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金、元、明銀鋌!你識得幾枚?

2020-12-24 騰訊網

應錢粉們的後臺留言之要求,希望多看到有關銀鋌銀錠的相關知識介紹。今天,錢和藝術為錢粉們整理介紹一些唐、宋、金、元、明銀鋌!這些銀鋌個個價值不菲!附成交價,供大家學習研究之用。希望你們喜歡!

簡單而言,這類貨幣就形制可分為幾種:船形、條形、餅形,不同形狀有著不同的名稱,船形的一般稱銀錠,條形的一般稱銀鋌,餅形的一般稱銀餅。

鋌古代稱未經冶鑄的銅鐵,古同「錠」,專門鑄成的各種形態的金銀塊,用以貨幣流通。「鋌」字在南宋末年到元代初期逐漸演變為「錠」字。

唐代素麵五十兩船型銀鋌

2019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140,300

●簡介:唐代素麵五十兩船型銀鋌一枚,重量:1954克,體積較大,為便於運輸與貯藏,雙翅向內敲扁疊放,錠體保存十分完整,未有脆化脫落,深灰色原始皮殼,品相極為難得,GBCA XF

唐代素麵五十兩船型銀鋌

2018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71,300

●簡介:唐代素麵五十兩船型銀鋌一枚,重量:1754克,此鋌體積較大,為便於運輸與貯藏,大多將其兩端向內敲扁疊放;此枚自然原始皮殼,二翅雖有部分缺失,基本保存完整,較為難得

宋代「彭州 易家記」四兩銀鋌

2019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11,500

●簡介:宋代「彭州 易家記」四兩銀鋌一枚,重量:120克,造型優美,銘文清晰,十分少見,GBCA AU

彭州位於四川省成都市的西北部,自古就有「天府金盆、蜀中膏腴」之稱,是古蜀文化發源地之一,唐武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置彭州,宋因舊制。

南宋「京銷鋌銀 廣東鈔庫」十二兩半銀鋌

估價(人民幣):60,000-80,000

2019年拍賣未成交

●簡介:南宋「京銷鋌銀 廣東鈔庫」十二兩半銀鋌一枚,戳記:「京銷鋌銀 廣東鈔庫 梁平驗」,刻字:「南安軍蔡照」,重量:446克,廣東鈔庫銀鋌存世無多,此枚砸戳、鏨刻銘文均完整清晰,厚重原始包漿,保存較好,GBCA XF

「南安軍」,南宋時屬江南西路,位於今江西省大餘縣一帶。「廣東鈔庫」是設立在廣南東路的賣鈔庫,專門承接鹽鈔的印發、買賣、兌換等業務,也稱廣州賣鈔庫。「梁平驗」即由梁平檢驗成色後加蓋的戳記。人名刻字「蔡照」,則是官辦鹽專賣與鹽課機關榷貨務的監督官名。

南宋「京銷鋌銀」六排戳十二兩半銀鋌

2018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33,350

●簡介:南宋「京銷鋌銀」六排戳十二兩半銀鋌一枚,重量:450克,自然原始皮殼,保存頗佳,華夏評級 近未使用

「京銷鋌銀」,即京城臨安金銀交引鋪銷鑄的鋌狀白銀。成色、重量均有保證,上解時無需再行檢驗。

金代五十兩銀鋌

2019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201,250

●簡介:金代五十兩銀鋌一枚,重量:1992克,刻字:「徐□ 鄭公甫 肆拾玖兩捌錢 行人鄭公甫 行人 楊□順秤 □□秤」;戳記:使司 使司 龍中二,另砸花押三處;存世的金代銀鋌,絕大部分由各級公立博物館館藏,民間流傳甚少,打篆書「使司」戳記者,目前僅見二品,此枚之外,另枚亦見載於《銀的歷程》一書,極為珍罕;拍品造型規整,通體厚重褐色包漿,銘文完整清晰,品相尤佳,GBCA AU

「徐□」是金銀鋪主或匠名。「行人」和「秤子」是金銀行鋪從業者。「行人」即銀行鋪人,通常為城鎮中金銀行會的領導者,負責鑑定銀鋌並評估實價。「秤」即秤子,是掌管秤盤、收支官物的官府差役,負責鑑定銀鋌的成色、重量等。一般刻有「行人」、「秤子」的銀鋌,上繳官府或進入流通時,無需再行檢驗和稱重。「使司」則是金代轉運司、鹽使司、勸農使司等國家機關的簡稱,打有此戳記的白銀,多與賦稅或商業貿易有關。花押則是金代銀鋌上常見的印記,為金銀鋪所鑿刻,流通中有已驗明身份之含義。金代銀鋌的另一特色是將重量的標示精確到兩、錢,甚至半錢。

