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影《我愛你》,2011年上映,以四位老人的愛情故事為主線,穿插著各種人情冷暖。已近耄耋之年,四個老人的故事讓人感慨萬千,才知道,說愛你很簡單,說一輩子我愛你卻如此難;也知道,不管任何年紀,愛情面前,都有初嘗戀愛的羞澀和小確幸。
四位老人,除了金萬石晚年生活稍顯幸運和幸福一些,其他三個老人的經歷,只能用悲慘形容。與金萬石偶遇的宋怡芬,年輕時與男朋友私奔,由於生活艱辛,被男友家暴、拋棄,生的女兒也因為高燒,無錢醫治不幸夭折,年老後,靠撿廢品艱難度日;張君奉夫妻更是一對讓人潸然淚下,直指人內心最柔暖而感動的相濡以沫一輩子的夫妻。
張君奉是停車場管理員,老婆因為患痴呆症,直不離不棄的守護在她身邊,他會餵她吃飯、哄她睡覺,因為一次起床晚了忘記鎖門,老婆不小心離了家,他會心急地到處慌亂地找。而他的老婆因為罹患絕症,痛得在床上汗流浹背、揪心掙扎的樣子,更是讓人看到了生命在病魔面前的無力和殘忍。最後,因為不想給子女添麻煩,夫妻用最無奈的方式、最心痛的方式攜手告別了這個世界。
三毛在《雨季不再來》中寫道:「真正的快樂,不是狂喜,亦不是痛苦,它是細水長流,碧海無波,在芸芸眾生中做一個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剎那的喜悅。」在金萬石最後歲月,能遇上宋怡芬,是他們彼此的快樂;張君奉能與妻子平淡如水,細水長流地過著相愛一生的時光,亦是一種快樂。也許,這樣的快樂只是他們晚年生活的一絲蜜,卻足以讓他們回味一生。但在這樣簡單快樂的背後,我卻看到了老人愛情背後殘忍的真相。
01 生活艱辛,愛情是救贖
宋怡芬,是一個悲情的女人,晚年獨居,靠撿廢紙維持生計,在下雪天,拉著擺放紙盒的拖車,意外碰到了同樣騎著摩託到處賣牛奶的金萬石;張君奉,靠著停車場管理員的工作,養活著自己和老婆,還要為子女籌錢度日。這些老人,不管是否有子女,依然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生活,更是維持生存。白髮蒼蒼,卻仍然靠自己養活,就像遺落在世間角落裡的塵埃,無人問津,自生自滅。
而在我們生活當中,有多少老人過著這樣艱辛的日子,尤其那些留守老人。年紀大了,沒有收入來源,只有靠自己種點小菜、撿些垃圾,再或不濟的,去討飯、去流浪。在某音視頻上,總能刷到這樣的老人,而這樣的老人,著實讓人心疼,雖然有好心人相助,但背後卻仍然存在著這樣一些年邁之後,不得不靠自己的老人。
在《我愛你》裡的這些老人,靠自己之餘,還能在晚年繼續擁有愛情,不過是艱難生活上的一點蜜和一絲點綴,是無數磨難後,生活給予的饋贈與色彩,也是真正缺愛老人的一種自我救贖。
也許,對有的人來說,愛情是附加,是錦上添花,可有可無,但對有的人來說,愛情卻是生命,是救贖,就如同這幾個老人一般。張君奉在攜妻子自殺的那夜,他說:「我是個膽小的,沒有你我不敢自己活下去,所以你要抓緊我,知道嗎?我們來生還要再見啊。」對張來說,妻子就是他生活的勇氣和執念,當不在了,他的生命也終結了。
02 接近死亡的無奈
張君奉攜妻自殺後,對金萬石和宋怡芬的打擊很大,金萬石在收到張給他寫的信後:「漫長歲月,都是我和妻子相濡以沫,所以我害怕一個人留下來,所以,我決定和她一起走,因為,我們從來都是一起的。」金當即踩著他送奶的摩託車,用力地推開貼滿膠袋的門,隱忍地撕下這些膠袋,看著煤氣中毒而亡的張君奉夫妻,他終於忍不住,扶牆而泣。
這些幾近耄耋之年的老人,一步步地靠近死亡,是人生的必然也是一種無奈。當愛情,面對即將到來的死亡,更顯得悲涼和無可奈何。所以,宋怡芬對金萬石說她要回故鄉,她說:「我不想失去你,不久後,死亡會將我們分開,我怕我承受不來,讓我如何把你送走,我想把這幸福的感覺,帶到故鄉去,回味著,老去。」這是老人們愛情背後死亡帶來的悲哀和無奈,而最終,金萬石將宋怡芬送回了故鄉,愛情僅僅保留在心底。
三毛在《雨季不再來》中同樣寫道:「人生歲月匆匆,在平淡中能尋取幾絲歡樂,半段回憶,也是可調遣你半生的了。」而這短暫的相遇、相知、相愛,足以讓兩位老人往後的歲月,至少有這麼一段回味和最後的甜蜜。當金萬石臨終之際,他看到了自己騎著摩託車,去了宋怡芬的家鄉,兩人相擁的美好,然後,帶著笑意離開了這個世界。
老年人的愛情如此美好,如此簡單,卻又如此無奈。
03子女漠視
張君奉夫妻一生是幸與不幸的。幸在於兩人攜手一輩子,風風雨雨,連死亡都是因為愛。而不幸卻是明明兩子一女,有媳婦,一大家子,卻沒有一人站出來,照顧年邁的父親和身患重疾的母親。
在決定死亡的前幾天,張君奉特意叫所有的人齊聚一堂,對著痴傻的老婆說:「他們都是你疼著肚子生下來的,真的很多吧?老婆,你辛苦了。」其它無一言,便叫他們都回去了。回去的路上,將自己的存摺偷偷地塞到了需要用錢的女兒的口袋,然後揮手告別,告別親人,亦是告別這個世界。
當媳婦在廚房嘀咕以為父親叫他們回來是為了贍養他們,卻說:找找便宜點的養老院。這個鏡頭,我的眼淚也不爭氣地流了下來。辛苦帶大的兒女,一輩子為兒女操心的父母,最後,只能成為子女的包袱,何其悲哀,何其不幸。但凡有一個,哪怕就一個子女站出來,也許結局就不會這麼悽慘。
張君奉也說過:「從一個家庭,變成了夫妻兩人」,餘下的生命裡,只剩下夫妻的相濡以沫、攜手一生的愛情,這就是唯一生活下去的勇氣。當一方不在了,便再也沒有活下去的理由。悲慘後面,只看到了作為子女的漠然和無情。
在《幸福還會來敲門》中,鍾老在生病癱瘓、女兒去世的悲慘境況,作為女婿和學生的黃自立不言放棄,雖然房子被騙後居無定所,輾轉各處,但有黃自立的悉心照料,當鍾老臨終之時,至少他的一生是幸運且幸福的。
一個女婿尚且能如此,而作為親生的子女,我們是不是該捫心自問?
託爾斯泰在《哥薩克》中說:「被人愛和愛別人是同樣的幸福,而且一旦得到它,就夠受用一輩子。」雖然老人們愛情背後透著悲涼與殘忍,但至少他們擁有愛,擁有屬於他們的幸福,想來,也是一種安慰罷。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