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篇Nature:又是曹原!又是魔角石墨烯!又一次顛覆傳統認知

2020-12-21 木木西裡科技

1+1>2,合作共贏,似乎成為了量子材料領域比較普適的法則。在量子材料中,那些在多個自由度或能量尺度上達到微妙平衡的現象,是凝聚態物理研究的基本興趣。

當具有相似晶格常數的兩個單層石墨烯垂直堆疊且略微未對準時,則會呈現出周期性莫爾圖案,從而改變材料的電子態和相變,產生新穎的物理性質。2018年3月,麻省理工學院PabloJarillo-Herrero課題組(曹原在MIT的博士生導師)在~1.1°魔角扭曲的雙層石墨烯中發現新的電子態,可以簡單實現絕緣體到超導體的轉變,打開了非常規超導體研究的大門。

這個全新的發現,把石墨烯推向了新的發展高度,也將二維莫爾超晶格推向了前沿研究的制高點。

今日,麻省理工學院Pablo Jarillo-Herrero和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A. F. Young等人,基於魔角石墨烯的莫爾超晶格同期發表2篇Nature,分別報導了非常規的鐵電性和磁性控制,為新一代量子材料和電子器件的革新帶來了新的方向。

1. Nature:發現超常規鐵電性

鐵電材料通常由晶胞內正負電荷的平均中心之間的空間分隔形成,具有可電切換的電偶極子。一般而言,石墨烯(僅由碳原子組成的材料)並不會表現出鐵電性。

然而,麻省理工學院Pablo Jarillo-Herrero和Qiong Ma等人在基於石墨烯的莫爾異質結構中發現非常規鐵電性能。他們發現,在兩個六方氮化硼層之間的伯納爾堆疊雙層石墨烯中,實現了可切換的鐵電。

研究人員發現,通過使雙層石墨烯與頂部或底部氮化硼晶體對齊,引入莫爾超晶格電勢後,石墨烯電阻具有明顯的磁滯行為。測試結果發現了位移場和電子填充的響應函數無比驚人,超出了常規鐵電體的範圍。進一步,研究人員利用非局部單層石墨烯傳感器直接探測鐵電極化,發現在雙層石墨烯/氮化硼莫爾系統中,存在一種非常規的奇偶校驗電子排序。

這種新興的莫爾鐵電特性,有望實現超快速,可編程且原子級超薄的碳基存儲設備。

2. Nature:發現超常規磁性切換

磁性,通常來源於費米統計和排斥性庫侖相互作用的共同作用,從而有利於實現非零電子自旋的基態。長期以來,自旋磁性只能通過電場間接控制

有鑑於此,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A. F. Young等人首次通過實驗實現了在軌道Chern絕緣子中對磁態的直接電場控制。在該磁性體系中,非平整帶拓撲結構有利於軌道角動量的長程階數,但自旋仍然存在無序。

研究人員使用雙層旋轉堆疊的石墨烯組成的範德華異質結作為研究對象,以實現狹窄且拓撲學上不重要的谷投影莫爾微帶。在這些帶內,每個摩爾單元晶胞填充1到3個電子時,就能觀察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其橫向電阻大約等於h/2e2(其中h是普朗克常數,e是電子上的電荷),表明系統自發極化為Chern數等於2的單谷投影帶。當每個摩爾單位晶胞中填充3個電子時,可以通過對化學勢的場效應控制來逆轉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徵兆。

這種轉變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可以用來證明非易失性電場引起的磁態逆轉。理論分析表明,這種效應是由拓撲邊緣狀態引起的,該狀態驅動磁化特徵的變化,進而促進更有利的磁狀態發生逆轉。

總之,通過電壓對磁態的直接控制,可用於對手性邊緣態的非易失性磁疇結構進行電圖案化,在可重構微波電路元件以至於超低功耗磁存儲器領域都具有重要應用前景。

魔角石墨烯

未來可期

#木木西裡#

看完文章,善良的你不如動動小手指轉發出去,讓更多人看到呀~

內容來源:納米人

研究所學生感染「布病」一年後,有人延畢,有人找工作受影響……

虎鯨撞船,報復人類?原來虛『鯨』一場!