金代五十兩銀鋌

2019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115,000

●簡介:金代五十兩銀鋌一枚,重量:1958克,刻字「劉仲元 肆拾玖兩 行人劉仲元 劉百通秤」,戳記:「官□□」、「官□□」、「使□□」、「使司」,另砸花押多處,金代五十兩經典器形;存世的金代銀鋌,絕大部分由各級公立博物館館藏,民間所見極少;鋌面銘文及砸戳清晰可辨,包漿輕薄,蜂窩疏密自然,底綴銀珠,除錠面有局部劃傷外,品相頗佳,GBCA AU58

銘文「劉仲元」,金銀鋪主名,亦或匠名。「行人」和「秤子」皆為金銀鋪業者。「行人」通常為金銀行會領導者,負責鑑定並評估價格。「秤」即秤子,官府差役,負責掌管秤盤、收支官物,以及鑑定銀鋌成色、重量等。通常刻有「行人」、「秤子」的銀鋌,上繳官府或進入流通時,無需再行檢驗和稱重。「使司」,政府機關,金代轉運司、鹽使司、勸農使司之簡稱,打有此戳記的白銀,多與賦稅或商業貿易有關。花押是金銀鋪所鑿印記,於金代銀鋌常見,有驗明身份之含義。金代銀鋌大多將重量精確到錢,甚至半錢。拍品銘文「肆拾玖兩」,未標示至「錢」,而於「兩」後打符號「 」,推測應為四十九兩整之意,此情形並非孤例,但所見極少。

金代「真花銀 翟家記」五十兩銀鋌

2018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172,500

●簡介:金代「真花銀 翟家記」五十兩銀鋌一枚,重量:1995克,戳記:「真花銀 翟家記」,刻字:「行人韓禎兒 王亨道秤 專知副劉溫才 宋一 重肆拾玖兩玖錢」,另砸花押三處;目前存世的金代銀鋌,絕大部分由各級公立博物館館藏,民間所見甚少,此枚鋌面銘文及砸戳均深峻清晰,品相完好,尤為難得,華夏評級 極美

此枚銀鋌為金代前期首府上京城(今黑龍江省阿城縣南)所鑄造的商民用鋌,「翟家記」為金銀鋪名,系上京城金銀行鋪。「真花銀」則表示銀鋌成色。

「行人」和「秤子」是金銀行鋪從業者。「行人」即銀行鋪人,通常是城鎮中金銀行會的領導者,專門負責鑑定銀鋌並評估實價。「秤」即秤子,是掌管秤盤、收支官物的官府差役,負責鑑定銀鋌的成色、重量等。一般刻有「行人」、「秤子」的銀鋌,上繳官府或進入流通時,無需再行檢驗和稱重。

金代倉庫場務主管稱「專知」,督率倉、庫、鬥、秤、掐子等,與其副手合稱「專知副」。

花押是金代銀鋌上常見的印記,為金銀鋪的鑄造標記,在流通過程中有已驗明身份的含義。金代銀鋌的另一特色是其重量標示精確到兩、錢,甚至半錢。

大蒙古國「真定路 真定河澗課」五十兩銀鋌

估價(人民幣):140,000-180,000

2019年拍賣未成交

●簡介:大蒙古國時期「真定路 真定河澗課」五十兩銀鋌一枚,重量:1992克,鋌面銘文均為砸戳,戳記:「真定路 真定河澗課 庫官 □□ 韓孟 劉□ 銀匠郭安 銀匠劉德 李□」,元代官鑄五十兩銀鋌傳世稀少,迄今僅發現三十餘枚,多入藏公立博物館,民間流傳極罕;此鋌系真定河澗課稅所徵收之鹽稅折銀,造型頗似宋鋌,弧首束腰,狹長厚重,具典型蒙元時期銀鋌式樣,包漿自然滯厚,鋌面局部銀光閃亮,可見成色一等,保存完好,對於蒙元時期財稅史及古代白銀貨幣史的研究,均具有極高的歷史文獻價值和重要的文物收藏價值,GBCA XF

