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齡需要檢查什麼?各項數值代表什麼?|體檢報告解讀

2020-12-14 騰訊網

臨近年底

又到了體檢高峰

大家有沒有去醫院

檢查一下自己的身體?

不同年齡需要檢查什麼?

體檢報告一堆密密麻麻的數值

都是什麼意思嗎?

一起來看看!

體檢十年一關卡

關鍵看你在哪個年齡階段!

20歲:查傳染病

項目:肝功五項、血常規、胸部x光

建議:20多歲的年輕人體檢時,要注意傳染病的篩查,比如肝功五項和血常規;

還要注重胸部X光的檢查,因為肺結核在年輕人中也很多見。

30歲查血糖

項目:餐後血糖、糖耐量試驗、糖化血紅蛋白

建議:30歲以上的人群至少一年做一次血糖檢查,而且不僅限於查一次空腹血糖,因為50%左右的糖尿病人空腹血糖不一定升高,但餐後血糖會明顯升高。

大部分年輕人體檢空腹時測血糖沒問題,但餐後血糖卻很高。所以應該同時查一次餐後血糖,或做一次糖耐量試驗。

有條件的人也可以監測糖化血紅蛋白,更加準確。

40歲查心臟

項目:心電圖、血脂、血壓、心臟檢查、心血管檢查

建議:該年齡段人群每年定期檢查心血管健康,記好血脂、血壓等指標。

X線、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心向量圖檢查、冠脈造影等具體篩查項目要根據不同病情來決定,可諮詢專科醫生。

50歲查骨和腸

項目:骨密度檢查、大便常規、腸鏡、胃鏡

建議:這個年齡段的人一般都或多或少出現骨質疏鬆,建議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檢查。

普通人應該每年進行一次大便常規檢查,每兩到三年做一次腸鏡和胃鏡檢查;

而有既往病史等的高風險人群,則應該每年都進行一次胃鏡和腸鏡檢查。

60歲以上全面查

項目:除以上外,查聽力、查眼底

建議:除了心腦血管、糖尿病、惡性腫瘤、腎損害、甲狀腺慢性疾病等大病的檢查,老年人還應該注意聽力和眼底病變的預防。

查眼底,能及早發現老年性白內障、原發性青光眼。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病人,查眼底,還可以反映腦動脈是否硬化。

紅細胞、白細胞

血紅蛋白、中性粒細胞

血常規檢測會用上下箭頭來提示是否高於或低於平均值。

簡單來說,紅細胞、血紅蛋白低是貧血;

白細胞增高是各種細胞感染、炎症、嚴重燒傷;

中性粒細胞比率增高是細菌感染、炎症等,降低則可能顯示病毒性感染。

01

血糖

高血糖一般由胰島素分泌缺陷或胰島素作用受損所引起,血糖偏高可能誘發糖尿病。

但無論空腹還是餐後血糖反映的僅是某一時刻的血糖值,會受很多因素影響。

想要準確了解一段時間內血糖總體水平,還需要檢查以下兩項:糖化血紅蛋白(HbA1c)和糖化血清蛋白(GSP)。

02

血脂

總膽固醇、甘油三酯異常往往反映了甲狀腺功能低下、腎病症候群、糖尿病、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因此要引起警惕。

而對於高密度膽固醇和低密度膽固醇,醫生常常用好壞膽固醇來區分它們。

高密度膽固醇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而低密度膽固醇升高,冠心病的風險就會增加。

03

轉氨酶

轉氨酶分為谷丙轉氨酶和穀草轉氨酶,是肝功能檢查中最受關注的指標。

簡單地說,這兩個指標如果其中一個升高可能提示問題不大,但同時升高往往意味著肝細胞收到損傷。

轉氨酶升高可見於非酒精性脂肪肝、酗酒、藥物性肝損害、病毒性肝炎等,此外劇烈運動、過於勞累或體檢前吃過油膩食物也可能使轉氨酶暫時增高。

04

竇性心律不齊

竇性心律不齊屬於輕度異常狀態,成年人如果出現竇性心律不齊的情況,可能是勞累,休一不好,睡眠不足,精神壓力比較大引起的。

但是總體來講,竇性心律不齊的情況應該是一個比較輕的情況,只要調節好,基本上沒有什麼很大的問題。

05

結節

身體長結節要特別重視,最主要是動態觀察這個結節。

比如甲狀腺結節大於1釐米以上,就要引起警惕。

如果觀察追蹤結節兩次,3個月一查沒什麼變化,他就傾向於良性。

提醒:到45歲以上,尤其是女性要引起重視。

06

尿酸

尿酸從腎臟排出,當因為某些疾病(腎臟病變、淋巴或骨髓增殖性疾病)和藥物造成腎臟不能多排,或者吃進去產尿酸的食物過多時,就會發生血尿酸升高。

管理尿酸要禁酒,少吃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食品,更要遠離動物內臟、海鮮、蘑菇、豆子等富含嘌呤的食物,尿酸特別高的要配合藥物治療。

