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風財訊
深圳深高南學位風波還在持續。
這場學位風波起於5月29日。深圳有8個小區的業主在申請深圳市高級中學南校區初中學位時,收到了「初審不通過」的通知,原因為8個小區從往年的「第一類」住宅變為「第三類」特殊住宅積分。入學積分由第一類積分(80分)降為第三類積分(70分)。
積分被「降級」的主要原因為上述8個小區部分房屋的房產證上,用途一欄標註的是單身公寓、單身宿舍等,而非住宅。
涉事小區包括泰安軒、泰康軒、竹園小區、安華小區、杭鋼大廈、有色大廈、泰然公寓和財富廣場。
《福田區義務教育階段積分入學辦法》顯示,父母在學校報名地段購房(要求為住宅用途商品房,家庭合法產權在51%以上)且學生入戶在該房產,記為第一類,基礎分為80分。但如果買的是「特殊房產」包括自建房、集資房、祖屋、軍產房、或商務公寓,則基礎分為70分。
但在往年,上述8個小區都是按照第一類住宅進行計算錄取積分及申請學位,今年深圳福田區將上述小區房產入學積分由80分降至70分,再加上深高南如此緊張的學位需求,基本上意味著這5個小區孩子入學無望。
因此,六一兒童節出現了上述八個小區數百名深圳豪宅業主在教育局門口「下跪」一幕。
經過6月3日與業主的溝通後,事件有一定的進展。福田區教育局給深高南發函表示,8個小區中的泰安軒、泰康軒與竹園小區的土地性質被認定是住宅,仍屬一類,可以通過審核。
而泰然公寓、財富廣場、杭鋼大廈、有色大廈和安華小區因為土地性質屬於非居住用地,只能按特殊性質房產申報,也就是基礎分降為三類。
6月4號,被降級的5個小區的業主都收到一條系統簡訊,經核查確認相關房產土地用途及房屋用途情況,認定被降級的5個小區房產入學申請積分按特殊房產標準計算,並且需要重新修改相關信息,提報學位申請。
在業主要求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出具小區房產性質、用途的說明函時,卻傳出「資料被盜」的傳聞。6月5日,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情況通報稱,6月3日晚,有兩名某廣場業主擅入該局福田管理局八樓辦公室,經初步核查,未有任何資料丟失。目前公安機關已介入調查。
截至目前,剩下5個小區(泰然公寓、財富廣場、杭鋼大廈、有色大廈和安華小區)因房產性質導致積分下調的事件依舊沒有更新的回應。
引發此次深圳深南高學位風波的主要原因為,土地用途、房屋用途不明確。
此次被降級的幾個小區中,一些小區的土地用途是商業辦公用地或者工業用地,房屋用途是單身公寓辦公樓和宿舍樓。
例如杭鋼大廈、有色大廈、財富廣場的用地性質為商業辦公,用途為單身公寓,安華小區用地性質為工業用地,用途為工業倉儲。
不過泰然公寓2004年以前買房的業主,房產證上寫的房子性質都是住宅用地,但在2004年之後,同樣的物業房產證上卻變成了工業用地,用途是單身公寓。
財富廣場業主李先生告知風財訊表示,今年年他初花了500萬元買了一套房子,通過了限購限貸的資格審查,佔用了購房指標和名額,契稅標準和所得稅標準是按照住宅標準繳納。同時根據公開信息,該房產屬於深圳高級中學初中部南校區的招生範圍內,往年也均是一類80分入學。
李先生還表示,財富廣場一手房房本用地性質為商住,用途為單身公寓;二手房房本用地性質為商業辦公,用途為單身公寓。
北京金訴律師事務所戴金花表示,目前我們國家法律對於單身公寓性質並沒有明確的規定,但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十二條「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一)居住用地七十年; (二)工業用地五十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四)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四十年; (五)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的規定,使用年限為70年的,一般為居住用地。其他的性質的土地用途使用年限都沒有70年。
資深地產人士朱羅紀表示,大家對「公寓」的認知非常的混亂,實際上深圳有很多不一樣的公寓,有的公寓是早期的,它的土地用途就是「住宅」,銷售的時候是佔用限購限貸名額的,像這次被劃出去的幾個樓盤(比如財富廣場其中的1棟),八卦嶺的早期公寓也是這樣的。對這樣的公寓,應該遵從歷史的事實,沒有理由這樣把人踢出群。而對於其它類型的公寓,如果職能部門有明確的積分規則,那就嚴格執行。公寓如果是商業/商務用途,按照現行規制便不能配學位。
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總監何倩如表示,以前單身公寓、甚至部分商住兩用的產品,都可以當作住宅來申請學位,原因是以前適齡學童沒那麼多,學位相對沒那麼緊張。另外,以前商品房的屬性也沒有現在清晰,所以可以講,這次的學位風波,牽涉到一些歷史遺留的問題。
事實上,此次深高南學位風波折射出深圳學位供給緊缺的問題。深圳市政協委員鄧少勇此前曾提及一組數據,按照「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範」的要求,深圳在2015年應該有小學至少719所,而當年深圳小學總計只有334所,尚未達到5年前目標的一半。
鄧少勇表示,隨著二孩政策實施、港澳籍適齡兒童放開入學等,深圳學位供應壓力越來越大,據教育部門測算,預計到2020年,深圳小一學位缺口將達到4.95萬個,初一學位缺口1.06萬個。
何倩如提到,深圳學位的數量,對於目前日漸增加的學齡兒童數量,肯定是不夠的,尤其是好的學校,競爭更加激烈。教育局將能申請學位的房屋類型做詳細的規劃,肯定是一件好事,規矩越早立明白,越能顯示公平性。「但另一方面來講,我認為教育局更改積分計算的規則,應該要事先通知,並且提前通知,不然作為學齡兒童會非常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