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防7.62mm穿甲彈,俄成功研製陶瓷防彈衣,原來中國早有了

2020-12-12 米爾觀天下

文/梧桐

近日,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宣布,其下屬的技術動力公司順利完成了陶瓷插板的衝擊試驗,改裝甲板將是未來俄羅斯軍隊防彈衣的主要材料之一。該複合材料據稱可順利抵擋住7.62mm穿甲彈的衝擊,未來將裝備到俄羅斯陸海空三軍使用。不過,這種複合裝甲在中國原來早都有了,中國維和部隊已經使用很久了。

俄軍士兵穿著新式陶瓷防彈衣

那麼所謂的陶瓷材料到底是什麼,又是因為什麼廣受各國熱衷。事實上,陶瓷裝甲也不是什麼神秘的物件,但其絕不是我們平常看到的陶瓷。陶瓷材料的誕生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10年代末,當時有個名叫霍普斯金的陸軍少校發現,如果在鋼板等護甲的表面塗上一層薄瓷釉便能大大提升裝甲的防護能力。後來,隨著科技的發展,複合陶瓷裝甲便出世了。最早大規模使用複合陶瓷材料的就是在蘇聯軍隊中,美軍在越南戰爭中也廣泛的將這種裝甲使用在直升機,坦克和個人防護上。

中國維和部隊士兵防彈衣

目前各國軍隊以及市面上常見的陶瓷材料有氧化鋁陶瓷,碳化硼陶瓷和碳化矽陶瓷等。其中前三種在軍事上應用的最廣泛,畢竟成本決定出路。陶瓷裝甲最大的好處就在於其重量僅為鋼製裝甲的60%左右,但其強度卻是鋼裝甲的3-4倍。所以不管將其打造成車輛裝甲還是個人護甲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畢竟作戰時輕便而且防護係數高。那麼陶瓷材料為什麼比鋼製裝甲要好?它的作用機理是什麼?

防彈陶瓷測試

當高速的穿甲彈在撞擊到防彈陶瓷的瞬間,撞擊就會產生壓強非常大的衝擊波,而高壓衝擊波就會向著防彈陶瓷以及彈頭延伸,這種衝擊波都足以碾碎彈頭本身。正因為防彈陶瓷的強度特別高,所以在這種衝擊波的壓力下防彈陶瓷和彈頭都會破碎,破碎之後的防彈陶瓷就會卸掉彈頭絕大部分的衝擊力,破碎的彈頭也再沒有力量能夠穿透裝甲。所以防彈陶瓷用在個人防護上還有一個優點,那就是不像鋼板受到衝擊後對人體的破壞性很大。很多鋼製護甲在受到子彈的衝擊後雖然可能不會穿透但會對內臟造成很大的衝擊,而陶瓷裝甲就不會。

2007年,美國海豹突擊隊隊員在阿富汗執行任務時,遭到一處院落的當地武裝手持AK-47步槍射擊,首當其衝的隊員Mike就連中13槍,後而被當地武裝人員拉到院落中繼續和剩餘的突擊隊員對峙。正當Mike的隊友考慮用不用手雷進行反擊時,Mike本人卻從昏迷中甦醒,快速持槍將數名當地武裝全部射殺。後來大家都稱其為「人形自走掛」,為什麼能開掛?就是因為身上穿了防彈陶瓷。

「人形自走掛」本人Mike

防彈陶瓷也被廣泛的用於坦克裝甲,其中德國的豹-2坦克就採用的是陶瓷裝甲,外加特種樹脂以及橡膠組成的裝甲防護層,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防住反坦克飛彈的衝擊。當然了,現代的坦克還有爆炸反應裝甲,自身鋼製裝甲等。陶瓷裝甲除了防護穿甲彈之外,還能防護類似RPG火箭彈的金屬射流。金屬射流一旦衝擊到防彈陶瓷上,裝甲就會碎成細小的碎塊造成金屬射流失速,讓其破甲程度大大降低。

防彈陶瓷和凱夫拉縴維等組成的防護插板

此外,防彈陶瓷可於凱夫拉縴維搭配使用,這也是目前我國部分軍隊以及外派維和部隊身上常見的防彈衣主要構成。防彈陶瓷和凱夫拉一硬一軟,一個收縮一個破碎,一個減速一個摧毀,這樣的搭配就讓常規的穿甲彈也無法傷其身。其實防彈陶瓷也可以民用,例如某些高檔炮車或者飛機,只是相對較少,而且陶瓷的範圍也很廣。

