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家庭的希望,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挺拔的身姿,正常的骨骼發育。但生活中,家長們往往只關注孩子的生活、學習,卻忽略了孩子的骨骼健康。近日,婁底市骨傷醫院小兒骨科門診骨骼畸形患兒增多,小兒骨科主治醫師胡世密結合近期骨骼畸形患兒最典型的病例分享,與您一起關注孩子的骨骼發育,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家長們若發現您的孩子肩膀一高一低,那您得注意了,年齡小的孩子,家長幫們洗澡的時候容易發現,年齡稍大的孩子,那家長們要對孩子的坐姿、站姿加以督促,發現問題及時上醫院檢查。
拇指尺偏畸形大多患兒為先天性的,嚴重的影響外觀和功能的,可以通過手術矯正。
手部多指畸形是最常見的先天畸形,嚴重影響手的外觀,還會影響功能發展。除了生理上的影響外,還會對患兒和家長的心理帶來問題。胡醫師提醒廣大家長,小孩多指畸形建議在3歲以內完成手術,最晚不超過學齡前。
扁平外翻足,典型的症狀為走路外八字,足內側疼痛,不能長時間站立及行走。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關注其走路的姿勢。早期幹預治療,可以糾正或減輕症狀。
脛骨結節骨軟骨炎,此病女孩好發於10-14歲,男孩好發於12-16,此階段的孩子因為好動,加上打球、下蹲動作頻率增加,極易出現膝蓋下疼痛。
O/X型腿,最典型的症狀就是雙腿不對稱,分為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小孩的腿型根據年齡的增長而改變。家長們注意了,如果是生理性的不能擅自進行不正確的治療,如有些家長自行給予強制綁腿或自行採購一些不合適的矯形器之類的,此類操作不但不能達到矯形的目的,還有可能加重病情。
關注孩子健康,這些常見的問題家長需注意
1、過軟的床墊不利於孩子脊柱發育
過軟的床墊無法給予寶寶的脊柱良好的支撐,不良的睡姿不利於寶寶骨骼發育。因此,在寶寶小時候給他(她)選擇一張軟硬適度有支撐的小床墊,這才是解決之本。
2、牽拉寶寶手容易引起脫臼
牽著寶寶的手,蕩鞦韆或寶寶在剛剛學走路的時候,很多人喜歡拉著他的手走,此舉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脫臼的情況,所以做這個的時候要注意安全。
3、長時間坐和過早學走路不好
過早學習走路會站立不穩,腿部骨骼將會向內或向外用力,兩側肋骨發育不平衡將導致O形腿或X形腿。學步車是輔助孩子行走的穩定性工具,所以最好在寶寶10個月左右再開始使用。這時骨骼有足夠的強度,寶寶有足夠的站立意識和欲望。有些父母以為寶寶坐著只要不跌倒即可。但此時其骨骼柔嫩纖弱、鈣含量不足,久坐將影響局部血液循環,還會發生脊柱變形的危險。
4、不穿不合適的鞋子
鞋子不合適不僅影響寶寶腳部骨骼發育,還會導致其脊椎生理曲線變形,嚴重者還會影響大腦、心臟及腹腔的正常發育。
家長如何做到骨骼發育的護理?
1、注意給孩子提供均衡飲食
2、督導孩子養成正確的站姿、坐姿、行姿。
3、督促孩子適度運動,讓骨骼獲得更多的營養物質。
4、關注孩子骨骼發育特點
家長應多留心孩子骨骼發育的特點,關於兒童的頭顱骨發育,一般是根據頭圍的大小、前囟門、後囟門與骨縫閉合等來衡量其發育情況,前囟門會在一歲到一歲半閉合,後囟門會在出生後六周到八周閉合。顱骨縫大約在出生後三四個月閉合。而脊柱的發育,在第一年發展較快,第二年則比下肢的增長要慢。三個月能抬頭,出現頸前凸,形成脊柱第一個彎曲,第二個彎曲在六個月形成,這個時候孩子能坐,而脊柱第三個彎曲則是在一歲左右,這個時候出現腰前凸。到六七歲時韌帶發育滯後,這些彎曲才會固定。(李中連 周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