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杭州將迎來大幅度降溫,剛剛經歷短袖的人們,對溫暖的渴求又強烈起來。
正巧,一項溫暖的評選結果剛剛出爐——拱墅區2020年「有溫度的課堂」新推119名先進教師。
提起拱墅教育,「有溫度」是最亮的標籤。有年輕教師求職直奔拱墅,就是被這三個字吸引。「有溫度教師」的評選推出5年,已有500多位教師入選,他們的暖心故事不斷在家長們中流傳。
今年這100多位教師裡,有的是教齡剛滿1年、2年的「青椒(青年教師)」,收穫了一群孩子的喜愛;有的是深耕北部近30年的老教師,依然保持飽滿的熱情。
不管教齡多少年,每位老師的「溫度課堂」,都有專屬的密碼。
快報專訪了八位教師,聽他們詳細解讀「溫度密碼」背後的故事。
深夜接到畢業生家長求助:
女兒在哭,只想找你
文淵小學陳珍花老師的溫度密碼:深耕
前兩天的夜裡,文淵小學的陳珍花老師突然接到一個求助:去年剛畢業的女生小倩家長發來信息:「陳老師,小倩在家裡哭,誰勸都不行,請您勸勸她。」
陳老師心裡一驚,趕緊打電話過去,和小倩聊起來。
原來小倩小學畢業後搬家了,沒讀文淵的對口初中。到了新環境裡,沒了熟悉的朋友和老師,遇到很多不適應。想到小學裡和陳老師的愉快相處,一時間情緒激動,忍不住哭了。
「小姑娘比較敏感、細膩,說看到一篇文章,想到我當時對同學們說的話,忍不住想哭。看得出來,她很懷念小學生活。後來我勸了她很多,一通電話聊了20多分鐘,她的情緒慢慢穩定下來。家長這才放心,多次感謝我。」陳老師說。
文淵小學位於康橋,陳珍花在這裡教書育人28年,像一根「定海神針」,一輩子深耕康橋:「和孩子在一起,蠻有味道的。孩子可愛,我也享受,就這麼度過這些年。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走進孩子們的心裡,寬容、堅持,和他們做朋友,溫度才能在師生間傳遞。」
目前,拱墅開啟「北部教育提振行動」,已連續開展兩輪,教育布局不斷優化,優秀教師隊伍更是成為提升北部辦學質量的核心競爭力。文淵小學就是提振計劃中的一所學校。
這麼多年在康橋,陳老師說眼看著北部發展越來越好,學校越來越多,辦學越來越出色,自己作為一名老師,自豪感與日俱增,「還想為北部的孩子們再繼續服務」。
每個孩子的18歲生日
她都送上一枝花
長徵中學鍾術妍老師的溫度密碼:交心
長徵中學歷史老師鍾術妍是位90後,畢業於浙江師範大學歷史教育方向,今年是踏上講臺的第六年。她說自己當老師,是因為從小就和老師們膩在一起。
「我小學開始住校,和老師的接觸早。在別人還比較怕老師的時候,我已經和老師打成一片了。感覺當老師很好,所以我也成了一名老師。」
2015年剛進長徵中學時,她和學生年齡差只有10歲,天生的親近感,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大家會親切地稱呼她「術妍姐姐」。
帶的第一屆學生進入高三後,鍾老師記下每個人的生日,會在這一天送一枝玫瑰花。
「高中生活壓力大,特別是高三。這一年裡,同學們基本會迎來18歲生日,一枝花就當是個小小的成人禮。大家都很意外,有男生把花插在書袋裡,枯了還捨不得扔。到了後來,同學們開始期待自己生日的那一天。」鍾老師說。
就這樣,鍾老師一步步走進學生心裡,特別是其中幾位特別內向的同學。
鍾老師邀請他們輪流寫心情日記,每天哪怕雞毛蒜皮的小事,也可以寫。「我就當他們的『筆友』,聽他們訴說。有的說800米跑太累,有的說這節課真開心。總之,有了這個溝通的渠道,幾名同學真的慢慢開朗起來。」鍾老師說自己也沒做什麼,只是聽孩子們撒撒嬌而已。
越來越多的孩子喜歡鍾老師,還因為她的課很酷,有年輕教師的鮮活力。
在她的理解裡,拱墅區這個「有溫度」的特質,並非只是老師帶給學生,教師之間的相處也十分暖心。「每每遇到公開課,都是全教研組一起幫我磨課,出謀劃策。他們對教學的精準把握,對學生的負責,這些『溫度特徵』都折射到我的身上,再通過我,投映到我的學生身上。」
幫助過百斤的小胖墩成功減肥
第一次跑及格
樹人小學李釗老師的溫度密碼:熱愛
要是讓孩子們選一選最喜歡的老師,體育老師一定榜上有名。
