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Eric Goode在探訪佛羅裡達西部的蛇類交易者老巢時,被後車廂籠中的雪豹震驚了。「我的腦袋瞬間爆炸,這隻豹子竟然被關在100華氏度的後座。」他的紀錄片因此轉向,「我要搞清楚這個國家裡養大貓的人是怎麼回事。」花了五年時間,Eric Goode和搭檔Rebecca Chaiklin深入美國私人大型貓科動物飼主的神秘領地,所見遠比酷暑下的籠中雪豹更驚人。不過,七集紀錄片《養虎為患》(Tiger King: Murder, Mayhem and Madness)不是一部環保紀錄片。
人才是絕對主角,大貓們只是富有魅力的兇猛玩物,影片沒有給觀眾與它們建立情感聯繫的機會。 紀錄片的主角「虎王」Joe Exotic(Joe Maldonado-Passage),俄克拉荷馬州Wynnewood一家私人動物園經營者和他的同行們,共同「繁榮」了美國的寵物老虎事業:在美國,人工飼養的老虎數量為5000-10000頭,野生老虎的數量則少於4000頭。
這群人中,包括永遠一身西部牛仔和華麗搖滾行頭混合的Joe;喜歡扮演導師角色,擁有多位妻子的疑似邪教頭目、珍稀動物飼養者Bhagavan (Doc) Antle(Bhagavan意為「主人」);在社交媒體上擁有百萬級粉絲,女嬉皮樣子的大貓保護者Carole Baskin;以販毒養大貓的古巴大毒販Mario Tabraue……他們自大,浮誇,強勢,活在私人飼養猛獸的地下王國中,一手建立王國秩序,謝絕外界的指手畫腳。和大貓相處的時間愈久(這些人都有幾十年的大貓飼養經歷),人間的規則就愈褪色。假使他們飼養/救助大貓的初衷真的是愛,不久之後,膨脹的自我就吞沒了良好的初衷。
在Joe的王國,聚集了一批畸零人和真正的動物愛好者。他們用死於公路的動物餵大貓,自己食超市淘汰的冷鮮肉,住最差的臨時屋,但早期團結一心,對Joe保持忠誠和感激。Joe是公開出櫃者,在俄克拉荷馬州算是勇敢。他一度有兩位年輕的丈夫,像老虎一樣被馴養在園中,和諸位富有魅力的飼養員一起與虎為伍。Doc Antle的王國陰柔得多。
在不同受訪者的口中,他有三位、四位至九位不等的妻子。少女們加入他的動物園(或曰珍稀動物保護中心),被他和動物們的魅力傾倒,再也沒有離開。
Joe和Antle的死敵、大貓保護者Carole Baskin也是個硬角兒。影片中,她符合偽善狡詐者的所有特徵。關於九零年代Carole是否真的殺害自己的富翁丈夫,碎屍餵虎,吞奪萬貫家財,至今仍無確鑿證據。但看完這部影片,她的嫌疑更重了。慢鏡頭中她迅速冷卻下來的假笑被放大呈現在觀眾面前,等於直接告訴觀眾這個戴花環的女人是多麼不值得信任。
雖然立場上,她和Joe們是死對頭,但他們擁有鏡頭所及大貓飼育者共同的人格特徵:多疑、偏執、不可一世,對名聲的喜愛遠遠超過對動物的。對大貓們的愛只在第一集中持續了短短的時間,然後一切加速失控。馴服大貓讓他們產生超人的幻覺。在民風彪悍的俄克拉荷馬州,Joe大量持有槍枝彈藥,揚言將射殺一切入侵者。Antle和妻子們生活在一團和氣中,惟一位離開的前任「妻子」告訴我們Antle的強大控制欲和洗腦、馭人之術。老美人Carole無時無刻不在對著鏡頭前的粉絲直播,輕言軟語,仿佛手握世上所有的正義和良知。
