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病多日,暗渡陳倉,司馬懿的權謀之術到底有多高明

2021-01-09 永史大典

說起司馬懿,大家都會情不自禁地聯想到諸葛亮,尤其是電視劇《三國演義》中兩人陣前罵戰的片段更是深入人心。兩人既是對手,有時候又是心照不宣的知心人。因為在三國這個政治舞臺上,論計謀和權術,兩人都處於少有敵手的境界。在很多時候,只要有一方做出了行動,另一個人會立馬想到這個舉動有何深意。而在諸葛亮去世後,司馬懿沒有了敵手,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和沉澱,為司馬家奪取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陣前意氣風發的諸葛亮

籍籍無名之輩,卻得"鬼謀"看重

司馬懿曾輔佐過三個皇帝,當他還在曹操手下做事,沒有聲名大噪時,就已經引起了一個人的注意,即曹操帳下謀士郭嘉。郭嘉成名較早,因為用計高深莫測難以揣度,被許以"鬼謀"的雅號。不管是當時還是現在,郭嘉都是智慧的象徵,是三國時期當之無愧的大謀士。有一句話能夠看出人們對他的推崇,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那就是"郭嘉不死,臥龍不出。"

《中華古文明辭典》 :郭嘉,東漢末潁川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字奉孝。建安元年(196),投袁紹,以紹好謀無決,難成大事而離去。

在當時,品評人物也算是一件雅事,尤其是評價還未出名之輩,更能看出品評者的功力。能被人點評是不容易的,能得像郭嘉這樣有身份、有實力的人評價是更不容易的,而像司馬懿這樣,得大謀士的好評,那是極其難得的。如果放到現在,那就像是有關部門昭告天下,說你是特別有潛力的一個人,那得是多大的殊榮啊!

郭嘉劇照

當然,司馬懿也沒讓他失望,跟隨曹操的時候,主要是以文官的身份來積蓄力量。在這個時候,他其實只是顯得比較聰明,很能站隊,但還沒開始帶兵打仗。直到曹叡上位後,他才慢慢地展現自己的能力……

隱忍多年,一朝出手

這司馬懿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的,哪怕是跟隨曹叡時立下了許多功勞,但也僅是在曹氏集團有些名氣,可當時那種混亂的局面,這樣一個刻意隱忍的人肯定很難出名。要說郭嘉眼光還真是毒辣,看出來這司馬仲達非常人,結果還真是這樣。經過許久的隱忍,慢慢地積攢名望與實力,終於有一天,他開始搞事情了。

魏晉南北朝時期地圖

公元249年,曹爽離開洛陽去高平陵,就是在這期間,司馬懿瞅準了時機,幹了一件大事。其實曹爽本身也是聰明人,時時刻刻提防著司馬懿,因為那時候司馬懿的權力已經非常大了,要是有什麼非分之想,那曹氏家族不保。既然這樣,那曹爽為何放心地出去,把司馬懿留在家裡呢?原來,為了麻痺曹爽,司馬懿一直在裝病,表現得也非常老實。就是因為這樣,曹爽才勉強放下戒心,卻沒想到,這一下連後悔藥都沒得吃了。

軍政大權在手,始露真面目

曹叡是魏國的第二任皇帝,他為了制衡各個勢力,一邊重用司馬懿,一邊又扶持宗親曹爽,想著這樣應該就可以安然無憂了。後來,曹叡去世,將年幼的曹芳託付給曹爽以及司馬懿。曹芳更信任曹爽,給了他許多權力,又將司馬懿調離實權部門,這讓司馬懿心生警惕。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就因為曹爽的這次出門,司馬懿直接召集人手,奪取了軍權和政權。最後,曹爽曹芳沒有抵抗,直接投降,而心狠手辣的司馬懿直接誅曹爽三族,自此之後,朝堂上由司馬懿一家獨大,曹氏政權名存實亡。

曹芳劇照

總結

有實力的人都比較低調,這句話可能有點絕對,但其實也有一些道理。司馬懿這個人,人們對他的評價有褒有貶,不管其它方面如何,善於隱忍的特性是他成功的必備特質。權謀之術讓他得以積蓄力量,為後來的大業打好了基礎。在這一點上,哪怕是諸葛孔明可能都稍有不如吧!