傳奇!H指數280,被引用超30萬次,開山祖師說的就是這風一樣的男子

特別聲明:本文發布僅僅出於傳播信息需要,並不代表本公共號觀點;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公眾號轉載使用,請向原作者申請,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天才少年」曹原再次連發兩篇Nature,都講了什麼?-虎嗅網
    當地時間5月6日,因發現魔角石墨烯超導態而榮獲《Nature》「2018年度科學人物」榜首、麻省理工Pablo Jarillo-Herrero課題組成員曹原,再次連發兩篇Nature,講述了團隊在魔角石墨烯取得的一系列新進展。其中一篇Nature,曹原是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另一篇Nature,曹原為共同第一作者。
  • 95後「天才少年」曹原強勢歸來,一天兩登《自然》雜誌
    中科大10級少年班校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95後」博士生曹原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最新一期Nature連發兩篇論文。曹原曾因發現讓石墨烯實現超導的方法而被譽為「石墨烯的駕馭者」。他還登上了2018年Nature年度人物榜,並被一些報導稱為「中國潛在的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那麼,這位「天才中的天才」到底有多牛?
  • 中國天才曹原打破107年超導魔咒,科學家稱他是未來諾貝爾獎得主
    幸運的是曹原的學習天賦也得到了學校的重視,為了曹原的成長不受到限制,校方決定拋棄傳統的按部就班的年級教學,為曹原量身定做了一套與眾不同的超常教育模式,為此學校招收了另外兩名神通學生,將他們和曹原組成一個「超常班」。
  • 「天才少年」曹原再創佳績,求學履歷閃瞎眼睛?不是第一次這麼「牛」
    倫敦時間5月6日上線的nature雜誌因一位天才少年的成就而格外受到關注。一位95後天才少年,一天兩次登上nature, "石墨烯的駕馭者"是人們因為他的成就賦予他的榮譽稱號。大家都知道美國的nature雜誌是十分具有含金量的雜誌,很多學者一輩子的追求,就是要在nature上發表一篇自己的文章,而這位少年卻能夠在最新一期的nature上連發兩篇論文,並且分別以兩個身份登上了雜誌。他的名字叫做曹原,是一名中國學者,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生,今年才24歲,真可謂是少年有為了。
  • 中國天才少年曹原:實現石墨烯超導效應,拒絕美國入籍邀請
    關於石墨烯的研究不僅在國內遇到了研究瓶頸,在國際上的研究也已經停滯了將近百年的時間,許多研究者為此前僕後繼,耗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企圖能夠推動石墨烯的突破和發展,但都沒有新的進展,而曹原卻做到了。 這位年紀輕輕的中國少年在世界科技界產生了非同凡響的反應,他曹原到底有多牛?
  • 「科技怪物」曹原:18歲上麻省理工,拒絕美國綠卡執意回國
    在這個小組裡他的導師Jarillo-Herrero本身來頭不小,是研究石墨烯材料的世界頂尖學家,曾獲得過貝爾獎風向標之稱的沃爾夫物理學獎。有了這樣的名師幫襯,對於曹原的學術研究簡直如虎添翼。他每天都廢寢忘食的鑽在實驗室裡,一次又一次的做著實驗,一遍又一遍的調整著實驗數據。
  • 曹原:22歲打破停滯107年的世界物理難題,毅然拒絕美國綠卡
    22歲突破了物理領域中停滯107年的世界難題,在科研上取得重大成果的時候,美國立馬拋出橄欖枝,希望以優厚待遇以及綠卡的方式留住這個天才,然而他果斷拒絕,立馬回到母校和導師同學們分享自己的成果——他就是2年前轟動世界的曹原!
  • 3年學完中小學課程,22歲引起世界重視的曹原,如今怎樣了?
    但世界上偏偏有那麼一些天賦異稟的天才,總是能夠輕而易舉地達成普通人嘔心瀝血也難以實現的成就,曹原就是其中的一位——很難想像,許多學者花費幾十年時間做研究也很難以在《自然》上面發表,而年僅22歲的曹原卻能在《自然》雜誌連發兩篇文章,成為2018年12月1期《自然》科學人物榜首。
  • 「魔角」石墨烯、基因編輯、微分幾何與拓撲...
  • 不久的將來,石墨烯取代傳統的供熱方式
