵護,只不過養育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時候,家長也很容易會犯一些小錯誤,影響到寶寶的健康成長。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如何科學抱寶寶了,可能很多家長會覺得,抱孩子雖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不是抱起來就可以了嗎?
其實對於如何抱孩子,還是有很多講究的,因為孩子的身體骨骼正處在發育的階段,如果經常使用錯誤的方式抱孩子,那麼不僅會影響寶寶的身高,嚴重的還會損害寶寶的頸椎。
長期「抱錯」寶寶,容易引發嚴重後果
小靜在生完孩子後,就越發覺得家庭跟事業很難兩全,為了減輕負擔,小靜想重新回去工作,小靜的丈夫提議讓婆婆照顧,一開始小靜覺得婆婆畢竟上了年紀,身體又不是很好,害怕婆婆顧孩子吃不消。但家裡負擔大,現在多個寶寶,以後需要用錢的地方還有很多,最後還是同意了。
不過這幾天,小靜回家看望孩子,卻發現寶寶好像有哪些地方不對勁,但是又說不上來的那種。回到公司以後,小靜就跟自己的同事聊起過,給同事看孩子的視頻時,同事隨口說了一句,怎麼孩子有點歪歪的。沒說還好,一說完,小靜看自己的孩子也越來越覺得孩子脖子有點奇怪。
心裡有些忐忑的小靜,想著不然帶孩子到醫院檢查一下好了。檢查後,醫生表示,孩子的脊椎受到損傷,還好現在還能及時調整。後面問起損傷原因,醫生表示可能是平時抱娃姿勢錯誤導致的,要注意改正,不然時間久了還會影響孩子的身高。
小靜這才想起來,因為婆婆平時照顧孩子,還要做家務,經常喜歡豎抱孩子。婆婆平時照顧孩子也不容易,小靜也不好意思說婆婆,於是就跟丈夫商量,還是自己先帶娃,等孩子大點在出去工作好了。丈夫一聽對孩子會有影響,考慮下也覺得這樣比較好。
其實,孩子在出生後還是比較脆弱的,一些錯誤的養育方式,很容易導致寶寶受到傷害,所以寶媽們平時還是要注意一點。
家長平時抱娃要注意什麼?
1、常見的錯誤抱娃姿勢
幼齡寶寶的身體比例,還沒有達到正常人體的狀況,一般寶寶的頭部會比較重,所以大家在抱孩子的時候,要適當地拖著寶寶的腦袋。
對於月齡低的寶寶最好不要採用豎抱的方式。其次家長在抱孩子的時候,也要注意,不要單獨抱孩子的四肢或者是腦部,這樣的姿勢很容易對寶寶的肌肉、骨骼造成拉傷。
2、不同月齡,抱姿不同
寶寶在比較小的時候,比如在60天左右的時,最正確的抱法是採用橫抱的方式,將寶寶的頭部放在臂彎出,並託住寶寶的背部,再用另一隻手託住寶寶的身體。
另外在寶寶 90天到150天左右時,常見的抱姿可以用斜抱,因為在此期間,寶寶的身體正一天天長大,但是寶寶背部的肌肉以及頸部力量還沒有發育很完善,所以家長儘量選擇斜抱孩子的方式。
養育一個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家長在照顧孩子的時候,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平時儘量科學餵養孩子。
想了解更多育兒常識,歡迎關注我們,您的關注點讚轉發,將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