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對照記》改名記

2020-12-12 讀創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楊青

讀《張愛玲往來書信集》,發現她的每本書在出版前在書名上反覆推敲,來來回回和宋淇討論,一要兼顧內容,二要考慮市場和讀者感受,三要和出版社溝兌,通盤看下來,發現給每本書起書名是個大學問。尤其大家熟悉的《對照記》,它是張愛玲生前出版的最後一本散文集,整個出籠的過程,張愛玲與宋淇來鴻去雁,前前後後,幾次反覆,差點更名為《張家玲面面觀》。

《對照記》最初源於「回顧展」

1990年4月22日張愛玲在致鄺文美和宋淇的信中提到:「以前劉紹銘編英文小說選集,志清代向我借用一張照片。我用膠帶封底在照相館用的硬紙夾內寄去,告訴他只此一張,請叫他們特別當心。後來志清寄還給我,沒用硬紙夾,裝在太小的大信封裡,塞得太緊,許多皺裂痕,我非常痛心。有些照片當時拍了就都說不像我。也可以看得出沒怎麼化妝,是角度問題。反正是我珍視的我的一部份。出全集可以登個「回顧展」從四歲起,加上notes,藉此保存不然遲早全沒了。過天去倉庫拿了寄來,你們看附在哪本書上,也許有助銷路。

《對照記》or《對影散記》?

《對照記》最早被提到是張愛玲在1990年6月6日致鄺文美和宋淇的信中:「……去倉庫取回老照片,發現一張1955來美入境證,意外之喜。真是查不出入籍紀錄,至少可以重新申請入籍。照片很多,以前寄來的一張不預備用——這section可以叫「老照相簿」。附註有繁有簡,成為一篇「對影散記」——或「對照記」記?正在寫。」

宋淇1990年6月30日的回信中贊道:「《對照記》的名字似比《對影散記》好,(散記給沈從文的《湘西散記》用掉了)。」

(張愛玲和姑姑)

《張愛玲面面觀》較能涵蓋一切

1990年8月16日,張愛玲來信提到書名想改為《張愛玲面面觀》。

1990年9月8日,宋淇回信覺得《張愛玲面面觀》比《對照記》好,他還想到一個名詞:「有相為證」是Fuji Film的廣告詞句。

張愛玲1990年9月26號信中反駁:「有相為證」會使人問證明什麼。證明我確是漂亮過?系出名門?還是「面面觀」較妥,寧可費點事改掉《張愛玲短篇小說集》……

宋淇在1990年11月15日寫給張愛玲的信中說道:

「真給你弄得糊塗。

(一)、「原稿寄來時,書名為《對照記》——看老照相簿。

(二)、八月二日信中仍稱《對照記》。

(三)、八月十六日來信,有云:我想改名為《張愛玲面面觀》。

(四)、九月廿四日信說我偶然提及的「有相為證」不妥,信中仍用《對照記》。

(五)、十月廿一日信,卻又說:先寫一篇《填過一張愛憎表》很長,附錄在《面面觀》末。

(六)、十一月四日信有云:「《端納傳》應補上書名,附寄《對照記》這一頁來。」

計書名外,五次信中,三次用《對照記》,兩次用《面面觀》,真成了三心二意了。我懶得去翻舊信,我相信我一直主張用《對照記》,《對照記》使人想起《惘然記》這種書名,有張愛玲筆觸,而《面面觀》令人誤會以為是第三者的報導。大概你信筆寫來,不禁互相通用,希望你回信confirm 一下。」

張愛玲接下來1990年11月23日的信中回應:「九月廿四信上我說不能用「有相為證」書名,下句就是「還是《面面觀》較妥」確定沒寫錯。書中長文《對照記》未改名。「面面觀」本來是雙關,兼指各種facets與不同的面相,我小時候胖,後來也常有念頭我變得厲害,有時侯都不認識了。如果太晦,就還是用《對照記》,不用再討論了。」

你以為書名到此為止,一句「不再討論「蓋棺論定了,那你不熟悉張愛玲的寫作風格。姑奶奶的寫作一言以蔽之「改、改、改,不停地改」。

果然一個月後1990年12月23日在給宋淇的信中,張愛玲又反悔了:「……擱了些時沒寫的長文(暫名《愛憎表》)把《小團圓》內有些早年材料用進去,與照片無關。作為附錄有點尾大不掉,我想書名還是用《張愛玲面面觀》,較能涵蓋一切。」

(宋淇與夫人鄺文美合影)

