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勸你體檢別漏掉腸鏡?真不是為了賺錢,看完這個不會再反感

2020-12-14 漫說健康

相信我,如果不是痛苦到忍無可忍,你是不會做腸鏡。

很多人對腸鏡檢查充滿了不良印象,不僅擔心花費問題,同時脫掉褲子時的羞恥感、腸鏡進入身體的不適感,都加重了自身的排斥心理。

因為,即便是重視健康,定期體檢的人都可能會規避腸鏡檢查項目。

但你不知,檢查一次「腸鏡」究竟對你健康意義有多大?

著名醫療雜誌《柳葉刀》曾發表一項研究,研究表明,腸鏡是結腸癌最有效的篩查,而一次腸鏡篩查可以降低1/3腸癌風險,挽救無數條生命。

據國家癌症中心曾公布的數據:平均每天有1000人確診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更扎心的是30%的患者初診時就已經是晚期。

為何大腸癌一查,就是晚期?

我們口上說的腸癌其實指的是大腸癌,而大腸包括升結腸、橫結腸、結腸、乙狀結腸部位。

而腸癌發生在結腸和直腸處,我們多見的結直腸癌發病率高居癌症第3位,死亡率高居第2。

為何病發率和死亡率這麼高?

因為85%以上的結直腸癌患者被確診時已經到了晚期。

而中晚期階段,預後效果相當差,晚期大腸癌患者,五年內的生存率,甚至是不足10%!

相對比,如果通過腸鏡篩查來避免這種意外,拯救的意義有多大呢?

一般情況下,從健康的腸道發展至癌變,需要幾年甚至是十幾年的時間,而且絕大部分的大腸癌,都是由腸道息肉發展而來的,特別是腺瘤性息肉的癌變率較高。

在進行腸鏡檢查時,能在早期發現息肉病切除,預防息肉發生癌變,即便是已經發生了癌變,腸鏡也能及時發現問題。

當醫生通過外側屏幕看到可疑部位時,還會順便取活檢組織進行化驗。

當被確診為癌變後,及時進行根治術、配合放化療,患者5年內的生存率,就能達到將近90%左右。

也就是說,如果越早發現腸道病變患者生存的機率越大,越能將悲劇風險降到最低。

腸鏡篩查不可怕

雖然腸鏡篩查意義重大,但依然有些人充滿排斥心理。

所謂的腸鏡檢查,就是將一根帶有高清攝像頭的纖細軟管,通過肛門逐漸輸送到腸道中。在進入腸道後,攝像頭就會清晰捕捉腸道內的畫面,並將這些影像反映在外面的屏幕上。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腸鏡就是最直觀檢查腸道的方式,也是篩查腸道癌變、息肉等最有效的方法!

更多的人可能接受不了腸鏡帶來的羞愧感和疼痛感。

其實,腸鏡也有無痛腸鏡,麻醉後操作的。

當然,關於羞愧感大可不必。做腸鏡篩查的工作人員也只不過依據專業技能,幫患者解除困惑,它與諸多檢查一樣,只是一份工作而已。

所以,建議每個人重視腸鏡篩查,尤其這些人:

一、家族史

腸癌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傾向,這和體內的遺傳基因、共同生活環境和飲食習慣有關。

另外,如果有家族遺傳腺瘤史,自己也出現了腺瘤症狀,發生癌變的機率甚至接近到了100%,且發病年齡較小。

所以,對有腸癌家族史的人來說,應定期進行體檢。

二、45歲的以上人群

大腸癌的病發和年齡也有一定關聯,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腸道功能衰退,會出現便秘、功能紊亂、免疫力下降等多個問題,年齡越大患大腸癌的機率也就會越高。