參考文獻:《中華古文明辭典》 、《三國志》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系永史大典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侵權必究!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

相關焦點

  • 司馬懿到底有多能忍?
    司馬懿他的忍啊,一般人肯定是比不了的。當時曹操啊比較欣賞他,雖然看他有這個鷹視狼顧之相,但是還是想用,但司馬懿一直謙讓,一直不來。其實司馬懿當時就是想等曹操他們魏蜀吳三家消耗的差不多再出來。當時曹操讓他來當官,他就一直不去,不去也得有個理由吧,就裝病說自己中風,下不了床。
  • 司馬懿最強絕招究竟是啥?他僅出手兩次,曹操家業就毀於一旦
    司馬懿一生或許有好幾次裝瘋賣傻,但在歷史資料上確切記載只有兩次,在《三國演義》中卻僅有一次記載。史料是這樣記錄司馬懿第一次裝病,即建安六年(201年),司馬懿22歲,郡中推舉他為上計掾。當時曹操正任司空,聽到他的名聲後,便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職。司馬懿見漢朝國運已微,或覺得曹操閹黨出身,名聲不佳,便不想在曹操手下幹,藉口自己有風痺病,身體不能起居。這一通裝病,還真把曹操給騙了。
  • 深諳人性可得獲勝之道,看司馬懿的權謀,觀其過人素質
    在亂世之下,膽識過人,權謀出眾者往往能堪大用,成為一方勢力取勝的關鍵因素。那些在眾多領導者身邊的謀士,能審時度勢,探尋未來進程,為己方勢力鑄就更有利局勢。也因此謀士對於一個集團而言至關重要,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他們可洞察人心,運籌帷幄,對於人性的把握十分熟絡,譬如司馬懿,深諳人性可得獲勝之道,看司馬懿的權謀,觀其過人素質。關羽作為劉備集團的一大核心,其能力眾所周知,他憑藉著自己孔武有力的表現,將曹軍逼得進入困境,使得曹操也不得不低頭,甚至出現了想要遷都的想法。但是司馬懿又豈能坐視不管?
  • 司馬懿為何讓前線士兵挨凍,也不發棉衣?11年後才知他有多高明
    曹操還在世時,就非常忌諱司馬懿,他雖有雄心壯志,但是曹操認為他有「狼顧之相」,俗話說面由心生,古時又相對迷信,曹操自然會提防他。然而曹丕卻非常信任他,多次幫他說話,曹丕被封為魏王太子時,司馬懿升遷太子中庶子,輔佐曹丕,司馬懿任職期間是「每與大謀,輒有奇策」,他也開始得到重用。
  • 魏明帝送冬衣,司馬懿寧可士兵凍死也不發,11年後驚覺真高明
    (司馬光老爺子教會了日本人權謀)日本人學中國歷史,就能成忍者神龜政治家,這司馬懿該有多厲害啊?事實也確實如此,無論司馬家建立的西晉如何不堪,這司馬懿的手腕確實沒得說。出生於河內司馬家的司馬懿,自小就是天才代名詞,因為過人才華,在大漢時代周刊《月旦評》中被評世之英才。如此人才,對愛才如命的曹操而言,當然很有吸引力,也因此在經過一段波折後,使小聰明而不得的司馬懿成了曹操幕僚。其中手腕,讓人啼笑皆非。司馬懿裝病露餡,最後被人告發,曹操不管三七二十一,你不來就囚禁,最終收了司馬懿這禍害。
