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時代,你該如何抓住增長機會?| CKGSB Insights

2021-01-10 MBA中國網

作者 | 周春生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

來源 | 長江商學院EMBA

編者按

近些年來,以智能化、數位化為代表的新經濟正在中國以及世界範圍內蓬勃發展。新的經濟業態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顛覆了企業的經營方式,也重塑了宏觀經濟的運營機制。

針對新經濟時代因新技術催生出的種種變化,「無限供給」的概念被提出。無限供給究竟會對企業運營和經濟發展帶來哪些變化?企業在2021年如何看透、理解新經濟運營規律,抓住新經濟帶來的增長機會?

本篇文章,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周春生做了精彩的剖析,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周春生

普林斯頓大學金融學博士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

內循環下,哪些行業更值得關注?

即將到來的2021年是中國實現十四五計劃的開局之年。以內循環為基礎,內外循環相結合發展方略對於未來中國經濟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有重要意義。

從需求側看,內循環的關鍵在於提高內需,內需的核心是消費增長。因為內循環投資形成的更多是產能,如果沒有消費的拉動,投資將會造成產能進一步過剩。所以消費升級、消費需求的拉升對於內循環、對於中國未來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

在這個大形勢之下,對於存量行業、剛需行業的企業還有機會。但是想取得進一步的發展、實現快速的增長,還要靠改進、創新、提高產品的質量,成為成長的主渠道。

除了剛需行業,未來快速增長的消費領域更應該引人注視。消費新增長點在於消費創新,這裡總結為從滿足基本衣食住行升級為享受美好生活的康、育、娛等形態。

是健康、康養;

是教育、養育;

是快樂生活,包括廣義上的旅遊、休閒、娛樂以及文化消費。

在大量使用人工智慧的背景下,簡單勞動會逐漸被機器取代。同時人們越來越長壽,大家對健康、教育、創造、休閒娛樂的追求會進一步提高,這些產業也孕育著更多的增長機會。

從供給側看,內循環的核心是科技創新,產業升級,防止核心技術斷供。以市場換技術、以市場換經驗,換不來核心科技。科技創新、數位化(包括新基建)是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重要引擎。

無限供給,新經濟的分水嶺

想要充分理解當前的大變局,這裡要談一個新的經濟現象,叫做無限供給。

視頻:周春生教授解讀無限供給

什麼是無限供給?

以前的生產要素主要指土地、資本、勞動力。2020年4月9號黨中央國務院發文,提出了完善生產要素市場,在這三個傳統要素基礎上加了技術和數據。

傳統的生產要素和技術、數據的本質區別在於:傳統的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當中會不斷被損耗、折舊;而技術、數據一旦產生就永遠存在,就可以長期重複使用,沒有損耗、沒有折舊,是從0到1到無窮大的過程,這就是要素的無限供給。

因為無限供給,所以這些要素在轉換成產品的過程中是沒有成本的。比如微軟的Office軟體,一旦出了某個版本,永遠不會供不應求(供應不能滿足需求),當然也不會供過於求(沒有過剩的概念)。

同樣,微信、抖音等APP只要研發出來,一旦有了算法並且轉化成產品,再多人下載公司都能夠供應得上。這和傳統時代的汽車、房子、麵包、牛奶的有限供給形成了根本區別。這對傳統經濟思維是一種顛覆,因為具有這種無限的特徵,所以企業在產品定價、商業模式設計、競爭策略和企業增長方面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視頻:無限供給對企業會有哪些影響

無限供給勢必會帶來兩個趨勢,對於企業將帶來重要影響。

第一,資產無形化。

有限供給下,產品生產企業的規模取決於產能。而新經濟企業提供無限供給產品,生產企業的規模取決於用戶多少。

無限供給的供應量可以達到無窮,沒有產能上限和產能邊界。因此,無限品生產企業的成長通常不需要伴隨廠房、設備等固定資產的大量增加。

成功的新經濟類企業,特別是數字經濟企業一般擁有大量的無形資產。以無形資產為主,會成為未來新經濟發展的重要部分,這對於企業融資會帶來根本性的變化。

第二,用戶資產化。

在有限供給品領域,客戶常常是跟供應商做一次性交易,而新經濟企業和用戶是相互的長期關係。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用戶在使用微信或抖音APP時,不斷地給供應商創造各種各樣的價值、收入。流量變現就是企業用客戶去變現、賺錢。

無限供給品的增長規模效應主要體現在客戶端,客戶具有非常典型的資產特徵,所以叫做客戶資產化。這將商業的核心,從生產為王帶向客戶為王。

無限供給時代,企業如何應變?