所以,科學認為對於沒有家族史的普通人,也應在45歲後開始定期的腸鏡檢查。

三、有症狀的人

如果已經出現了消化道的各種不適表現,比如大便有異常、便血、大便習慣紊亂等,都可能是息肉或癌腫到來的信號,應積極進行腸鏡篩查。

四、術後複查的人

在腸癌或腸息肉等手術結束後,患者也需定期進行腸鏡複查,看病情有沒有復發。

這類手術多是建議患者半年或一年內複查一次,根據複查結果,再決定下一次的複查時間。

民眾篩查意識薄弱

其實,醫生們每天都在面對不同的患者,而腸鏡篩查也是醫生根據患者身體狀態多一份排查,並非為了賺錢。

而相反的是,民眾篩查意識不強。

更多的人心理是:沒病不看病,有病忍忍病,扛不住再就醫。

這也正是,現階段我國結直腸癌診斷率還不足10%的原因。

與我們一隔之隔的日本,以及美國等歐美發達國家,結腸癌雖高發,但近25年來,死亡率一直下降,這益於他國篩查普及已經人們意識的增強。

最後,希望我國政府出於民眾健康原因,早日實現相關優惠政策。

當然,在沒出政策之前,我們還要為自己身體負責,定期做好預防篩查工作。

相關焦點

  • 腸鏡再難受,別拒絕,做腸鏡前要準備什麼
    腸鏡是消化科最常使用的檢查方式,通過做腸鏡檢查可以查看腸腔內的病變,並作出相應的診斷和治療。那麼在做腸鏡之前,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工作呢?此外在做腸鏡的時候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希望大家可以了解 ,以便更好的進行腸鏡檢查。
  • 黑豹演員因結腸癌去世:這4類人必須定期做腸鏡,真不是圖你錢!
    結腸癌,真不能小瞧就中國的現狀來看,因癌症每年死亡的人數僅次於心腦血管病之後,排在第二的位置,每年有20萬國人被結腸癌奪走性命。而在眾多的癌症類型中,腸癌的發病率每年都呈現出了增長趨勢,甚至是世界平均的兩倍。
  • 趕快看!很多人的體檢都做錯了!
    醫生通過腸鏡檢查,發現其乙狀結腸處有一新生物,取活檢後病理結果為結腸腺癌,隨後通過腹部增強CT、核磁共振等進行進一步檢查,發現吳女士已出現肝臟的多發轉移,屬於癌症晚期。這讓吳女士一家人倍受打擊,每年做體檢時癌胚抗原指數都正常,怎麼最後發現癌症時還已是晚期?①而年年體檢正常,卻查出癌症晚期的並非個例。
  • 作為消化科醫生我最怕你做這件事!做腸鏡的患者千萬要注意!
    為什麼醫生最怕這個呢?因為如果沒有拉乾淨:1)看不清楚,容易漏診,可能要重做2)做起來困難,難度變大、時間變長3)味道實在難聞,容易噴到我們一身似乎我們每個醫生都有過「中獎「的經歷。做腸鏡,拉乾淨是頭等大事:至少為了醫生能看清楚,你不要再重做一次。記得曾經我有個病人,為了查清楚腸梗阻的原因,腸鏡做了3次才成功,就是因為拉不乾淨。
  • 這些體檢項目別再「落下」了!一分鐘就能發現癌症風險
    現在基本每個單位都會安排一年一度的檢,最近又到了「體檢高峰期」,但有些人在體檢時,會因為各種原因而自動放棄一些體檢項目。其實,一些所謂的「不招人待見」的身體檢查項目,都能查出好多大病,真的不能省!有人覺得「太髒了」,也有人覺得太麻煩或當時沒有尿意、便意,而且自己平時上廁所很正常也很規律,認為不會有大問題。但該查還是得查。
  • 假醫生、假驗血,假體檢,體檢亂象背後,是被耽誤的癌症患者
    因為很多人做的都是假體檢或錯誤體檢,花了不少冤枉錢,但效果甚微。 別再等出現症狀,再去就醫 經常看健康科普的朋友們肯定對"癌症早期症狀"這個概念非常熟悉,不少醫生也是大做文章,宣傳各種各樣方式來發現癌症的早期症狀。
  • 醫生勸告:這4類人儘早做腸鏡
    可見,對於結腸癌,腸鏡篩查尤為重要,若能發現及時,同時配合積極地治療,那麼,患者5年生存率也將大大提升。何為腸鏡篩查?它的意義在哪裡?腸鏡篩查,主要是從肛門處插入可以彎曲的帶有攝像頭鏡子的軟管,將其慢慢到達腸道內,進而可以幫助我們直觀的看到腸道內的情況,在檢查過程中,如果發現有息肉、糜爛等問題,我們醫生就會取其作為病理標本進一步做檢查。
  • 做腸鏡檢查感覺太尷尬怎麼辦?醫生教你一招,幫你避免尷尬
    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講一下關於腸鏡檢查時候的問題。腸鏡是怎麼做的?在患者進行腸鏡檢查前一天的時候,是需要通過喝瀉藥來講自身腸道內的容物排空,因為這樣做可以讓醫生在做檢查的時候能夠更清楚地觀察患者的腸道,了解患者的場子裡面具體的狀況。而在做腸鏡檢查的時候,患者需要脫掉褲子,以側臥、蜷起雙腿的姿勢躺在觀察床上,將自己的屁股以及肛門部位給露出來。
  • 「說啥不聽,一問三不知」,產科醫生最反感3種行為,你有過嗎?