「真定路」位於今河北省石家莊正定縣,元代重要行政區劃,隸中書省。「河澗」即今河北省滄州市轄河間縣級市,是蒙元時期北方主要鹽產地,有鹽場二十二處,設轉運鹽使司。倉庫管理之職稱為「庫官」。

元代平準庫「花銀」五兩銀鋌

2019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31,050

●簡介:元代平準庫「花銀」五兩銀鋌一枚,重量:160克,弧首束腰,郭高中窪,面布松紋,葫蘆形戳記完整清晰,品相完好,極為少見,GBCA AU+

蒙元滅金後,行鈔成為既定國策,為了以鈔票作為唯一的法定貨幣,金銀被剝奪通貨的資格。中統五年(1264年),朝廷在各路廣設平準庫,買賣金銀,平準鈔法,並禁止金銀私相交易。平準庫庫銀,分為課銀、白銀、花銀三種。其中花銀為主軸,戳記無官府名,未紀年,僅簡單加蓋「花銀」字樣,因出自各路所鑄,印記與風格多不相同。這些平準庫花銀銀鋌,不是出自各路平準庫官匠之手,就是受庫官委託鑄造,鑄行時間約四十五年,直至大德八年(1304年),開金銀私易之禁,許民間從便買賣,革去平準庫,只稱行用庫為止。

明代素麵十兩銀鋌

2018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32,200

●簡介:明代素麵十兩銀鋌一枚,重量:366克,為民間所鑄,弧首束腰,造型優美,自然原始皮殼,成色上佳,除一邊翅邊沿小損外,基本保存完好,華夏評級 極美

明代「內承運庫 花銀」二十五兩銀鋌

估價(人民幣):100,000-200,000

2018年拍賣未成交

●簡介明代「內承運庫 花銀」二十五兩銀鋌一枚,重量:921克,造型弧首束腰,二首微翹,有翅,平底,具明代官鑄銀鋌的典型式樣,存世寥若晨星,此前僅發現三枚,其中五十兩二枚、二十五兩一枚;此枚二十五兩為最新發現,鋌面銘文無匠名,應為較早期進入內承運庫之銀兩,銘文清晰可辨,自然原始皮殼,面泛五彩銀光,除上下邊翅缺損之外,保存完好,首度現身於公開拍賣,具有極高的古代白銀貨幣史研究價值和重要的文物收藏價值,華夏評級 近未使用。本件拍品的金屬X射線檢測數據為:含銀96.47%,含金1.87%,含銅0.8%,含鐵0.7%,含鉛0.16%。

明代的內庫,是皇室十二個庫房的統稱,具體包括內承運庫、廣積庫、甲字庫、乙字庫、丙字庫、丁字庫、戊字庫、贓罰庫、廣盈庫、廣惠庫、天財庫、供用庫。

「花銀」,即「金花銀」。英宗正統元年(1436年),皇帝下令將江浙、江西、湖廣等不通舟楫地區的米麥官俸,以布絹、白銀折納,直接解送內承運庫,劃為己有,謂之金花銀。

參考資料:

1.參閱李曉萍著《南宋金銀鋌收藏與鑑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年,頁77-78。

2.參閱李曉萍著《元寶收藏與鑑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頁38-41。

3.參閱李曉萍著《明代賦稅銀錠考》,文物出版社,2013年,頁227-236。

4.參閱李曉萍著「蒙元時期真定路河澗鹽稅銀錠考」一文,刊載於林崇誠等主編《元是無價寶 慶豐泰·銀錠珍藏》,臺灣歷史博物館,2016年,頁35-41。

圖片資料來源:誠軒拍賣

如果文章對您有幫助

請你關注錢和藝術公眾號

ID:ldxq0931

呈請您在看審閱!

