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3 2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9月20日、21日,建築與藝術學院終於迎來了2020級本科新生報到。為了讓「疫情」之下第一屆獨立自主報到的2020級新同學充分感受到到校即回家、師長即家人的溫情與溫暖,為這批「特殊」但卻「幸運」的大工新生留下難以忘卻的「大工初體驗」,學院精心策劃了「相識大工·結緣建藝」特色迎新季,通過「相識·躊躇滿志逢建藝」、「相識·意氣風發入大工」、「相識·風華正茂遇同窗」、「相識·扺掌而談寢室情」四個環節,幫助新生開啟大工生活的嶄新篇章!
相識·躊躇滿志逢建藝
為歡迎建藝學院心「新」念念的2020級新生的到來,幫助新生迅速了解、融入大工的學習生活,學院在線下線上開展了全方位的籌備工作:精心選派優秀教師擔任新生專業班主任、思政班主任,為學生的專業教育、思想教育打上「雙保險」;選拔優秀本科生擔任2020級本科「領飛計劃young導生」,幫助新生儘快適應大學;選拔學生黨員擔任「黨團接力員」,助力新生團支部的思想引領;精心準備學院專屬相框、手繪手冊、院服等「見面禮」;學院官微「DUT築夢藝聲」發布六篇「揭秘」系列推送,通過新生級隊群精準推送給新同學,一幅關於大工、建藝、輔導員、雙班主任、班導生以及全體新生的畫卷緩緩展開,一場特別的相遇就此開始。
學院領導歷來十分重視建藝學院迎新工作。9月21日上午,建藝學院院長唐建、黨委書記常亮,副院長蔡軍,副書記、副院長張碩、院長助理郭飛也深入迎新現場和學生宿舍,與新生和家長展開了深入交流,了解新生情況,表達對新生的期許與鼓勵。
9月21日上午9時,建藝學院2020級級隊成立儀式在建館門前準時開始,遠在千裡之外的新生家長們,這一次也通過直播,見證了新生級隊的正式成立。通過網際網路的「雲見面」,建立起「家—校」之間溝通交流的平臺,給新生家長吃了一顆「定心丸。
新升級隊成立儀式上,新生輔導員、雙班主任、新生YOUNG導生、黨團接力員在儀式上正式與全體新生見面並發言,表達了他們對學生未來發展的期待與祝願。
學院副書記、副院長張碩老師為與級隊日同天生日的新生慶生,並進行了2020屆級隊旗授旗儀式。同學們紛紛在籤名板上簽名同意遵守《建藝人誓詞》,力求始終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之後,新生摘取了學長學姐們的祝福語,並與大家共同留下了專屬2020級新生的大合影。整個主題儀式特點鮮明、紮實緊湊,為新生融入新環境、開始新生活打下了堅實基礎。
相識·意氣風發入大工
學院通過線上視頻與線下校園行相結合,為新生「全景」展示大工特色。
線上視頻從學習、生活、娛樂三方面切入,將學生入校前最為關心的問題悉數講解,藉助網際網路將學生從屏幕前拉入校園,讓學生入校前足不出戶就能「預見」大工魅力。
線下「紅色宣講團,帶你遊校園」特色迎新活動於報到後的9月21日下午進行,學院安排青年學子領航班成員進行引導,為2020級新生進行大工校園的遊歷與介紹。活動全程選取了9個有代表性的建築,使新生親臨其境全面了解大工紅色歷史故事,萌芽大工紅色基因。
相識·風華正茂遇同窗
為了幫助2020級新生順利適應大學生活,學院提前謀劃,主動作為,學生辦公室全體輔導員、班主任參與其中,制定了科學詳細的團輔方案,幫助新生樹立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增進班級內部交流。
9月21日上午,學院各級隊輔導員、班主任、班導生、黨團接力員帶領新生以班級為單位舉行了新生第一次班會暨團體輔導活動。各位師長帶領班級同學充分破冰熱身,通過大風吹、滾雪球等遊戲項目,讓新生們熟悉了本班同學,確定了班級口號,選拔出班級臨時負責人,初步為新班級樹立起團結互助、和諧穩定的氛圍。
相識·扺掌而談寢室情
寢室是學生們大學時代的另一個家,是大學生最直接參與的人際交往場所,對大學生人格完善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為減緩新生入學心理落差,營造家庭氛圍,讓每位新同學進入寢室的一瞬間就能感受到家的溫暖,以便更好適應新環境,學院提前收集了新生家庭合影並精心定製了極具建藝學院特色的畫板形相框。相框上「雲程發軔,幹霄凌雲,致知力行,踵事增華」十六個字寄託了學院對2020級新同學的殷殷期望。
9月21日,各寢室分別召開了第一次寢室會,選舉寢室長並共同學習寢室公約,了解寢室規章,討論寢室建設目標,建立寢室值日制度。本環節是新生寢室建設的良好開端,傳達了學院對學生生活的熱切關懷。希望所有新生同學一起努力,一起進步,一起維護寢室的衛生環境,讓我們的集體欣「新」向榮,越來越好!
心「新」念念,欣「新」向榮,建藝學院的「相識大工·結緣建藝」特色迎新活動創新服務形式,彰顯人文關懷,充分踐行立德樹人的社會主義教育根本任務,注重學生在學校的每時每刻,並充分立足學科特色、結合學院實際,萌芽學生大工「紅色基因」,著力構築起自入校開始,一直貫穿到畢業乃至步入社會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體系,為培育志存高遠、腳踏實地,不畏艱難險阻,勇擔時代使命,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的新時代建藝青年不懈奮鬥!
新聞來源:大工新聞網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