07

腫瘤標記物

很多人在體檢報告上看到腫瘤標記物異常時,就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感覺自己已經得了癌症。

醫生表示,一般輕度升高可能提示的不是癌症而是其他疾病,如果升高比較明顯,比如3倍以上的升高,就要及時通知體檢患者。

08

來源:東方網健康頻道(ID:health91985)

編輯:董俊成、安通

審稿:錢程燦

相關焦點

  • 體檢報告中的箭頭代表什麼?各項指標啥意思?
    在很多人眼中,體檢就是空腹、抽血、檢查、拿報告就完事了,但其實體檢最重要的就是分析體檢報告,拿到體檢報告應該注意什麼,體檢報告中的各項指標具體什麼意思,今天就來給大伙兒科普科普~來源丨百度1體檢報告中的常用醫學術語都是啥意思
  • 小林從業記(三)—讀懂職業健康檢查個體體檢報告結論
    等了幾天,公司就將體檢報告發給了大家,並且邀請了專業人士來幫大家解讀這次體檢情況。疾控君解釋道:職業健康檢查個體體檢報告結論可分為以下5種 :1、目前未見異常指的是本次職業檢查各項檢查指標均在正常範圍內。
  • 體檢報告中,哪些指標應重點關注?
    血紅蛋白若明顯低於參考值是貧血表現,需要進一步查找原因;血小板數值偏離正常值過多,可能引發心梗等疾病,需要進一步檢查;白細胞升高往往可能是因為體檢者出現了細菌性感染,導致各身體器官和組織的急性或慢性的感染、炎症等情況。五、心率通過心電圖數據,一般可以判斷出心臟是否有問題。
  • 來自體檢報告的報告③|體檢報告你能看懂嗎?市民八問 專家詳解
    可當體檢報告在手,複雜的各項指標、專業的醫學術語又是否讓你看得「雲裡霧裡」?針對市民集中反映的體檢報告上諸多不解之處,《燕趙晚報》邀請石家莊市人民醫院方北院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王春豔,對大家關心的問題給予詳細解答,希望大家都能重視健康,遠離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帶來的諸多疾病。每年進行一次體檢,學會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讓你更健康生活。
  • ...半年前體檢正常!提醒:體檢中沒有這項檢查,都是在騙錢耍流氓!
    25歲姑娘查出胃癌,半年前體檢正常!上午剛上班,一對二十幾歲的年輕情侶走進了診室。原來,男朋友患了痔瘡,需要進行治療,漂亮的女朋友遂陪同前來。女孩子得知我是北京來的醫生,便熱情地要求我幫她看看體檢報告。
  • 防癌體檢怎麼選?體檢報告怎麼讀?
    大約三周前,《名醫話養生》進行了體檢報告的徵集,今天,我們就選取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報告,告訴您,防癌體檢報告應關注什麼。 結節結節是檢出率非常高的小腫物,常見的就是肺結節和甲狀腺結節,一般情況下,90%的結節是安全的,但是有5%-10%的結節會超惡性腫瘤方向發展,這已經是一個比較高的概率了。
  • 體檢時常規眼科一般檢查什麼內容?眼睛極易疲勞,需要做什麼眼部檢查?
    眼部檢查是對於眼睛視力、眼球運動等的的綜合檢查。目前人們使用電子產品的頻率越來越高,因此眼睛很容易疲勞。體檢時眼科檢查也是一項重要的項目,除了常規檢查外,還有一些特異性的指標。接下來,關於眼部檢查的相關問題; 體檢時常規眼科一般檢查什麼內容?
  • 體檢報告的箭頭代表啥?偏高偏低要緊嗎?這7種不算病,不用治!
    但是體檢完拿到報告後,很多人卻一頭霧水:- 報告上面的箭頭、加減號,完全看不懂怎麼辦?- 甘油三酯、中性粒細胞比率…這些指標都是什麼意思?- 指標的升高或降低,是否代表著生病?需要治療嗎?很多人的體檢報告上會出現一些聽起來怪嚇人的名詞,其實不用緊張,很多情況其實是不需要治療的,以下7種就是其中比較多見的,非要治療那是瞎花錢:1、甲狀腺結節95%都是良性甲狀腺結節是體檢報告上的常客
  • 長點心吧,體檢不知道這些等於白做!
    體檢可以讓身體的各項指標浮出水面,給大眾提供了解自我身體狀況的參考。那麼,體檢時該做哪些項目?拿著體檢報告不知道怎麼看?部分指標出現升高或降低又提示怎樣的身體信號?直播現場01不同年齡段,需要做不同的體檢項目體檢年年都做,但是面對名目繁多的體檢項目,不少人一頭霧水。針對自己的年齡、性別、職業,有哪些需要增加的體檢項目?人們應該怎麼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體檢套餐呢?
  • 崔玉濤領銜解讀育學園員工體檢報告 透視當前職場人健康現狀
