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日本總督府,臺灣領導人的辦公地,見證臺灣政治更迭的地方

2021-01-08 清朝侍女圖

這裡有你想去的地方,想看的風景。

人生是一個說不完道不盡的話題。古往今來,多少人在談論這個問題,多少文章在闡述人生的道理。其實,人生說來也很簡單,它不過是一次單程旅行。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

總統府位於臺北市中正區,是臺灣最高權力中心,日據時代為日本總督府,建築風格屬於後文藝復興風格,紅色大樓莊嚴肅穆,非常顯眼。

每周一到周五,總統府內部開放一層給民眾參觀。一層有很多陳列室,有總統府歷史介紹、臺灣政治現狀等資料,還有很多文物展品,如1945年日本投降時用的章,中華民國之璽,總統之印等,是了解臺灣歷史和政治的一面鏡子。

如果你湊巧趕上了總統府每月第一個周六的開放日,二樓、三樓也能近距離參觀。開放日人特別多,可以隨意拍照。二樓和三樓主要是會議室和大禮堂,大禮堂是舉辦重要典禮、國宴、總統府音樂會的地方,參觀之後可以蓋上一個總統府的印章。你如果想買些紀念品的話,一樓的福利社裡面可以找到很多相關的東西,有著青天白日圖案的圍巾、馬克杯、徽章等在這裡都可以找到,而且價格公道,一條圍巾換算下來也就人民幣50元左右。

總統府對面的凱達格蘭大道,是臺灣政府規定的集會遊行場所之一,總統府周圍還有總統副總統文物館、臺北國軍英雄館、國軍歷史文物館等,值得一提的是臺北賓館,和開放日同一天開放,可以一併參觀。

來總統府,必須通過官網預約,或抵達臺灣後電話進行諮詢和預約。參觀當天,帶好入臺證,著裝正式,經過嚴格安檢方可進入。這裡還有嚮導進行免費講解,講解時間約1小時,中途不得隨意離開。

元月1號,臺北總統府都會舉行總統府升旗儀式。屆時總統攜文武百官在中華民國國旗下行禮注目,唱中華民國國歌,廣場也會有大量民眾聚集觀看。總統府可以參觀,自由行的話出示入臺證即可,安檢很人性化。有免費的臺籍導遊,但講話囉嗦,自己直接進去參觀就是。可以看到經國廳、虹廳等代表性地方,是宣誓就職、招待記者會等場所。總統日常介紹詳細展示了總統的產生及每的工作生活情況。總統府乃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國府遷臺後政府在此辦公,歷經毀壞修繕成今日之行。運氣好可以看見總統,出口有販賣紀念品,比較貴。抗戰勝利郵票值得購買,意義深刻。

臺北「總統府」位於臺灣臺北市的博愛特區,在臺灣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啟用時做為臺灣總督府辦公廳舍之用,建築風格為巴洛克式建築,於1919年完工以後,就一直是臺灣地區的最高權力中心所在,此建築也是臺灣地區「文化部」所指定的古蹟。總統府的信息在網上查到的不多,尤其是關於如何去參觀,只知道上午11點前是可以參觀的,但是也有人提到是需要預約的,也有人說直接可以參觀。所以去之前並沒有了解清楚,只是上午過去看一下。到了之後,才知道是確實是需要預約的。所以這裡更正一下所有的信息,如果要參觀總統府,需要提前三天在總統府的官網上進行預約。這個網站如果在國內上不了的話,大家可以到了臺灣先預約一下,然後根據時間安排自己的行程。 關於去總統府的交通:可以搭乘捷運淡水線到臺大醫院站下來,然後步行大約10分鐘左右。

幾乎繞總統府外圍轉了一圈,在戒備森嚴中被多次盤問。整個總統府是一座建築風格為巴洛克式,造型對稱的五層樓建築,中心立著一座象徵權威的高塔。這座建築在臺灣日治時期啟用時,是作為臺灣總督府辦公廳舍之用的,後來一直是臺灣的最高權力中心所在,現在非假日每天上午(假日全天)對外局部開放。清早的總統府四周布置了很多的便衣警衛人員。等候至9時開門參觀之時,遊客很多且多是旅遊團集體行動。我們這些沒有預約的散客,經過證件登記和安檢後,被分組由工作人員帶領下進入總統府指定區域參觀。

感謝你與本編的一同成長 百忙之中的瀏覽 您的評論、點讚和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舞 我們下期再會

