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近年結婚、離婚數據的探討及2020年全年婚育人數的預估

2020-12-15 曉傾婷
城市建設飛速發展,作者某日登山拍攝

改革開放40多年,中國經濟跨越式發展,日新月異,物質極度豐富的同時,帶來了思想上的進一步解放,欲望無止,追求無限,通信無線,特別是最近幾年手機的飛速發展,在中國這個飛速發展與變化的土地上,手機更新換代速度極快,手機更新換代這麼快,意味著國內各種信息更迭的速度是迅速的,而且這種速度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因此,當下的社會叫做資訊時代的社會,很多信息都越來越公開化、透明化,誰都無法藏著掖著,這是毫無疑問的。越來越多的人可以通過自家的手機或者電腦,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傳遞各種各樣的信息。以前很少人會去關注一些國家信息,特別是國家官網,這些網站很多人沒有渠道,也沒有工具去關注、留意。但是,現在因為移動通信,簡單操作,便捷的信息獲取方式,越來越多的人會去關注各種各樣的新聞。特別是國家重要公告信息、國家重大事件。畢竟,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信息高速化,很多人的生活離離不開手機,不開信息,那麼意味著每天的日子裡,一旦他有空閒的時間,那麼他就會打開手機看看新聞,而且現在新聞也是鋪天蓋地,各種說法,各種花樣都有。本人也是一個很偶然的機會,看到了一些新聞,然後特意去接觸了一下國家民政局這個官方網站。國家民政局官方公告網站(http://www.mca.gov.cn/article/sj/tjjb/qgsj/),每三五個月都會發布一些統計信息公告,相對來說,比那些網上鋪天蓋地的信息會更加有準確性、代表性,畢竟這是官方信息。因此,本人特別去翻看了近期發布的一些信息,特別是婚姻相關數據,而且稍微做了個統計。

統計如圖1

統計婚姻數據看結婚

結婚對數每年減少,而且越來越少。毫無疑問,這跟20年以前的計劃生育有莫大關係,但不可否認,越來越少的結婚對數,難道與當下年輕人變化的婚姻觀念久沒有關係麼?

我們可以先看下1980年到2019年,國內的出生人數,1980年算是中國計劃生育政策實施的元年,計劃生育政策對國內生育的影響是不小的。中國有句話叫做,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從下表(圖2)看,1980年計劃生育開始到1999年,這20年之間中國每一年的出生人數在2000萬以上,這是一個很巨大的數字。然後非常明顯的一個對比,就是從2000年到2019年,這20年之間,中國平均每年的出生人數都基本上穩在1600萬左右。這樣一個數字差距就是很明顯的,相當於每年出生人數減少五百萬左右。因此,這前後20年就相當於少出生了約一億人。但是減少歸減少,我們可以從上面圖1看到就是,最近幾年結婚的人數多集中在1991年到1998年左右的這一部分人。而這一部分人在當年都在2000萬出頭的出生人數,而結婚的人數低於1000萬對。那意味著還有多少人是沒結婚的呢?而今後幾年,結婚對數會下降的比較猛。因為,20年以前出生的人數下降的比較大,結婚的人數肯定是會越來越少。而從圖1的,我們也可以看出來,2020年即將結束,從官網上可以看出2020年前三個季度中國結婚對數只有589萬對。也就是說600萬對都不到,按照2016年到2019年,這四年之間每個季度結婚的人數都在減少,今年的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有點變化,是因為受疫情的影響,但總體肯定是每個季度下降的。第四季度從2016年的285萬對下降到2019年的213萬對左右,平均每年降幅超過20萬對,而且每一年的降幅在擴大,保守估計今年降幅數量會比2019年第四季度少13萬對以上。那麼今年第四季度結婚對數毫無疑問是在200萬以下。預估最大值是200萬對,那麼很明顯,2020年全年結婚,數值也就在789萬對左右,小於800萬對是肯定的,相比2019年結婚對數926萬對,今年直接下降120萬對以上。

