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山東11月24日電 濟寧聚焦新興產業崛起,培育壯大新動能,組織實施《「四新」經濟提升三年行動計劃》,精心打造「十六條工作線」,開創了「四新」經濟加速發展的新局面。「四新」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由2017年的12.7%提高到今年上半年的21.9%;1-10月份,全市「四新」投資增長17.8%、高於全部固定資產投資增速14.9個百分點;佔比達到59.8%、居全省第一位。
聚力攻堅新產業。精準繪製重點產業鏈發展路線圖,突出專業化招商,著力引進一批強鏈、補鏈、延鏈項目,連續兩年高規格舉辦「濟寧四新經濟投資洽談會」,累計籤約項目40個,總投資191.6億元,持續提升「四新」經濟規模和競爭力。加快先進位造業「231」產業集群發展,建立鏈長制、群鏈長工作體系,一鏈一策一專班,重點培育10個核心產業鏈,依託龍頭企業加強企業梯隊培育,搶佔產業鏈話語權。濟寧產業集群的高地優勢和平臺效應逐步突顯,新能源、精品旅遊(研學旅遊)、工程機械智能裝備等3個產業集群入圍省「雁陣形」產業集群,山推、如意等21家企業入選集群領軍(儲備)企業;正在建設的濟寧市智能終端產業園,將引進100家以上智能終端類企業,建成後產值預計將超過50億元,成為國家級智能終端特色產業示範園區。
加快研發新技術。高質量打造濟寧「創新谷」,精準對接國家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謀劃布局高水平研發機構。成立省內首家地市級產業技術研究院,積極營造全要素創新創業生態環境,累計孵化培育企業1000餘家,成為區域創新創業沃土。全市12個省級以上開發區設立40個產業研究所,實現「一區一業一所」全覆蓋,為主導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戰略諮詢、科技中介、項目孵化、產業化培訓、資本管理等一體的綜合性創新服務。發揮龍頭企業協作引領、技術溢出等核心作用,加快山推協同研究院、中國重汽汽車研究院、如意新材料研究院等院所成果轉化,帶動產業鏈企業創新發展,集中攻克技術難題。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總量達503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比升至39.36%,取得歷史突破;擁有省級以上科創平臺289家,獲省級以上科學技術獎41項,其中如意紡新技術被授予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蓬勃發展新業態。印發《關於推進現代物流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大力發展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等生產性服務業,著力打造運河物流和兗州國際陸港,濟寧高新保稅物流中心(B型)申建獲省政府批覆,「兗歐班列」直通歐洲六國,中歐(濟寧)國際合作產業園、高新區中日韓產業園加快建設,梁山二手車出口成為國家首批二手車出口試點,廣安車聯獲評「首批山東省省級物聯網示範平臺」和「2020中國商用車車聯網金牌運營服務商」,阿里巴巴、京東、蘇寧雲商先後進駐,電商交易額2700億元、增長30%,外貿綜合體、跨境電商、海外倉等飛速發展。積極培育現代服務業載體,入選全國家政服務業「領跑者行動」試點城市,深度挖掘發展汽車、健康、信息、家政服務、文化娛樂服務等消費新熱點,發展體驗式購物、休閒式消費,出臺《關於加快推進夜間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尼山聖境開啟夜遊季,成為集修學啟智、休閒度假於一體的「網紅打卡地」,規劃建設了印象吟龍灣、仙營北裡美食街等一批特色街區,推動夜間消費提質升級。(通訊員 崔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