相關焦點

  • 元朝人的困惑:遼、宋、金這三個朝代裡,究竟哪個才是正統?
    關於三朝正統地位的爭論元世祖中統二年,蒙古統一中原,開始命史臣編修《遼史》與《金史》。之後南下滅宋,董文炳於臨安擔任留事,曾說:「國可滅,史不可滅。」於是將宋史館中的典籍全部運往元大都,世祖又下令修《宋史》,然而花費了好多年,始終沒有出定稿。這是因為義例未辯,正統未定,爭論不絕的緣故。
  • 葉鹿鳴多金紳士人品好,賀繁星為什麼最後還是選擇了元宋?
    一口氣追完《下一站是幸福》,結尾正如大部分的偶像劇一樣,女主角最後還是會選擇看起來比男二差的男一,賀繁星最後還是選擇了元宋。許多人為葉鹿鳴感到惋惜!他多金紳士又有趣,在賀繁星父母眼裡還是性格好、人品好,整部劇很大的篇幅也是賀繁星嘗試著和他交往的內容。
  • 「一頁宋版一兩金"都不足以反映宋版書的珍貴
    「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展出的宋刻《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第一卷。  省圖書館古籍文獻中心主任、副研究館員劉冰說:「宋朝是我國古代雕版印刷發展的一個高峰,經過宋末以後的戰爭,傳世日漸稀少,到了明代便有了『一頁宋版一兩金』說法,這就不難理解這部古籍上面沒有留下任何墨跡的原因了。」  就是說這部古籍早就特別珍貴了,沒有哪位主人捨得在書頁上面寫寫畫畫。  清代中期,這部宋刻《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入藏清內府。
  • 秦、漢、唐、宋,這四本歷史小說,帶你走進華夏的四個朝代
    秦、漢、唐、宋,這四本歷史小說,帶你走進華夏的四個朝代。大家好,我是心矢,今天給大家帶來有關秦、漢、唐、宋,這四個朝代的歷史小說,希望大家喜歡,廢話不多說,進入小說的推薦環節:《秦吏》七月新番 335萬字完結戰國之末,華夏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貴為公子。他卻重生成秦國小卒黑夫,雲夢秦簡中的小人物。
  • 「詩詞鑑賞」十首處暑詩詞,讓你體會初秋的美好!
    題郊居唐-陸龜蒙強起披衣坐,徐行處暑天。上階來鬥雀,移樹去驚蟬。莫問鹽車駿,誰看醬瓿玄。長江宋-蘇泂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白頭更世事,青草印禪心。放鶴婆娑舞,聽蛩斷續吟。極知仁者壽,未必海之深。處暑後風雨元-仇遠疾風驅急雨,殘暑掃除空。因識炎涼態,都來頃刻中。紙窗嫌有隙,紈扇笑無功。
  • 飛花令,含有天上的詩句,你知道多少?
    天上,與人間相對應,在詩人心中,天上有神仙、宮闕、以及夜晚的漫天星辰和白天的朵朵彩雲等等,那麼,含有天上的詩句,你知道多少?宮中擾擾曝衣樓,天上娥娥紅粉席。——唐·貫休《偶作五首》興酣直上百尺樓,天上星辰必親摹。——元·王冕《雪中次韻答劉提舉》亭皋草木猶蔥蒨,天上風雲已慘悽。
  • 一頁宋版 一兩金
    近日,在北京永樂首拍中國古代書畫夜場中,宋代出版的王安石文集——宋龍舒本《王文公文集》《宋人佚簡》三卷經過現場激烈競價,最終以2.6335億元人民幣成交,創造宋版書最高拍賣成交紀錄,同時也使之成為目前最貴古籍善本。
  • 漢服類型你了解多少?晉制漢服瀟灑,唐制漢服俏麗,宋制漢服含蓄
    下面的這些漢服類型,你了解多少呢?01晉制漢服女子晉制漢服制式仍然按照秦漢時期的方式,整體上來看是比較寬鬆的。02唐制漢服唐制漢服主要是以襦裙為主,其最大的一個特點是俏麗。03宋制漢服宋制漢服這類漢服的制式,主要還是依照隋唐時候的舊制為主。
  • 宋夏百年戰爭
    這個與宋、遼(以及後來的金)三足鼎立的少數民族政權,史稱「西夏」。元朝人修前朝歷史,只編纂了宋、遼、金三個王朝的正史,而放棄西夏豐富的珍貴文獻,僅僅將宋遼金舊史中關於西夏的記載,附於三部正史之中,即《宋史·夏國傳》、《遼史·西夏外紀》、《金史·西夏傳》。近代以後,西夏文獻被大量盜掘、破壞,更是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為史學界研究西夏史造成極大困難。如此一來,西夏的存在感就更低了。
