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面獸楊志到底是楊老令公哪個兒子的後代,這得楊家十二寡婦說起

2020-12-10 沉墨I方之城

青面獸楊志自稱是北宋名將楊令公楊業之孫,楊志善使大刀,隨身寶刀是祖傳的。楊志落魄的時候在汴京街頭賣刀,潑皮牛二為難楊志,後被楊志的寶刀所殺,楊志殺牛二這一橋段算是《水滸傳》非常精彩的橋段了。

楊志身懷絕技,又有祖傳寶刀,還自稱是名門之後,那麼他到底是楊老令公的哪個孫子呢?他又是楊業的八個兒子中,第幾個兒子的後代呢?《水滸傳》裡沒有明確的說出來,但是我們依然可以通過一些考證和蛛絲馬跡來推斷出來。

楊老令公楊業,北宋名將,長期與遼作戰,楊家一門忠烈,堪稱北宋的國之棟梁,整個家族為大宋犧牲甚多。楊老令公八個兒子除了六郎楊延昭後來獨撐門戶外,其他的兒子要麼戰死沙場,要麼戰亂離失。楊家男丁凋零後,楊家女將更是巾幗不讓鬚眉,在佘太君的帶領下,領軍出徵,抗擊大遼。

雖然楊老令公和楊家將很大部分都是演義小說加工的,結合《水滸傳》同樣是小說,我們還是根據小說裡面的細節來分析楊志在楊家的直系血脈關係。

重要的線索就是楊志善使大刀,且有一把祖傳的寶刀。

大家都知道,楊老令公慣用的兵器是大刀,那麼楊志祖傳的刀法可能來自楊老令公,但是楊老令公的八個兒子卻沒有一個是用刀的。楊家八郎全部使用的是紅纓槍、金槍、烏金槍這類的武器。既然兒子們沒有一個用刀,楊志的刀法又從哪裡學來,又如何傳得了祖傳的寶刀呢?這就要分析到了楊老令公的兒媳婦們了,楊家的女將們也是個頂個的武功高強,絲毫不遜於楊家將。

楊老令公常年徵戰在外,肯定無法帶著孫子上陣,楊志作為孫子輩在風波府接受長輩的教導很正常。再看看楊家的兒媳婦們,其中有幾位是用刀的高手,她們分別是:楊大郎的次妻周雲鏡,十二寡婦之首,家傳鐵旗藏刀;楊二郎之正妻耿金花,花刀令公耿忠之女,人號「大刀耿二娘」 ;孟金榜,楊四郎之正妻妻,銅錘令公孟志遠之女,人號「神力孟四娘」 ;楊六郎之正妻王蘭英,善使雙刀,人號「大刀王蘭英」 。

楊家女將中有四位是使刀的高手,楊志的刀法和寶刀肯定傳至她們其中之一,也就是說楊志肯定是她們中某位的後代。我們首先排除楊志是楊六郎的後代,因為楊六郎的後代直系達到了7代,在整個楊家將系列裡面並沒有出現過有楊志這麼一號後裔,更重要的是王金英使用的是雙刀,她不可能傳一把刀給楊志。

楊志也不可能是楊四郎的後代,原因也簡單,楊四郎被遼國俘虜後,娶了遼國公主為妻,他的壽命很長,還曾經回到北宋探望過佘太君,著名的京劇《四郎探母》說的就是他,他如果回到北宋,不可能不看望自己的兒子,《楊家將》及其後面的系列演義小說,都沒有提過。

那麼楊志只能是大郎或者二郎兩人的兒子了,我們注意到一個細節:周雲鏡是楊大郎的次妻,耿金花是楊二郎的正妻,同時她的父親還是著名的花刀令公耿忠。結合到楊志在京城落魄的情形,不難看出,只有大郎的次妻,也就是妾所生的兒子地位並沒有那麼高,而周雲鏡又沒有顯赫的娘家背景,才無法給予楊志更好的照顧。

在宋朝時期,對於家族血統和大宗的觀念很強,出於小宗支系的楊志並沒有得到楊家更多的照顧,以至於他雖然出生名門,卻無法享受到家族帶給他的榮耀,除了母親傳給他的刀法和祖傳的寶刀,楊志基本上是脫離了整個楊家家族了。

