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人都害怕體檢,因為不體檢沒毛病,一體檢渾身是問題。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79名18-35歲的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
在受調查者中,63.6%的人有過害怕看體檢報告的經歷;
62.6%的受訪青年表示平時壓力大,怕體檢查出問題;
60.9%的受訪青年坦言生活方式不健康,「作」得太多,已經給身體造成了損害。
但是逃避體檢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式,如果身體真的出現異常,我們通過體檢,能夠提前發現,儘早治療,反而能夠更好地避免健康狀況惡化。
體檢對於我們維繫身體健康非常重要,每次拿到體檢報告,這些指標是我們應該重點關注的:
一、血壓
體檢時一定要注意血壓這個指標,一般情況下,收縮壓處於120-139mmHg和(或)舒張壓處於80-89mmHg為正常血壓高值。
通常舒張壓(即下壓)超過90或收縮壓(上壓)超過140都可能成為高血壓,如果血壓長期得不到控制,很容易引起腦梗塞、高血壓性心臟病等。不過,高血壓並不是一次檢測血壓就能判定。
二、血糖
體檢時,血糖也是必查的一個指標,正常情況下,空腹時測量的血糖範圍應在3.9~6.1mmol/L之間,超過6.1,又沒達到7.0,是介於糖尿病和正常人之間,需要幹預和關注。血糖超過7.1時,就可能是糖尿病患者了。
三、血脂
血脂檢查通常包括四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在這四項血脂指標中,危害最大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它是造成動脈粥樣硬化最主要的危險因素;其次是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同樣也是心腦血管病致病的危險因素,這三項指標若是高了,需要小心提防。
在進行血液檢查時,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3.5mmol/L,甘油三脂>1.7mmol/L、總膽固醇>5.6mmol/L,一般認為是血脂偏高現象。
四、血常規
血常規中主要項目是血紅蛋白、白細胞和血小板。
血紅蛋白若明顯低於參考值是貧血表現,需要進一步查找原因;血小板數值偏離正常值過多,可能引發心梗等疾病,需要進一步檢查;白細胞升高往往可能是因為體檢者出現了細菌性感染,導致各身體器官和組織的急性或慢性的感染、炎症等情況。
五、心率
通過心電圖數據,一般可以判斷出心臟是否有問題。常見的心電圖問題有竇性心律不齊、心肌缺血、心動過速等。
正常來說,成年人正常的心率為60-100次/分,當然,年齡、性別或者其他生理因素都可能引起差異的存在,比如男性心率較女性慢,運動員心率比普通人慢等。
六、肝功能
常見的肝功能五項包括膽鹼酯酶、γ-穀氨醯基轉肽酶、總膽紅素、穀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其中,穀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的指標高於檢驗參考值,說明已出現肝功能損傷需要及時就診。
七、腎功能
主要三項指標:尿素氮、肌酐、尿酸。單純尿素氮偏高不能說腎臟有病,但需要定期複查。如果肌酐值偏高,要到醫生處檢查。
劃重點
1、體檢報告最重要看結果
我們拿到報告後要重點關注每一項的小結以及最後的總檢報告和建議。
2、沒有異常不代表沒問題
體檢中會有一些指標處於「臨界值」,對於這些「準病人」,不一定要吃藥治療,但可以通過調整飲食結構、增加運動量進行幹預。必要時可與醫生及時溝通,將個人的家族病史、生活習慣等信息告知,徵詢專業意見。
3、不能機械地看數值
不能機械地看數值,而是應先與以往的體檢報告進行對比,看看哪些發生了明顯變化,若某些指標持續升高,應及時找醫生諮詢。
【來源:汝城縣人醫健康管理中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