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為何會說出「既生瑜何生亮」這樣的遺言?和諸葛亮有何關係

2020-12-14 魯迅家常事

熟悉《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作者羅貫中有一點「偏心」,他總是吹捧劉備陣營的人,用各種各樣的故事渲染他們的才幹和能力,可對曹操陣營的人,他又各種抹黑,即使好的方面也一筆帶過。

在羅貫中看來,劉備是《三國演義》的主角,為了襯託主角的光環,即使是抹黑其他配角也在所不惜。舉例來說,為了給諸葛亮塑造一個足智多謀、運籌帷幄的人物形象,歷史上周瑜所策劃的赤壁之戰,就硬是套在了諸葛亮身上。

筆者讓諸葛亮做了許多事,先是舌戰群儒,又是草船借箭,連火燒赤壁,原是周瑜與諸葛亮不分青紅皂白的事情,也成了諸葛亮一個人的功勞,仿佛赤壁之戰的勝利全歸諸葛亮,與周瑜毫無關係。

另外,該書所描寫的幾個關於周瑜的故事,多有褒貶之分,尤其是《三氣周瑜》的故事,直接把周瑜刻畫成了一個小肚雞腸,剛愎自用,還多次破壞孫權與劉備聯合反對曹操的陣營,並多次陷害諸葛亮,最後反而被諸葛亮活活氣死。所以,周瑜真的氣死了?究竟歷史的真相是什麼?

一、「老實厚道」的魯肅

其實,周瑜並沒有氣死,他的真正死因是孫權和魯肅密謀暗算,說起這番話,不得不提起魯肅這個人物。在《三國演義》中,魯肅的形象偏正面,是一位忠誠的人物,只要諸葛亮說了一句話,魯肅就會隨心所欲,仿佛是被諸葛亮玩弄於掌中。

但是,在孫權與劉備的聯盟中,扮演主要角色的並非諸葛亮,而是看似無害的魯肅。在東吳,魯肅可以說是一位尊貴而又遠近聞名的人物,表面上看,他既忠厚而又老實,實際上,他是東吳最尊貴的人物,他知道孫權心中只有一個主意,就是和曹操談判,然後合而為一。

除孫權外,魯肅也注意到大都督周瑜,而周瑜心中唯一的想法就是讓孫權下臺,自己當上東吳唯一的領導人,很明顯,魯肅不能容忍這樣的事,所以他只好幫孫權想出一個對策。

為什麼全世界的人都稱魯肅為名人?因為魯肅和那些整天叫囂降曹的人不同,魯肅認為不能直接投降,他一直在找一個可以幫助自己的人,這個人就是劉備,諸葛亮也跟著降曹,這讓魯肅非常高興。

簡言之,魯肅與周瑜的根本目的正好相反,魯肅一心一意教導孫權,要東吳發展,而周瑜只想擠孫權,同時要東吳發展。這種差異在原書中可以體現出來,魯肅和周瑜兩人,對諸葛亮的態度在孫權面前是完全不同的。

魯肅認為,東吳應該統一於諸葛亮,而周瑜則認為「瑜何生亮」。很久以前,魯肅就看到周瑜內心的真實想法,於是火速找劉備,希望他能幫助自己,而諸葛亮也同意了,於是兩方立即達成了合作協議。

然而,魯肅早就預料到,諸葛亮來到東吳會被那堆頑固的儒生欺負,可他心裡明白,這些儒生根本不是諸葛亮的對手。但是他還是略微提了一下諸葛亮,讓他不要在孫權面前提曹操集團是多麼強大,諸葛亮頓時明白了魯肅的意思,他只說了三個字:降。

那麼,諸葛亮的內心到底在想什麼呢?實際上,在魯肅囑咐諸葛亮不要說曹操厲害的時候,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已經明白,東吳內部並非表面上和睦相處,而是暗地裡風平浪靜,所以,他只是簡單地說了幾句。

那是一場苦肉計,而且這場苦肉計比周瑜打黃蓋那場更洶湧更狠毒,事後,魯肅的最終目的達到了,孫權再次找回了自己的臉面和話語權,成了真正的江東之主,周瑜再也無法撼動孫權。

簡而言之,魯肅就是成功激怒了周瑜,不得不說,高手過招,招架殺敵,魯肅與諸葛亮、孫權合演此劇,效果顯著,讓周瑜無所遁形,看起來,人不可貌相,看似老實巴交的魯肅,利用計謀,無人能及。