樹人小學四年級男生亮亮,就是雙手雙腳都要投票的那位,他要選的是體育老師李釗。
李釗是山東人,畢業於天津體育學院,他說成為一名體育老師,是機緣巧合,但又是命中注定。作為一名90後教師,他2年前進入樹人小學。「我和愛人都是山東人,喜歡杭州,所以來這裡定居。我喜歡小孩,更喜歡帶著小孩運動,所以我成了一名每天帶孩子們運動的體育老師。」
亮亮和他的緣分,要從兩年前說起。那時,亮亮是個體重100多斤的小胖墩,上李老師的體育課,時常偷懶坐在地上。
李老師想方設法讓他動起來,一次偶然機會,發現了亮亮愛踢球後,李老師讓他當守門員。就這樣,小夥子開心地動起來。
「現在四年級了,他減了十幾斤,前兩天測試50×8米的往返跑,第一次及格,欣喜若狂來和我慶祝。」李老師說。
完善學校足球隊建設,是李老師這兩年一直在做的事。現在,樹人小學有班隊、校隊,每年5月,班級足球聯賽踢起來,別提多熱鬧。「本來學校有校隊,但是每年出去踢球比賽的機會也很少,參與的人數也不多。所以,班班足球隊和聯賽就搞起來了。」
此外,男子校隊有了三支,男甲、男乙和男丙,女子校隊也組建起來,女甲和女乙,甚至一二年級女孩子都參與進來。一周七天,李老師每天都帶孩子訓練。球踢多了,孩子們臨危不慌,沉穩不少,極大增強了信心。最主要的是,身體素質有了顯著提高。
因為帶的班多,加了200多名學生家長的微信,大家有一些運動方面的問題,經常發視頻來請教他。「我手機三五天必須清理一下內存,要不然就無法使用了。家長們信任我,孩子們喜歡我,雖然只當了兩年老師,但我越來越愛這份職業了。」
不怕「浪費」課堂時間
教學生學習,也教大家生活
康橋中學吳潔瑋老師的溫度密碼:專業
「有溫度」的課堂,一定是高效的。但有老師寧願「浪費」課堂時間,教孩子們生活。這就是康橋中學的科學老師吳潔瑋,已站上講臺13年。
她對有溫度的理解,分為幾層。
「有趣」是首要的,吳老師會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盡力把課上得好玩,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讓學生在家利用有限資源做些「神奇」的小實驗,邀請家人一起參觀。
光有趣遠遠不夠,「有效」帶來成就感,吳老師用不同辦法幫助不同程度的孩子進行知識鞏固和提升。
還有一個是「有用」。「科學不僅是一門中考科目,更是生活裡用得到的學科。」吳老師說,學科學不止為了考試,還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所以,她會「浪費」一些課堂時間,教孩子們如何把書本上的知識應用於生活。比如講到呼吸系統,她會結合所學的應急救護知識,從呼吸系統的組成、呼吸的原理等出發,教學生海姆立克急救法的自救方法,學會自救。
「我考過急救證,當時是想,如果遇到緊急情況有能力幫助別人,會很開心。所以也想結合著書本的內容讓孩子們有所了解,在突發狀況下多一些生存的可能。」
這三個「有」歸根結底,又是因為「有愛」,正是因為對工作熱愛,對學生熱愛,才會把一節課思考這麼多。
吳老師說:「當老師十幾年,越來越明白,一個孩子可能暫時沒有那麼優秀,但一點點成長起來,走入社會,慢慢成熟,發展會越來越好。沒有什麼比看到學生成長更開心的事。」
和學生談心有妙招
書包櫃前聊煩惱
長陽中學姜勇超老師的溫度密碼:平等
教育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長陽中學姜勇超老師,就在做「靈魂喚醒人」。
他是紹興人,1992年出生,畢業於杭州師範大學,教齡3年。作為團隊裡年輕的「90後」教師,姜老師和學生溝通,常有特別的想法,就連談心也得找個特別的場所——書包櫃旁。
他說,在教室談心不夠私密,在辦公室談心學生容易拘謹,所以找到了教室外面的書包櫃。
自此,書包櫃成了姜老師的「第二課堂」,他會在書包櫃前給學生講一道閱讀題,總結一種解題思路,或是面批一篇作文,有時和作業無關,僅僅是走出教室呼吸點新鮮空氣,一起聊聊天,說說煩心事。
正處在青春期,初中生對老師找談心,有時會有些牴觸情緒。姜老師說:「和初中生相處,最重要的一點是平等。我常說,我和同學們的關係是合作者,因為大家目標一致,都想進入更高一級的中學,都想學好語文。這麼一說,孩子會感覺到你的真誠,更樂於接受你的意見。」