在數位化、智能化不斷發展的無限供給時代,企業需要認清:

第一,企業增長由供給約束轉變為市場約束。這是一個根本性的變化。

第二,未來簡單勞動和智慧勞動之間的差異會持續擴大。對於所有企業而言,將來勞動力的質量遠比數量重要。原來我們經常說的勞動力紅利,未來可能不再舉足輕重。消費者的紅利、市場紅利可能變得更加重要。

第三,技術、創意、IP、商業模式、大數據等智慧成本將成為比機器設備更重要的生產要素。

企業最需要做的,就是發展你的無限供給元素。典型的無限供給元素是技術、數據。技術只要有一份,就可以不斷重複地使用,用在多件產品當中。這裡需要強調的是,無限供給並非網際網路巨無霸的專利,傳統行業有限品當中都有無限元素。

比如技術供應,當一項技術發明出來,產品化了,這個技術實際上可以無限使用。特斯拉因為它的造車技術、軟體系統、智能化程度等各方面更好,所以它超過了很多老牌製造廠商,如福特、通用、寶馬、奔馳。

同樣,像可口可樂它生產的飲料、罐裝肯定需要很多有限資源,但可口可樂的品牌、配方就是非常典型的無限供給要素。這個配方再生產1萬年依然可以繼續用,它不會因為大量地使用出現折舊、損耗,這就是無限供給。

傳統企業的產品附加值主要來自哪裡?

比如,你只是把麵粉變成了一個普通的麵包,附加值是很低的,麵包可能主要是賣麵粉的錢。但在一些製藥廠,把很少量的化學原料變成藥品,可能5塊錢的原料就能賣5000塊錢、1萬塊錢,這就是它的附加值。這些附加值主要來源於一些無限的要素,如技術、配方。所以,無限供給對任何一個行業的影響,都是值得大家思考的。

當然,無限供給也是相對的,當供給是無限的時候,需求端就變得更為重要了。怎樣才能吸引需求端?又需要你在供給上做足功課。這個供給原來可能追求的是數量,而現在追求的是質量和認知、認同。

幾個人用和幾億人用的APP,都是腦力勞動的成果,但結果大不相同。這是因為質量、品牌、客戶的認知和用戶的需求及偏好不同,因此營銷傳播也非常重要。

視頻:新經濟的競爭是人才、技術、理念和創意的競爭

新經濟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是技術的競爭,也是理念和創意的競爭。無限供給品一旦產生,給你帶來的收益可能是你原有投入的幾十倍、幾百倍、甚至上千倍。

無限供給時代,在網際網路的衝擊下,很多傳統行業陷入被革命的焦慮。但越是憂心忡忡,越是要積極求變。丹麥的馬士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為全球貿易增長速度下降,以及越來越多的物流公司的出現,航運公司的大哥馬士基感受到了壓力。

經過戰略分析之後,馬士基從原來的運輸公司變成了物流綜合服務供應商。就他的角色不單單是運輸,還幫客戶把建構、提單、報關、轉運等都做好體系化,全程追蹤,提供各種各樣的全自動服務。它跟IBM合作開發了TradeLens系統,建立了新的數位化、大數據技術工具,完成了華麗的轉型。

對企業來說,變局到來的時候我們喜歡還是厭惡其實都是無濟於事的,我們只能去擁抱、去適應,找到哪些東西能為我所用。

新經濟呼喚相適應的資本市場支持

我們現在認識到,科技創新和數字經濟是內循環的一大引擎,而科技和數字經濟具有資產無形化和客戶資產化的獨特屬性。

如果科技創新、數字經濟要做出具備無限供給能力的產品,勢必需要一個很強的團隊,當然也需要大量的前期資金支持。

但現實情況是,中國目前還是銀行間接金融主導的市場,科技創新和創業創新這些「無形資產」公司很難很快符合銀行抵押貸款的標準。

「無形資產」公司如何借貸融資?如何獲得資金的支持形成正向循環呢?我認為:

