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七時,中國電影資料館藝術影院正式恢復營業,影院裡迎來了100多位影迷,他們相聚在這裡,觀看了《勞工之愛情》和《枯木逢春》兩部經典影片。在180多天的關閉之後,影迷們終於能夠重新走進藝術影院,感受到經典影片帶來的巨大魅力。
幾分鐘內所有票售完
在國家電影局近日下發全國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以在7月20日恢復營業的通知後,中國電影資料館很快行動起來,7月22日晚上七時,中國電影資料館藝術影院進行了一場內部放映測試場,除了內部員工外,還邀請了10名觀眾前來體驗,可以說,這10名觀眾是北京市在新冠疫情後最早走進電影院的觀眾。而藝術影院正式對外放映定在昨晚七時。
本來影院計劃在7月23日中午在「淘票票」上開售,但後來延遲到了當天下午5時。正式售票後,100多張票幾分鐘就賣光了。
本報記者昨天下午六時趕到位於小西天的中國電影資料館,雖然距離放映還有一個小時,但大廳裡面已經來了不少觀眾。24歲的張帥就是其中之一。他是河北保定人,在昌平區沙河鎮的一家公司裡面從事汽車發動機研發工作。從沙河到城裡,可以坐345路快車,不到半個小時就能到積水潭,再走五分鐘的路就到藝術影院。
觀眾張帥
張帥是電影資料館藝術影院的常客,他喜歡看經典影片,這些日子一直關注著中國電影資料館的公眾號。他也在電影資料館的公眾號下面留言了,但卻沒有被選上,成為那幸運的10名觀眾之一,錯失了在7月22日晚走進放映測試場的機會。所以當7月23日網上開始售票後,他第一時間搶票,最終如願以償。
「影院關閉的時間太長了。」張帥告訴記者,自己天天關注北京影院的開業時間,「一直在期盼,現在的心情真的非常激動。」
20歲的小劉是杭州人,以前在北京生活過幾年,最近幾天剛好來北京玩,看到中國電影資料館恢復營業的消息,馬上就在網上訂了票,「今晚的票價只要20元,很划算,我記得以前是五六十元,不能錯過這個機會。」
「我來罩著你」
電影資料館對此次恢復營業非常重視,觀眾在進入大門後,測體溫、掃健康碼,一切都非常正規。此外,進場觀眾都拿到了一個白色紙袋,這是影院為觀眾特別準備的。紙袋裡面有兩隻口罩和一包消毒溼巾,紙袋上寫著「我來罩著你」五個字。
走進影院,抬頭就看到了大銀幕上的「歸,有光——久別重逢,淨啟新篇」的巨幅海報畫面,這是電影資料館特意為影院重啟而做的。
放映前,特意穿了一身紅色裙子的中國電影資料館館長孫向輝走到臺上,先是對著臺下觀眾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說,「能夠跟大家再次見面,我真的很激動!我想跟大家說說過去這些日子我們都幹了啥,這些事情都代表了我們對電影和觀眾的愛。」原來,藝術影院裡面625個座椅全部都換了新的。另外,電影資料館還對藝術影院裡面的空調進行了維修和保養,對迴風系統進行了過濾處理。
藝術影院座位上的隔離帶特別醒目,因為很寬,上面寫著「我已閉關,請到隔壁就坐」的俏皮文字。孫向輝館長笑稱,自己有點擔心會不會有觀眾會把隔離帶拿回家,「所以就在上面栓了一根繩,因為防疫工作可能還會延續一段時間。我們希望隔離的座位變得越來越少,有更多的觀眾走進影院裡來看電影。」
她特意提到了白色紙袋上的「我來罩著你」幾個字的含義,「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接下來能夠讓大家安心地看電影,能一直看下去」。
選擇《勞工之愛情》和《枯木逢春》兩部影片作為藝術影院恢復營業後首場放映影片,也是很有說法的。孫向輝館長解釋,《勞工之愛情》是鎮館之寶,「我們希望在180多天影院停業的日子後,觀眾再來看電影時先從我們國家保存下來的第一部電影看起。另外,選擇《枯木逢春》這部電影,也是希望中國電影能夠在180多天的關閉之後枯木逢春,為中國電影加油!」
到場觀眾對電影都是真愛
「我們終於等到這一天了,可以說今天到場的觀眾對電影都是真愛!」電影史專家、電影資料館史學研究室副主任李鎮隨後上臺給現場觀眾做片前導賞。他激動地說:「能夠在大銀幕上看到《勞工之愛情》和《枯木逢春》,這一定是資深影迷!」
李鎮認為,拍攝於1922年的《勞工之愛情》,是現存中國最好的故事片。這部電影採用固定機位拍攝,拍攝角度也單一,「這可能是當年拍攝者認為保持傳統看戲的角度非常重要,這就是中國人的『影戲情結』」。
而拍攝於1960的《枯木逢春》,距離現在剛好一個甲子,當年中國剛剛戰勝了血吸蟲病。這種疾病當年導致了全國13個省將近1000萬人感染。最後毛澤東主席親自指揮,最終戰勝了疫情。該片導演鄭君裡拍攝過《一江春水向東流》和《烏鴉與麻雀》。「《枯木逢春》是鄭君裡導演在藝術上最成熟的一部作品。他把中國傳統的文論、畫論、樂論以及千年的積累都融匯在電影裡。這部電影的一朵花、一片葉子都是有感情的;裡面的一束光和一片雲都是別有深意的。這部電影特別值得大家等待了這麼久來觀看」。
影院的燈光暗了下來,光影在大銀幕上跳動起來了。《勞工之愛情》雖然是一部默片,但片中有很多搞笑細節,電影院裡傳來大家輕輕的笑聲。時光就這樣悄悄滑動,而溫暖和感動卻在觀眾的心中彼此傳遞。
「雖然我之前看過《勞工之愛情》,但在大銀幕上看感覺還是不一樣!」觀影結束後,24歲的觀眾小孫說,她住在新街口附近,以前是電影資料館藝術影院的常客,明年她要去美國的一所大學學習電影專業,「中國電影業這段時間太難了,作為未來電影業中的一員,我無論如何都要用實際行動來支持一下影院,希望有更多的觀眾能夠走進影院,中國電影在歷經疫情後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