  •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再現1800年前波瀾壯闊的權謀暗戰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是由張永新執導,吳秀波、李晨、劉濤、于和偉、張鈞甯、唐藝昕、翟天臨、張芷溪、王勁松、王東、 檀健次、肖順堯、來喜等聯合主演的歷史題材權謀大劇。【波叔這個眼神,極有鷹的氣質】《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從曹魏一方的全新視角切入,詳細刻畫了魏國大軍師司馬懿跌宕起伏的傳奇一生,展現了波瀾壯闊的後三國時代。該劇於2017年6月22日在江蘇衛視、安徽衛視、優酷視頻播出。2018年4月3日,獲得第31屆電視劇飛天獎優秀電視劇獎。
  • 三國演義裡面排名前四位的軍師,司馬懿排第二,第一毫無疑問!
    亂世出英雄,相信大家都看過三國演義,裡賣你有非常多的能人義士,但是不得不說這四位在三國裡面起到了非常關鍵性的作用,下面就來詳細了解一下這四位擁有強大的軍事能力的人。1. 諸葛亮 劉備曾說:我得到諸葛亮,就和魚得到水一樣。
  • 都說司馬懿是權謀家,其實他武功很高,曾和三國第一猛將過招!
    都說司馬懿是權謀家,其實他的武功很高,曾和三國第一猛將過招!今天我們來說說司馬懿,這個歷史上頗具爭議的人物。有人說他是無恥的野心家,在其位不謀其政,老想著搞事情,也有人說他是偉大的權謀家,縱橫捭闔,運籌帷幄。俱往矣,小編來說說司馬懿的另一面——打架的能力。
  • 司馬懿曾譏諷諸葛亮權謀不足,但為何又在他死後稱讚其軍事才能?
    此次正面交鋒後,諸葛亮由於糧草不濟,不得已退回了蜀中,而司馬懿則在此之後,面對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他「堅壁拒守,以逸待勞」,與諸葛亮相持百餘日,最終活活地將諸葛亮耗死了。看起來,諸葛亮的北伐沒有獲得最終的勝利,而司馬懿則成功地抵擋了諸葛亮的進攻,這一切似乎都在司馬懿的預料之中。
  • 從《三國演義》中讀出司馬懿的「四個鮮明特質」
    司馬懿,字仲達,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說到司馬懿,相信大家還是有一定了解的,因為關於司馬懿的典故確實也有不少,比如,率軍拒蜀、死諸葛嚇走生仲達、受「巾幗之辱」、「裝傻」騙曹爽,等等。再加上,前一段熱播劇《軍事聯盟》,更是給觀眾科普了一下司馬懿的一生和故事。
  • 「司馬懿曬書」引發的血案
    《晉書·后妃傳》中有一段記載:「後少有德行,智識過人……宣帝初辭魏武之命,託以風痺,嘗暴書,遇暴雨,不覺自起收之。家惟有一婢見之,後乃恐事洩致禍,遂手殺之以滅口,而親自執爨。帝由是重之。」這個記載的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司馬懿曬書的前因後果。
  • 三國:有冢虎之名的司馬懿,是如何的「蠶食」掉曹魏的基業?
    導語:經常有人說其實司馬懿並沒有多少才能,主要是因為他比較長壽熬死了曹家三代帝王,所以才奪了曹魏的基業,這多少是因為三國演義中尊劉抑曹的主題,其實司馬懿確實是憑藉自身的能力最終才為其孫子司馬炎奠定了建立晉朝的條件,接下來讓我們看看正史之中的司馬懿到底是什麼樣的一位人物
  • 三國殺:貪狼吞天,「狼顧鷹視」之相的司馬懿竟是天狼星下凡?
    俗話說:相由心生,觀相之術從古至今都是一門學問。不少奇人異士都通過觀察別人的相貌而判斷其為人品性。三國時期的魏延便是因為後腦勺有反骨而遭到諸葛亮的懷疑與顧忌。最終也是在諸葛亮「鞠躬盡瘁」之後,魏延被馬岱取了首級。而在三國時期,另外一個具有奸佞之相之人也被世人廣泛知曉。不錯,此人正是司馬懿。
  • 驚悚的司馬懿屠城,多家度看三國之遼東之戰