第一,在新的要素特徵下,新經濟企業需要新的金融估值模式。

第二,這些企業的資金來源應該通過資本市場、通過股權投資等等渠道以直接融資的形式解決。

金融與資本市場未來應更加強調結構金融,金融政策如信貸、股市將在促進內循環健康發展、經濟轉型、產業升級中發揮更大作用。

發展資本市場是科技內循環的重要支撐。在最近的一系列從中央領導到中國證監會的領導的各種講話表態當中增加直接融資的比重,就是未來中國金融市場發展的重點。而要做到這一點,引導儲蓄向投資、向資本市場轉移意義非常重大。

當然,在這個轉移的過程當中,保護投資者的利益至關重要,因為這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也涉及到中國的社會穩定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我想強調的是,投資者保護應該作為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另外也要防止一擁而上、重複投資產生科技泡沫,防止資本市場出現嚴重泡沫,出現大量的惡意炒作與割韭菜的行為。

期待2021年會變得更加美好。

相關焦點

  • 數位化覺醒之年,智慧營銷如何突破存量時代「增長瓶頸」?
    接下來的十年將是產業網際網路的黃金十年,企業數位化轉型浪潮將直接席捲大多數產業,就目前而言,如何實現企業降本增效與滿足客戶場景化需求的雙循環成為當務之急。 近日,騰訊企點2020年卓越客戶運營實踐者大會在珠海召開。會議中,騰訊企點對於企業在後疫情時代如何通過智慧服務營銷突破業務瓶頸,實現可持續增長給出了答案。
  • 淘寶小弟弟「特價版上線」 商家該如何抓住機遇?
    這是一個可以讓你坐擁全國工廠的APP,亮相首日便是硬生生把淘寶擠下去了。如果說淘寶是生活中商場超市的集合體,那麼「淘寶特價版」將帶你逛遍批發廠房,以工廠直供價獲得便宜好貨。作為全球首個以「C2M」定製商品為核心供給的新平臺,淘寶特價版也成為未來3年產業帶企業最大的增長機會,看來淘寶以後得跟小弟弟特價版淘寶互相依託,以核心數位化能力帶動整個市場了。
  • 劉新華:疫情進入全球下半場,中國創業公司如何抓住反脆弱的增長契機
    對於創業者來說,無論當下的傷害如何,最正確的心態一定是從應激反應的衝擊波中清醒過來,探尋新常態下的反脆弱增長之道。 結合全球疫情最新演變,劉新華分析了中國創業企業可以抓住的增長契機,指出可以在戰疫後重構增長的價值網絡,並為創業者帶來疫情下的10大實戰增長建議。
  • 萬字長文,解密未來保險公司數位化增長方法論
    線上化紅利、內容紅利、Z世代是這個時代賦予我們保險業變革的三大紅利,也是企業幾何級增長的槓桿機遇。我分別就三大紅利進行剖析,並基於此,我嘗試性提出未來保險公司數位化增長方法論:未來保險營銷的關鍵是,用內容營銷再造數位化渠道,用私域流量再造客戶全生命周期循環,流量池再次衍生和裂變內容。
  • 數字時代,誰會成為企業數位化轉型的引領者|數位化轉型|數位化|...
    從2020年年中以來,經濟增長結構上的內生動力逐步增強。然而,在這樣的條件下,中國市場的競爭優勢備受全球關注,國內的外資企業也紛紛加大投入。而且,後疫情時代外企不僅只有業務拓展,在數位化應用、商業模式上走中國式創新。並且不少外企的中國分公司也由此成為了數位化創新的先鋒,其創新成果也或多或少地影響著集團的其他分公司,體現出它更大的應用價值。
  • 一生中僅有的幾次改變人生的機會,你能抓住麼?
    因為人生中為數不多的幾次機會都沒有抓住」很多年輕人,很難理解這種痛苦,而當你見多了這樣的人,你就會越來越害怕自己有朝一日變成這種人。努力了十幾年二十幾年,什麼都懂什麼都會,最後還是一事無成。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在事業上一路往上爬的,一個團隊10個人,最終有一個人能爬上去就不錯了,其他90%的人都是社會和團隊發展的奠基者和被遺忘者。
