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耳機是不是玄學,方法都有哪些?神評論:煲耳機就要上蒸鍋

2021-01-08 百家號

餐桌上有一碗熱氣騰騰的耳機,使人垂涎欲滴,特別是在秋冬、春冬季,耳機既能助人取暖,又能使人的胃口大開,煲耳機往往選擇富含蛋白質的動物園原料,比如牛、羊、豬骨等。

做法是:先把耳機洗淨,入鍋後加足冷水,旺火煮沸,在改用小火,慢燉20分鐘,撇沫,加姜、和料酒等調料,使耳機更多的溶解,直至呈乳白色....額不好意思,說跑偏了,這個是煲湯....

煲耳機的目的主要目的是讓耳機的機械系統迅速的老化,動圈耳機的發生系統是有音圈驅動振膜,而振膜是固定在耳機的架子上,從理論上來講,振膜運動應當是一種活塞運動,這需要振膜邊緣有比較大的順性,煲耳機,煲的就是這裡,因為新耳機的振膜邊緣是比較緊的,彈性大順性小,煲耳機的目的是讓他的邊緣活動開,聲音就不那麼發緊了。

下面簡單介紹煲耳機方法。

對於耳機的煲法,其實與煲音響沒什麼太大的差別,但是煲耳機要更加小心,如果煲不好的話,會有可能縮短耳機的壽命,甚至對耳機產不可恢復的物理損傷,比如功率過載、振幅過大導致的振膜拍邊。

耳機的振膜和音響的揚聲器一樣,都有它的使用壽命,只不過由於耳機振膜的振幅很小,所以耳機的壽命會更長一點,如果想快速煲耳機,長時間使用大功率驅動耳機,那勢必會縮短耳機的使用壽命。同時還有可能對耳機造成不可修復的物理損傷,因此合適的音量是煲耳機至關重要的一點。

如果你的耳機是非常高檔的,那麼你在煲耳機的過程中要非常的小心,不要用電子音樂,由於電子音樂中低音的成分太強,對於高靈敏的的耳機來說有可能會出現過載,導致不可恢復的物理損傷,總之溫火慢燉味道足。

還有一點事不要用單頻率的聲音去測試耳機,特別是不要用低頻信號。一是由於人耳對低頻反應不靈敏,如果你能聽到20Hz的信號,那麼耳機承受的功率肯定已經超載了,一些功率低的耳機很可能已經出現了音圈變形等現象。

慢煲出好聲,唯一普遍使用的煲耳機方法是「循序漸進」,首先使用一些輕柔的音樂,在較低音量下讓耳機先舒緩10-30小時,然後用大眾的音樂在中等音量狀態煲100-200小時;如果這個狀態下你聽高音不覺得刺耳,變得圓潤自然,中音溫暖親切,低頻也不再是混成一團。那就恭喜,OK了。絕對不能急功近利!

在煲耳機的過程中要留意兩點,第一是不能持續工作太久,音圈是存在電阻的,工作時間久了會發熱、過熱。容易燒毀音圈。最好是每隔2~3個小時停幾分鐘再繼續。二是音量要適中,不能過大,因為振膜是非常脆弱的材料,音量過大,音圈劇烈震動,拉動振膜,會造成音圈鬆脫甚至撕裂。

那麼煲耳機是不是玄學?真的有用嗎?

煲耳機的說法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響,是因為幾乎沒有一個證據可以表明它到底有沒有用。而且煲耳機也是一個防止退貨的手段,只要你煲到不能退貨,超出退換期,對於商家來講就足夠了。比如7天退貨,你最好煲8天。

但就像小時候飛紙飛機在機頭上哈一口氣一樣,煲耳機同樣成為了一種玄學,大多數耳機愛好者都樂在其中。

而在無名看來,煲耳機這件事並不完全屬於虛假的東西,只是對待耳機的一個態度而已。我們對待耳機變得有些嚴肅,其實並不是所有的耳機在煲完之後有質的提升,但也確實存在煲完之後有聲音區別很大的例子。

所以你怎麼看?不妨留言大家一起討論,同時別忘了收藏分享轉發關注!點讚!