圖2

那麼接下來新生兒的出生人數肯定也是會減少很多。圖2也說明了這一點。2017年全年出生人數約1723萬,2018年中國全年出生人數在1523萬,這是官方公布的全年國內生育人數,2018年比2017年出生人口減少了約200萬,一胎的佔比在50%左右。而在2019年,全國出生人數只有1465萬,直接相比2018年減少了約60萬,而且一胎佔比才43%,約623萬人。從623萬人反推上一年的結婚人數約623萬對有生育,而2018年結婚對數約1011萬對,也就是說,2018年當年結婚的夫妻在第二年有生育的婚姻對數才623萬對,扣除其它因素,也就是說2018年當年結婚對數的61.6%有立即生育的意願,即在第二年有生育的意願,也意味著,還有38.4%的夫妻是在結婚下一年沒有生育意願的,自然而然,該夫妻生育第一胎的意願會推遲到第二年或者第三年以後。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人們生育觀念越來越弱,而2019年結婚對數才926萬對,那麼用上述的比例推算一下,可以預測今年一胎人數大概在570萬人,全年出生的人數大概在1326萬左右。意味著,在2020年,中國全年新生人口大概率會跌破1400萬。按上述數據,正負50萬浮動,預估期間應該在1276-1376萬之間(即使如果會更低的話,官方也不太可能公布低於這個區間的數字,畢竟這個對中國的經濟的影響是很大的,特別是房地產,這裡也不多說,成年人,你懂得。)。

上面的估值僅僅是從數據方面的趨勢預測,也只是一種數學類比推理的方法,畢竟,婚育存在客觀因素的同時,主觀因素影響也是很大的,那就是現在年輕人的結婚意願和生育意願的影響。

主觀因素影響主要來源於三方面,一方面就是男女比例失衡關係,一方面是女性文化程度的提升導致婚戀觀念的變化,另外一方面就是經濟關係。

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不少家庭,特別是農村家庭都還有重男輕女的思想,這種傳統思想根深蒂固,在短時間內是很難以改變的,而這種思想所導致的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男女比例的不均衡,20年前獨生子女政策,只生一個,生男居多,導致男性人數比女性人數多3000萬-4000萬人,適婚配偶比例不協調。該結婚的,該娶媳婦的,無法在適當的年齡做好這個事,有些導致結婚年齡進一步推遲,晚婚晚育變成常態,甚至有一部分男人是終身無法結婚,或者娶媳婦的。畢竟,中國婚戀觀念是女的往上看,也就是說,每一個女孩子都想找到比自己優秀的男性作為自己的配偶。這樣導致部分男性,特別是偏遠地區山村的男性,因受教育程度低,物質條件差,這種如果娶媳婦的話,是難上加難的,從而導致時下流行一種畸形的社會形態就是聘禮居高不下,甚至賣女兒有之。

而受教育程度更好的女性,思考顧慮的東西會更多,或者說要求會更高。古語有云。女子無才便是德。孔夫子有雲,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估計說的就是這一類女性。因為她們受教育程度高,多為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職業女性等等,她們自食其力,普遍有更高的眼界、思想、生活要求。她們在城市生活,追求自由、精緻生活,選擇的配偶肯定是要求會更高,比如說在一個一線城市或者二線城市擁有房產或者車子這種物質條件加持的情況下才具備去談婚論嫁、養兒育女。而在一線城市或者二線城市,僅靠男性購買房產或者車子,這個費用是相當驚人的,特別是當下高昂的房價,極為嚇人,養車費用也是極高,不僅需要停車位,而且還可能各種罰款。可她們不信,堅持理想,普遍追求寧缺勿濫。哪怕就是這些人看到一些或者遇見一些條件比較差的男生,她們是不會選擇的。因為沒有辦法滿足其物質欲望,不僅僅是房產和車子的加持,而且還需要男性有時間陪她們,在節假日需要小浪漫,有情調,這些都建立在一個字的基礎上,那就是錢。因此,她們有一部分人會剩下,也是這個理,這樣導致緊張的女性資源會更加緊張。更可怕的一點是,這一部分人基本上都存活在一、二線這樣的大城市裡。小縣城或者鄉鎮是極為少見的。畢竟地域發展不平衡,導致各地經濟差異明顯,自然,窮的男性都在小縣城或者鄉鎮打光棍。這也是筆者曾經發過的一篇文章,說多數城市女性過剩,不少大齡女性被認為是所謂的剩女。

近40年,中國政府推行大批量的城市化建設、發展,普遍年輕人都在城市裡,他們在城市裡如果在早期有夠買房產,那麼生活對於他們來講會相對輕鬆一點,畢竟只需要養兒育女就行,但因高昂的城市生活成本及生育觀念影響,多生孩子,已成過去式,養兒成本也越來越高,多數不敢生。然而,這只是一部分人,還有好大一部分人是因為之前沒有辦法買房產,那麼意味著他們很多人都在打拼著未來,考慮婚姻的事情會放慢腳步,而後,哪怕是能夠買房產,能結婚,背負著房貸壓力,面對著城市裡高昂的生活成本,他們也是無法多生多養,畢竟,多生,意味著可能房子偏小,得換大房子。就像網上所說,高昂的房價是最好的避孕藥,確實如此。

