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錢粉們的後臺留言之要求,希望多看到有關銀鋌銀錠的相關知識介紹。今天,錢和藝術為錢粉們整理介紹一些唐、宋、金、元、明銀鋌!這些銀鋌個個價值不菲!附成交價,供大家學習研究之用。希望你們喜歡!
簡單而言,這類貨幣就形制可分為幾種:船形、條形、餅形,不同形狀有著不同的名稱,船形的一般稱銀錠,條形的一般稱銀鋌,餅形的一般稱銀餅。
鋌古代稱未經冶鑄的銅鐵,古同「錠」,專門鑄成的各種形態的金銀塊,用以貨幣流通。「鋌」字在南宋末年到元代初期逐漸演變為「錠」字。
唐代素麵五十兩船型銀鋌
2019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140,300
●簡介:唐代素麵五十兩船型銀鋌一枚,重量:1954克,體積較大,為便於運輸與貯藏,雙翅向內敲扁疊放,錠體保存十分完整,未有脆化脫落,深灰色原始皮殼,品相極為難得,GBCA XF
唐代素麵五十兩船型銀鋌
2018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71,300
●簡介:唐代素麵五十兩船型銀鋌一枚,重量:1754克,此鋌體積較大,為便於運輸與貯藏,大多將其兩端向內敲扁疊放;此枚自然原始皮殼,二翅雖有部分缺失,基本保存完整,較為難得
宋代「彭州 易家記」四兩銀鋌
2019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11,500
●簡介:宋代「彭州 易家記」四兩銀鋌一枚,重量:120克,造型優美,銘文清晰,十分少見,GBCA AU
彭州位於四川省成都市的西北部,自古就有「天府金盆、蜀中膏腴」之稱,是古蜀文化發源地之一,唐武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置彭州,宋因舊制。
南宋「京銷鋌銀 廣東鈔庫」十二兩半銀鋌
估價(人民幣):60,000-80,000
2019年拍賣未成交
●簡介:南宋「京銷鋌銀 廣東鈔庫」十二兩半銀鋌一枚,戳記:「京銷鋌銀 廣東鈔庫 梁平驗」,刻字:「南安軍蔡照」,重量:446克,廣東鈔庫銀鋌存世無多,此枚砸戳、鏨刻銘文均完整清晰,厚重原始包漿,保存較好,GBCA XF
「南安軍」,南宋時屬江南西路,位於今江西省大餘縣一帶。「廣東鈔庫」是設立在廣南東路的賣鈔庫,專門承接鹽鈔的印發、買賣、兌換等業務,也稱廣州賣鈔庫。「梁平驗」即由梁平檢驗成色後加蓋的戳記。人名刻字「蔡照」,則是官辦鹽專賣與鹽課機關榷貨務的監督官名。
南宋「京銷鋌銀」六排戳十二兩半銀鋌
2018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33,350
●簡介:南宋「京銷鋌銀」六排戳十二兩半銀鋌一枚,重量:450克,自然原始皮殼,保存頗佳,華夏評級 近未使用
「京銷鋌銀」,即京城臨安金銀交引鋪銷鑄的鋌狀白銀。成色、重量均有保證,上解時無需再行檢驗。
金代五十兩銀鋌
2019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201,250
●簡介:金代五十兩銀鋌一枚,重量:1992克,刻字:「徐□ 鄭公甫 肆拾玖兩捌錢 行人鄭公甫 行人 楊□順秤 □□秤」;戳記:使司 使司 龍中二,另砸花押三處;存世的金代銀鋌,絕大部分由各級公立博物館館藏,民間流傳甚少,打篆書「使司」戳記者,目前僅見二品,此枚之外,另枚亦見載於《銀的歷程》一書,極為珍罕;拍品造型規整,通體厚重褐色包漿,銘文完整清晰,品相尤佳,GBCA AU