二,真實的周瑜

再來談談周瑜,他是東吳名將,生於官宦之家,二十多歲時就當上了宰相,曾擔任過中郎、南郡太守等官職。周瑜與孫權一家是世交,他與孫權的兄弟孫策仍是夫妻關係,周瑜娶了喬公的大女兒大喬,孫權娶了喬公的小女兒小喬,這一點,周瑜與孫權仍是親密無間。

根據史實記載,周瑜不但有一身武藝,而且對音律也很精通,據說文武兼備,據說有一次與朋友喝酒,欣賞音樂,一般人早就分不清東南西北了,可周瑜竟能聽出樂曲中的細枝末節,由此可以看出,他還是比較注重細節,追求完美的。

這麼一個有錢有勢,文武全才的公子,哪一個女子不欽佩呢?之後,許多女子彈琴時故意出錯,只能看到周瑜自己的一舉一動。但周瑜也有些愣了,根本不知道那些女人到底是意在何方,很認真地給她們指點,甚至還經常擔心東吳女子彈琴的水準,但卻不知是女人有意為之。

說起周瑜的性格,我們從他對彈琴女子的態度就可以知道,他是一個胸襟寬廣,氣宇軒昂的人,據說,東吳有個叫程普的名流,他老得很,年紀大了,資歷多了,就看不起年少的少婦周瑜,常給周瑜下馬威,當眾讓周瑜難堪。

能周瑜一如既往地寬容寬容,對程普一再敬而遠之,最後讓程普心悅誠服,這樣一個胸懷寬廣的青年才俊,會不會因為顧全大局,被諸葛亮硬生怒火而死去?很明顯,這句臨終遺言「既生瑜何生亮」,是謠言,《三國演義》作者和其他不清楚歷史真相的人,在故意抹黑周瑜的形象,結果周瑜屢次成為諸葛亮的陪襯和世界的笑柄。