綜合上述的幾個因素,它們影響著年輕人的婚育主觀因素。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這幾個因素讓主觀因素變成客觀,從而讓主觀因素失去了主觀影響而變成了客觀因素,因此,上述的推測和預測都是具有一定的準確性,畢竟時間可以證明這個推測是否是正確的。

從統計婚姻數據

圖1的離婚對數,這個數據就有點嚇人了。一年比一年更高的離婚對數,更高的離結比,這可以說是一個很恐怖的數據。根據官方說,純粹的離結比,不能正確的反映離婚情況,但你不得不承認,離結比的上升意味著離婚人數的越來越多,而且這個數量還不小。更慘的是,這個數據還不包括法院判決、調解離婚的,如果包括那些的話,這個離結比會更高,數字難以入目。

一段婚姻的破裂,對一個家庭來說,那是毀滅性的打擊,因為這個家沒了。一段婚姻的破裂,對於已婚未育的男女雙方來說,可能僅僅是彼此人生路上的匆匆過客,無非是接下來,各走各的路,下輩子再見,或者下輩子不見。彼此放過對方,彼此從頭再來而已,撐死也就是經濟上的一些損失,感情上的損失,下一任會彌補,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這或許是當代婚姻男女的一種觀念。來得快,去得快,無所謂。畢竟現在的人不像以前的人,以前的人離婚覺得很沒面子,而且受各種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周圍輿論的約束。畢竟,以前人口流動小,多在周邊活動,周圍環境都相對熟悉,輿論約束比較大。而現在,因為人員流動性比較大,每個人在各個地方生活,個性突出,並且彼此陌生,所以對於婚姻關係的維護可能更加困難,特別是遠距離的婚姻關係,比如,男女家庭因地域相隔甚遠,風俗、習慣相差巨大,那這樣的婚姻關係,沒有巨大的包容度,更加難以維持長久婚姻,快餐式的婚姻也是在所難免。畢竟,也沒有孩子這個紐帶所牽扯,可以斷的乾淨,離婚,相對影響較小。但是,如果孩子了,那久完全不是這樣的情況了。

如果已婚已育的男女雙方來說,這段婚姻的破裂,對於婚姻雙方來說,可不僅僅是彼此的經濟、感情的損失,而且是對下一代的極為不負責任,或者說,對下一代人生觀,世界觀的影響甚大,畢竟,彼此的離去,意味著這段婚姻破裂的同時是一個家庭破裂,幾個人無法彌補地缺失,苦的是單身家庭成長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將面對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很可悲的是,父母離異,離異的時間段,多普遍都在孩子幼小的時候。而這個時段是孩子特別需要父母共同愛護的時候。這樣的缺失,對孩子的成長,是巨大的創傷。比如,孩子的撫養權問題,這個孩子是跟父親,還是跟母親呢?有可能婚姻男女雙方為此鬧的水火不容,孩子夾在中間,左右不是。這個孩子跟了父母中的一人。假如是母親,這個母親也很可能得改嫁,得再婚,重新組建新家庭,那也意味著這個孩子得面對新的家庭,新的環境,甚至是新的矛盾與爭吵,這樣的影響,對於孩子的教育、性格的形成,可想而知。

國家,國家,國由家組成。眾多家庭的破裂,眾多家庭的缺失,對於國也是不利的。人是組成國家意識形態的單細胞,家庭就是國家意識形態的器官。器官壞了,可以重組,甚至可以換。但是,如果細胞是本質,本質都壞了,就無法組成必要器官,進而對國家意識形態造成巨大的損害。對於社會而言,單親家庭成長的孩子,當他踏入社會的時候,因為先天因素的缺失,性格偏激,他們在社會上,在各行各業中會相對比較偏執,會相對極端,這是從心理學的角度看的,國外有不少專家、媒體就做過相應的數據統計。相反,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他們對於未來的生活,對於未來的一切,都充滿了積極的人生態度,良好的人生觀念,美好的世界觀,對於整個社會,對於整個國家產生良性作用。