    西北總經理出席洽談會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供暖已經成為民眾的生活剛需,傳統的供暖方式造成國家資源浪費和空氣汙染已成事實。隨著石墨烯紅外線的發現,被廣泛運用在供熱、醫學、養生等領域,成為了電採暖的首選產品,取代了傳統的電線電絲和水暖的採暖方式,國家提倡《煤改電》和惠電補貼政策,石墨烯電地熱膜的優勢必然革命傳統供暖,杜絕了跑冒滴漏。
  • 中國科技大學天才少年曹原,放棄美國國籍,扔綠卡:我是中國人
    這種天驕兒子真的會讓你重新認識,而的天才叫曹原,這個人真可笑!曹原他出生於出生於代,出生於四川省成都市,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他完成了小學、初中和高中的課程。多麼驚人的學習能力,你知道,這是一個的課程,但他完成了三年?你破壞了你的世界觀?
  • 把石墨烯融入快閃店,會發生什麼呢?看到現場:追定了
    石墨烯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已知的超薄、極強、導電導熱性能極佳的新型納米材料,而石墨烯技術產業化也已成為當下社會的健康取暖新方向。報告顯示,用戶對石墨烯瓷磚的關注度較高,從2020年3月份起,石墨烯瓷磚爆發式得到業內青睞,2020年下半年網民搜索同比增長56.2%,搜索熱度呈急劇上升趨勢。
  • 推薦一部顛覆傳統認知的動漫——西行記
    01顛覆了我們傳統認知的「西遊記」——西行記《西遊記》系列真的已經被拍爛了嗎?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完全顛覆了我們傳統認知的「西遊記」——西行記。這是一部動漫,國產3D動漫,動漫的質量很好,除了時長有點短之外,幾乎挑不出任何毛病。這部動漫雖然顛覆了我們的傳統認知,但是它的故事卻是建立在西遊記的故事之上。通俗的說,《西行記》其實就是《西遊記》的後傳。
  • 雷射、OLED和石墨烯:誰將是LED終結者?
    iPad終結上網本、軟盤驅動器成歷史、移動Flash壽終正寢、柯達破產,iphone引領智慧型手機蠶食傳統數位相機市場,LED取代了傳統照明,那麼,未來,誰將取代LED?  正如周鴻禕曾說,「任何企業都可以找最強的競爭對手打,但有一個對手是打不過的,那就是趨勢。趨勢一旦爆發,就不會是一種線性的發展。它會積蓄力量於無形,最後突然爆發出雪崩效應。
  • Nature 一周論文導讀:第一隻恐龍蛋是軟殼蛋
    本研究通過礦物學、有機化學和超微結構證據,揭示保存下來的鳥臀目原角龍和基幹蜥腳類鼠龍屬恐龍蛋的軟殼屬性。通過祖先狀態重建揭示第一隻恐龍蛋是軟殼蛋,而鈣化的硬殼恐龍蛋在整個中生代至少獨立演化了三次,解釋了恐龍化石記錄中的偏向性。[相關報導:這三組「軟蛋」,能推翻過去幾十年的假設?
  • 顛覆傳統的魔法少女,馬猴燒酒審美疲勞下,這部動畫刷新了認知
    而今天給大家說的動漫卻是一部顛覆了傳統魔法少女形象的作品。它就是《魔法少女俺》,通俗名稱是《老子是魔法少女》,這部動畫改編自日本漫畫家毛魂一直線所作,連載於Be comics的搞笑同名漫畫,動畫由pierrot plus製作,共12話。劇情是比較老套的馬猴燒酒,少女籤訂魔法契約變身與邪惡的妖魔鬼怪做鬥爭,守護自己的同伴和喜歡的男孩的故事。
  • 喧囂過後的石墨烯
    「21世紀新材料之王」,這種溢美之詞之下,儼然可以掀起一場顛覆傳統材料產業的革命。不過結合石墨烯的各類優異性能及特性(導電性、導熱性、透光性、剛柔並濟性),理論上講未來應用空間確實廣闊。尤其是在電子行業,鋰電池、超級電容器、 OLED、柔性屏、傳感器、晶片等領域,很多技術發展都已經進入瓶頸期,特別需要石墨烯這樣一個角色出現,來承擔顛覆產業的艱巨使命。
  • 打破校史,發學校首篇Science的博士,近日發Nature
    2010年10月5日,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科學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因為在二維材料石墨烯方面的的貢獻獲獎。此後,石墨烯迅速成為科研界關注熱點。這個打破西南交大校史,發學校首篇Science,近日又一作發Nature的漂亮的博士小姐姐又有著怎樣的科研之路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