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之形》:這部電影真的是三觀不正嗎?或許它只是一個自我救贖的...

2020-12-24 騰訊網

《聲之形》是2016年上映的一部日本動畫電影,播出以後是引起了很多網友的討論。今天小編就跟各位小夥伴分享一下我個人對這部電影的看法和理解。

自我救贖的治癒向

其實在《聲之形》最初打出的宣傳口號裡我們就可以看出,這是一部治癒向的動畫電影,畢竟都說了「幫你活下去」。至於為什麼會在網上引起那麼激烈的討論,主要還是因為涉及到了校園暴力這個話題,這點小編放在後面來討論

看完電影以後,小編算是見證了將也和硝子的自我救贖經歷,心裡非常舒服。可能有很多小夥伴不能理解,為什麼西宮硝子會喜歡上一個曾經欺負她的男生,這簡直就是不可思議。

小編倒沒有覺得多意外,我們來看看西宮硝子的人設好了。影片裡的硝子是一個非常自卑的女孩,自卑到什麼程度呢?一旦跟人發生矛盾她就會下意識說「對不起」,將所有的錯歸結到自己的身上。

請大家注意一下,硝子是實實在在的認為都是自己的錯,並不是什麼裝可憐。就這樣的一位女孩,她哪怕是被別人欺負了以後,也不會去憎恨其他人。這點在她唯一一次反抗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沒錯,就是跟將也打架的那一次,制服了將也以後,硝子是用撕心裂肺的語氣哭喊著「我也有努力!」。小編覺得這就硝子的處世之道,極度自卑,渴望朋友,一直在努力融入正常人的群體當中,被欺負也只會以為是自己不夠努力而已

這種性格自然註定了硝子很難交到朋友,而5年後將也找到硝子,學會了手語跟她交流,這無疑是讓硝子非常驚喜。

各位小夥伴你們試想一下,你緊閉的心門被一個人用真誠打開,這種「敞開心扉」的感覺演變成喜歡很奇怪嗎?

至於將也的改變,小編認為也非常合理,人只有切身經歷了一些事情以後,才會了解別人的痛楚。要不然你們以後日漫裡怎麼動不動就出現一個說要用「痛苦」建立一個絕對公平的世界的反派?

將也的改變,讓硝子逐漸走出了自卑的陰影,硬要說出個所以然的話,那大概就是「戀愛中的少女強無敵」吧......為了回應將也的努力,硝子也在幫助將也回到正常人的世界,讓他重拾正視這個世界的勇氣。

影片的最後,將也終於正視了這個世界,內心不再封閉。至此,硝子和將也的自我救贖完成,影片結束。

受爭議的原因

接下來還是不可避免的要談到「校園暴力」這個話題。在大部分網友眼裡,校園暴力是不可以被原諒的,而《聲之形》的劇情恰好是原諒了校園暴力,所以才會被人說成三觀不正

前面小編也說了,這部電影的本質只是一個自我救贖的治癒番,校園暴力什麼的並非是它想談的主要因素。當然啦,不想歸不想,但是不可否認從劇情上來看,確實是原諒了校園暴力

這只能說是作品的一個重大失誤吧,倘若以其他的事件來代替這個元素,小編相信《聲之形》收穫的應該就是一片好評了。

那麼校園暴力究竟該不該被原諒呢

小編認為這主要還得看當事人的態度,如果當事人都能原諒,我們這些旁觀者自然也就沒有必要揪著不放。但是現實情況是,大部分遭受過校園暴力的人都留下了非常沉重的心理陰影,也表示不會原諒施暴者

可能是地域文化的差異吧,小編看日本那邊似乎還是有很多原諒校園暴力的輕小說,印象比較深的就是《一切都是因為你》

不過大家也不要總是糾結於這一點啦,換個角度來想,《聲之形》也教導了我們,面對欺凌的時候不要一味忍受,更無需自卑,勇敢反抗就才是出路

可能有人會說,反抗了也沒用。但是不反抗一定沒有出路,就像電影裡拍的那樣,誰能想到將也會被硝子摁在地上摩擦呢......

最後,小編希望大家看完《聲之形》以後,會喜歡自己,愛護自己。你可能沒有太多優秀的地方,但是也絕不會低人一等,所以有什麼可自卑的呢

對於《聲之形》你們有什麼看法呢?其實我覺得這部電影是非常值得細細品味的。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哦,也給小編君來個點讚加關注吧,謝謝你們啦。

