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真好
昨天晚些時候,微軟又一次展現出了無人能擋的「鈔能力」,他們斥資75億美元買下了著名的貝塞斯達母公司ZeniMax以及旗下所有的公司和IP。
《上古捲軸6》現在是微軟第一方了,哪怕它現在還是PPT,那也是第一方PPT
這是真的有錢——不過對比微軟更加可怕的市值,好像這一切也在情理之中了。
這就意味著,著名的《上古捲軸》、《輻射》、《DOOM》、《德軍總部》以及《恥辱》等作品,悉數成為微軟的第一方陣容中的戰力。
是的,這些現在都是微軟第一方了...
此舉也讓微軟解鎖了全新的「成就」——微軟實現了對「輻射」IP的原開發者、精神前作開發者、現在開發者的「全收集」(分別是InXile、黑曜石、貝塞斯達)。
inXile作為黑島它前母公司Interplay的重組公司,剛剛推出「輻射」的精神前作《廢土3》
別人收集遊戲喜加一,微軟收集遊戲開發商喜加一,而且一買就是一溜兒,還順手帶補全系列開發公司的。
我天外世界,也是輻射!
XBOX遊戲部門的高管裡,沒有藏著幾個CRPG老炮顯然是不可能的——XBOX遊戲老大斯賓塞在推特上第一時間換上了「避難所小子」的頭像,讓人忍不住懷疑他就是那個臥薪嘗膽多年,終於在主機戰爭的硝煙中,奪回了當年「輻射」IP和全部開發公司的老玩家。
你看,暴露了吧
當年貝塞斯達和Interplay搶奪「輻射」IP對簿公堂的往事,到今天可能也就此化作往事,慢慢被人遺忘了吧。
是的,《光環:無限》令人印象深刻的,大概就是鬼面獸了...
而對於主機戰爭來說,微軟在EA Play加入XGP服務以後,又「巨硬」了一把,暫時抵消了《光環:無限》糟糕的演示和跳票帶來的負面壓力。
從車槍球,到RPG
在即將到來的新世代,微軟的遊戲軟體路線頗為神奇。
傳統的車槍球項目,《極限競速》新作好像沒什麼存在感,至於《光環:無限》,343工作室又又又搞砸了一次(但這並不會讓人感到驚訝),現在看起來,這倆傳統意義上的核心作品也沒在早期的宣傳戰中起到太大作用。
與此同時,微軟卻倒騰了一大堆RPG項目給自己站臺。
別忘了,他們還在做《神鬼寓言》新作
前有《廢土3》和《天外世界》、後有傳承自《永恆之柱》的《宣誓》、《潛行者2》、《神鬼寓言》,這些RPG成了微軟歷次發布會上看起來賣相最好的項目,如今再加上貝塞斯達的兩個千萬級RPG IP,《上古捲軸》和《輻射》,還有蓄勢待發的《星原》。
黑曜石娛樂還有個已經官宣的RPG項目《宣誓》...
此起彼伏的RPG第一方作品出現在了微軟的陣營中,如果微軟能把還在研究怎麼拯救《聖歌》的生軟收入囊中,那西洋RPG的各家大廠商幾乎被微軟一掃而空——當然,這個夢想想就好了。
此時,生軟還在拯救大兵《聖歌》的路上...
不管怎麼說,XboX的第一方,至少有一半成了RPG的形狀。
當然啦,如果要說完全沒有其他類型的項目也不完全對,極其擅長做沉浸關卡設計的Arkane,還有歐美古典射擊遊戲起源ID工作室以及他們的頂級IP《DOOM》、《德軍總部》,三上真司所在的遊戲工作室Tango,都成了昨晚交易的一部分。
人們也期待著《DOOM》和《Halo》兩個猛男主角之間能來個聯動
微軟此番重磅操作多少還是影響到了友商。
索尼前些日子,才宣布買斷了Tango和Arkane的兩個限時獨佔項目,結果沒隔幾天,人做遊戲的母公司整個都被微軟買了,不管怎麼說還是有點尷尬的。
Arkane的《死亡循環》的PS5遊戲盒上,大概也會留下XBOX全球工作室的Logo了...
雖然微軟也已經表態了,收購公司不耽誤索尼的獨佔。但是想著在PS5上啟動獨佔遊戲,屏幕裡蹦出來一個XboX遊戲工作室的Logo,怎麼有點怪怪的呢?
或許這就是變相的「Play Anywhere」(在任何地方遊玩)吧,包括在PS5上。
家用機競爭的微妙變化
雖然微軟收購了杯賽,但微軟目前還沒有什麼明確的獨佔計劃,而是拋出了一個模稜兩可的說法:「未來的作品是否登陸其他主機視情況而定」。
不過從XboX現有的態度來看,單部作品的獨佔已經不再是微軟的主要方向,他們主打的是在任何設備上都能遊玩的XGP服務本身。
其實到現在,我們也不知道這個遊戲是要玩什麼...
在這樣的推波助瀾下,PC和家用機齊頭並進跑步進入遊戲訂閱時代,也似乎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貝塞斯達公布了幾年還沒說明白到底是個啥的《星原》,也會將在發售日第一天進入XGP服務大禮包。
微軟積極地兜售自己的遊戲,包括NS平臺...這場面略顯微妙
四處兜售XGP服務的微軟,不但在忙著打造高低搭配的家用機,也在格外賣力地布局PC平臺遊戲,乃至在其他家主機上賣遊戲,也就是前幾天,《精靈與螢火意志》在任天堂的mini直面會壓臺登陸NS。
乍一看,XboX已經充分地吸取了上個世代失敗的「深刻教訓」,在遊戲軟體上招兵買馬,也打算換個活法,讓玩家在自己擁有的設備上通過XGP玩到自己想要的遊戲,從而擺脫硬體的限制。
同時支持PC和XboX主機的XGPU在加入EA大禮包和B社大禮包後是越來越香了
聽起來挺美好,但實踐起來是另外一個故事,畢竟像微軟收購ZeniMax這樣的驚天交易,已經引發了許多人對於市場寡頭化和壟斷的擔憂和反對。
不過這事也不全賴微軟,做買賣講一個願買一個願賣,誰讓ZeniMax願意接受這個價格呢,此前他們一直是追求獨立性的遊戲公司,能接受巨頭的價碼,想必也是有著一些難言之隱,而微軟也不是第一次收購一個只剩牌子的遊戲公司了。
雖然在主機戰爭中,微軟打出了一波高強度輸出,但長久的影響我們要到幾年以後才能看得出,而對於玩家來說,最重要的還是玩梗和開心。
黑曜石和貝塞斯達的相愛相殺,已經催生了無數的梗和圖
畢竟,如果在未來幾年能看到宣布黑曜石做的「輻射」新作,這毫無疑問是一個遊戲史上的傳奇,而這樁交易,給這個原來只能存在於夢裡的假設,加了個更加現實的濾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