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無可置疑地成為了繪畫藝術史上最為閃耀的轉折點,不誇張地說,近現代的繪畫藝術多多少少都受到了它的影響,馬奈、莫奈、塞尚、雷諾瓦等大師也因印象派而名垂千古。
在印象派第一次在巴黎舉辦畫展的時候,有一位評論家說過:「貝勒蒂耶大道是一條災難之路。繼歌劇院火災之後,現在又發生了一場災難……於是我走進畫廊,而我目睹了卻是令人恐怖的一幕。五六個瘋子——其中還有一個女人合夥在此展出他們的大作……」。這個女人就是很多人都忘記了的,對印象派最有影響力的女藝術家——貝爾特·莫裡索。
一、印象派的核心人物
上層社會出身的莫裡索16歲時與自己的姐姐跟隨巴比松畫家柯羅學習繪畫,在柯羅的指導下開始戶外寫生,在繪畫藝術的認知上獲益良多,同時對於繪畫語言的表現也開始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並逐漸擺脫了傳統的學院派畫法。
1868年莫裡索經拉圖爾的介紹下,與印象派畫家馬奈相識。後又經馬奈的介紹,莫裡索認識了德加、畢沙羅、雷諾瓦、莫奈和西斯萊等其他印象派畫家,並成為好友。1874年,莫裡索參加了印象派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第一次畫展,其後,除了因為懷孕沒有參加第四次展覽之外,每一次印象派的展覽都有她的作品展出。她積極投入印象派組織的活動,也定期邀請莫奈、雷諾瓦、德加、夏凡納、馬拉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參加印象派的聚會,成為印象派最具凝聚力的核心人物。
二、與馬奈的不解情緣
在莫裡索的藝術生涯當中,除了受到老師柯羅的影響,馬奈對她的影響可以說是最大的。她十分欣賞馬奈的藝術才華,在十九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身材修長、體態迷人的莫裡索一直擔任馬奈的模特,充滿女性魅力的莫裡索也深深地吸引了馬奈,為她畫了11幅包括油畫、素描、版畫和速寫的畫像。
他們是藝術上的夥伴,互相鼓勵,相互支持,在六年的相處過程中,二人互生情愫,但是馬奈當時已婚,上層社會的傳統道德觀念,讓他們彼此的愛意只停留在了友誼的層面上,最後莫裡索嫁給了馬奈的弟弟——歐仁·馬奈。
三、光色印象下的古典畫風
受馬奈的藝術觀念的影響,莫裡索的筆法更為細緻流暢,個人藝術風格日趨成熟。同時莫裡索引導當時還停留在寫實繪畫的馬奈走向室外,在自然的環境中去捕捉光色的變化,這些都促使馬奈轉向了印象派的畫風,奠定了印象派光色藝術語言的框架體系。
莫裡索的作品繼承了古典繪畫的技巧,並發揚了風景畫大師——柯羅的抒情畫風。後來又受到馬奈的影響,從中參透了印象派的光色表現,畫風兼顧古典的造型嚴謹,以及印象主義的用筆明快、色彩豐富而內在,讓畫面具有詩一般的意境,形成莫裡索獨特的藝術風格。
四、印象主義的女性世界
莫裡索的油畫作品多以肖像畫和表現生活場景中的孩子和婦女為主,長於在親切的家庭環境中擷取生活的詩意,抒發情感。畫風高雅寧靜而不同凡響,表現風格細膩,具有非凡的感染力。她以女性的藝術視野鎖定在女性私密的生活範圍,展示了印象主義藝術中另一種女性世界。
她的作品大多描繪的是女性常接觸的家庭和庭院的生活場景,記錄了當時中產階級女性豐富而多樣化的生活面貌。在人物的刻畫與情感的表達上,做到了形象深刻且感情誠摯,以女性的視角反映她所經歷的家庭生活,畫面飽含滿滿的輕鬆與柔情。像《搖籃》那樣對母子題材的刻畫,多是結合自己作為母親的感受,從一位母親的角色來觀察母親和孩子的舉止,描繪母子的日常生活。
雖然受當時法國社會的約束,但在莫裡索的繪畫中,摒棄了色情的目光,所描繪的女性被賦予了獨立的人格,從不表現出誘惑男性的感覺,只是對女性生活空間的客觀展現和自我表述,揭示的是女性的纖柔和特有的人格魅力,筆下的女子都是溫婉大方,形象描摹的獨特而富有生氣。
莫裡索她也是第一位參加印象派展覽的女畫家,也被認為是最具女性魅力的女性藝術家之一。雷諾瓦稱她是「純潔的天才」,畢沙羅誇讚她是」一位傑出的女性,有如此卓越的女性才能把榮譽給了我們印象派團體「。莫裡索通過藝術的視角觀察女性,在屬於她們自己的圈子裡的生活狀況中獲得現代女性的「美感」,熱情而自信地邀請每一位觀者分享她視角下的女性空間。
結語
莫裡索的藝術作品突破了傳統的學院派教學,始終堅持印象派的光與色的巧妙運用,她經常在陽光下作畫,作品的色調完全取決於光線,每個時段光線各不相同,畫面中的色調、明暗、投影也因此而不同,她以印象主義的眼光去描繪這個世界,傳遞人與自然和諧的理念。
不同的視角,互通的視界,我是雷語,歡迎同道互動關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