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獄裡肯定充滿了天主教徒,因為他們發明了地獄,所以他們自然有優先權。」
——奧古斯特·德雷斯
前面提到克蘇魯神話的第一個階段是:洛夫克拉夫特神話時期
在愛手藝大神離世之後,由「阿卡姆之屋」出版了他的小說和各類書籍,也是在此時
德雷斯接手了洛夫克拉夫特的工作,將《克蘇魯神話》寫下去!
奧古斯特·威廉·德雷斯
除了「阿卡姆之屋」的創始人,洛夫克拉夫特的繼承者,屁股下巴的性感偵探
德雷斯本人也是一個怪奇兼歷史小說家,是一位多產的作家,他一生的作品有將近一百五十篇作品,克蘇魯神話這個概念最初是由他提出來的,但當時並沒有決定用「克蘇魯」這個名字!
雖然他生平寫作了很多小怪奇、歷史小說,但是
實際上,除了關於克蘇魯神話的部分,對於奧古斯特·德雷斯其他的部分我們並不關心,也不了解。
對於克蘇魯神話影響極深的德雷克,確實改變了克蘇魯神話的初衷讓其變得庸俗,無趣。但是他為傳播克蘇魯神話做的貢獻不可磨滅,那麼接下來我們來看一看克蘇魯的第二階段德雷斯神話時期吧)
第二階段(德雷斯神話)
第二階段則是始於奧古斯特·威廉·德雷斯(August William Derleth),作為洛夫克拉夫特的繼承者之一,德雷斯為克蘇魯神話添加了大量設定,將眾神殿與四元素聯繫在一起:風、地、火、水。
史稱「德雷斯二設」
這個階段的設定很多人是不願意去接受的,怎麼說呢,德雷斯二設在後世評價大多不怎麼好,主要原因是因為他所創立的二設「全方位地破壞了克蘇魯神話的獨有魅力」!
德雷斯沒有區分洛夫克拉夫特的各種故事設定,而是將它們結合起來,忽略了個體的區別,從而創造了一個龐大、獨特的故事。
隨意的更改了一些設定,例如,德雷斯從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中挪用了諾登斯(Nodens),並讓他與舊神結盟對抗舊日支配者。
德雷斯還將善與惡的二元論引入神話中,這與洛夫克拉夫特及其圈子的「宇宙主義」願景背道而馳。
德雷克二設讓克蘇魯神話失去了它原有的「未知性」、「神秘性」與「獨特性」。
想要理解德雷斯對洛夫克拉夫特神話所做出的改變,區分洛夫克拉夫特的故事也很重要!
洛夫克拉夫特在生前很重視與其他作者的互動,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的故事系列,一個故事系列中的元素並不一定會因為作者在他的故事中使用了它而成為另一個故事的一部分。
於是洛夫克拉夫特圈的作家們開始了克蘇魯宇宙互動!這也是克蘇魯神話體系初期的搭建!但並不是每一位作者都能完美契合克蘇魯神話的風格!
這時德雷斯忽視了洛夫克拉夫特的故事系列中和其他作家的故事系列之間的區別。
如果洛夫克拉夫特引用了另一個作者的名字,那麼德雷斯就以此為由將另一個作者的故事設定納入到克蘇魯神話中。
例如,他將哈斯塔描述為一個舊日支配者,將羅伯特·W·錢伯斯筆下的黃衣之王設定為哈斯塔的化身。
(出現了!這種設定在SCP基金會中被認為是上層敘事者)
德雷斯還將洛夫克拉夫特在《暗夜呢喃》中提到的黃印與哈斯塔聯繫在一起。
哈斯塔最早登場於十九世紀英國小說家安布羅斯·比爾斯的作品《牧羊人海塔》中。比爾斯將其塑造為一位仁慈的牧羊人之神,與其後在克蘇魯神話中的身份大相逕庭。
而在1957年的故事《山牆之窗》中,德雷斯也簡單地提到了一處可能是哈利之湖與哈斯塔的影像,其中包含了某些章魚的特徵。
在哈斯塔所有的形象之中,黃衣之王是最為常見的形象。
但是,不論是在錢伯森、德雷斯或是林·卡特的作品中,黃衣之王從未被明確的與哈斯塔聯繫在一起,兩者之間的關係非常模糊。
最終將黃衣之王與哈斯塔的關係演變成今天這幅樣子的人是約翰·提尼斯。
這也是造成克蘇魯神話中各種體系和設定容易出現問題的很大一部分原因!
後來直到COC TRPG 桌遊的誕生才改變了這一局面,這也是克蘇魯神話的第三個階段!