他們都是那種極度需要處於注意力中心的人物。 導演們玩了一個把戲,把不同時段的採訪交叉剪輯,有意混淆視聽,讓觀眾需經常揣測對話發生的時間。落魄的Joe和意氣風發的Joe擁有不變的吸鼻縮唇的笑,但他的王國在分崩離析。老一點的Carole和年輕貌美的Carole間的區別除了臉上的皺紋,還有丈夫的不同(第二任丈夫失蹤後,Carole再婚)。線性敘述被跨越時間的多維度展示取代,使他們的偏執人格更加纖毫畢現。導演盡最大努力配合大貓飼養者們的表演型人格,為他們設計帥氣的舞臺和有型的出場。到最後,連司法人員也被賦予定格亮相的待遇,更模糊了虛構與非虛構的邊界。影片像個真人版的狐假虎威寓言。
這些人爭先恐後地被大貓的魅力折服(電視機前的我們也是),又很快失去對它們的愛與應有的敬畏。大貓變成餵養自我的食糧,然後胃口一日大過一日,終於大貓們也不夠了。 摘掉大貓的光環,這些自大的飼育者其實可笑又可憐。隨著紀錄片的推進,導演確保我們看到這一點,如同展示大貓們華麗被毛下的灰白腹部。他們幾乎都是窮人出身,把自己塑造成早已過時的形象(牛仔、嬉皮、心靈導師),夢想著出人頭地,一夜暴富。他們貪婪,必然引來蒼蠅般的仇恨。Joe和Carole之間的常年仇恨帶來可怕的後果。
Joe入獄後,又魚死網破地抖出地下動物交易世界的滿身跳蚤。把Joe們換成拉美毒梟,紐約黑幫,義大利黑手黨,會發現他們除了謀生的手段不同,其餘部分皆相似。他們都創立自己的獨立王國,幫徒者眾,制定規則,互相熟識,合縱連橫,爭鬥不休直到玩得太過火,外部世界在他們幻覺最盛之時介入,事情才發生變化。扯掉幻覺的外衣,這就是一群被無限膨脹的自我吞噬的人。玩到後來,窮小子和窮少女們的自我也不見了。
他們以為大貓的威和美可以塑造新的自我,但沒有可能,他們的內部空了。後來的加入者們巧取強奪了Joe的動物園和大貓們,和Carole聯手把他送進監獄。可以想見,這群夢想建造更大的私人動物園的強盜,很快也將步Joe的後塵。可憐的Joe,身陷囹圄,僱兇殺人和虐待動物等近20項罪名成立,被判入獄22年。他最後的現身只有聲音,鏡頭對準水泥灰色的監獄外牆。Joe哭了,說「人不應該被關入籠中」。「籠中虎為何會死?不是身先死,是靈魂死於囚禁。」這算感同身受後的懺悔嗎?
如果重獲自由,他能抑制住對Carole的仇恨和表演欲,重新開始謙遜誠實的人生嗎?獄中電話裡,Joe聽起來像絕望的被寵壞的小孩,令人心碎,但悔改對Joe來說幾乎沒有可能。他和其他私人大貓飼育者都不值得信任。復仇的貓神像是真的存在,為同類的悲慘遭遇吞噬他們的靈魂。整部紀錄片中,只有真心愛著大貓,關心照顧它們的人才有清白的臉。他們是Joe動物園的員工Kelci 「Saff」 Saffery、Erik Cowie,經理John Reinke。他們置身貓界「大佬」們的紛爭外,盡最大努力保護籠中虎的生活。因意外被老虎咬斷手臂的Kelci 「Saff」 Saffery,截肢手術幾天後就重返動物園工作。
他不是作秀,只是不想給岌岌可危的動物園新添口實。長期和動物打交道讓他們看上去像隱忍的智者,人類邪惡的欲望被濾去。
冷眼旁觀,盡力挽回的努力在他們身上打下深深的烙印,令他們看起來純潔而真摯。斷臂的Saff從沒恨過老虎,至今仍在園中照顧猛獸。他沒開口說過,但他對籠中的困獸顯然不僅有愛,還有敬畏。他尊重老虎的天性,承認因大意把手伸進虎籠而遭難全是自己的過錯。大貓的「主人」們卻互相仇恨,恨不得咬死對方。Joe和他的死敵Carole從沒見過對方,隔空的仇恨卻已足以摧毀他們的心智。多麼諷刺。《養虎為患》的收視率極高,上周在Netflix居冠。對隔離居家的用戶來說,溫柔可愛的作品或許只能帶來虛妄而短促的安慰。
觀看這些自戀又老土的狂人被大貓反噬,方能稍稍撫慰惶恐的心。影片和現實的對照亦奇妙:老虎被人困在籠中,人被病毒困在家中,世界無奇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