因此,在面對社會不斷上升的離婚率的態勢下,政府在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會上,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民法典特別對婚姻家庭編作出創新與完善,在離婚過程中,增加規定了雙方自願登記離婚的冷靜期制度,以便利於婚姻家庭的穩定,因此,民法典規定了提交離婚登記申請後30日的離婚冷靜期,在此期間,任何一方可以向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申請,減少輕率離婚的現象。該條法律規定並沒有限制離婚當事人的離婚自由權利,而是給發生矛盾的婚姻雙方當事人一個「情緒緩衝期」,讓當事人充分考慮因離婚可能給家庭帶來的消極後果,並慎重處理婚姻矛盾。如果當事人堅持要求離婚,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並不受離婚冷靜期制度的限制。這部法律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期待以後會有更低的離結比,更低的離婚率。也祝福每一對婚姻男女,婚姻幸福,家庭幸福。

相關焦點

  • 年輕人結婚意願低? 2020年上半年結婚登記人數同比下降30.26%
    2020年上半年結婚登記人數同比下降30.26% 2020/09/14 15:59 來源:搜狐網 瀏覽:1460
  • 中國近年實際出生人數下降速度,比統計出生人數下降得更快麼?
    最近,筆者登錄中國國家統計局網站瀏覽,發現,統計局在2020年12月18日發布的監測報告:2019年《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統計監測報告(網址: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012/t20201218_1810128.html),關於義務教育兒童的情況,其中內容有:全國在校生1.54億人,其中普通小學1.06億人,初中0.48
  • 第一季度結婚人數同比下降5.7% 較5年前下降29.54%
    第一季度結婚人數同比下降5.7% 較5年前下降29.54% 原標題: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一中國傳統理念正悄然發生變化。
  • 中國式「離婚冷靜期」定了!法國人:不結婚,一切煩惱自動消失
    華輿訊 據想法報導 最近,中國「離婚冷靜期」法案條文出爐,將從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社交網絡上也已經吵成了一團,成為了目前最大的熱點話題;同時,法國也將在2021年1月實行一項新的離婚法案,旨在簡化離婚的程序,以便縮短等待的時間。然而即使是這樣,也有越來越多的法國人選擇「不結婚」來規避一切婚姻所帶來的麻煩。
  • 國家電影局預估全年票房損失超300億元,IMAX中國只能選擇熬嗎?
    4月29日,在國家電影局召開的電影系統應對疫情工作視頻會議指出,在疫情影響之下,全國影院暫停營業,製片和宣發工作基本停滯,預估全年票房損失將超過300億元人民幣。IMAX中國一季度預計由盈轉虧4月24日,代表高端觀影體驗的IMAX中國(01970-HK)發布盈利警告,預計2020年一季度公司擁有人應佔淨虧損約為2,600萬至2,800萬元美元,而在2019年同期,公司錄得擁有人應佔淨利潤約1,100萬美元。
  • 2020年臺灣人口首度負增長 新生兒跌破17萬人
    中新社臺北1月8日電 臺灣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8日發布的最新人口統計數據顯示,臺灣人口在2020年首度出現負增長。據中央社、聯合新聞網等臺灣媒體報導,去年臺灣人口總數為2356.12萬人,比2019年減少4.19萬人,年減0.18%。
  • 2021年結婚的趕上了!新規下,女方結婚不準索要彩禮?光棍有救了
    文:筆生金,總編:張平對於不少年輕人來說,結婚的話題一直都比較敏感,尤其是每年春節回家的時候最尷尬,看著身邊的人都開始結婚生孩子了,但是看看自己卻連對象都沒有。面對親朋好友的詢問,那場面別提多尷尬了。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結婚人數1010.83萬對,同比下降48萬對。離婚人數380萬對,同比增加10.75萬對。從2013年開始,之後的五年中,我國的結婚率不斷下降,到了2018年,結婚率僅為可憐的7.2‰,創下新低。此外還有一組數據顯示,我國的光棍數量也在不斷增加。
  • 分解特斯拉2020年交付量,2021它還有多大潛力?
    近日特斯拉發布了Q4和2020年全年交付和生產的簡報,其中Q4交付了180570輛,創造新的季度紀錄,比上一季度增長了30%;2020年全年交付了499550輛,比上一年增長36%,最終只差450臺就到了50萬大關。
  • 中國電影票房排名全球第一 業內預估全年有望達200億