    編輯:張大貓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孕媽無疑是最偉大的,但對於常年接觸孕婦的產科醫生來說,孕婦都是一樣的病人,沒有高低之分,更無貴賤之別。
  • 結腸癌,追根溯源,只為早日發現你
    常常聽患者說,人年齡大了,怕生病,更怕得癌症,你給我來個全面的體檢,於是建議其做胃鏡、腸鏡。胃鏡還能夠勉強接受,說到做腸鏡,連連搖頭&34;其實做腸鏡是最有效發現結腸腺瘤的方法,通過做腸鏡不僅可以肉眼直接觀察病變及時取病檢,還可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掉,比如切除息肉。
  • 出現什麼樣的症狀需要做腸鏡檢查?
    那出現什麼症狀應該做腸鏡檢查? 做腸鏡檢查該注意什麼? 今天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關於腸鏡檢查,那些我們應該知道的事。 出現什麼症狀要做腸鏡檢查?
  • 2299名腸癌患者,只有71人做過腸鏡!請不要為此抱憾終生
    結直腸癌(包括結腸癌、直腸癌,統稱大腸癌)是惡性腫瘤家族中「天良未泯」的一種,因為發展遲緩、易於發現和預防,因此被醫生們稱為傻子癌; 然而,就是這個傻子癌,卻是被人們遺忘的角落,每年有近20萬生命被它無情吞噬!
  • 做了體檢,為何1年後還是確診癌症?醫生:看看體檢項目選對沒?
    晴天霹靂般的消息讓鄭先生傻眼了,他不明白為何每年體檢卻還是確診了癌症?這體檢是不是沒用?醫生安撫了鄭先生告訴他,體檢項目選錯了。鄭先生不是個例也不會是最後一例,有主動體檢是好意識,但是要選對體檢項目才能更有效地預防癌症,一起和醫生來看看如何正確選擇體檢項目。
  • 魔鬼都藏在細節裡——亞洲排名第一的醫院,防癌體檢是什麼樣的?
    ▲消化道專科醫生為鄒媽媽解讀胃鏡結果結果覆核:體檢結果由主任、教授級專家覆核無誤後,才能給到體檢者。在國內,你可能發現體檢中心一上午就能檢查上百人。但是在日本包括癌研有明醫院在內的多家權威醫院,這都是不可能出現的。癌研有明醫院整個體檢中心,單批次可接待的體檢客戶上限是8人。
  • 醫生:腸鏡檢查能救命!
    這個過程需要5-15年第三,發現息肉和早癌非常簡單,那就是在30歲之後,40歲前做一次腸鏡檢查;醫生可以非常直觀地觀察整個大腸,如果有息肉,就把它幹掉,此後定期複查就行了,基本上就不會再的腸癌。即便發現了早期腸癌,也不需要開刀,腸鏡下就能根治,5年存活率幾乎100%!所以說,腸鏡檢查既能治療,又能預防結直腸癌。在40歲前,腸息肉大部分處於良性狀態,及時做個腸鏡,把它切掉,就能預防腸癌上身!
  • 做腸鏡發現息肉就一刀切掉?千萬不要武斷!
    因為隨著我們醫學知識的普及,老百姓對於結腸鏡也是越來越接受,有一些高危人群,主動去做腸鏡的篩查,但是做腸鏡的過程中發現息肉了,到底是直接給它切掉好呢?還是取個活檢好呢? 其實這個我可以告訴大家,不能一概而論的。
  • 疫情之下,勸你別太作
    疫情之下,勸你別太作!黑龍江康安醫院,一名境外輸入的隔離女子在網上發布了一段視頻。視頻中,醫院走廊堆積著各種塑膠袋,原本以為是廚餘垃圾,再看才知道,塑膠袋裡都是沒有動過的飯菜。乍聽之下,我以為醫院提供的全是素菜,看了好幾遍視頻,結果發現根本不是滿眼綠色。女子說所有人都不吃,飯菜都扔出來了,每層都絕食。還揚言:「我們想吃什麼,就給我們弄什麼!想吃餃子,就給我們弄餃子,想吃麵條就給我們弄麵條!」真是越看越生氣!
  • 散打哥體檢再出異常被嚇壞,洋姐喊話:官司慢慢打誰疼誰知道!
    大美賣口紅時秀起恩愛對高迪說:老公,你看我這口紅好看嗎?想親我一口嗎?高迪說:好看,想親.杜鳳在一旁充當「電燈泡」低頭傻笑。大美說:這都給我鳳整噁心了。散打哥今天發朋友圈:三年兩次體檢都有腫物,不排除鼻咽癌,嚇得今年都不敢體檢,剛才醫生說是光滑的,良性的,然後也切肉活檢了,定期檢查好,明天再照腸鏡胃鏡,大家也注意身體。害怕是沒用的,還是要體檢,相信科學。
  • 為啥每次上完廁所後,總感覺沒拉乾淨?你有這樣的體驗嗎?
    「醫生,跟你說奧,我最近上完廁所老感覺拉不乾淨,你說這是什麼原因啊?好尷尬,每次解大便要跑幾趟廁所……」這是前一段時間一個門診病人跟我說的情況。可能有的人在生活中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今天就來講一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
  • |體檢報告解讀
    體檢十年一關卡 關鍵看你在哪個年齡階段! X線、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心向量圖檢查、冠脈造影等具體篩查項目要根據不同病情來決定,可諮詢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