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軍事報導】長津湖戰役,美軍陸戰1師和第7師遭到重創,被迫從空中、海上狼狽撤走。陸戰1師師長對記者說:「我們不是撤退,而是換一個方向進攻」,這不過是掩人耳目的說法。美軍第31團遭到重大損失,按美軍的說法,號稱「北極熊團」的31團損失一半。然而,不管怎麼說,其團旗被志願軍繳獲,證據確鑿,說是對「北極熊團」形成殲滅性打擊,也並不誇張。
二次戰役期間我志願軍繳獲的敵軍車輛(由志願軍老兵、原27軍《勝利報》社社長曲中一提供)
毛澤東致電彭德懷、鄧華及宋時輪:「慶祝我九兵團的兩次殲敵大勝利。」(《毛澤東軍事文集》第六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第225頁。)「九兵團此次在東線作戰, 在極困難條件之下, 完成了巨大的戰略任務。由於氣候寒冷、給養缺乏及戰鬥激烈, 減員達四萬人之多, 中央對此極為懷念。」《毛澤東軍事文集》第六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第241頁。)
長津湖戰役是抗美援朝中最大的一次勝仗,發生在第二次戰役的東線,長津湖戰役勝利的消息傳到國內,關押在撫順監獄中的日本戰犯突然在一夜之間來了一個180度大轉彎,對我們的管教幹部畢恭畢敬。要知道,在此之前日本人一直認為不是我們中國人把他打敗的,而是美國人。長津湖戰役,把日本人奉若天神的美國人都被打敗了。他們這才對解放軍口服心服,並接受了我們的改造。
長津湖勝利的捷報傳到國內,正在功德林改造的國民黨軍戰犯,也才開始接受了我軍的管教。此前,在解放戰爭中,解放軍俘虜的國民黨軍將軍們,無法正視其在解放戰爭中的失敗,總是為自己的失敗找這樣那樣的藉口,說什麼是由於上級戰略上的錯誤、解放軍打仗不正規等奇談怪論,最典型的就是廖耀湘,在遼瀋戰役失敗被俘後,對鄧華大吵:「你們打的什麼仗,一點也不正規,告訴林總,我不服。我堅決要求把部隊發還給我,重新開戰」。這些國軍將軍的心態,大概是覺得,他們到過美國、法國、德國、日本喝過洋墨水,或者在黃埔軍校畢業,西裝革履,裝備精良,卻敗給了沒上過洋軍校,穿著土棉襖的解放軍將領,心裡自然是頗不平衡。而長津湖戰役,解放軍將國民黨軍的老師美國軍隊也打敗了,這不能不讓他們感到解放軍是了不起的軍隊。長津湖戰役是打出了國威,打出了軍威。
「儘管如此,中國人民志願軍還是在戰役中取得了戰略性勝利。這支沒有機械化裝備的部隊將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國家——美國趕出了朝鮮,而且他們的對手是美國最卓越的將軍之一——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大國與將軍》第138頁)
「之前一直不被承認的中國,作為一股強大的力量,引起了整個世界的轟動。」這段經典的點評,是參加過長津湖戰役的海軍陸戰隊情報軍官派屈克·羅所說。儘管美國官方一直不願承認在長津湖敗給了志願軍,但在許多坦率的軍人那裡,他們承認敗給裝備比他們差得多的志願軍,而且對志願軍充滿了敬意。
1979年,曾任27軍軍長的彭德清率中國航運代表團,赴美參加新中國成立後中美海上首次通航儀式。在那裡迎接他的是貿易促進會的一位美國老兵。他對彭德清說:「過去我們都是軍人,我還去過朝鮮。」彭德清笑著說:「你們美國軍隊不行,只靠飛機、大炮。我們志願軍英勇善戰,能夠以劣勢裝備之師戰勝優勢裝備之敵。在長津湖地區,美陸戰第一師被志願軍打敗了,在新興裡的美軍就是被我的部隊殲滅的。」對方聽後故作大聲驚叫:「哎呀!你要再殲滅多一點,就把我也給殲滅了!」引得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彭德清在參觀美國工兵多年經營的裡比斯運河時,陪同參觀的美國友人說:「今天守備運河的部隊要鳴放禮炮歡迎你們,也是歡迎你這位軍人代表啊。」稍後,聽到了17發禮炮鳴響。這是對志願軍的尊敬,也是對中國人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