「徐□」是金銀鋪主或匠名。「行人」和「秤子」是金銀行鋪從業者。「行人」即銀行鋪人,通常為城鎮中金銀行會的領導者,負責鑑定銀鋌並評估實價。「秤」即秤子,是掌管秤盤、收支官物的官府差役,負責鑑定銀鋌的成色、重量等。一般刻有「行人」、「秤子」的銀鋌,上繳官府或進入流通時,無需再行檢驗和稱重。「使司」則是金代轉運司、鹽使司、勸農使司等國家機關的簡稱,打有此戳記的白銀,多與賦稅或商業貿易有關。花押則是金代銀鋌上常見的印記,為金銀鋪所鑿刻,流通中有已驗明身份之含義。金代銀鋌的另一特色是將重量的標示精確到兩、錢,甚至半錢。
金代五十兩銀鋌
2019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115,000
●簡介:金代五十兩銀鋌一枚,重量:1958克,刻字「劉仲元 肆拾玖兩 行人劉仲元 劉百通秤」,戳記:「官□□」、「官□□」、「使□□」、「使司」,另砸花押多處,金代五十兩經典器形;存世的金代銀鋌,絕大部分由各級公立博物館館藏,民間所見極少;鋌面銘文及砸戳清晰可辨,包漿輕薄,蜂窩疏密自然,底綴銀珠,除錠面有局部劃傷外,品相頗佳,GBCA AU58
銘文「劉仲元」,金銀鋪主名,亦或匠名。「行人」和「秤子」皆為金銀鋪業者。「行人」通常為金銀行會領導者,負責鑑定並評估價格。「秤」即秤子,官府差役,負責掌管秤盤、收支官物,以及鑑定銀鋌成色、重量等。通常刻有「行人」、「秤子」的銀鋌,上繳官府或進入流通時,無需再行檢驗和稱重。「使司」,政府機關,金代轉運司、鹽使司、勸農使司之簡稱,打有此戳記的白銀,多與賦稅或商業貿易有關。花押是金銀鋪所鑿印記,於金代銀鋌常見,有驗明身份之含義。金代銀鋌大多將重量精確到錢,甚至半錢。拍品銘文「肆拾玖兩」,未標示至「錢」,而於「兩」後打符號「 」,推測應為四十九兩整之意,此情形並非孤例,但所見極少。
金代「真花銀 翟家記」五十兩銀鋌
2018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172,500
●簡介:金代「真花銀 翟家記」五十兩銀鋌一枚,重量:1995克,戳記:「真花銀 翟家記」,刻字:「行人韓禎兒 王亨道秤 專知副劉溫才 宋一 重肆拾玖兩玖錢」,另砸花押三處;目前存世的金代銀鋌,絕大部分由各級公立博物館館藏,民間所見甚少,此枚鋌面銘文及砸戳均深峻清晰,品相完好,尤為難得,華夏評級 極美
此枚銀鋌為金代前期首府上京城(今黑龍江省阿城縣南)所鑄造的商民用鋌,「翟家記」為金銀鋪名,系上京城金銀行鋪。「真花銀」則表示銀鋌成色。
「行人」和「秤子」是金銀行鋪從業者。「行人」即銀行鋪人,通常是城鎮中金銀行會的領導者,專門負責鑑定銀鋌並評估實價。「秤」即秤子,是掌管秤盤、收支官物的官府差役,負責鑑定銀鋌的成色、重量等。一般刻有「行人」、「秤子」的銀鋌,上繳官府或進入流通時,無需再行檢驗和稱重。
金代倉庫場務主管稱「專知」,督率倉、庫、鬥、秤、掐子等,與其副手合稱「專知副」。
花押是金代銀鋌上常見的印記,為金銀鋪的鑄造標記,在流通過程中有已驗明身份的含義。金代銀鋌的另一特色是其重量標示精確到兩、錢,甚至半錢。
大蒙古國「真定路 真定河澗課」五十兩銀鋌
估價(人民幣):140,000-180,000
2019年拍賣未成交
●簡介:大蒙古國時期「真定路 真定河澗課」五十兩銀鋌一枚,重量:1992克,鋌面銘文均為砸戳,戳記:「真定路 真定河澗課 庫官 □□ 韓孟 劉□ 銀匠郭安 銀匠劉德 李□」,元代官鑄五十兩銀鋌傳世稀少,迄今僅發現三十餘枚,多入藏公立博物館,民間流傳極罕;此鋌系真定河澗課稅所徵收之鹽稅折銀,造型頗似宋鋌,弧首束腰,狹長厚重,具典型蒙元時期銀鋌式樣,包漿自然滯厚,鋌面局部銀光閃亮,可見成色一等,保存完好,對於蒙元時期財稅史及古代白銀貨幣史的研究,均具有極高的歷史文獻價值和重要的文物收藏價值,GBCA XF