為《張愛玲短篇小說集》讓路

1991年1月2日宋淇信中回覆:「你如一定要用《張愛玲面面觀》,請直接去信給陳(白+樂)華,你是作者,當然由你決定一切。皇冠和我不過是外人,提提意見而已。我十二月廿四日信建議小說集的書名,已有副本送給陳樂華,也請你直接去信通知你的決定。」

需要解釋一下,宋淇當時咳出鮮血,擔心支氣管擴張,要入院檢查,且不知道何時出院,心亂如麻,有心無力,所以讓張愛玲直接和皇冠的編輯對接。

這裡需要交待一下背景,《對照記》準備出版時,皇冠準備在1990年出版給張愛玲全集的新版精裝本,字型、版面、封面無一不換,全部重新設計,《張愛玲短篇小說集》是其中的一冊,也是張愛玲文集中賣得非常好的一本。「爆款再印」皇冠不同意改名,找宋淇協商,宋淇再去信跟張愛玲商量。

張愛玲回信道:「皇冠不說,我們也不知道《張愛玲短篇小說集》這麼個書名有生意眼。我當然同意不改,就用《OOO短篇小說集》(上、下)……」

接下來問題來了,張愛玲1991年1月18日的信中跟宋淇商量:「《張愛玲短篇小說集》現在書名又改回來了,這本新書再叫《張愛玲面面觀》確是太自我膨脹,使人起反感,還是恢復原名《對照記》。」

至此,《對照記》算是蓋棺論定,終於PK掉了《張愛玲面面觀》,成為張愛玲散文集的收官之作。

《張愛玲短篇小說集》是銷量王牌

1991年2月4日,宋淇寫信給張愛玲,附上皇冠1990年下半年度的版稅結單影印本一份。

宋淇分析道:「從稅單上可以看出《短篇小說集》仍銷路第一,約佔總數的40%,這是你的王牌,也是皇冠的王牌。你上次決定保留原名是正確的決定。其次就是《半生緣》,可見讀者還是喜歡有情節的小說。

另一點,銷路比較差的是《惘然記》和《續集》,《惘然記》出版似不如《紅樓夢魘》(十版)和《海上花》(六版),因為書名起得太抽象,雖然內容有後期小說四篇。《續集》只有再版,反不如《餘韻》(四版),大概也是書名起得不好,而《餘韻》則沾了《小艾》的光。」

張愛玲也頗有「生意眼」

1991年7月1日宋淇去信給張愛玲,信尾提到:「皇冠有信來,寄來幾篇有關你的報導,都是對你新作《對照記》的臆測,問我要不要更正。我還沒有回答,預備稍有空和精力時,寫一比較長的文章澄清所有的誤傳。」

張愛玲當時正因為鬧「蟲害」處於頻頻搬家,1991年7月12日回信阻攔道:「不管對於《對照記》的揣測多麼不堪,我覺得不急於更正,也說不定倒引起好奇心,有助銷路。即使有害,我想也先擱著再說了。實在不希望stephen(宋淇的英文名)還沒十分好全就去費事更正,我每次收到信已經是真是非常過意不去,很難受。」

張愛玲一方面不願意讓病中的宋淇再添勞累,一方面也有一些生意眼,知道話題會帶動銷量。

但是宋淇對張愛玲的《對照記》評價並不高。在1991年8月31日的信中,宋淇鼓勵張愛玲還是要把心中醞釀多時的短篇小說寫出來才是正道,因他覺得張愛玲「最後幾本書完全仗你前作的餘威,不應該出,但總不能一片空白。《對照記》可能吸引一部分「看張」的人,但又是旁門左道,不像成大器的樣子。」

宋淇一直勸張愛玲寫幾篇出色的短篇小說告慰讀者,因為「中西文壇沒有人是以寫散文傳世的,有之,則要到英國十九世紀和晚明小品作家中去找了。」

(宋淇夫婦全家福)

張愛玲的照片居然也被「PS」

1994年有8月31日,張愛玲在致鄺文美的信中提到:「《對照記》單行本又有些新錯字,單行本的校對代改的。美工部又把我照片上的頸項改細,與太瘦的手臂配稱。真是「廚子太多煮壞了湯」。上次方麗婉編輯來信辯白,說平鑫濤發脾氣罵了校對(雜誌的)。

1994年12月8日,張愛玲致信鄺文美,說到:「《對照記》出版前寄了個合同來,等於賣斷,沒港版,連電影版權都歸皇冠。想必他們看這本書可能銷路好,想撈一票補償以前《赤地之戀》與這次接辦大陸版版權的虧損。我雖然躊躇,覺得也還公平。這本書沒什麼情節可以改編影視,除了引《孽海花》部分。作為我的傳記,一看《小團圓》也頓然改觀。……」

你們可曾聽過王家衛?