  • 數位化時代需求轉變,企業如何開啟客制化之路?
    在演講中,宋玉明博士主要討論了關於數位化時代對用戶、客戶、市場和行業有些什麼樣的改變,以及企業轉型契機的一些思考,並探討了京北通宇作為電子元器件分銷行業服務商,怎麼樣在數位化時代提供基於客戶應用的客制化連接方案轉型,以期於客戶共同實現數位化時代的轉型,從而達到合作共贏。
  • | CKGSB Insights
    P2P雖然清零,但留下的教訓值得我們認真吸取,希望陳龍教授當時的分析思路能帶給你更為深刻的啟發和反思。2007年,P2P開始進入中國,彼時金融體系創新乏力、普惠金融難以推進,小微企業融資需求與個人投資者的理財需求恰好為P2P的繁榮發展提供了一片沃土,P2P甚至曾一度被視為中國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時代的開端。2013年起,P2P迎來了爆發式增長,平安集團、百度、騰訊、支付寶等都紛紛投資入局。
  • 大數據時代,如何抓住新一輪造富機會?牢記這4句話!
    那麼具體該如何捕捉、收集、運用大數據,提升傳統企業的經營能力呢?看完以下4個方法,就可以找到答案。1、智慧化經營2、大數據營銷3、智能化推薦4、大數據生產一在物資匱乏的時代,所有的經營都是圍繞貨產生。如我們想要在一個城市開一家母嬰店,不知道如何選址。那麼就可以直接藉助社交媒體平臺,去投放內容挖掘數據。首先可以根據指定區域(市、區、縣),透過關於母嬰育兒的視頻內容(講解育兒知識)。
  • 唯品會,如何抓住了喘息的機會?
    由此可見,當聚美優品私有化塵埃落定之時,唯品會卻抓住了喘息的機會。盈利遮「百醜」從歷史數據來看,截至本季度財報,唯品會已經實現連續29個季度盈利了。與此同時,財報數據顯示,唯品會四季度毛利潤 70 億元,同比增長了 30%,也使得該季度毛利率達到了 23.9%,比 2018 年同期高出 3.3 個百分點。而這一指標數據與京東2019年14.6%的毛利率,蘇寧易購15%左右的毛利率相比,仍是看到了很大的盈利空間。顯然,這也是二級市場看好唯品會的因由所在。
  • 企業該如何應對數位化轉型項目的挑戰?
    那麼我們如何面對挑戰?你可以通過以下六個步驟開始你的數位化轉型之路。 1、在數位化轉型過程中處理員工推諉問題 就我們的本性而言,人類喜歡常規——舒適區讓我們感到自在。當我們的舒適區發生變化並且不確定性進入我們的生活時,事情很容易開始變得嚴峻。經歷數位化轉型是不舒服的縮影——它可能使員工感到受威脅。
  • 數位化:後疫情時代機場非航收入提升的關鍵
    為了實現收益的快速恢復,機場需要思考如何應對這一改變。如何提升機場收益?以下6大挑戰就是機場經濟崛起的契機。1. 數位化的消費者現今,美國零售業20%的銷售額來源於電商,消費者對電商的接受程度穩步增長,疫情期間的增長甚至達到了過去10年的水平。當航空旅行恢復後,這將給傳統旅行零售渠道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 後疫情時代電商賽道遇風,若羽臣該如何逐浪前行
    剛剛過去的618作為疫情後的第一個購物節,根據各平臺公布的數據顯示,18日零點剛過,京東超市10分鐘整體成交額同比增長500%;天貓在18日凌晨第1小時成交額同比增長100%;蘇寧易購1小時全渠道銷售增長132%。在各行各業經濟放緩之時,電商賽道的潛力有待被激發。現在就來看看各方電商企業怎麼逐浪弄潮吧!
  • 陳春花:打造數位化時代的組織能力
    數位化時代理論創新引領者陳春花受邀參加了此次盛會,做了主題為《組織管理能力,決定企業的未來》的演講。  演講實錄內容如下:  一、今天必須理解數位化和新產業時代  1.理解數位化,數位化有兩個最重要的東西需要我們理解。  (1)數位化的本質特徵:所有的變化都是由變化的速度帶來的衝擊。
