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日本網友看《好久不見,武漢》:真想用日文寫成一本書出版
今年6月26日在網際網路上上映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至今為止在所有平臺的點擊量超過了3000萬,外語字幕被翻譯成了12種語言。這一部由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國內首部上映的記錄疫情過後武漢實景的紀錄片受到了國內網友廣泛的好評。
《好久不見,武漢》在YouTube中有十幾種語言的字幕
竹內亮的公司名為「和之夢」,位於南京的一個創意園區。《好久不見,武漢》在6月26日也在國外視頻網站YouTube中的「和之夢」官方頻道裡同時發布,目前已經有73萬的播放量和3.5萬的好評。那麼作為日本導演拍攝的紀錄片,日本的網友們又是如何看待它的呢?
《好久不見,武漢》的YouTube視頻下的評論中有不少日本網友留言,對該片給予了肯定。很多日本網友表示自己被這部紀錄片所感動,感謝竹內導演把真實的武漢展現給了大家,以及想讓更多的日本人看到這部紀錄片。日本網友在看完片子後,寫下了一長段的感言:「從一個個接受採訪的武漢市民們的身影中可以看出他們在疫情中經歷了多大的苦難。真的很難不流眼淚看完這部紀錄片。 想給所有日本人、全世界人看這部紀錄片,甚至想把這些內容用日語寫一本書然後出版。在日本只能看到寫有『武漢』的『誇張』的報導,但這部紀錄片讓我明白了在這之後還有很多人在默默地戰鬥著。」 而且也有日本網友覺得通過日本人的視角以及用日語字幕展現一個真實的武漢非常特別, 希望能看到用日語這種文字展現的中國,「每次觀看這個頻道我都覺得在看的日本人很少呢。難得有做日語的字幕而且作者也是日本人。」
此外,有網友也表示通過該部片子,能促進中日關係的發展。他表示, 「這部影片確實很好地傳達出了中國人的堅韌與嚮往光明的心靈,我光是看著,便也猶如重獲希望。然而中日關係至今未有新的進展,在日本也少有能與中國人接觸的機會,因而本地對中國的偏見也總在不斷增加。我想如果這樣的影片能不斷地出現,也許就能讓日本對中國產生更多的親近感和興趣吧。如果能更加面向日本發布就好了,感謝機遇!」
然而也有日本網友提出希望,認為雖然想讓更多的日本人看到這部紀錄片,使竹內導演成為中國與日本之間交流的橋梁,但是也希望他能夠拍攝一些對於中國在疫情初期的應對措施和具體做法的鏡頭,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他所拍攝的紀錄片。
雖然竹內亮導演的作品並沒有在日本的網絡上掀起很大的波瀾,但他也像他在今年的上海電影節金爵論壇上接受東方網記者專訪時表示的那樣,會繼續拍攝中國。他說,「現在還是有很多人不了解、不喜歡中國,所以我想把中國的好玩、有意思的東西介紹給大家,這是我們的最想做的事情。」(範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