相關焦點

  • 「既生瑜何生亮」,周瑜為何會說出這樣的遺言?和諸葛亮有何關係
    例如,為了給諸葛亮塑造一個足智多謀、運籌帷幄的人物形象,將歷史上周瑜策劃的赤壁之戰,硬生生的套在諸葛亮身上。作者讓諸葛亮做了很多事,先是舌戰群儒,又是草船借箭,連火燒赤壁,原本是周瑜和諸葛亮不謀而合的事件,也變成了諸葛亮一人的功勞,好像赤壁之戰的勝利全部歸於諸葛亮,跟周瑜一點關係都沒有一樣。
  • 都說「既生瑜何生亮」,事實上還有後半句,孔明聽後亦感慨不已
    引言 《三國演義》:「卻說周瑜怒氣填胸,墜於馬下,左右急救歸船……徐徐又醒,仰天長嘆曰:『既生瑜何生亮』!連叫數聲而亡。壽三十六歲」。千百年來。周瑜在臨死前留下的這句「既生瑜,何生亮」,引發了無數人的討論。有人說他心胸狹窄,妒忌諸葛亮。有人卻說這句話不止表層意思,實際另有深意。
  • 三國志12:諸葛亮VS周瑜,八陣法VS神火計,真的是既生瑜何生亮?
    提起隆中對,我們就會想起諸葛亮;提起赤壁之戰,我們又會想到周瑜。還記得三國演義中的那句經典臺詞,既生瑜何生亮。在三國演義中,周瑜被描述為一個心胸狹隘的人,而諸葛亮則被描述成料事如神。魯迅先生曾經說過,諸葛亮之智近乎妖,也就是三國演義裡採用了大量的誇張描述。那麼,諸葛亮和周瑜,到底孰強孰弱呢?下面魔法阿公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下三國志12中的諸葛亮和周瑜吧。
  • 既生瑜何生亮,小說裡氣度狹小的周瑜,史實氣度又如何?
    歷史上文學作品很多時候作者往往會站在某一方的角度,要麼抬高一個人要麼貶低一個人,當作者想要抬高的那個人所對立的那個人也很優秀的時候,勢必會被文學作品的作者在文字上壓低身段,甚至安排一些滑稽的事跡,今天來講講三國時期的周瑜,在三國演義這本文學作品中突出的人物特點,與歷史上載入史冊的周瑜到底有何不同
  • 諸葛亮三氣周瑜是假的?那周瑜是怎麼死的?專家:讓人敬佩!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想必都會對「諸葛亮三氣周瑜」的事情印象深刻,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利用周瑜嫉妒心強、氣量狹小的弱點,用計策活活將周瑜給氣死了。最後周瑜死前的一句「既生瑜,何生亮」也是膾炙人口。不過,有歷史專家站出來,卻要為周瑜鳴不平了,因為他根本就不是被氣死的,且諸葛亮三氣周瑜只是小說裡才有的橋段,那麼歷史上周瑜真正的死因是什麼呢?專家表示:讓人很敬佩!原來,歷史上的周瑜很大度,根本就不是什麼愛嫉妒別人的小人,他戰略眼光之精準,甚至在諸葛亮之上。而且,周瑜成名之時,諸葛亮剛剛走入仕途,二人一生幾乎沒打過什麼交道。所以根本談不上誰氣誰的說法。
  • 三國時代諸葛亮是周瑜的剋星,那麼春秋戰國年頭的墨子和魯班呢
    蜀國大軍師諸葛亮與吳國大都督周瑜的「愛恨情仇」,眾所周知,更是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這兩位稀世大才,都同處三國這個群雄割據、戰亂不斷的歷史大時期,在惺惺相惜中卻註定水火不容。而說起三國之前的春秋戰國,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 揭秘三國:周瑜真的不如諸葛亮嗎?別被演義騙了
    處於三國鼎立的時期,每個國家都有自身的軍師。擔任敵對國家的軍師,競爭就在所難免。周瑜和諸葛亮則是其中的代表,人們常言「既生瑜何生亮」,這是對周瑜的可惜,卻也在某種層面上認為周瑜不如諸葛亮。在今天,很多人對三國的了解是基於《三國演義》,然而這是一本長篇小說,它並不等同於歷史。在真實的歷史上,周瑜和諸葛亮又是怎樣的呢?
  • 周瑜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別再冤枉諸葛亮了,和他毫無關係!
    「既生瑜何生亮」是三國演義中周瑜由於嫉妒諸葛亮的才華而做出的感嘆,表示這世間已經有我周瑜了,為何還要有一個諸葛亮來與我作對。然而三國演義中最後周瑜也是被諸葛亮給氣死,而諸葛亮也有不少成就不,例如智鬥周瑜,借東風,舌戰群儒,空城計,草船借箭等。
  • 《三國演義》中周瑜、諸葛亮、司馬懿三人微妙關係和人生啟示!
    周瑜和司馬懿的共同點:都是諸葛亮的主要對手。都和諸葛亮有過精彩的對決。周瑜被諸葛亮氣死,英年早逝。留下「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嘆。司馬懿和諸葛亮交手雖然吃過敗仗,但是最後司馬懿熬死了諸葛亮。成為了最終的勝利者。
