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12月3日星期四,知行君突然想和大家分享一段話:「阻止我腳步的,並不是我所看見的東西,而是我所無法看見的安歇東西。在那個無限蔓延的城市裡,什麼東西都有,可唯獨沒有盡頭。我看不見的這一切的盡頭,世界的盡頭。」如果你熟悉朱塞佩·託納多雷,如果你看過《天堂電影院》和《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那麼你一定知道這段話是出自朱塞佩·託納多雷的另一巨作《海上鋼琴師》。他的這三部作品被稱為「時空三部曲」。
《海上鋼琴師》最大的特點就是場景非常簡單,100多分鐘的電影幾乎都是發生在一艘名叫「維吉尼亞號」的豪華客輪上。在1900年元旦,一個新生嬰兒被遺棄在頭等艙,後被遊輪上的工作人員收養,取名為「1900」。隨著逐漸地長大,他展現了不同尋常的才華,他熱愛鋼琴,把鋼琴視為身體的一部分,用鋼琴表達自己的全部感情。影片以一種記憶敘事的方式,像一首歌和一個故事,慢慢地告訴觀眾這裡發生了什麼,雖然它沒有跌宕起伏,也沒有過分的情感刺激,卻很受歡迎,因為經典從不複雜。
讓知行君最難忘的莫過於兩段經典彈奏,可謂是一靜一動。所謂靜,則是令人驚嘆的美,是隔著舷窗的一見傾心。當女孩在三個窗戶前依次走過,或圓或方的窗仿佛畫框一般,將女孩的美如油畫般定格在1900的心海。看著女孩,他的指尖在鋼琴上流淌出一段優美的旋律,就是全片最著名的鋼琴曲之一《Playing Love》。
那是1900毫無保留地敞開了心扉,向一個姑娘完全抒發著自己的全部,為了再次相遇,1900幾乎選擇下船去找那個姑娘,可是在走出船艙的最後一刻,看著遠方高樓林立的紐約,他選擇了回頭,原因就是開篇知行君說的那段話。
至於「動」,知行君覺得應該看過這部影片的人都不會忘記,那就是「發明了爵士樂」的傑利·羅·莫頓來到維吉尼亞號,要跟1900來一場鋼琴的決鬥。當他的一個剪影讓大廳安靜下來,我們已經聽到全場安靜了下來,仿佛駕到的是位王者。傑利把一根點燃的香菸放在鋼琴上,這個出生於紅燈區的黑人,在他開始接觸鋼琴的地方學會了如何輕柔地彈琴,他的演奏如清風拂過,整段下來菸灰都不曾震落。
不過,1900並沒有把這當成比賽,他內心深處比較喜歡這位音樂才華出眾的音樂人,所以前兩次一直在划水,直到傑利冰冷的侮辱當面時,他才認真起來。1900彈奏了全片最著名的曲子之一《Enduring Movement》,這首曲子的難度,大家可以自行去科普,所以當1900獨立完成這支曲子的時候,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然後1900用彈奏之後劇烈震動的琴弦點燃了那根煙。他的演奏是狂暴的,熱烈宛如大海的風暴,和他的勝利一樣令人如痴如醉。
電影的結局帶有濃鬱的悲觀色彩,電影的結尾,遊輪服役到期必須炸毀,這時1900唯一的朋友,那個小號手在船被炸毀前找到他,可是執拗的1900寧可選擇與遊輪一起毀滅,也不願踏上輪船開始新的生活。無奈的小號手只能帶上那張被1900毀掉後又重新拼接起來的唱片和唱機離開了。然而在知行君看來,影片又是積極樂觀的,因為影片中的1900是一個純粹的人,他與鋼琴,與藝術相結合,他不懂世俗的煩憂,他不懂世人奔波勞累的追求,他的內心只有音樂,只有藝術,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
Land is a ship too big for me. It's a woman too beautiful. It's a voyage too long. Perfume too strong. It's music I don't know how to make. I could never get off this ship. At best, I can step off my life.
陸地對我來說是艘過大的船,太漂亮的女人,過長的旅途,太濃的香水,這支曲子我不知道從何彈起,我永遠離不開這條船,但我可以結束自己的生命。
In that entire sprawling city, there was everything except an end. What I did not see was where the whole thing came to an end, the end of the world.
偌大的城市,綿延無盡。阻止了我的腳步的,並不是我所看見的東西,而是我所無法看見的那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