相關焦點

  • 煲耳機有必要嗎? 編輯教你如何煲耳機
    而耳機則相對來說要大眾得多,因為無論是不是發燒,大多數人都需要一條耳機來聆聽音樂。雖然在方法和理論上沒有太大差異,但我們再次就不過多提及音響的概念,主要還是說煲耳機。另外有一個觀點是只有新的耳機才需要煲,並且大多數人也確實都是這樣做的,很少有人會去煲已經聽了很久的耳機。其實即使是已經煲過的耳機在每次聽音的時候,也需要一定時間來適應,大概在一刻鐘左右,可以說這是它的預熱時期,就像運動員在賽前需要預熱是一個道理,只有預熱好了才能夠達到最佳狀態,發出最好的音質。
  • 煲耳機是科學還是玄學?
    很多對耳機感興趣的狂熱發燒友在新入的耳機時候可能都要經歷這麼一個階段,就是煲機。那麼什麼是煲機呢?當然不是水煮啦,而是煲機這件事不過就是加快使用進度從而快速達到耳機常態化水平。個人購買幾副耳機的有入耳塞子,有頭戴耳機。特意去感受初始各個階段的聽感。
  • 讓耳機有個"思想準備" 趣談煲耳機方法
    我:這款耳機搭配你的iPhone 4沒有問題啊!小張:但是我拿回家一聽感覺沒有在店裡聽的樣機好,是不是買到假貨了?我:哦……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需要給你的耳機煲一下。小張:什麼?煲?我不燉湯啊!我:我暈……
  • 煲一煲,讓你的電競耳機發揮強大威力!
    所謂煲耳機,其實就是讓耳機的機械系統迅速老化過程,因為新耳機的振膜邊緣比較緊,彈性大而順性小,煲耳機就是讓它的邊緣活動開,讓其聲音更真實。而對於耳機的煲法,理論上與煲音箱沒什麼差別,但煲耳機比煲音箱要更加小心。如果煲不好的話,有可能縮短耳機的使用壽命,甚至對耳機會產生永久的物理損傷(如圖1),如功率過載、振幅過大導致振膜拍邊,又或是音量過大導致振膜的振幅過大而產生啪啪聲。
  • 骨傳導、煲耳機、調音孔等,關於耳機的4個小知識
    現在大家都喜歡使用耳機,無論是坐公交還是走在路上,只要一戴上耳機就感覺自己和外面的世界分割開,自己這裡是一個世界,外面又是一個世界,很多人就是因為這種感覺而喜歡上戴耳機,但是用耳機聽了這麼多年歌的你真的了解耳機嗎?
  • 乾貨分享|什麼是煲耳機?怎麼來煲耳機?
    對於HiFi耳機用戶來說,經常會聽到這麼一個詞—— 煲機,那麼到底什麼是煲機呢?要怎麼煲?要用什麼音樂來煲呢?今天就來跟大家科普一下。對於耳機來說,煲機實際就是在煲振膜折環,新耳機振膜折環機械順性差,導致失真比較大,經過一段時間使用後,順性逐漸變好,失真也會逐漸降到正常的水平。
  • 煲耳機,真的有必要嗎?
    6、成才——進入HIFI使用階段實話說,我真的沒那個精力去進行這些過程,但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煲耳機能提升音質,光光這一點就值得他們去嘗試。那麼,煲耳機真的有必要嗎?我們先來說說煲耳機的原理。煲耳機,實際上就是讓耳機的機械結構加速老化的一個過程,由於新耳機的振膜初始狀態都比較緊,聲音方面沒有進入最佳狀態,而通過煲耳機,會讓振膜狀態穩定,聲音自然也會漸入佳境。通俗來講,我們也可以理解為新汽車的磨合期,這兩者在方式和目的上是基本一致的。
  • 新手如何選耳機:耳機應該怎麼「煲」才好聽?
    首先要聲明,煲耳機這個概念屬於半玄學的東西,近幾年才出現,信則有不信則無。不過確定的是,煲耳機一段時間,不但是你在「煲耳機」也是耳機在煲你的耳朵。磨合調教也算是買來耳機的必修課了。    那麼如何「煲耳機」才好聽呢?對於耳機,網上的音樂平臺都會有煲耳機專有的歌單,有的耳機還有一鍵煲機的專屬APP軟體,只要每天按要求煲機就可達到應有的效果。
  • 耳機玄學之「煲機」原理揭秘:真有必要嗎?
    耳機玄學有很多,煲耳機就是其中討論最多的話題。相信大家都聽過新耳機買來之後一定要煲一段時間,可以讓音質變得更好,而且煲耳機有很多方法和注意事項,用特定的音樂或音量才能達到最佳效果……等等。那麼煲耳機的過程到底是什麼原理呢?這麼有必要嗎?真的能提高音質?建議大家先看完視頻再看文字部分,相信對於此事會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
  • 新買的耳機怎麼煲?用手機煲耳機的方法知多少
    【PConline 應用】手機其實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用途,例如HiFi玩家經常折騰的「煲機」,就可以用手機來做。所謂「煲機」,指的是新入手了耳機/音箱後,通過播放特定的音頻,令振膜磨合老化,以達到一個穩態。很多HiFi老燒相信,煲機可以獲得更好的音質。那麼手機要如何煲機?
  • 煲耳機真的有效果?科學證明其實只是YY