  • 業內人士探討數位化時代的機遇與挑戰
    與會嘉賓圍繞「變化」和「新生」,分享創業與投資經驗,探討如何在「變局」之中開創無限「新生局」。「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以一種極為深刻的方式帶我們走進了下一個商業周期。今年大大小小的特殊事件打破了常態化的發展軌跡。」創業邦創始人兼CEO南立新表示,過去的十年是移動網際網路的十年,新的十年是醫療健康、數位化的時代。
  • 新消費的兩萬億蛋糕,你該怎麼吃?
    未來五年,我們將迎來約兩萬億美元數位化消費的新增量。當消費日漸成為一種習慣、一種想像力、一種生活方式,比拼的是誰能真正走向消費者,誰能真正理解消費。那麼,究竟該如何理解這個時代的消費?如何準確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陳龍對數字時代消費趨勢的剖析與解讀。分享 | 陳龍來源 | 中國企業家雜誌作為企業家來說,我們只有在不確定性裡面抓住它的確定性。我今天分享的核心會圍繞消費升級和數字驅動的結合,或者說如何理解數字時代的消費。
  • 陳春花:打造數位化時代的組織能力(深度長文)
    12月5日,北大國發院王寬誠講席教授、BiMBA商學院院長陳春花教授出席「2019中國餐飲品牌力峰會」,詳細講解了數位化時代的組織能力該如何打造,以及餐飲業的機會在哪裡。以下,Enjoy:  這是你在這個時代一定要懂的事情。  2)數位化時代關注的重點是:時間不再是從過去到未來,而是從地點到速度再到加速度  數位化時代所關注的不是你過去做得如何,不是你有非常好的過去就意味著你有好的未來。  數位化時代更關心的是你現在在哪裡?你如何變化?
  • 如何抓住消費行業變量?深扒那些增長最快品牌的秘密
    包括如何找到行業中增長最快的細分類目?在大行業中尋找差異化切入點的維度有哪些?怎麼抓住外部變量,驅動增長?以及在流量紅利逐漸消失的今天,消費品牌應該培養哪些核心能力?「第一抓住短期變量,第二產品要hold住。如果這兩個事情都能抓住,你就能變成成長最快的公司。」以下為分享正文,有節選:為什麼小公司還有長大的機會?今天最重要的一頁PPT就是第一頁,它是我自己總結出來的,看待不同行業發展規律的方法。
  • 數位化時代已來,百度愛番番助力中小企業彎道超車
    每個番番節,也是每季「增長挑戰賽」的開啟日,而增長挑戰賽,更是希望賦能中小企業的營銷和業務團隊,通過相互比賽和學習,讓其擁有數位化運營和管理的思維與能力。 數位化轉型是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現在的數位化浪潮已經由不得企業選擇是否參與,區別只在於自己主動「下水遊」,還是站在岸上被迫「衝下水」。 記者還記得在今年雙11,百度愛番番邀請的SaaS領域專家崔強先生也提及了這個問題:現在的創業者甚至有了「數位化時代」原住民,他們從創業之初就已經熟練操作各種數位化系統和工具,數位化運營思維更是「與生俱來」。
  • 19:30正和島課堂:逆風翻盤 數位化賦能疫情後增長
    來源:新浪財經如何追回因疫情失去的時間,並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控制成本,是當前工作的關鍵所在。企業如何度過疫情難關?如果通過數位化賦能實現特殊時期的企業快速增長?正和島企業家線上暖心會第三季,共同聚焦全球後疫情時代,數位化如何賦能行業,實現快速增長。你我金之在冶,彼此雪中送炭,與您雲端相見。主題背景:「新基建」會推動一波新的數位化浪潮,嘉賓探討行業領軍企業會如何在這波浪潮中加速數位化進程,並在新的數位化基礎設施上進行商業模式的重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