相關焦點

  • 堪比鋼製裝甲,可抵擋7.62mm穿甲彈,俄羅斯成功研製陶瓷防彈衣
    其實說起陶瓷防彈衣大家都不會陌生,這項技術早已公諸於世,許多國家已經擁有了這種複合材料製成的防彈衣,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18年,一名少校經過試驗發現,在鋼甲的表層再塗上一層瓷釉,就能夠極大的增強防護能力。雖然發現的早,但是根據當時的技術局限性並沒有研發出來,到了許多年後才被軍隊使用。
  • 俄研製成功陶瓷防彈材料,中國早就應用!防護性能高於鋼製裝甲!
    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宣布:近日,其下屬公司技術動力公司已成功完成了對陶瓷插板的衝擊試驗,而改裝後的甲板將成為未來俄羅斯軍隊防彈衣的主要材料之一。據說這種複合材料能夠很好地承受7.62毫米穿甲彈的衝擊力,將來將被俄羅斯陸軍,海軍和空軍使用。
  • 俄羅斯成功研製「陶瓷防彈衣」 防護性能堪比鋼製裝甲
    原標題:俄羅斯成功研製「陶瓷防彈衣」 防護性能堪比鋼製裝甲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3日報導,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新聞處9月3日發布消息表示,該集團下屬技術動力控股公司順利完成陶瓷裝甲板的衝擊試驗,這種陶瓷裝甲板將是俄羅斯未來的複合裝甲的一部分。
  • 防彈衣能抵擋槍彈直射嗎?有了防彈衣仗還怎麼打?
    連.30-06穿甲彈都能擋住,擋住美軍現役的7.62x51mmM80普通彈、5.56x45mmM855/M855A1普通彈,以及在很多網絡半吊子軍迷嘴裡「威力大穿透力大,有效射程遠」的蘇制7.62x39mm普通彈自然不在話下,也從側面印證了所謂「隨著防彈衣普及,小口徑步槍彈不夠用了,要恢復7.62口徑」的說法是沒道理的,連.30-06穿甲彈都擋得住了,單兵自動步槍恢復7.62x39mm、7.62x51mm
  • 防彈衣能擋AK47子彈很厲害?中國防彈衣水平曝光,難以置信的強大
    近日,有國家研製成功一款名為「巴巴卡瓦奇」防彈衣,能夠抵禦AK-47步槍發射的7.62毫米子彈和英薩斯」步槍的5.56毫米子彈。該防彈衣重量為9.2公斤,還是該國最輕的防彈衣。硬甲防彈衣一般採用陶瓷防彈插板為主要材料,防護力非常恐怖,能抵禦AK-47子彈只不過是基本要求。「巴巴卡瓦奇」是不是完全自主製造本身就令人懷疑,因為國際上70%的防彈衣都是由中國企業製造,而且90%的防彈用原材料也來自中國。另外,「巴巴卡瓦奇」防彈衣的水平雖然值得肯定,但實際水平只相當於中國的5級防彈衣。
  • 步槍已打不穿最好的防彈衣?一桿中國大槍有話說:在我面前就是紙
    近年來,隨著陶瓷材料技術的迅猛發展,單兵防彈護具市場的整體格局又有了極大的變化:昂貴且性能較差的純合成纖維防彈衣開始淡出市場,被插板式陶瓷防彈衣乃至硬-軟複合式防彈衣所取代,因為後者價格低,性能更是強得離譜——達到北約4級防彈衣標準,能夠攔下7.62X63毫米春田穿甲彈的插板僅需數百美元,而3A
  • 《逃離塔科夫》中的5種7.62x39mm步槍彈你認得全嗎?
    中國從20世紀50年代引進7.62x39mm步槍彈生產技術時,覆銅鋼彈殼、塗漆鋼彈殼技術也一併引進了,所以中國的鋼彈殼技術上師承蘇聯,並非一些網文所說「只有中國生產鋼子彈」。中國生產的7.62mm56式普通彈,這是帶橋夾的包裝,供56式半自動步槍用。曳光彈(T-45M)的主要用途是指示目標,顯示彈道,7.62x39mm曳光彈的編號是T-45。
  • 9毫米穿甲彈能穿透防彈衣嗎,怎麼樣?
    防彈衣就是人體的護甲,而穿甲彈又是針對護甲出現的彈種,目的就是擊穿護甲,可以說護甲和穿甲本身就是一對矛盾。至於說9毫米穿甲彈能不能穿透防彈衣,這個真不一定。1.先說說穿甲彈。穿甲彈是一種靠炮彈或者子彈的動能擊穿裝甲防護的彈藥,之所以能夠穿甲是因為穿甲彈使用硬度很高的合金鋼芯。一般分為普通穿甲彈、被帽穿甲彈、脫殼穿甲彈、穿甲燃燒彈等。一般槍械用的都是被帽穿甲彈,大口徑步槍也有用脫殼穿甲彈的。2.再說說防彈衣。防彈衣又叫避彈衣,避彈背心,防彈背心,避彈服等,有軟體、硬體和軟硬複合體三種。
  • 重狙真實威力:能擋98K穿甲燃燒彈的四級防彈衣,一槍打穿兩件