相關焦點

  • 水滸傳:楊志自稱是楊令公的孫子,他到底是幾郎的兒子?一起看看
    名著《水滸傳》中的青面獸楊志,自稱是楊令公的孫子,不過大家應該都知道,楊繼業有「七郎八虎」八個兒子,那麼楊志到底是幾郎的兒子呢?首先我們先要知道楊令公的八個兒子都是誰:大郎楊延平、二郎楊延定、三郎楊延光、四郎楊延輝、五郎楊延德、六郎楊延昭、七郎楊延嗣、八郎楊延順,不過這位楊延順是楊令公的義子。
  • 楊家將故事中,十二寡婦徵西的事是真的麼?穆桂英是否真實存在?
    提起楊家將的故事,想必大家耳熟能詳。在小說和戲文中,北宋名將楊業共有七個兒子,因為被奸臣潘仁美陷害,所以除了楊六郎外,楊業和其他兒子都戰死沙場。從此,楊家只剩楊六郎和一群寡婦。但楊家並沒有就此消沉,反而越挫越勇。在楊宗保也戰死後,佘太君和穆桂英率楊家十二寡婦徵西,在得勝歸來後聞名朝野。
  • ...中的楊志自稱自己是楊令公的孫子,那麼他具體是幾郎的兒子?
    青面獸楊志大家對他的印象應該會有兩個,其一就是臉上那塊青色的胎記,這也是他綽號的由來,其二就是楊志賣刀這個膾炙人口的故事了。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楊志曾說過他是大名鼎鼎楊令公的孫子,也就是他是楊家虎將的後代。
  • 統治遵義七百年的楊氏土司 自稱楊家將的後代
    那麼統治播州725年的楊氏土司,到底是少數民族還是漢人呢?就是大名鼎鼎綽號楊無敵的楊老令公,至此統治播州725年的楊氏土司,終於給自己找上了一個足夠榮耀的祖宗,也就理所當然地將自己視為了楊家將的後代。那麼歷史真的就如楊氏土司自己編寫的家傳和碑文所寫的那樣嗎?民國時邊疆史學大家譚其驤先生曾對此專門進行過考證,並指出了其中的荒謬之處。在《宋史·蠻夷傳》中明確記載:「大觀二年,播州夷族楊光榮,以地內屬,詔建播州。」
  • 統治遵義七百年的楊氏土司 自稱楊家將的後代 是漢人還是少數民族
    就是大名鼎鼎綽號楊無敵的楊老令公,至此統治播州725年的楊氏土司終於給自己找上了一個足夠榮耀的祖宗,也就理所當然地將自己視為了楊家將的後代。那麼歷史真的就如楊氏土司自己編寫的家傳和碑文所寫的那樣嗎?民國時邊疆史學大家譚其驤先生曾對此專門進行過考證,並指出了其中的荒謬之處。
  • 簡述北宋楊家將的一些歷史真相,你知道幾個呢?
    許多傳說非常美麗,比如楊家將的故事,千百年來一直吸引著大家的興趣,以至於我們對這段歷史深信不疑。歷史的真相往往與傳說大相逕庭,甚至可能會顛覆我們的認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下北宋楊家將的一些歷史真相。各位,你們知道幾個呢?一、楊家將到底是不是真實存在的呢?
  • 統治遵義七百年的楊氏土司,自稱楊家將後代,他們是漢人還是少數民族
    那麼統治播州725年的楊氏土司到底是少數民族還是漢人呢?就是大名鼎鼎綽號楊無敵的楊老令公,至此統治播州725年的楊氏土司終於給自己找上了一個足夠榮耀的祖宗,也就理所當然地將自己視為了楊家將的後代。那麼歷史真的就如楊氏土司自己編寫的家傳和碑文所寫的那樣嗎?民國時邊疆史學大家譚其驤先生曾對此專門進行過考證,並指出了其中的荒謬之處。在《宋史·蠻夷傳》中明確記載:「大觀二年,播州夷族楊光榮,以地內屬,詔建播州。」
  • 歷史上楊家將有八大美女,哪個死得最慘?
    而提到巾幗英雄那麼楊門女將一定首當其衝,楊家將八大美女的名聲也十分響亮,至今人們在品讀這段歷史的時候都會禁不住讚美。 楊家將可謂滿門忠烈,不僅楊家的男人鞠躬盡瘁,楊家的女人們也巾幗不讓鬚眉。楊門女將有佘賽花、花解語、周雲鏡、耿金花、鄒蘭秀、董月娥、孟金榜、耶律金娥、馬賽英、穆桂英等22位女將,然而最有名的八大女將分別是佘賽花、穆桂英、杜金娥、楊四娘(孟金榜)、楊五娘(馬賽英)、楊八妹(楊延琪)、柴郡主(柴美容)、楊排風。
