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網友看《好久不見,武漢》:真想用日文寫成一本書出版

2020-11-28 雲南網

原標題:日本網友看《好久不見,武漢》:真想用日文寫成一本書出版

今年6月26日在網際網路上上映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至今為止在所有平臺的點擊量超過了3000萬,外語字幕被翻譯成了12種語言。這一部由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國內首部上映的記錄疫情過後武漢實景的紀錄片受到了國內網友廣泛的好評。

《好久不見,武漢》在YouTube中有十幾種語言的字幕

竹內亮的公司名為「和之夢」,位於南京的一個創意園區。《好久不見,武漢》在6月26日也在國外視頻網站YouTube中的「和之夢」官方頻道裡同時發布,目前已經有73萬的播放量和3.5萬的好評。那麼作為日本導演拍攝的紀錄片,日本的網友們又是如何看待它的呢?

《好久不見,武漢》的YouTube視頻下的評論中有不少日本網友留言,對該片給予了肯定。很多日本網友表示自己被這部紀錄片所感動,感謝竹內導演把真實的武漢展現給了大家,以及想讓更多的日本人看到這部紀錄片。日本網友在看完片子後,寫下了一長段的感言:「從一個個接受採訪的武漢市民們的身影中可以看出他們在疫情中經歷了多大的苦難。真的很難不流眼淚看完這部紀錄片。 想給所有日本人、全世界人看這部紀錄片,甚至想把這些內容用日語寫一本書然後出版。在日本只能看到寫有『武漢』的『誇張』的報導,但這部紀錄片讓我明白了在這之後還有很多人在默默地戰鬥著。」 而且也有日本網友覺得通過日本人的視角以及用日語字幕展現一個真實的武漢非常特別, 希望能看到用日語這種文字展現的中國,「每次觀看這個頻道我都覺得在看的日本人很少呢。難得有做日語的字幕而且作者也是日本人。」

此外,有網友也表示通過該部片子,能促進中日關係的發展。他表示, 「這部影片確實很好地傳達出了中國人的堅韌與嚮往光明的心靈,我光是看著,便也猶如重獲希望。然而中日關係至今未有新的進展,在日本也少有能與中國人接觸的機會,因而本地對中國的偏見也總在不斷增加。我想如果這樣的影片能不斷地出現,也許就能讓日本對中國產生更多的親近感和興趣吧。如果能更加面向日本發布就好了,感謝機遇!」

然而也有日本網友提出希望,認為雖然想讓更多的日本人看到這部紀錄片,使竹內導演成為中國與日本之間交流的橋梁,但是也希望他能夠拍攝一些對於中國在疫情初期的應對措施和具體做法的鏡頭,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他所拍攝的紀錄片。

雖然竹內亮導演的作品並沒有在日本的網絡上掀起很大的波瀾,但他也像他在今年的上海電影節金爵論壇上接受東方網記者專訪時表示的那樣,會繼續拍攝中國。他說,「現在還是有很多人不了解、不喜歡中國,所以我想把中國的好玩、有意思的東西介紹給大家,這是我們的最想做的事情。」(範應良)