《張愛玲往來書信集》中收錄的最後一封信寫1995年7月25日,離她9月8日去世不到一個半月。

張愛玲再次提到:「以前信上說過《對照記》另籤合同,像是賣斷,連港版都沒有,那是錯怪了皇冠。那次剛巧港版稅單上獨缺《秧歌》、《對照記》二書。我以為《對》沒出港版。……但是兩個月後又補寄這兩本書的版稅來。《對》銷路並不好。看來皇冠要另籤合同,不過是為了影視版權。隨時TV上要用照片不必問我。有個香港導演王家衛要拍《半生緣》片,寄了他的作品的錄影帶來。我不會操作放映器,沒買一個,無從評鑑,告訴皇冠《半生緣》「我不急於拍片,全看對方從影的績效,」想請他們代作個決定。不知道你們可聽見過這名字?

不知道王家衛寄給張愛玲的是哪部錄像帶?

1994年,王家衛憑《東邪西毒》入圍坎城競賽單元、同年靠《重慶森林》拿下第1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給張愛玲寫信寄錄影帶的1995年,他拍攝了《墮落天使》,離他憑《春光乍洩》獲得坎城最佳導演獎還有兩年。

對這次張愛玲與王家衛擦肩而過的遺憾,不少張迷+墨鏡王迷扼腕嘆息。

有人在王家衛的電影裡看到了張愛玲的氛圍和頗一致的調性,有人不惜摘出張愛玲的金句和王家衛的臺詞,細細對比。

錯過《半生緣》的王家衛一直在「半生緣」的圈子中打轉,他曾說:電影《東邪西毒》是金庸版的《半生緣》,而《花樣年華》是他自己的《半生緣》。

審讀:譚錄崗

相關焦點

  • 最暢銷的《張愛玲短篇小說集》改名未遂記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楊青1989年皇冠出版社想為張愛玲出版全新的全集,當時張愛玲只有十冊書面世,宋淇覺得比起瓊瑤44冊巨著有些寒酸,因此上下求索,找張愛玲早年創作的電影劇本和譯本擴充,以壯聲勢。令張愛玲沒有想到的是《張愛玲短篇小說集》成了她出版的十冊書中的銷量王,她一開始不知道這個生意眼,和宋淇商量要改書名,信件往復,有的段落的章節令人捧腹。在《張愛玲往來書信集》中,1990年4月12日,宋淇信中提到:「皇冠有信來,正在積極籌備為你出新版全集,將舊版全部毀去,重新排過,將來面目煥然一新。
  • 楊怡羅仲謙宣布改名!新名字繞口難記,目的是為了家人健康順利
    本文編輯劇透社:issac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發現抄襲者將進行全網投訴 根據港媒最新報導,曾經的TVB金童玉女羅仲謙同楊怡夫婦今日雙雙透過社交媒體宣布改名。 楊怡改名為楊茜堯,而羅仲謙則改名為羅子溢。
  • 張愛玲如何寫出《小團圓》的?
    原標題:張愛玲如何寫出《小團圓》的? 這700封書信裡藏著答案張愛玲本名張煐,1920年9月30日出生於上海。1930年,張愛玲上小學時,母親嫌張煐這個名字不響亮,就為女兒改名為張愛玲。「愛玲」就是張愛玲英文 名「Eileen」的中國譯音。
  • 楊怡羅仲謙夫婦宣布改名,新名字繞口難記,稱是為了家人過得更好
    10月26日,楊怡和老公羅仲謙同時在個人社交帳號上曬出了一張一家三口的溫馨全家福,並發文宣布夫婦倆雙雙改名。 消息公布以後,立馬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
  • 車諾比核電站與普裡皮亞記鬼城
    普裡皮亞記 普裡皮亞記位於車諾比電站西北方向9公裡處,與電站一同建設,主要安置電站工作人員及家屬。
  • 才女鄙視鏈:冰心諷林徽因綠茶,張愛玲瞧冰心作,楊絳嫌張愛玲醜
    近代史上湧現了一批才華橫溢的女性作家,如張愛玲、林徽因、丁玲等人。男性作家有唇槍舌戰,女性作家則主要是暗戳戳的指責與評價。這些風華絕代的女子之間也形成了一條鄙視鏈。一、楊絳與張愛玲「我覺得你們都過高看待張愛玲了……故意奇裝異服……相貌很難看」楊絳是中國著名的作家和翻譯家,她的代表作有《我們仨》,丈夫則是家喻戶曉的錢鍾書。
  • 《我喜歡你》可以改名叫「承德裡定情記」了,蘇州承德裡頻頻出鏡
    有網友說這部劇都可以改名叫做「承德裡定情記」或者「承德裡私房菜」了。因為「承德裡」三個字出現頻頻出鏡啊。在追劇的時候,我也發現女主家的場景實在太多了,每次一到女主家總會看到承德裡的鏡頭。就因為這個細節,我才知道《我喜歡你》是在蘇州拍的,原來顧勝男她家就住在承德裡。
  • 記筆記的正確姿勢,技巧方法都應掌握
    想必不用勤藤教育多說大家都能理解,上課時間如果把所有的精力都在抄寫板書上,反而是無法抓住重點的表現,越是什麼都不想丟,就越是什麼都記不準。 每個知識點都眼熟但只停留於表面,這是學習的大忌,也是很多人為什麼無法提升的原因。
