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關注」,每天分享有趣且實在的情感乾貨。
文-原創| WeGo_花花
插畫-轉自 | Jay Fleck
我們都知道,三觀不合的感情很難走得遠。
喜歡是重要的,合適也很重要,找到一個喜歡且合適的人實在太難了。
有時需要在某些地方做點妥協,因為喜歡,所以甘願。
可是妥協到某種程度會感到委屈,不禁懷疑這種犧牲值得嗎?為愛改變自己,那份感情是否已經不再純粹?
想得多了會退縮,逐漸收斂付出的感情,偶爾想分手,卻放不開手。
到底還是愛著的。
是自己要求過高,戀愛本應如此,還是因為不合適,趁早分手更好?
談戀愛,怎樣算「合適」?
不存在完美的合適。
戀愛中的合適,並不是指完美契合。
因為沒有一個人是為了配合成為你另一半而成長的。
只要雙方大體的價值觀相似,甚至至少是不衝突,那麼即使在具體某些事件上的意見不一致,仍不妨礙你們可以變得「合適」。
這裡的合適,就是磨合的結果,是彼此或博弈或溝通後達成的共識。
另一個需要我們明白的概念是,人是不斷在變化的,隨著個體成長和環境的改變,儘管過程緩慢,人的想法始終在不斷地變化。
結果就是以前合適的,現在不合適了;以前不合適的,現在覺得可以接受了。
悲觀的人可能會把這種轉變看作向現實低頭的結果,但我個人更願意視為周邊世界與自己達成平衡與和解。你不接受,永遠擰巴著與世界對抗,也是一種值得羨慕的活法,但妥協不是洪水猛獸,只要有個度,堅持底線,讓自我邊界變得柔軟大概算不上壞事。
沒必要非黑即白,中間還是存在不少灰色緩衝地帶的,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
合適是磨合的結果。
從不合適到合適,在彼此磨合和相互妥協的過程中,跌跌撞撞地攜手前行,整個經營感情的過程,就是互相塑造成彼此「合適」的過程。
不吵架的情侶未必感情真的好,可能只是沒遇到矛盾,這樣的感情是否經得起風浪是要打個問號的。
相反,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的情侶未必就走不下去,很多人只看到表面的吵架,卻沒看到每次吵完還能和好,正是感情深厚的證明。
要是有兩個人吵吵鬧鬧過了一輩子,還能白頭偕老,你能說他們不合適嗎?
所以不怕意見衝突,合適本來就是磨合的結果,放棄對「完美愛情」「滿分伴侶」的追求,從現實面好好去審視和面對一段親密關係,是經營感情的重要一步。
讓渡一部分的自由。
既然感情可以磨合,每個人都在不斷地成長變化,那就說明任何時候想要追求「合適」都是可能的。
只要你願意讓渡出一部分的自由。
好比挽回感情,有的人想挽回,但不願放棄自我,底線特別高。
先說明這沒什麼錯,堅持自我是值得肯定的,貪心是人的本性,想要堅持自我不改變,同時希望對方去改變配合自己,最終實現複合,沒有任何問題。
唯一的問題是,選擇了高難度,就要接受可能失敗的結果,愛情本來就是個願賭服輸的遊戲。
不想付出卻要求收穫,拒絕成長和改變,每天做同樣的事情,甚至什麼都不做,只是一味地等待,卻期望有不一樣的結果,那不叫夢想,叫妄想。
如果真的更重視自由和自我感受,趁早放棄磨合,一個人過也可以挺好;如果想要建立穩定和諧的親密關係,試著主動去付出和爭取才是正途。
真的沒有絕對的合適,就算遇到有人願意配合來遷就,也要有相當的高價值才能吸引,運氣還得足夠好才能做到。
而且到時候會否因為「太沒挑戰性」而感到無趣,想追逐「更合適」,就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