在姜老師的課堂上,總是有些新點子,比如課前兩分鐘的「挑戰」。他準備了30多個小話題,比如「你喜歡慢生活還是快生活」「你希望得到長生不老藥嗎」「你最想擁有的超能力是什麼」「生活中需要儀式感嗎」……課前5分鐘,請一名同學來抽題,準備三五分鐘後即興發言。
「同學們都說非常刺激,一開始有些怯怯不語,到了後來,能侃侃而談。半學期過去,每個人的進步非常明顯。」這也讓姜老師的語文課「快速升溫」。
從「地平線」上賞識每一位孩子
拱宸橋小學蔡娟老師的溫度密碼:賞識
拱宸橋小學美術老師蔡娟,已有20年教齡。她多年來不斷尋找自身的特色課堂,孩子適合的課堂。
在拱墅區推出第一屆「有溫度的課堂」時,蔡老師就參與其中,總結課堂深挖教學,上了多節展示課,對於課堂如何保持溫度,蔡老師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和做法。
蔡老師說她的課堂不只是教孩子們如何繪畫,更是融入許多德育教育,滲透在每一個環節中。蔡老師的美術課堂,也是學習如何做人的課堂。
例如在杭州博物館開設的展示課《玩轉色彩大舞臺》,同學們齊畫生肖,其中滲透的德育教育「團結就是力量」。蔡老師的巧思,在課堂的點滴裡實現,孩子們懂得互相幫助,懂得通力合作。
疫情期間,蔡老師研發了多節融合思想品德教育的美術創作課程,讓孩子們了解疫情的同時,震撼於醫護人員們奮不顧身、勇往直前的精神,並能用繪畫的形式表達所思所想。在蔡老師的課堂上,孩子們愛上了美術,呈現出了許多優秀作品,在國家級、省級、市級、區級各項美術大賽中獲得一等獎等優異成績。
蔡老師說:「記得有一次幾個畢業學生回校看我,其中一名以前較頑皮的男同學悄悄塞給我一本筆記本,扉頁寫著:『蔡老師,我雖然沒有出類拔萃,但我知恩圖報哦,謝謝您小學時光的諄諄教導和有趣的美術課堂。」蔡老師仔細回想當時做了什麼,已經記不太清,可能是曾經一些小小的舉動鼓勵了他。沒想到,他記在了心裡,感恩當下。
蔡老師就是這樣,從「地平線」上去賞識每一位孩子,以一個朋友的角度去了解學生。她說喜歡在寬鬆的課堂氛圍裡,讓大家敢於表現、質疑和爭論,這樣才能在讓每一棵樹都有自己的綠、自己的美。
入職一年
教師節收到許多張畫像和作文
華東師範大學附屬杭州學校褚紅老師的溫度密碼:活力
山東姑娘褚紅,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去年成為華東師範大學附屬杭州學校的一名音樂教師。作為一隻很新的「青椒(青年教師)」,她對有溫度的理解是:用太陽一樣的溫暖光芒,照耀每一個孩子。讓祖國的花朵們通過陽光、雨露,更好的充分成長。
作為初入職的老師,開學第一堂課,褚老師有些許忐忑,但是看到孩子們一雙雙發亮的眼睛,她靜下心來,在黑板畫了一道彩虹,請大家猜一猜,她的名字和彩虹的關係。別開生面的自我介紹,讓孩子一下子愛上了這位多才多藝的老師。
今年教師節,褚老師收到一幅畫,是一個孩子畫的她。「有張畫裡我穿的是彩虹色裙子,沒想到他們把我的第一堂課,記得這麼久。」褚老師說,更讓她暖心的是,之後又接連收到很多幅畫、賀卡和作文,都是孩子們眼中的她,有的在唱歌,有的在跳舞,這些都是她在課上所展現的。把課堂設計得好玩再好玩一點,把活力投入到課堂,讓孩子們投入再投入一點,是褚老師給自己定的小目標。
「太受寵若驚了!孩子們是要畫自己喜歡的老師,沒想到,這麼多孩子真心的在喜歡著自己。」褚老師說,有個孩子知道她喜歡一位歌手,還專門畫了張演唱會門票送給她。
疫情期間,藝術教育不能停。褚老師專門錄製了電臺音樂欣賞作品,每天中午和同學們分享十分鐘的音樂。「有位家長把孩子跟著音樂電臺情不自禁起舞的照片發我,我十分感動,原來我在做的事情,都是會有影響到孩子。」褚老師說,教育就是一個靈魂觸碰另一個靈魂,欣喜每天都有。
教育的溫度不止是老師給孩子的
孩子也在溫暖老師
賣魚橋小學湯笑影老師的溫度密碼:循循善誘
賣魚橋小學的湯笑影老師出生於教師世家,爺爺、叔叔和兩位姑媽的言傳身教,讓她從小下定決心,長大當老師。今年她43歲,教齡25年。