  • 漫畫:周瑜想打敗諸葛亮嗎?其實為了小喬,光榮的娶回家
    無論在王者峽谷中,還是在歷史上,諸葛亮與周瑜之間的關係,都是十分的緊張,同為天之驕子的他們,用一山不容二虎來形容倒是有些貼切的。同樣的聰明,同樣的優秀謀略家,周瑜本就十分的出色,但是遇到同樣優秀的諸葛,周瑜卻是一次次的失利,由此發出了流傳千古的感嘆,「既生瑜何生亮」。
  • 「勝算」福原玩砸了,臨終遺言「既生瑜何生亮」
    就這樣那幾位參與謀反的將軍和大員全部被秘密處理,死法和加藤、警察廳副廳長的死沒區別。日本人對待自己人就是這麼狠。現在多少集了,這段可以支撐二集,也就是三十四集了,還有六集對吧,是的,好我們開始。原來唐飛當初不跑,明知道自己房內有敵人設伏,還依然回去,被福原抓住那一刻,就做好了幾種緊急預案。
  • 三國演義中,從周瑜與諸葛亮四個方面的對比可以看出,周瑜佔上風
    周瑜真的嫉妒諸葛亮嗎?事實剛好相反,一切都源於他太自信三國演義中的周瑜與諸葛亮,從四個方面的對比可看出,周瑜佔上風在三國演義中,周瑜在臨死之際大呼:既生瑜、何生亮,被人們普遍認為是嫉妒諸葛亮的才能,周瑜自認不是諸葛亮的對手才發出這樣的哀嘆,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 《三國演義》故事中諸葛亮三氣周瑜,歷史上真正的周瑜,是什麼樣的人?
    我覺得《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氣死周瑜這段最精彩!特別是在周瑜嘔血而亡,臨終之前大叫道:「既生瑜,何生亮?」這段情節更讓整個故事,轉入高潮! 讀者也從這段故事中,看到軍師諸葛亮高深的智慧。在佩服他有智謀的同時,又嘆息周瑜為何如此,心胸狹窄與嫉妒,以致喪命!
  • 三國那些事兒:歷史上的周瑜是被諸葛亮氣死的?
    從此之後,三國變得盡人皆知,時至今日無論是男女老少,都能夠說出一段三國演義中的情節描寫。比如說三顧茅廬、三英戰呂布、三氣周瑜等等。   很多三國演義中的描寫都成為了非常經典的橋段,這些橋段讓人記憶猶新。火燒赤壁之後,周瑜趁勢攻打荊州襄陽,可是沒有想到的是,諸葛亮捷足先登,這樣就讓周瑜很尷尬了,在這樣的情況下,諸葛亮第一次將周瑜氣下馬。
  • 王者榮耀:周瑜總是夾不到小喬公仔,於是就讓諸葛亮試試,結果……
    諸葛亮和周瑜在沒有進入王者榮耀的時候便是一對死對頭,世間更是流傳著「既生瑜,何生亮」的話語,隨著諸葛亮與周瑜的交火次數越來越多,諸葛亮對這個與自己相差甚微的美男子產生了不一樣的感情,來到峽谷定居後,諸葛亮和周瑜也拋開了陣營的問題成為了朋友,奈何周瑜一心喜歡小喬,對諸葛亮可謂是非常疏遠,因此諸葛亮總是想找個時間向周瑜表明自己的感受
  • 正史中周瑜與諸葛亮誰更強?看看兩人在這四方面的對比就全明白了
    「既生瑜何生亮!」《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才能無論在任何方面都碾壓周瑜,羽扇綸巾,連帥酷都在周瑜之上。那麼,歷史中真實的周瑜真的屢次被諸葛亮在智商上碾壓,最終被三氣而死嗎?既生瑜何生亮?我們來詳細對比下諸葛亮與周瑜二人的才能究竟孰高孰低。
  • 漫畫:諸葛亮以扇為妻。等等,周瑜你在親小喬哪裡?
    周瑜小喬串通老夫子跟姜子牙,怎麼說也要贏一場,於是決定跟諸葛亮比吻技。諸葛亮被四個人盯得,心驚膽戰。諸葛亮表示天美沒把老婆給自己,自己拒絕參賽。奈何四人狼狽為奸,諸葛亮只能另想計謀。同時,老夫子跟姜子牙想著幫諸葛亮安排一個情侶。
  • 漫畫:既生瑜,何生亮。周瑜連吃個西瓜都比不過諸葛亮
    周瑜跟諸葛亮組團比賽吃瓜,諸葛亮驚嘆,表示自己已經饑渴難耐,而周瑜的姐妹軍團卻要保持自己美美噠的形象。大家可想而知,果然是諸葛亮贏了。既生瑜,何生亮,這個bug感覺太坑了。哪怕諸葛亮什麼都不用做,都能贏。周瑜想到了再這樣下去,從千年老二變成了萬年老二。
  • 王者漫畫:諸葛亮周瑜大戰,為破解諸葛亮貼臉打發,被逼出騷走位
    看過《三國》的都知道諸葛亮和周瑜是敵對,「既生瑜何生亮」就是對他們兩人最完美的詮釋。最終周瑜因為心眼小,被諸葛亮氣死了。 在漫畫中,他們兩人也是敵對關係,一直想要掙個你高我低,甚至有一次更是來了一場決鬥。
  • 歷史上真正的周瑜
    對於人才輩出的三國時期的英才,一代豪放派詞宗蘇軾最欣賞的是周瑜,說起三國時期的名人,人們的第一反應絕對是曹操或者是諸葛亮與劉備。可是北宋的大文豪蘇軾卻對周瑜情有獨鍾。常常讚美周瑜,最著名的就是他寫的念奴嬌赤壁懷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