相關焦點

  • 臺灣第一個近代化制材工廠 嘉義制材所見證了臺灣的發展歷程
    日本人來臺沒多久,一方面亟於殖產興業之成果,讓臺灣財政自主,一方面也因縱貫鐵路、官廳、電信等大型公共建設需要大量木材,1900年前後,日本人即深入阿里山進行調查,確認開發森林的可行性。調查測量之後,官員發現此地林相優良、材質良好,適合開發伐木事業。不過在開發之前,需要先解決一個關鍵的問題:運輸。
  • 臺灣高中歷史課本竟稱日本為「母國」?蔡正元說話了
    5月30日據臺灣媒體報導,對於高中教科書介紹在殖民經濟下臺灣的經濟發展史,描述臺灣被日本殖民歷史情境,因此稱日本為「母國」一事,蔡正元不表認同,認為當時臺灣總督府和日本政府的關係,是「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而非「子國」「母國」的關係。
  • 「臺灣鐵路之父」變成了日本人?認賊作父,民進黨還能更無恥嗎
    此前他們對課綱和教材下手,處心積慮要將孩子汙染扭曲成「天然獨」,如今連成年人也不放過——有島內記者發現,從小教科書說「臺灣鐵路之父」是臺灣建省首任巡撫劉銘傳,最近卻莫名其妙變成了日本人長谷川謹介。蔡英文 資料圖 視頻截圖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近來開幕,其臺灣鐵道建設簡介赫然將「臺灣鐵路之父」寫成日據時代1906年的臺灣總督府鐵道部長長谷川謹介。
  • 日本是如何給臺灣人洗腦的?
    傳統的臺灣民間宗教信仰是一種以齋教為代表的、儒釋道三教相結合的糅合信仰,兼具佛教和道教的特點和儒家學派的思想。這種糅合信仰不止在臺灣,它廣泛分布於近現代每一個有華人地區的地方,是中國傳統思想與本土宗教交織融合,最終內化於中國人的思維方式。
  • 2019豬年臺灣最慘的政治人物是誰?臺灣網友給出答案
    編輯:星辰如今農曆上的金屬年已經到來了,又到了盤點,從2019年到2020年最具有話題的政治人物的時候了,結合過去一年所發生的大小事件,有網友們評價出了幾個頗具話題的政治人物,其中包括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高雄市長韓國瑜
  • 50年的殖民統治,日本在臺灣幹了什麼?
    殘酷的武力進佔1895年5月25日,丘逢甲、林朝棟等臺灣士紳宣布成立「臺灣民主國」,推清政府臺灣巡撫唐景崧為總統,設議院、籌防局和團練局,準備不奉清廷號令,自主抗日,但同時又以「藍地黃虎旗」為國旗,定國號為「永清」,以表示永遠心向大清之意。民主國以南部劉永福率領的黑旗軍最為有名,結合地方人士自發組織的義軍,有力地打擊了前來接收臺灣的日本殖民者。
  • 「蔡英文是中國臺灣地區的一個領導人」
    編輯:一水流殤日前,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接受採訪時,被問及「蔡英文會見捷克議員」一問時,該記者稱蔡英文為「臺灣總統」。針對這一錯誤政治用詞,華春瑩隨即指正:「蔡英文是中國臺灣地區的一個領導人」。言下之意,是無法使用「總統」這一類主權國家和地區領導人的稱呼的。蔡英文是臺灣地區的領導人,但不是「總統」,這一政治稱呼並不符合對於臺灣地區的政治準則。不得不說,無論是口誤,還是無心之失,都是那位採訪的記者僭越了。臺灣地區始終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無論民進黨是否承認,臺灣地區始終都與大陸同屬一個中國,這是不可改變的事實。
  • 中國臺灣地區領導人李登輝逝世,他還有個名字,巖裡政男,為什麼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逝世,享年97歲,曾被蔣經國嘆息,看錯人了,李登輝祖籍是福建永定,出生於臺灣,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中國人,可是翻下他的簡歷,為什麼有一個貌似日本的名字【巖裡政男】,難道他真的是日本人嗎?
  • 臺灣政治圈的「吃雞遊戲」:沒人能拒絕「領導人的誘惑」
    最近,島內流傳著一個笑話:你們的領導人呢?在選領導人;那你們的市長呢?北邊的那個,在等機會選領導人,南部的那個,大家還在拱他選領導人。那你們的「行政院長」呢?前一任的在選領導人,現任的在做領導人。在擁有2300萬人口的臺灣島,政治人物眾多。
  • 臺海觀瀾|前瞻2024,誰會成為下一屆臺灣領導人
    經濟觀察網 王義偉/文 雖然蔡英文連任臺灣領導人還不到一周年,但是,她連任兩屆不得繼續參選,這使得島內藍綠兩大陣營誰會出線競逐2024年大選,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話題。筆者的觀察和預測如下:競逐臺灣領導人大位,一個首要的條件是必須有政治舞臺。
  • 臺媒:民間期待郭臺銘是對臺灣政治失能的絕望與反撲
    中國臺灣網2月7日訊 郭臺銘入主夏普不到半年,居然出現九季以來首度賺錢的紀錄。有商場成吉思汗之稱的他,真有點石成金之術?炒過一陣子郭臺銘選領導人的話題,看似已經消沉,但這個懸念隨時可能再被提起。臺灣《聯合報》報導指出,民間對郭臺銘的想像,其實反映了對臺灣政治失能的絕望與反撲。文章指出,郭臺銘常被比喻為臺灣的柯文哲或美國的川普。但郭領導的是尖端製造業,這比起柯文哲急診室主任的才能,或川普在地產旅館業的成就,可謂皆高出幾個層次。最重要的是,郭臺銘所表現的人格特質,與自命不凡的柯文哲與飛揚跋扈的川普也不一樣。