「我爺爺在家,學生常來看他,一大圈圍著,非常羨慕。」湯老師說,從爺爺那裡知道,當老師的初心是對學生的愛。
等她走上講臺,對每位學生付出真心的愛後,感受到了爺爺的滿足。「當老師要內心柔軟,對學生付出真心,他自然會喜歡你,喜歡你的課。」湯老師說。
即使已經有了多年的教學經驗,湯老師為了備每節課,還會花不少心思。她說想要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讓課堂有激情,循循善誘,孩子們自然就投入。
25年過去了,湯老師是桃李滿天下,每年都有很多學生回校看她。這其中有一位男生,讓她特別感動。
「這個孩子現在讀大二,當時帶他五年級。有一次,他無意中得知了我的生日,那天,他走到我面前鞠了個躬,祝我生日快樂。這之後的每一年,他都會祝我生日快樂。讀中學時,他用爸爸的手機發信息給我,現在讀大學了,他用自己的手機發祝福給我。有時我自己都忘掉了生日,他卻從沒忘記過,已經堅持了十來年。」湯老師說,教育的溫度何嘗只是老師帶給孩子的,孩子也會用自己的方式,來溫暖老師的心。
關於教育溫度的思考
拱墅區一直在繼續
拱墅區約5000位教師,每一天都帶給孩子們有溫度的課堂。儘管方式各不相同,但都在暖學生的心,暖家長的心。
浙江省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拱墅區教育研究院沈旭東院長說:「有溫度教師的評選,還會繼續做。近期,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與教育相關的文件和政策,其中有不少都是教育溫度的體現。我們要去理解國家對於教育溫度的要求,思考教育溫度的實質是什麼。」
褚紅老師和孩子們在一起
對於「有溫度」,90後教師和70後教師的理解有什麼不同?
快報記者收集了大家最想知道的問題,請這幾位老師,來一場隔空對話。
姜勇超老師提問:我很敬佩老教師,因為遇到再調皮的學生、再緊急的事情,都能淡然處之,優雅處理,想問問這是天生具備的,還是後天修煉的?
湯笑影老師回答:每一次得心應手的應對,都是經歷了歲月積累,實踐經驗的總結,是後天慢慢修煉的。年輕老師沒見到,沒有處理的經驗,這很正常。遇到問題,不要害羞,可以多向老教師請教,善於借鑑別人的經驗,縮短自己成長的時間。
李釗老師提問:我想滿足每個孩子的願望,但總是做不到,先問問老教師們,怎麼辦呢?
陳珍花老師回答:想滿足每個孩子的願望,確實很難,只能儘自己的最大努力,滿足孩子。有時無法直接滿足孩子的願望,可以和家長一起商量辦法。
鍾術妍老師提問:作為一個青年教師,成長中偶爾也會遇到困惑與迷茫。想請教前輩們,一直保持著教育熱情的秘訣是什麼?
湯笑影老師回答:教書十多年,確實會有些職業倦怠。但是我有了孩子後,特別是經歷了自己孩子的成長後,對學生有了更大的熱情。因為那些在自家娃身上走過的「坑」,可以盡力避免。而有用的經驗,可以在班裡推廣。總得來說,盡力讓我的學生少走彎路。
褚紅老師提問:如何保持課堂溫度?
蔡娟老師回答:教師是一個學無止境的職業,想要課堂有溫度,首先自己本身就有溫度,不學習,很多東西就跟不上時代發展。不斷充盈自己,保持好學的溫度。二是深入科研,提升課堂教學。老師只有不斷更新豐盈自己的知識庫,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推陳出新,創造心靈觸動的課堂,保持科研的溫度。三是教師心中有學生,永遠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理解孩子,無時無刻關注每一位孩子,保持賞識的溫度……
陳珍花老師提問:年輕教師剛入行,怎麼理解「有溫度」?
姜勇超老師回答:我對有溫度的理解是,讓學生信賴你。你走進課堂,他會覺得這是我的一個朋友進來,而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老師進來,讓他感覺害怕、漠視。這樣遇到難題,他才會想到找你輕鬆,請你解決。
119名「有溫度的教師」名單完整版在這裡,看看有沒有你家孩子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