「真定路」位於今河北省石家莊正定縣,元代重要行政區劃,隸中書省。「河澗」即今河北省滄州市轄河間縣級市,是蒙元時期北方主要鹽產地,有鹽場二十二處,設轉運鹽使司。倉庫管理之職稱為「庫官」。
元代平準庫「花銀」五兩銀鋌
2019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31,050
●簡介:元代平準庫「花銀」五兩銀鋌一枚,重量:160克,弧首束腰,郭高中窪,面布松紋,葫蘆形戳記完整清晰,品相完好,極為少見,GBCA AU+
蒙元滅金後,行鈔成為既定國策,為了以鈔票作為唯一的法定貨幣,金銀被剝奪通貨的資格。中統五年(1264年),朝廷在各路廣設平準庫,買賣金銀,平準鈔法,並禁止金銀私相交易。平準庫庫銀,分為課銀、白銀、花銀三種。其中花銀為主軸,戳記無官府名,未紀年,僅簡單加蓋「花銀」字樣,因出自各路所鑄,印記與風格多不相同。這些平準庫花銀銀鋌,不是出自各路平準庫官匠之手,就是受庫官委託鑄造,鑄行時間約四十五年,直至大德八年(1304年),開金銀私易之禁,許民間從便買賣,革去平準庫,只稱行用庫為止。
明代素麵十兩銀鋌
2018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32,200
●簡介:明代素麵十兩銀鋌一枚,重量:366克,為民間所鑄,弧首束腰,造型優美,自然原始皮殼,成色上佳,除一邊翅邊沿小損外,基本保存完好,華夏評級 極美
明代「內承運庫 花銀」二十五兩銀鋌
估價(人民幣):100,000-200,000
2018年拍賣未成交
●簡介明代「內承運庫 花銀」二十五兩銀鋌一枚,重量:921克,造型弧首束腰,二首微翹,有翅,平底,具明代官鑄銀鋌的典型式樣,存世寥若晨星,此前僅發現三枚,其中五十兩二枚、二十五兩一枚;此枚二十五兩為最新發現,鋌面銘文無匠名,應為較早期進入內承運庫之銀兩,銘文清晰可辨,自然原始皮殼,面泛五彩銀光,除上下邊翅缺損之外,保存完好,首度現身於公開拍賣,具有極高的古代白銀貨幣史研究價值和重要的文物收藏價值,華夏評級 近未使用。本件拍品的金屬X射線檢測數據為:含銀96.47%,含金1.87%,含銅0.8%,含鐵0.7%,含鉛0.16%。
明代的內庫,是皇室十二個庫房的統稱,具體包括內承運庫、廣積庫、甲字庫、乙字庫、丙字庫、丁字庫、戊字庫、贓罰庫、廣盈庫、廣惠庫、天財庫、供用庫。
「花銀」,即「金花銀」。英宗正統元年(1436年),皇帝下令將江浙、江西、湖廣等不通舟楫地區的米麥官俸,以布絹、白銀折納,直接解送內承運庫,劃為己有,謂之金花銀。
參考資料:
1.參閱李曉萍著《南宋金銀鋌收藏與鑑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年,頁77-78。
2.參閱李曉萍著《元寶收藏與鑑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頁38-41。
3.參閱李曉萍著《明代賦稅銀錠考》,文物出版社,2013年,頁227-236。
4.參閱李曉萍著「蒙元時期真定路河澗鹽稅銀錠考」一文,刊載於林崇誠等主編《元是無價寶 慶豐泰·銀錠珍藏》,臺灣歷史博物館,2016年,頁35-41。
圖片資料來源:誠軒拍賣
如果文章對您有幫助
請你關注錢和藝術公眾號
ID:ldxq0931
呈請您在看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