    自己所謂的順序精讀這麼多期了,以前每篇文章都差不多講述《三國志》的一個自然段。今天,按照順序寫到了遼東之戰。熟悉的朋友們知道,公孫淵相關的傳記絕大部分都是由超長信件和少量官位提升組成的。之前小編描述他們之間的口水仗,我已經實在不想再寫了。萬幸,公孫淵終於叛亂了,為了犒賞自己之前每天分享他們的「口水信」,本文我將要全面的寫一寫遼東之戰。
  • 四千裡遠徵破敵 襄平之戰司馬懿盡顯軍神風採
    三國時期著名的戰役很多,例如有赤壁之戰、官渡之戰、夷陵之戰等。襄平之戰不太有名,卻是一場經典的遠程進攻戰役,此役中,司馬懿率軍遠徵四千裡,痛快淋漓地擊敗、消滅了遼東公孫淵政權,盡顯軍事家的風採。由於《三國演義》的影響,提起司馬懿,留給人們最深的印象應該是他與諸葛亮之間的鬥法了。
  • 藏在歷史裡的司馬懿
    相比之下,《晉書》裡的司馬懿豐滿了許多,智慧與爭議之舉都有所記錄,更加客觀,後人津津樂道的裝病隱居、狼顧之相這些典故都出於此。但司馬懿以患「風痺」,也就是風寒引起的肢節疼痛、麻木不能起居為由,予以婉拒。曹操不信,派人扮作刺客夜間行刺,司馬懿一裝到底,躺在床上一動不動,曹操只得作罷。7年後,曹操當了丞相,又想起了司馬懿,也許是對他的表演有所耳聞,特意給手下交代,這廝「若復盤桓,便收之」。司馬懿不敢再找藉口,「懼而就職」。
  • 無視大蛇丸咒印之術,五行遁術與三代不相上下,阿飛到底有多強?
    當時五影的查克拉已所剩無幾,所以他們面對阿飛的進攻毫無反擊之力,其他忍者聯軍也是如此,唯一能夠與阿飛戰鬥的人只有穢土轉生的四代,另外大蛇丸的鷹小隊也曾與阿飛發生過短暫的戰鬥。阿飛雖然身為白絕,卻展現出來了比其他白絕更為強大的實力,可見其不一般,那麼阿飛到底有多強呢?
  • 取捨之間,方顯「權謀家」本色
    魏國有一重臣,太祖武皇帝曹操曾如此評價這個人:鷹視狼顧,不可付以兵權;久必為國家大禍。蜀國丞相諸葛亮在北伐曹魏之前,對此人也是懼怕三分,他是這麼說的:「此人深有謀略,今督雍、涼兵馬,倘訓練成時,必為蜀中之大患。」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司馬懿,曹丕死前託孤重臣之一。
  • 三家歸晉,司馬懿功勞最大,識人用人之能也非常厲害!
    這首詩精準而凝練的概括與評價了司馬懿的一生。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 ),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裡(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曹魏政治家、軍事謀略家、權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之一。第一,司馬懿是一個戰略家,他對軍事人物的才能和水平都有比較正確的估計,能在軍事鬥爭廣闊而紛繁的舞臺上識辨人才。1,曹操晚年曾讓長史王必總督御林軍,司馬懿提醒他說: 「王必嗜酒性寬,恐不堪任此職。」(第六十九回)操反駁說: 「王必是孤披荊棘歷艱難時相隨之人,忠而且勤,心如鐵石,最足相當。」堅持任用王必。
  • 諸葛亮老婆聰明,周瑜老婆漂亮,司馬懿老婆能生,那誰更幸福呢?
    在這裡,說下大家想起三國,腦袋裡第一個閃現出來的魏蜀吳的代表名人,這三人就是司馬懿、諸葛亮和周瑜;但是這裡要說的不是他們的政績究竟有多麼好、權謀有多高、智商有多超群什麼的,就看看他們究竟誰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