提尼斯是CoCTRPG規則衍生品《Delta Green》的創作者之一。
他在Pagan Publishing公司為《克蘇魯的呼喚》桌面遊戲規則發行的雜誌《The Unspeakable Oath》上編寫了大量的設定與跑團模組,重新塑造了哈斯塔與黃衣之王聯繫。
在提尼斯的設定中,哈斯塔的形象更接近錢伯斯等人創作的早期小說中那個語焉不詳的神秘國王,而非德雷斯筆下的宇宙章魚怪物。
當然最後,德雷斯顯然將所有的故事都歸為克蘇魯神話——因此,故事中的任何設定也成為神話的一部分。
有很多洛夫克拉夫特的愛好者對德雷斯的世界觀抱著強烈的蔑視態度,認為它違背了洛夫克拉夫特的本意(事實的確如此,不完美的傳承者)
其中的代表就比如我們虔誠的陀螺導演——吉爾莫.德爾.託羅
代表作有《水形物語》《環太平洋》《潘神的迷宮》等
德雷斯二設把一個奔放且充滿想像力的恐怖世界變成了庸俗的「只會羅列名詞的」現代奇幻冒險故事的舞臺;
在極端情況下,這種爭議甚至導致了愛好者間派別的對立,有些愛好者完全不將非洛夫克拉夫特的創作包含入克蘇魯神話的範疇。
當然也不是沒有好處,拋開飽受爭議的四元素設定
德雷斯二設中出場了象徵「風」元素的舊日支配者——風行者伊塔庫亞;以及「火」元素的舊日支配者——活火焰克圖格亞。
拋開四元素設定不論,這個舊日塑造得很棒!充分繼承並發揚了克蘇魯神話「不可直視」的優良傳統。
除此之外,林·卡特、科林·威爾遜、拉姆齊·坎貝爾、布萊恩·拉姆利等作家所寫的故事也為克蘇魯神話注入了新的血液。
在這個過程中,更多的神、書籍和地點被創造出來,並相互聯繫。
其中克拉克·A·史密斯名聲最響亮,有人把他與德雷斯和洛夫克拉夫特並列,稱為「克蘇魯神話三聖」,史密斯本人也是被稱為「怪奇小說三巨頭」之一。
除開德雷斯二設,克拉克·阿什頓·史密斯是「洛氏神話」當中絕對無法繞過去的一位,他的地位甚至不下於有著「洛氏神話二把手」稱號的奧古斯特·德雷斯。
克拉克·A·史密斯
在克蘇魯神話中著名的舊日支配者——撒託古亞(也有翻譯作扎特瓜)正是他筆下的著名虛構形象。
在德雷斯、史密斯相繼去世之後,林·卡特接任了他的職務。
卡特為克蘇魯神話添加了大量設定,並在自己的作品中儘可能的把所有的克蘇魯神話作品(主要是洛夫克拉夫特的)從情節上串聯起來,今天的TRPG(桌上角色扮演遊戲)作品中的大量設定幾乎都來自他的筆下。
某種意義上說,林·卡特才是真正搞克蘇魯神話統一世界觀設定的領頭人。在他之前的很多作者大部分僅僅只是互動,德雷斯相比之下,也僅僅是整理彙編這些故事。
而林·卡特則試圖把這些鬆散的故事緊密的連接起來,串聯在一個完整的框架之下。
克蘇魯神話「最後的門徒」——林·卡特
林·卡特,作為文學家、編輯、文學評論家,現代歐美奇幻文學的重要推手,也是克蘇魯神話的重要傳播者。可以說他是「萬惡之源」之一不為過,現在的很多克蘇魯神話的「梗」其實可以追溯到他。
林·卡特不但不遺餘力的推廣了洛夫克拉夫特、C·A·史密斯等人的作品,自己也續寫了不少克蘇魯神話作品。其中「索斯傳說系列」(The Xothic Legend Cycle)是林·卡特最重要也最有影響力的克蘇魯神話作品。
「索斯傳說系列」由五篇短篇小說構成:《墳墓之主》、《深淵最底之物》、《
超越時代》、《畫廊的恐怖》、《溫菲爾德的遺產》
在1997年林·卡特的克蘇魯神話系列才按照原計劃,得以出版《索斯傳說系列:完整的林·卡特神話》
哈姆斯的《克蘇魯百科全書》中,有很多就是以卡特作品為權威記錄的。
林·卡特的設定也由斯科特·大衛·阿尼歐洛夫斯基等人帶入遊戲界,他的設定在克蘇魯神話的TRPG(桌面角色扮演遊戲)中被廣泛採用。
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沒有德雷克的整理彙編,林·卡特將其串聯完整的框架之下。
我們也無法知道通過第三階段的克蘇魯TRPG桌遊,了解到克蘇魯神話!
有朝一日當我們真能把所有那些相互分割的知識拼湊到一起時,展現在我們面前的真實世界,以及人類在其中的處境,將會令我們要麼陷入瘋狂,要麼從可怕的光明中逃到安寧、黑暗的新世紀。
【部分圖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責編:阿夜 編輯:素夜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