  • 地名「高雄」的由來:中國臺灣高雄與日本京都高雄
    最近看到關於中國臺灣南部高雄市的名字由來之談,順便自己也來談一下高雄地名的事情。不少臺灣的朋友和名人都已經提到,臺灣高雄來自於日本京都市右京區的地名「高雄」。在此之前,高雄的原地名是「打狗」,根據伊能嘉矩的研究,是來自於「竹林」的馬卡道語 Takau。
  • 臺灣若開放日本核食,學者:對蔡英文負面政治衝擊比萊豬強烈
    日本福島等核災區食品對臺叩關,臺灣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助理教授劉泰廷表示,蔡「政府」若複製萊豬模式讓核食入臺,產生的負面衝擊將遠比萊豬強烈,因為日本一貫在意中國因素,臺灣進口核災食品除了未必能參與CPTPP,日本也不會在國際議題上過度友臺,等於是兩頭落空。
  • 中國臺灣悲壯抗日史
    二、文化抗日: 1902年,日本在「全島平定」後,為鞏固其殖民統治,轉而採取「懷柔政策」。在這一時期,臺灣人民抗日鬥爭的形式多樣,內容轉向宣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揭露日本侵略者的黑暗統治,爭取政治上的合法權益。
  • 「鐵路之父」鬧笑話,難道臺北基隆不算臺灣?
    「臺獨」又作妖了而且毫不讓人意外的又是一波違反基本常識的低級妖術有民眾發現,剛開幕的「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介紹,「臺灣鐵路之父」是1906年的「臺灣總督府鐵道部長」長谷川謹介。儘管阿扁智商不低,但是當他選擇了錯誤的方向,也就難免不時地前言不搭後語,不時地鬧出「關公戰秦瓊」之類的笑話。都說講了一個謊言,就必須用十個謊言去掩蓋,然後再用一百個謊言去掩蓋那十個謊言。政治立場和政治觀點也是如此,一開始錯了,越是努力,越是聰明,只能錯得越是離譜。
  • RCEP籤了,臺灣很焦慮
    國民黨:臺淪為「經濟邊緣人」據臺灣「中央社」11月15日報導,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15日籤署,國民黨表示,呼籲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立即召集緊急高層會議,針對RCEP對臺的衝擊進行全方位評估,提出因應之道。
  • 網友稱做好這個市長才有資格當臺灣地區領導人
    中國臺灣網4月3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以及陳水扁都曾當過臺北市長,有網友認為,這兩人證明一件事:能做好臺北市長跟能治理好臺灣地區是兩回事。他說「新北市有2053平方公裡,其中的城鄉差距活脫脫就是全臺灣的縮影,能當好新北市長的人,應該比臺北市長更能治理好全臺灣吧!」報導說,「臺灣民意基金會」曾發布2018臺北市長選舉相關民調,關於歷任臺北市長誰表現最好,民調顯示陳水扁是第一名,佔37.1%,其次是馬英九20.2%,接下來才是現任臺北市長柯文哲19.4%,最後則是上屆的臺北市長郝龍斌13.4%。
  • 臺灣專家:臺灣若開放日本核災區食品,政治衝擊比美豬強烈
    日本福島等核災區食品積極對臺叩關,臺灣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助理教授劉泰廷表示,蔡「政府」若複製萊豬模式讓核食入臺,產生的負面衝擊將遠比萊豬強烈,因為日本一貫在意中國大陸因素,臺灣進口核災食品除了未必能參與CPTPP,日本也不會在國際議題上過度友臺,等於是兩頭落空。
  • 中共中央臺辦、國臺辦回應蔡英文連任臺灣地區領導人
    我們願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與臺灣同胞一道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共同開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外交部發言人就臺灣選舉答記者問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2日就臺灣選舉答記者問。
  • 蔡英文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吳敦義請辭國民黨主席
    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11日舉行投票,得票第二的中國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於晚間承認敗選,這意味著得票第一的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當選連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發言人就臺灣地區選舉結果發表談話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發言人馬曉光1月11日就臺灣地區選舉結果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的對臺大政方針是明確的、一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