    來源:證券日報 影視行業進一步復甦:中國電影票房首超北美排名全球第一 業內預估全年票房有望達200億元本報記者 向炎濤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0月15日0時,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累計達到129.5億元人民幣(合19.3億美元)。
  • 去年鄭州離婚人數創10年來新高!業內人士:離婚冷靜期或將改善這一...
    張建雲曾經研究過103個離婚家庭的案例,發現在結婚3年以內就離婚的家庭佔到了23.3%,而離婚原因往往沒有原則性問題,這從一定程度上說明,結婚前三年容易衝動離婚。因此,她認為,離婚冷靜期有利於幫助當事雙方「跳出」婚姻思考婚姻,從而修復雙方的關係。
  • 高考錄取金字塔圖,給中國式家長狂熱預估孩子前途,澆了一盆冷水
    來看網上的一幅「中國當代父母對孩子前途預估變化」圖: 03 拿國內近年的高考情況來看,還真是這麼個理兒。 高考錄取金字塔圖,給中國式家長狂熱預估孩子前途,澆了一盆冷水!
  • 中國旅遊研究院:2020年全年預計國內遊將達34.26億人次
    9月14日,中國旅遊研究院官方微信號就發布了《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報告2020》的核心觀點和主要數據,其中不僅提到了2020上半年新冠疫情對旅遊業帶來的重要影響,還針對2020年下半年旅遊經濟運行持「相對樂觀」的預期,並預測,旅遊市場將呈現W型恢復增長態勢。
  • 用模型預估武漢傳染人數,香港大學在《柳葉刀》發表新論文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科研團隊於1月31日在著名專業醫學雜誌柳葉刀》(The Lancet)上發表了名為《Nowcasting and forecasting the potential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pread of the 2019-nCoV outbreak originating in Wuhan, China: a modelling study》(對2019年起源於中國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爆發的潛在國內和國際傳播進行臨近預報和預測
  • 中國曆年結婚對數及離婚對數
    中國曆年結婚對數及離婚對數2013年,結婚1347萬對,離婚350萬對;2014年,結婚1303萬對,離婚364萬對;2015年,結婚1224萬對,離婚385萬對;2016年,結婚1142萬對,離婚416萬對;2017年,結婚
  • 中國大陸面板產能2020年預估佔全球55%
    中新社重慶12月18日電 (記者 劉賢)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秘書長梁新清18日在重慶說,預估2020年中國大陸面板產能在全球佔比將達55%。 2020重慶Micro LED產業創新論壇暨康佳半導體顯示技術及產品發布會當日舉行。
  • 12年最低!2019年,日本新生人口跌到865234人美國375萬!中國呢?
    王爺說財經導讀:近年來,日本少子化越來越嚴重,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日本出生人數降到史上最低的86萬5234人。此外,就在上個月,美國也公布2019年的新生人口數據,即:2019年,美國出生率創下歷史新低,新生兒總數創35年來最低水平。
  • 軟銀集團公布全年業績預估,15年來現首虧
    當地時間4月13日,軟銀集團公布了全年業績預估,預計在截至今年3月底的2019財年,公司將出現1.35萬億日元(約合125億美元)的運營虧損。而此前,市場預期軟銀集團全年將實現經營利潤4665.6億日元。報導稱,這將是軟銀集團15年來首次出現虧損,也是有記錄以來的最大虧損。軟銀集團稱,預計2019財年淨虧損7500億日元。
  • 陳茂波:預估香港全年經濟負增長4%至7%之間
    原標題:陳茂波:預估香港全年經濟負增長4%至7%之間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9日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香港的經濟表現無可避免低於預期,預估全年經濟負增長
  • TrendForce:2020年電競液晶顯示器出貨預估年成長37%
    年成長37%。集邦諮詢分析師王靖怡表示,2019下半年平價IPS電競液晶顯示器產品開始進入市場,加上部分IPS電競面板導入快速液晶,改善先前反應速度過慢問題,預估今年IPS產品於電競液晶顯示器的市場滲透率可達25%。
  • 2020年離婚數據曝光:兩個人能不能走到最後,其實早已註定
    前不久,2020年第一季度各省離結率的統計數據上了熱搜榜。實際上從2010年開始,我國每一年的離婚數量都在直線攀升,而2020年的疫情又成為了離婚的「幫兇」。相比離婚冷靜期,我們更需要結婚冷靜期。想清楚了再結婚,才是對婚姻的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