    煲耳機≠提升耳機音質表現    煲機的說法之所以可以流傳這麼久、影響這麼廣,很大程度上在於沒有量化的證據證明它無用(或者有用),各大耳機製造商們也不願冒著風險就此發表什麼意見現在網絡上流傳的好的煲機方法耗時約為40到400個小時,其間還需要按時切換歌曲。煲機愛好者們使用的「歌曲」範圍廣泛,蔡琴的歌是很多煲機專輯必選的,而且不僅是傳統意義的歌曲,較高端的煲機方案還包括純鈴聲、白噪音,甚至正弦波掃描……    坦白講,任何機械製品在使用一段時間後都會發生變化,但這些變化是否是有利的就是另一碼事了。
  • 耳機發燒友不可錯過的煲耳必備——燒APP
    新買的耳機是需要煲一煲的,何為煲機?「煲機」源自英語 Break-in,具體操作是讓新的音響器材連續工作一段時間,以使器材充分發揮性能、改善音質,就像內燃發動機的磨合。通俗來講,煲機就是快速讓耳機單元老化,達到更好聽的一個過程,小行業學問大,對於高擋耳機一般建議要認真地煲,不要用電子音樂煲,電子音樂中的低音成分太強,對於高靈敏度的耳機來說有可能會出現過載,造成不可修復的物理損傷,而煲機普遍來說要
  • 新買的蘋果耳機——AirPodsPro,要不要「煲」一下了?
    毋庸置疑,蘋果2019年發布的AirPodsPro是目前最優秀的分體式藍牙耳機,具備了降噪功能,而且音質還很不錯。那麼對於這樣一個2000塊錢的耳機要不要「煲」一下呢?我們先來說說什麼是「煲」耳機。「煲」耳機不是把耳機放進電飯煲裡面「煲」,而是通過合理使用,使得耳機鼓膜老化,更加富有彈性,從而獲取更好音質的過程。說白了,就跟汽車的磨合期是一回事。不過「煲」耳機的過程比較漫長,一般需要中等音量使用100—200個小時不等,每天使用時間不超過三小時。普通耳機不需要「煲」,是因為先天的硬體條件不足,即便是很努力的去「煲」,也沒辦法整出優質的音效。
  • 手機清灰,聽筒排水,煲耳機,這一個APP就夠了!
    >「聲波清理大師」 進入APP主界面,我們會發現它有四個功能,分別是「排水」「出塵」「煲耳機」「助眠」 爆哥試了試這個功能,並把深度排水的赫茲值調到了最大,手機會持續發出一段尖銳的聲音,我想它大概就達到了除水的目的了吧——畢竟爆哥的耳朵都快要震聾了......
  • 一個很欠「煲」的耳機 飛朵A73s聽感評測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說句實在話,編輯我已經很久沒遇到這麼欠煲的耳機了。嗯,這款飛朵A73s耳機絕對是可以稱得上『耳機界中的抖M』稱號。50小時的煲機前後耳機聲音給人的感覺已經完全不是一個耳機了(真不知道是哭還是笑)。
  • FIIL耳機究竟哪裡好?我想說,因為汪峰懂耳機!
    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為什麼這麼喜歡FIIL的耳機,其實這個問題有些複雜,原因是多方面的吧!就拿FIIL T1 Pro來說,前段時間我和大家分享了它的ANC+ENC雙重降噪功能,以及無線充電支持這部分。可以說,在同價位當中,它的表現已經非常不錯了!
  • 耳機要怎麼煲機?煲機真的有用嗎?有效果嗎?煲機教程
    關於煲耳機是否有用,如何煲耳機?一直是耳機界玄學界與科學界爭論最多的話題煲耳機盛行,各種各式的煲耳機教程琳琅滿目,有的人到手的耳機,不敢大音量煲機,擔心損壞單元,也有中小聲煲機,有10個小時、100個小時、甚至1000小時進行煲機!但是又有人說煲耳機沒有用,我們到底應該信誰呢?
  • 新耳機需要「煲」一下才好聽?事實並非如此,反倒會損壞耳機!
    還記得之前推送綠聯HiTune真無線耳機評測時,後臺有用戶留言想讓教授科普煲機的知識,且對煲機是否可以讓聲音更好聽存在質疑。原本以為煲機這個古老話題已經終結,沒想到還是有用戶陷入了知識盲區。但是,現階段耳機的元器件已經很成熟了,煲機真的還有必要嗎? 可以這麼做,但弊大於利儘管從原理上解釋煲機似乎有存在的必要,但通過一系列實測數據的驗證,我們又不得不承認煲機其實對耳機音質沒有影響。
  • 煲機是昂貴耳機的專利嗎?新到手的藍牙耳機需不需要煲機
    在耳機圈裡一直有煲機一說,越是高檔的耳機,發燒友們越是推崇煲機。不少廠家也推出了煲機教程、試音碟等,怎麼高大上怎麼來。 什麼是「煲機」 煲機是一種讓耳機快速成熟穩定,讓耳機振膜邊沿能夠活動開,發音順暢,音質也更好的措施。
  • 為什麼有些耳機說明書裡寫著「至少需要煲機150個小時」?
    今天有位網友發了一張耳機產品說明書的照片向我提問:為什麼耳機廠商要在說明書裡標出「需要至少150個小時來進行煲機」?笑話!真金白銀換來的品牌耳機,居然還要我煲150小時,難不成是個半成品?「不是的,只有煲上150小時,才能體現我們耳機的超高品質」——客服嘴角微微上揚,給了你這個看似無法反駁的理由。然而你信了他的鬼話,乖乖的去煲耳機,你陷入了無盡的折騰。這裡面可以操作的貓膩就多了去了。首先,怎麼煲機總該有個章法吧?聽覺大神可能會自己列出一個日常煲機歌曲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