相關焦點

  • 去武漢並非為尋找英雄,導演竹內亮講述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
    中新社·華輿訊 據東方新報報導 「外國人對武漢的了解一直停留在今年2月份,我想把武漢現在真實的樣子告訴給全世界。」這是旅居中國的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拍攝《好久不見,武漢》的目的。隨著武漢的解封和世界其他地區疫情的嚴重,人們對武漢的關注度逐漸減弱,如果信息得不到更新,武漢將給人們留下一個「危險城市」的印象。
  • 武漢解封:好久不見用英文怎麼說?
    4月8日零時,武漢正式"解封"。經過76天的堅守,武漢市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武漢與外界的通道重新開啟。" 這是激動人心的時刻,也是中國戰"疫"的高光一刻。""武漢,終於等到你。""武漢,好久不見。"
  • 因執導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火爆全網 日本導演竹內亮開拍後...
    昨日下午,憑藉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走紅的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在漢舉辦觀眾見面會,兌現了他對楚天都市報記者許下的承諾:「我一定會再去武漢,和大家說一句:好久不見。」今年6月,竹內亮執導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與全球觀眾見面。該片以10個武漢普通家庭為主角,真實再現了這座英雄城市與人民如何艱難走過2020年的冬春之交。
  • 爆款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導演重返江城,這次來拍「後疫情時代...
    12月5日下午,憑藉爆款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出圈的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在漢舉辦觀眾見面會,兌現了他今年6月接受楚天都市報記者專訪時許下的承諾,「我一定會再去武漢,和大家說一句:好久不見。」今年6月,由日本導演竹內亮執導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與全球觀眾見面,該片以10個武漢普通家庭為主角,真實再現了這座英雄城市與城市裡的人如何艱難走過2020年的冬春之交。
  • 日本紀錄片導演:想讓全世界看到疫情之後真實的武漢
    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記錄下10個武漢人經歷新冠肺炎疫情的故事:  想讓全世界看到疫情之後真實的武漢  「我做過核酸檢測,放心。」這是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中,一位開日料店的武漢人見到竹內亮時說的第一句話。  竹內亮今年41歲,是日本資深紀錄片導演,2013年來到中國,定居南京。
  • 拍武漢紀錄片的日本導演:想把真實武漢傳達世界 日本反響很大
    撰稿 | 記者 陳晨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開篇,日本導演竹內亮在武漢見到的第一個受訪者對他說,「我做過核酸檢測了,沒事。」竹內亮對這一場景記憶猶新,他知道武漢人經歷了什麼。在此之前,竹內亮在日本做了十幾年的紀錄片導演,後來又隨妻子定居南京。
  • 鍾南山張伯禮張定宇陳薇祝福武漢,網友:好久不見,心情依然激動
    昨天,鍾南山張伯禮張定宇陳薇祝福武漢,他們四人通過視頻,為疫後重生的武漢加油↓網友:好久不見,再見四位,心情依然激動!這一年,是你們讓我們安心,給我們信心;你們的功勳,14億人永遠記得!轉發致敬,祝福武漢!網友評論網友:好久不見!
  • 把武漢拍給全世界看的日本導演又來了:發現武漢人有了些變化
    想把武漢拍給全世界看的  日本導演竹內亮  在武漢拍攝了  「十個家庭十個故事一座城」  即: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  在今年6月26日播出後  「好久不見,武漢。我是竹內亮,我回來了。」6月,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刷屏,日本導演竹內亮曾承諾「要來武漢開觀眾見面會」。12月5日,他重回武漢,與來自北京、上海、新疆以及武漢各處的200餘人共同見證這裡的全新生活。  一周之內,這是竹內亮第3次來武漢了。因為《南京抗疫現場》《好久不見,武漢》爆紅後, 他的行程表也爆了。
  • 熱乾麵好久不見!天大姑娘用三幅漫畫溫暖了整個春天!
    熱乾麵好久不見!天大姑娘用三幅漫畫溫暖了整個春天!4月8日零時起武漢市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復對外交通離漢人員憑湖北健康碼「綠碼」安全有序流動熱乾麵,好久不見!或許你早就見過前些日子刷屏的兩幅由天大12級動畫專業校友陳小桃創作的漫畫從1月23日武漢關閉離漢通道到3月25日武漢以外地區解除離鄂通道管控