相關焦點

  • 聲之形:這部電影真的是三觀不正嗎?或許它只是個自我救贖的故事
    《聲之形》是2016年上映的一部日本動畫電影,播出以後是引起了很多網友的討論。今天小編就跟各位小夥伴分享一下我個人對這部電影的看法和理解。自我救贖的治癒向其實在《聲之形》最初打出的宣傳口號裡我們就可以看出,這是一部治癒向的動畫電影,畢竟都說了「幫你活下去」。
  • 聲之形:這部電影真的是三觀不正嗎?或許它只是個自我救贖的故事
    《聲之形》是2016年上映的一部日本動畫電影,播出以後是引起了很多網友的討論。今天小編就跟各位小夥伴分享一下我個人對這部電影的看法和理解。自我救贖的治癒向其實在《聲之形》最初打出的宣傳口號裡我們就可以看出,這是一部治癒向的動畫電影,畢竟都說了「幫你活下去」。至於為什麼會在網上引起那麼激烈的討論,主要還是因為涉及到了校園暴力這個話題,這點小編放在後面來討論。
  • 《聲之形》:教育意義非凡,似一個平凡人的自我救贖
    動漫《聲之形》中,動漫《龍珠》中,龍珠愛的深沉嗎?我覺得聲之形更具有教育意義,雖然聲之形也很好看,但我覺得劇情上君名還是好一點。從主題上來講,聲之形真的要優越與你的名字,這種主題優越不是指技術,故事邏輯,人物刻畫,而是它本身帶的主題,社會現象!我喜歡宮崎駿的作品,也喜歡新海誠的作品,但是一個教育,一個是青春,都是我們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的煩惱。但是這次聲之形真的驚豔我了,我不知道你們是否有因為自己的自卑而常常不合群,因為一個或者幾個人的點評而讓自己陷入孤立的境地,它不止是學校,工作還有家庭!
  • 深度分析電影《聲之形》,一個救贖與被救贖的故事
    《聲之形》這部動漫電影,也是在這種質疑聲之中誕生的,由於是一部以聾啞人為主角的作品,當京都動畫宣布改編成電影之時,受到了非常巨大的阻力,不過好在,這部電影還是在2016年如期上映了,但是上映之後的效果,和以往京都動畫的作品得到的評價完全不一樣,是一部毀譽參半的電影,一部分人怒斥在現實之中根本不可能出現這種事情
  • 《聲之形》真的有那麼差嗎?瑕不掩瑜是對它最好的形容
    在京阿尼參與製作的許許多多動畫電影中,《聲之形》是相對爭議較大的一部作品,有的人認為它默許了「校園霸凌能被原諒」這一想法,在他們看來,這是不符合常理的。讓我印象深刻的便是,當朋友提及到《聲之形》這部作品的時候,他總是一臉失望的樣子,表達對這部動畫電影在劇情上的不滿,例如為何女主硝子毫無徵兆想要自殺;虛假的情感重歸於好又有何意義等。面對朋友如此「一棍子打死」的說法,我有些意外,《聲之形》真的有他所說的那麼差勁嗎?
  • 《聲之形》這部電影為何爭議如此之大?
    電影本身就有不少地方脫離現實,略顯怪異(雖說電影本身就是虛幻,但這種現實題材的電影,得到觀眾的共鳴是很重要的)。對於被校園暴力過的人,我想大部分是難以認同這部電影的,而其他人也沒有資格逼他們認同,更沒有資格指責其「看不懂內涵」「帶入自己,帶入情緒」,難道我們看電影時的感受,和我們自身的經歷和情感是毫無關係的嗎?
  • 讓無數網友看哭的《聲之形》,你真的看懂了嗎?
    最近處於漫荒狀態,於是木子便再次重溫了《聲之形》這部動漫電影,而這也是木子第五次重溫這部動漫作品。《聲之形》是一部在2017年上映的動漫電影,而這部電影曾經從不被看好到全員落淚,賺足了不少網友的淚水和好評,但是就這樣一部讓無數網友看哭的電影,你真的看懂了嗎?
  • 聲之形:救贖與自我救贖,有時候原諒自己比原諒別人更需要勇氣
    京都動畫製作的動畫電影,一般都帶有濃厚的少男少女主題色彩,或是愛情,或是親情、友情的故事,特別是治癒系的作品,幾乎總有一種非要哭的不要不要的感動……《聲之形》講述的是轉校生西宮硝子因為聽力問題而受到同學的欺負,石田因為內疚而將自己完全封閉,兩人在高中再次相遇後,一場救贖與自我救贖的故事展開了。
  • 《聲之形》被評為「三觀不正」?你可能忽略了這些地方
    《聲之形》---不是所有人都能及時伸手拉住硝子通篇觀完,不難判斷,這是一個有關在救贖中成長的故事。可以得到一個信息是,班主任知道硝子身體情況。然而在自我介紹時,不僅沒有為身體不自由的硝子予以協助,甚至就像完全不知道硝子狀況一樣,用口語讓她自我介紹。接下來,男主模仿硝子口音、拿書捲成卷在硝子耳邊大喊等等惡作劇。而老師只是毫無表情地說出「授業中だろう」,言外之意就是下課那麼對硝子「我是不管的」。
  • 《聲之形》一部很好的人生動漫
    然而對於弱者,如果不尋求幫助,真的就會深陷泥淖中難以自拔。可是問題就在這裡,尋求幫助真的有用嗎?那些滿口都是「我們這裡很好啊根本不會有暴力事件啊」「為什麼別人不打別人就打你,一定都是你有問題」「你們老家不是在XXX嗎?那個地方的人被打活該」的人,真的會給予弱者幫助嗎?
