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總共有三課時,它的教學目標主要是:
1.自主學習字詞和句子,會認會寫課文後的重要生字生詞,理解字義,掌握重點句子的意思,識記字形。
2.在教師的帶領下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課文。
3.理解每首詩的意境,掌握每首詩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4.了解牛郎織女的故事,並能結合故事說說《迢迢牽牛星》表達的情感。
第一課時是《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1.理解「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1)找出這兩句詩中描寫的景物。
(2)「無處不飛花」能不能改成「處處飛花」?「飛」字用得好不好?為什麼?
(3)想像畫面,試著用自己的話說出來。
2.理解「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這句話描繪了怎樣的一幅風俗畫?
《寒食》這首詩從春城 飛花 東風 御柳幾種風光寫出了日暮 蠟燭 輕煙 五候的特殊情景,詩歌帶著濃濃的諷刺氣息,正如那句俗語說的:「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第二課時是學習古詩《迢迢牽牛星》,這首詩的教學目標是:
1.提前預習,課前會認會寫「素、章、盈、脈」4個生字,理解字義,默寫生字生詞,理解生字的意思,識記字形。
2.了解牛郎織女的故事,與家人講述牛郎織女的故事,並能結合故事說說《迢迢牽牛星》表達的情感。
3.品味詩歌語言之美、形象塑造之巧。
這首詩主要從作者簡介、生字生詞、理解課文大意、講述牛郎織女的故事三方面進行分析。
主要生字生詞,自由朗讀詩歌,注意讀準字音,讀出節奏。
纖纖擢素手 (xiān)不讀 (qiān) 札札弄機杼 (zhá) 不讀 (zá)
泣涕零如雨(qì tì) 不讀 (qì dì)
盈盈一水間 (jiàn) 不讀 (奸) 脈脈不得語 (mò) 不讀(賣)
帶著傷感、哀怨的感情,再讀詩歌,體會一下,詩歌是藉助了哪些語句來傳遞這份相思的傷感與哀怨呢?
疊字,也叫同字,是《中國詩詞大會》飛花令的一個環節,比如: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色不迷人人自,情人眼裡出西施.等等
第三課時是學習:十五夜望月.
拓展延伸
請同學們搜集有關月亮的詩句,注意寫出作者及作品名。 比如: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李白《把酒問月》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獨酌》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張九齡《望月懷遠》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 ——李商隱《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