  • 不識辛棄疾,你就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男子漢」!
    不識辛棄疾,你就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男子漢」!別人家的孩子,將軍,能臣、打仗好、詞寫得好……泉小娃卻覺得「真正男子漢」更適合他。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泉小娃眼中的辛棄疾吧!
  • 飛花令,含有梧桐的詩句,你知道多少?
    那麼含有梧桐的詩句,你知道多少呢?孔雀東南飛》漢·佚名庭前落盡梧桐,水邊開徹芙蓉——《天淨沙·秋》元·朱庭玉斜日更穿簾幕,微涼漸入梧桐——《破陣子·燕子欲歸時節》宋·晏殊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傷神>今夜故人來不來,教人立盡梧桐影——《梧桐影·落日斜》 唐 · 呂洞賓碧紗秋月,梧桐夜雨,幾回無寐——《撼庭秋·別來音信千裡》 宋 · 晏殊梧桐識嘉樹,蕙草留芳根——《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
  • 《下一站是幸福》:賀繁星終於向元宋求婚了!上演反壁咚大膽表白
    隨著劇情臨近結尾,賀繁星和元宋之間的愛情,也迎來了關鍵時刻。從一開始,兩人之間就相互喜歡,前面幾集更是甜蜜十足。可惜,後面的劇情一度走偏,賀繁星的人設也讓人有些看不懂,引起了觀眾的不滿。而在昨晚播出的劇情中,兩人之間的愛情終於是要落幕了。在元宋打開房門之後,賀繁星也緊跟著後面進入了房間。
  • 延續千年的正統之爭,宋、遼、金為何都稱自己是正統王朝
    宋遼和解後,互稱正統,只不過宋稱遼北朝,遼稱宋南朝。中國王朝有兩種朝代,一種是中原王朝,一種是徵服王朝。宋朝以後的朝代,都是繼承遼一方的,金,元。後來以宋朝大小明王起義,明朝繼承徵服王朝元朝的正統性。金的正統性比遼強,金人和遼人本質不同。遼人是漠北的遊牧民族,金人是東北的漁獵民族,但也事農耕。在政治上,遼漢律治漢,契丹法治契丹,南北兩院制,一定程度阻礙了漢契丹的融合,而金建國後逐步實行單一漢法治國,從政治上加速了金人漢化,並鞏固中華理念,以中華自居,稱南宋為島夷。
  • 中國首枚明代蜀世子寶金印出土
    國內首枚明代蜀世子寶金印出土。昨天,四川彭山「江口沉銀」遺址三期考古發掘結束。本次發掘歷時3個多月,總計出土文物10000餘件。其中最重要的發現是一枚印面鑄有蜀世子寶的金印,印臺邊長10釐米,厚3釐米,含金量高達95%。
  • 宋、遼、金三朝山水畫的黃金時代
    明人王世貞在分析山水畫的發展時,指出從唐到元發生了五次大的風格變 化:從唐代二李為一變,五代荊、關、董、巨為一變;北宋李 感、範寬為一變;南宋李、劉、馬、夏為一變;兀末黃公望、王 蒙為一變。其中五代到宋的ー次變革,說明了山水畫在這個時 期蓬勃發展的特點。這樣的變革使繪畫再現的技巧越來越完備, 空間的處理能力越來越多樣化。把這個時期視為山水畫發展的黃金時代,是很有道理的。
  • 讚美紫藤花的詩詞推薦:幽含晚態憐丹桂,盛續春光識紫藤
    《己未過太湖僧寺得宗汝為書寄山蕷白酒長韻詩》[宋] 黃庭堅從學晚聞道,謀官無見功。早衰觀水鑑,內熱愧鄰邦。比鄰有宗侯,治劇乃雍容。摩手撫鰥寡,蒿碪磔強梁。幽含晚態憐丹桂,盛續春光識紫藤。每到花枝獨惆悵,山東惟有杜中丞。《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潭上紫藤》[唐] 李德裕故鄉春欲盡,一歲芳難再。巖樹已青蔥,吾廬日堪愛。
  • 下一站是幸福:元宋賀繁星兩人鬥嘴,感覺離複合又近了一天
    「聽說你懷 孕了……我以為是我的呢」「你年紀都長哪兒去了,沒長腦子裡更沒長臉上,像剛畢業的小姐姐」(這是明懟暗誇吧)賀繁星你對親弟倒是捨得下狠手,怎麼對元宋就沒轍了只會撒嬌呢雖然元宋和賀繁星明明相愛卻依舊分開了,但如果是真愛,就會衝破時間和距離來到你面前。賀繁星和葉鹿鳴在一起了,元宋最初是十分傷心的,不過在慢慢了解葉鹿鳴的真面目之後,元宋意識到自己誤會了賀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