  • 日本教授: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日本網友的玻璃心碎了一地
    但對於日文是不是起源於我國漢字,中日雙方都有著爭議,畢竟文字是記錄一個民族文化的載體,承認日文發源於我國,那就相當於承認了日本的文化都是源於我國。日本教授: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近日,有日本教授在一個節目中稱,日文的漢字、平假名、片假名起源於中國,這在中日兩國都引起了爭議,甚至有日本網友罵其為「日奸」。
  • 一個日本人這樣拍疫情後的武漢,2500萬人圍觀!
    《好久不見,武漢》宣傳海報片子的拍攝者、一位42歲的日本紀錄片導演和他的團隊忐忑等待著結果:在這個短視頻稱霸的時代,這部時長達1小時、把鏡頭對準普通人的紀錄片,是否會有人看?很快,他們的這個擔心就被打破了。
  • 76個日夜,3幅畫:熱乾麵,好久不見
    2020年4月8日點,武漢解封。 76天,1284小時,這座英雄的城市,再次重啟。無數逆行者冒著生命危險,不分晝夜的戰鬥,終於迎來了勝利的曙光。 一句:熱乾麵,好久不見。
  • 蘿莉控的日文是怎麼說的?好多看番的人不懂日文也會了
    好多看番的朋友都「自學日文」,打引號就是並沒有正規的去學日文,而是學了一個發音。什麼「雅蠛蝶」咯,「歐尼醬」咯,「那卡大戲」咯,看著看著都會了。今天我們要來談一談的,就是「蘿莉控」這個詞是怎麼來的。「蘿莉控」這個講法,源自日文裡的ロリコン這個詞。直接的意思就是,喜歡那些幼小的女孩的群體。
  • 日本導演的武漢紀錄片火了,他想告訴世界:「清零」的武漢很好玩
    身為一名火在圈子的紀錄片導演,他萌生了一個念頭,他想將那座經歷苦難的城市的真實一面及疫情後武漢人的生活現狀,展現給家鄉日本及國際上對於中國抗疫無知無覺的人看看。他在微博上發起了募集令,尋找住在武漢願意分享他們故事的人,這份募集令喚來了一百多位生活在武漢本土和外來的呼召者,依照著「外國人也想看的」標準,和境外人們帶有好奇的「華南海鮮市場」「雷神山醫院」等有關的事跡,他從中選取了10位相關的主人公。
  • 日本導演:武漢人更樂觀了
    「好久不見,武漢。我是竹內亮,我回來了。」6個月前日本導演竹內亮拍了部《好久不見,武漢》紀錄片刷屏全網6個月後他再次來到武漢開啟新的短片拍攝計劃他說:今年6月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刷屏日本導演竹內亮曾承諾「要來武漢開觀眾見面會」12月5日 他重回武漢 與來自北京、上海、新疆以及武漢的200餘人共同見證這裡的全新生活
  • 網友:蛤蟆仙人,好久不見!
    在這一集中,守鶴成為了向日葵的專屬萌寵以及守鶴娃娃,向日葵第一眼看見守鶴就很喜歡他,而守鶴為了搞清楚向日葵讓九尾吃癟的原因也答應了和向日葵一家人出去玩一天,不知道這一天的事件會不會成為以後向日葵和守鶴之間的伏筆呢?
  • 拼命鞠躬為武漢募捐的日本女孩 疫情過後想去那裡看櫻花
    拼命鞠躬為武漢募捐的日本女孩 疫情過後想去那裡看櫻花街頭鞠躬為湖北募捐的日本女孩 疫情過後想到武漢看櫻花日本是一個櫻花的國度,但是櫻花的故鄉在中國,湖北武漢也有櫻花,在國內富有盛名近日,一名在街頭拼命鞠躬為湖北、武漢募捐的日本女孩,表示,疫情過後要到武漢看櫻花。(據環球時報客戶端2月9日報導)應該說本次日本的表現很給力,日本一個小城市,為武漢送來了很多口罩,在日本一些街頭,日本也用中文說,武漢加油、日本加油。日本一些民眾也低價出售,甚至免費供給口罩。日本一些政要表示,要傾盡全力支援、援助中國。
  • 一個日本人,拍下疫後武漢:我想讓世界知道中國的好
    《好久不見,武漢》迅速躥紅,紀錄片上線不到24小時,播放量就破了2500萬。上線10天,話題閱讀數破億,豆瓣8.3分,B站9.9分,微博日榜最高第1名。竹內亮和他的90後團隊2月,武漢封城期間,竹內亮開始蠢蠢欲動,他說,紀錄片導演聞到了故事的味道。3月、4月,他一直在等武漢重啟的消息;5月,他開會重提武漢紀錄片計劃,這次70%的人舉手,願意同去,他選了3個人。等了3個月,竹內亮的團隊終於出發前往武漢,他吶喊:好久不見,武漢!
  • 一個日本人這樣拍疫情後的武漢,2500萬人圍觀,中國外交部還點讚了!
    6月26日晚,一部講述解封後武漢生活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悄然上線。《好久不見,武漢》宣傳海報片子的拍攝者、一位42歲的日本紀錄片導演和他的團隊忐忑等待著結果:在這個短視頻稱霸的時代,這部時長達1小時、把鏡頭對準普通人的紀錄片,是否會有人看?
  • 日本導演的武漢紀錄片火了:「我要光明正大地告訴大家,武漢很安全」
    竹內亮執導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Long Time No See, Wuhan)26日晚在網絡播出,不到24小時,播放量已超過2500萬次。一個住在南京的日本人,帶著一位編導、兩位攝影師,在武漢歷經10天,拍攝了「十個家庭十個故事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