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上午,從18樓墜落導致重傷的4歲女童小豔,在醫院經過20餘天的治療,康復出院。
醫生給女童小豔進行手術
家中無人看管,四歲女童從高樓墜落
回想起從在小區綠化帶發現女兒,到女兒被送進重症監護室搶救,再轉到普通病房,小豔的父親代先生仍心有餘悸。女兒能大難不死,他說是「幸運之神」眷顧了她。
談起女兒墜樓的原因,代先生十分自責。他和妻子平時工作忙,有時間就輪流照看孩子,兩個人都忙的話,女兒只能一個人呆在家中。9月20日下午,妻子在上班,他也臨時有事出去了,小豔獨自留在家中。由於家裡臥室的床和窗臺相連,可能是小豔在臥室床上玩耍時,打開了沒有安裝防護網的滑窗,從而導致了意外的發生。
「以後再也不會把孩子單獨留在家裡,並把所有存在安全隱患的窗戶都安裝防盜窗。」代先生說。
醫生全力搶救,患兒身體康復
「女兒在小區草坪被發現的時候,沒有明顯外傷,但臉色蒼白,說身上痛。」代先生立即把小豔送到附近醫院就診,醫生考慮「全身多處骨折、病情危重」,建議轉到重醫兒童醫院救治。轉院後,小豔被立即收入重症監護室搶救。
「當時患兒昏迷,考慮失血性休克,內臟多處挫傷,呼吸衰竭,隨時可能存在生命危險。」參與搶救的重症監護室楊鳴總住院醫師說。
「插管、上呼吸機、擴容、輸血……」收入病房後,醫生立即為小豔給予補液、抗休克等治療,生命體徵稍微平穩後,立即組織骨科、泌尿外科、肝膽外科、心胸外科等多學科會診聯合診治。
經過近10天的全力治療,小豔的生命體徵基本穩定,從重症監護室轉入骨科二病房。由於身體多處骨折,無法站立,需要進一步專科手術治療。
「除左手臂骨折,患兒最嚴重的是兩側大腿股骨骨折,需要手術復位。」骨科二病房宿玉璽副主任說。最終,醫生採用彈性髓內針微創技術固定患兒雙下肢股骨骨折,患兒可快速恢復行走能力。
兒童單獨在家,易發生高處墜落意外
「高處墜落傷的患兒,大多都是因家中無大人看管時發生意外。」宿玉璽副主任說。很多家長認為只是短暫離開,只要把門鎖好,孩子就不會出什麼大事。實際上,孩子發現大人不在,不免害怕慌張,打不開門時,就會爬窗戶、陽臺,從而造成悲劇。
發生高處墜落意外的兒童年齡集中在4-6周歲,學齡前兒童比較好動,活動能力比較強,安全防範意識較弱。
「為防止兒童墜樓的悲劇發生,除對孩子加強安全教育和監管,最好的防範措施就是在飄窗、陽臺等處安裝防護欄。」宿玉璽副主任介紹,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增加窗戶的保護措施,能使兒童窗口跌落死亡事件降低50%-90%。
宿玉璽副主任還提醒,不要在窗戶、陽臺附近放置矮櫃、凳子等可供攀爬的家具,定期檢查窗戶和防護欄,以免老舊鬆動。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宋劍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