    2020年6月,育學園在旗下北京弘和婦產醫院內為所有員工進行了全面健康體檢工作。這也是北京弘和婦產醫院重裝開業後,首次在本院內為所有員工進行健康體檢。   本次體檢共計超過300名育學園員工參與,年齡覆蓋25-60周歲,25-45周歲員工佔比80%,超過9成員工均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健康體檢。
  • 上海99%白領體檢異常上熱搜!是什麼奪走了「後浪」們的健康?
    你每年都堅持體檢嗎? 不同年齡需要檢查什麼? 體檢報告你真的看得懂嗎?研究發現2007-2016年,世界範圍內的各年齡段年輕人的癌症發病率都在不斷地上升,這與2018年中國癌症中心發布的報告結論相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甲狀腺癌在研究中三個年齡分組裡都處於發病率前三。
  • 血脂檢查五項都有什麼?標準數值是多少呢?建議:不妨對照一下
    導語: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統稱「三高」,如果體檢發現自己的數值有一項偏高就說明身體已經出現了問題。體檢時血脂5項是哪些?參考自己體檢數值,看看是否有異常體檢中,血液檢查中分很多項目,有血常規、空腹血糖、血脂水平等。就血脂檢查而言,一共分為5大項。
  • 來自體檢報告的報告②|生活習慣不好 疾病正越來越「年輕」化
    新聞眼11月24日,燕趙晚報刊發《10萬份體檢大數據:過半血脂高》一稿後,引起許多市民關注。雖然年年體檢,但體檢報告上的一些數值並未引起大家的重視。然而對醫生來說,他們直面的卻是數據背後一位位遭受病痛的患者。
  • 解讀:34歲的人為何擁有65歲的身體機能?
    2019年11月下旬陳先生經朋友介紹來到無界共享,陳先生說,近期總是感覺身體不適如胸悶、咳嗽,前段時間公司組織在國內某三甲醫院做了體檢,沒查出什麼毛病。只需提供體檢客戶陳先生和愛人張女士的基本信息和外國人身體檢查預約申請表。
  • 孕婦建檔需要什麼手續 孕婦建檔是什麼時候
    孕婦建檔需要什麼資料懷孕除了要進行產檢,還必須要建檔。不過,也有的孕婦不建檔,但是,不建檔可能會影響到日後的生產。因此,孕婦最好還是去建檔。不過,建檔也不是什麼時候都行,最好是在懷孕3個月之後再去建檔。但是,建檔還要準備資料,懷孕建檔需要什麼證件?
  • 體檢報告上的「竇性心律不齊」說的是啥?是不是心臟病?答案來了~
    作為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心臟總是備受重視當體檢心電圖報告上會出現「竇性心律不齊」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惶恐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心臟病?需不需要做手術? 接下來小編就帶你走進內心的世界看看「竇性心律不齊」到底是心動還是心痛?
  • 體檢報告中常出現的「竇性心律」是正常現象嗎?具體什麼意思呢?
    您的體檢報告裡,心電圖上有沒有「竇性心律」這四個字呢?正常人的心跳在70-80次/分才最為合適,過快或過慢均對人體不太好,需要經臨床排查,了解引起該現象的原因,一般竇性心律的診斷會在心臟科室心電圖檢查的診斷報告上看到。
  • 這個三個指標很重要,網友:每次體檢就是要看它,不然沒有意義
    後來他去醫院檢查,但是檢查結果讓宋先生大吃一驚,醫生告訴他患上了肝硬化。出現這個的原因是早前他就知道自己有B肝,但是卻沒有重視,這才讓肝病有機可乘,出現現在這個情況。生活中像他一樣的人有很多,雖然大家的物質條件好了,但是還是有很多的人都沒有定期體檢的意識。有很多的人都是看不懂,體檢的各項指標,也感覺沒有什麼用。
  • 體檢查眼睛可不是「雞肋」 專家為您科普眼科檢查
    2020年即將結束,對自己的年終盤點也應該包括對身體狀況的盤點——健康體檢。在體檢報告上,眼科檢查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項目,但它與B超、心電圖相比似乎又不那麼重要,有的人覺得:不就是查查視力、測測眼壓嘛,沒什麼用,很「雞肋」。有的人一頭霧水:好多眼科的名詞根本聽不懂,不知道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 體檢化驗單中的血紅蛋白有什麼更深層次的意義?
    經常做體檢的朋友都有一個苦惱,那就是,對著一堆專業醫學符號很難看懂。做完體檢,單子上要麼蓋一個大戳,要麼就是一些「+」「—」符號。由於大夫太忙,找大夫問結果,幾乎就是「沒什麼事兒」、「問題不大」之類的回答。如果體檢發現了嚴重問題,大夫才給好好講講。於是乎,平時善於交際的朋友顯擺顯擺的去找醫生給瞧瞧。此番風景,羨煞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