  • 兩狼山金沙灘雙龍會,楊家血染疆場,七郎也落入了潘仁美之手!
    楊七郎《楊家將演義》是以北宋時原北漢將軍,後來投奔了北宋的楊業為原型創作出來的一本演義小說。演義中楊家七郎八虎皆為國盡忠,男性大多都為國捐軀,剩下的楊家遺孀還上演了一出《十二寡,婦徵西》的悲壯故事,也讓楊家滿門忠烈,盡忠報國的故事千古流傳。
  • 靖康之恥發生時,聞名天下的楊家將為何毫無蹤影?原因令人心酸
    看到這,有人要問了,聞名天下的楊家將為何會在「靖康之變」中毫無蹤影呢? 一、要弄清這個問題,須得知道演義與正史的區別 很多人關於「楊家將」的印象都來自於《楊家將傳》等演義小說,在這些文學作品中,楊家將一共傳了五代,第一代是綽號「萬人敵」的楊業,第二代是楊業的八個兒子(其中七個是親兄弟),第三代是楊宗保與穆桂英等人,第四代與第五代是楊宗保與穆桂英的後代。
  • 楊家將後代去哪了?一支竟割據地方600年,歷經宋元明三朝
    楊家將第一代楊業,被擒不屈,絕食而死楊家將最早的統帥是楊業,楊業原本是北漢的大將,年幼的楊業就被北漢世祖劉崇看重,他以楊業為養孫,改名劉繼業。北漢滅亡後,劉繼業歸降北宋,宋太宗知道劉繼業的威名,《宋史》記載:「屢立戰功,所向克捷,國人號為「無敵」。並為其複姓楊,單名業。
  • 楊家將真實存在嗎,為什麼北宋滅亡並未看到他們力挽狂瀾?
    血戰金沙灘、十二寡婦徵西、穆桂英掛帥,都是曾經膾炙人口的楊家將經典,既然楊家將如此厲害,為什麼北宋最後還是滅亡了呢?實際歷史上真實的楊家將,故事很熱血,但結局卻很悲慘。我們常說,富不過三代,這句話用在楊家將身上也同樣適用,楊家將最強的也就三代而已,佘老太君,穆桂英、楊宗保, 這些耳熟能詳的人物其實都是虛構出來的,楊家將歷史上真正厲害的要數這三位:楊家將第一代霸主楊繼業真實存在,只不過他的名字本叫楊業,楊繼業這個名字也有一定的歷史依據,因為楊業的老爸
  • 同為水滸傳悲情英雄,楊志的能打贏林衝嗎?這幾場打鬥說明問題!
    楊志,江湖人稱「青面獸」,《水滸傳》中人物。相傳他是北宋名將楊老令公楊業的後代,出身於「五侯之家」,將門之後,武藝超凡。以武舉人的身份受朝廷重用,一路做到殿帥府制使官、大名府管軍提轄使,都是常年統軍非常有前途的職位。
  • 魯智深有三個歷史原型,一位是皇帝,一位是俠客,一位是楊家將
    從目前的情況看,魯智深這個藝術形象至少糅合了三個真實歷史人物的事跡,這也就意味著魯智深的歷史原型至少有三個。說起魯智深形象的第一個歷史原型,可謂是大名鼎鼎,他是五代十國時期後周王朝的締造者郭威。之所以將郭威與魯智深這個人物聯繫在一起,主要因為在郭威的事跡中有兩個地方與小說中魯智深非常相似。首先是郭威身體上的紋身。
  • 此人師出名門,曾令魯智深和楊志言聽計從,排名僅第八十一位
    而在這幾位有家室的好漢當中,有兩位是入贅的上門女婿。有趣的是,這兩人在上梁山之前都在二龍山落草為寇。本文要介紹的便是其中的一位——操刀鬼曹正。曹正,本是開封府人氏,屠戶出身,家中數代人均以此為業。曹正進入屠宰這個行當的時間很早,「殺的好牲口,挑觔剮骨,開剝推剝」,不久便在周邊地區有了一個「操刀鬼」的綽號。
  • 楊家統治播州700年,號稱史上最強割據政權,但為何突然消失不見
    五司是指重安張家,餘慶毛家,白泥楊家,容山韓家,翁水猶家。 昊童為什麼要說這個呢?是因為楊瑞的後代雖然是播州的直接統領,但除了他們外,播州還有這十二大勢力存在,也就是說,當播州真的發生點什麼的時候,這十二家的人心向背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