  • 《聲之形》一部很好的人生動漫
    然而對於弱者,如果不尋求幫助,真的就會深陷泥淖中難以自拔。可是問題就在這裡,尋求幫助真的有用嗎?那些滿口都是「我們這裡很好啊根本不會有暴力事件啊」「為什麼別人不打別人就打你,一定都是你有問題」「你們老家不是在XXX嗎?那個地方的人被打活該」的人,真的會給予弱者幫助嗎?
  • 《聲之形》:「以聲之形,塑以花之姓」,一部自我救贖的動漫電影
    《聲之形》是一部2016年在日本上映的動漫電影,它講述了一個極度自卑的女孩子和,七零這個女孩子的一個欺凌者的自我救贖了一個故事。其中更有本部電影的男主角石田將也和他幾個朋友,他一直捉弄欺負西宮哨子,還總是搶西宮哨子,並且損壞她的助聽器。但是西宮哨子卻一直想和他做朋友。直到最後被老師發現,因為西宮哨子的媽媽向老師說明他助聽器的損壞情況。那時候老師只認為是,石田將也是那個最大的欺凌者,當老師說:「石田將也是你吧?」將也因為助聽器昂貴,聯想到了努力辛苦工作的媽媽。
  • 關於聲之形的主題,真的是校園暴力嗎?
    校園暴力遠不能作為這部動畫電影的主題而存在。在整部電影的結構中,它頂多是作為一個社會話題、現象或者故事起因用於展開故事的,然後引出後面一系列的事件。如果硬要說它是以校園暴力為主題的話,那毫無疑問,它已經偏離了原先的軌道。因為電影從頭到尾並沒有探討過背後導致校園暴力發生的原因是什麼,這也能說是以校園暴力為主題嗎?
  • 聲之形,這部電影你值得再刷一次,它的分數不該如此
    然而卻在開播之後,《聲之形》的評價卻是毀譽參半,豆瓣評分如今只有6.8分,一個基本上是爛片的分數,我今天在這裡講述的,並不是想要為《聲之形》正名或者抱怨它的分數,只是想要告訴大家,這部動漫電影,也許你並沒有看懂,這部電影,你值得再刷一次。
  • 《聲之形》無聲的吶喊,死亡真的是最後的救贖嗎?
    電影《聲之形》在去年秋天在中國大陸上映,秋天如果不下雨,真的是個好季節。涼爽的秋風帶著絲絲涼意絲絲愁悵。春深特地約了朋友一起去看,朋友看完覺得一般,春深卻哭的不行。春深是個內向的女孩子,流淚也是無聲無息不敢大聲。朋友一邊給她遞紙巾一邊問她怎麼了,春深咬著嘴唇一言不發。
  • 聲之形:那,世界黑暗嗎?不,很光明,只是你未曾懂
    當你相信世界會是一個黑暗和孤獨的地方時,那它就是。那,世界黑暗嗎?不,很光明,只是你還不懂。這部電影描述了「孤獨者」所帶來的空虛,以及面對他人時所面臨的困難,因為你認為自己根本不值得別人付出時間和努力。這當然引起了我的共鳴,我在高中時也經歷過類似的事情。毫不奇怪,石田看到的同齡人都沒有面孔,在他們的臉上卻有著一個大「 X」,表明他們無法接近。通過這種方式,《聲之形》反映了社會如何看待和對待那些不同的人。
  • 《聲之形》:即使過往殘酷不堪,但把握當下依舊能完成自我救贖
    對於這部小眾高分片,在國內卻褒貶不一。其實拋開故事,男主的自我救贖過程非常值得深思。我這篇文章就將從三個層次來解讀男主完成救贖的歷程與啟發。《聲之形》是在2017年上映的影片,由導演山田尚子指導,在國外有著很高的評價,貓眼上更是有8.3的評分。
  • 那些年不被看好的動漫,是《聲之形》三觀不正,還是《天氣之子...
    所以在「一個人和一萬個人,先救誰?」這道題面前他選擇了前者,而代價則是三年的狂風暴雨,水淹東京。 男主這樣的做法也就使得很多人覺得他太過自私,一個人的自由和兩個人的幸福,需要用上萬個人的安危來換取。而有的人則認為男主這樣的做法合乎常理,自己16年的人生裡唯一遇到的一個在乎自己的人,憑什麼要為了那些素昧平生的外人犧牲掉,「我只是想再見她一面呀!」這樣很過分嗎?
  • 《聲之形》影評:一個欺凌者和一個自卑者的自我救贖
    《聲之形》影評:一個欺凌者和一個自卑者的自我救贖你是否會相信,人和人之間會擁有一種默契,可以不用通過聲音的傳播,就能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我的觀點是,雖然聲音並不能表達人某時刻最想表達的,但是,如果你不說出自己心裡所想的話,又有誰能明白你心裡想什麼呢?
  • 《聲之形》校園霸凌者的自我救贖,或許青春就是沒有盡頭的苦惱
    正如同這部動畫講述的那些故事一樣。天生殘疾有錯嗎?沒錯,但是對於一些心智不成熟的人們來說,這就成了被嘲笑的點。動畫中的男女主角也可以說是進行了藝術加工之後的人物,現實生活中不會有西宮,但卻有可能會出現也將這樣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