  • 《dnf》夢幻次元奇遇記 次元奇遇記活動詳解
    導 讀 dnf夢幻次元奇遇記活動怎麼玩?dnf夢幻次元奇遇記玩法攻略。
  • 《西遊Q記》今日重生!50萬Q記玩家回歸
    2010年12月9日14:00,搜狐暢遊(NASDAQ:CYOU)旗下冰動娛樂運營的2D回合制大作《三界奇緣》正式推出Q記家園服,標誌著火石旗下經典回合制網遊《西遊Q記》獲得重生,再次起航!50萬Q記玩家歡聚一堂,回歸屬於自己的溫馨大家庭,見證新時代的來臨!
  • devotion怎麼記
    devotion這麼記碎碎念:de,拿出、取出,更多例子比如:devoid怎麼記, detach, degrade, etc. vote,投票、選舉。telecommunications怎麼記, variation怎麼記,
  • explosion怎麼記
    explosion怎麼記碎碎念:ex,表示向外的概念,更多例子比如:exclaim怎麼記, expressive怎麼記, etc. explode,爆炸。civilization/civilisation怎麼記,
  • noticeable怎麼記
    noticeable怎麼記notice,看到、注意到、意識到、引起關注。大家想想看,我們是不是會把一些比較重要的事情記在便籤上,然後貼在看得見的地方,然後去處理呢?notice是意識到、注意到。能讓你注意到的東西並不一定是重要的,很有可能是因為它不同,對吧?
  • appointment怎麼記
    appointment怎麼記ap,表示強調,類似的還有acclaim的ac,associate的as,affirm的af,attachment的at。associate怎麼記asset怎麼記attachment怎麼記
  • compartment怎麼記
    compartment怎麼記comapart怎麼記comfort怎麼記compose怎麼記commander怎麼記本文由
  • 火柴人逃亡記
    漫畫般的搞笑畫風,火柴人逃亡記中的火柴人依舊是炫酷的仔,帶領著玩家從這個森嚴的牢房中成功逃脫,想要逃脫可不是容易的事情,需要玩家開動腦筋,找到各種線索才能夠成功逃脫,相當考驗玩家的邏輯能力,喜歡就來下載吧!
  • 《學記》思想必須記
    《學記》不僅是中國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專門論述教育、教學問題的論著。《學記》文字言簡意賅,喻辭生動,系統而全面地闡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學的制度、原則和方法,教師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係以及同學之間的關係。《學記》很重要,但是很多同學對文言文的理解感到困難,今天,我幫助大家翻譯並整理了《學記》中常見的重要思想,希望大家能夠真正理解其中的含義。
  • 張愛玲百歲誕辰:華人世界的傳奇和文壇巨匠
    2020年是作家張愛玲(1920-1995)的百年誕辰。作為華語文壇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張愛玲的作品的影響力在她去世之後並未消散,甚至更廣。全球各地作家、學者以及導演對她作品的不斷改編,臨摹以及評論從未間斷。有分析稱,張愛玲是當代文壇的超級巨星,過世25年來,任何新發現的遺稿仍震撼著文化界。
  • 【品牌評選】2020茶業十大品牌,為「鬥記普洱茶」助力
    2020年,鬥記普洱茶在依託市場的高度認可下提出「戰略聚焦,渠道為王,精準招商,深度布局,加速品牌化進程」的戰略。大力開拓全國市場。,扶持50名,經銷商,,加盟補貼超30萬。  從「0」經驗起步,通過鬥記「終端門店培訓支持,,服務商政策,私董會扶持」持續幫扶新加盟商直到業績達成30萬!
  • 希區柯克與《驚魂記》
    ——《驚魂記》。《驚魂記》本片的導演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就是如此。《驚魂記》故事看似簡單,實則一點也不簡單。《驚魂記》最重要的是,本片真正實現了一波三折。《驚魂記》希區柯克在本片中就採用了第三種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