    無論是鋼製還是陶瓷插板,外面必須要有防彈纖維或者其他柔性材料製成的外殼;這樣在子彈或者各種破片(手雷、炮彈、炸彈等等)擊中基板以後,不會反彈出去傷人,而是被攔下來。常規防彈衣裡,IV級已經是頂級標準了 尤其是在子彈威力較大的時候,這樣的柔性物體也不能把衝擊分攤到更大的軀體表面——這樣即使是防彈織物最終把子彈擋了下來,但人依然會因為內臟和血管被衝擊破裂而受傷、死亡。在美國就曾有案例,警察穿的軟質防彈衣擋下了.45口徑(11.43毫米)的大威力手槍子彈,但是由於肋骨被打斷後刺穿了肺部,傷者最終死亡。
  • 媒體解密廣州槍案防彈衣被擊穿:嫌犯用鋼芯彈
    常見防彈衣可防515米/秒子彈穿透公安部2010年10月17日發布、2010年12月1日起實施的《警用防彈衣標準》(G A 141-2010),就警用防彈衣的防護等級、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和標誌、包裝、運輸及貯存等都做出規範。其中,對防彈衣的防護性能有明確的分級標準。
  • 運用次口徑超速穿甲彈技術,俄羅斯9x19mm手槍穿甲彈性能有多強?
    雅利金PYa手槍和GSh-18手槍都是9mm口徑,能發射西方標準的9x19mm帕拉貝魯姆手槍彈,但俄軍「烏鴉」項目一開始就提出,新研製的手槍彈必須能擊穿輕型防彈衣,因此俄軍為雅利金PYa和GSh-18研製了幾種威力強大的高速穿甲彈。
  • 解放軍一次買了140萬件防彈衣,這釋放了什麼信號?
    ,中國陸軍將採購近140萬件防彈衣。美國自二戰末期就開始研製非金屬防彈衣,美陸軍於1945年開始裝備內置鋁板的M12防彈衣,隨後在韓戰時期研製出M51/M52型防彈衣裝備美軍,之後又在M52型防彈衣的基礎上發展出了多層尼龍防彈材料製成M69型尼龍防彈衣。
  • 美國大兵為保命自費也要買:中國防彈衣為何拿下70%全球市場?
    ◆憑實力做到物美價廉的國產防彈衣,已成為各國軍購的寵兒。正解局出品2017年,網上曾瘋傳過一段「中國防彈插板嚇壞美國人」的視頻。一個美國人花費100美元買下中國四級防彈插板,先後經歷7.62mm威力彈和莫辛納甘步槍彈近距離直射測試。結果讓這位美國人驚掉下巴:防彈板竟然抗住了槍枝所有的攻擊!
  • 解放軍防彈插板能讓臺軍步槍變成燒火棍嗎?
    現在世界上典型的防彈衣標準有三種,分別是新俄標(GOST)(感興趣的可以了解一下老俄標),中國的GJB4300-2002,以及北約的NIJ。最著名的當然就是NIJ了。NIJ-IV要求防護15米距離射出的M2穿甲彈,背板變形不超過44毫米(值得一提的是別的國家包括中國普遍是20-25毫米,可能美國人覺得美國大兵普遍身高體胖,44毫米背板變形不當個事?),一般拿M1加蘭德作為發射的槍枝。
  • 身中12槍卻沒死,士兵激動感謝中國,老外質疑中國防彈衣有鋼板
    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疑惑,中國有防彈衣嗎?因為除非中國軍隊參加演習或實戰任務,否則他們出鏡時不穿防彈衣,導致很多人認為中國軍隊沒有防彈衣,或者防彈衣質量差。但其實呢,中國防彈衣的質量是世界上最好的。其中最著名的一件事是,一名正在阿富汗作戰的英國士兵被打中了12發子彈,但由於穿著中國防彈衣,他奇蹟般地活了下來,事後連忙感謝中國的防彈衣救了自己,這也讓他的戰友們認為他是不是開掛了。就連國外專家也曾認為中國人在防彈衣裡是不是放了鋼板。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隨著軍事武器越來越先進,破壞性越來越強,對士兵來說是好事也是壞事。
  • 老外質疑中國防彈衣有鋼板!拆開後直接傻眼
    老外質疑中國防彈衣有鋼板!拆開後直接傻眼眾所周知,二戰之所以出現如此大的人員傷亡,主要原因是因為當時的技術落後,各國並沒有能夠研製出非常有效的防彈衣,所以很多國家的士兵都沒有能夠有效抵禦子彈的防彈衣,哪怕是強如美國和蘇聯也是如此。所以在戰場上,很多士兵一旦被子彈擊中,很多都是重傷甚至是犧牲。
  • 穿甲燃燒爆炸瞬間完成,介紹二戰中的7.62x54mmR特種彈
    穿甲彈/穿甲燃燒彈 步槍穿甲彈主要用於射擊輕裝甲目標,現代也用於對付穿著防彈衣的有生目標。早在一戰時期的1916年,俄國設計師就設計過一種7.62x54mmR M1916穿甲彈,主要用來對付塹壕戰中敵方士兵架槍的防盾。
  • 中彈後能自我修復,中國最強防彈衣,靈感來源於穿山甲
    仿生學在軍事上的應用早在我國古代就有著數不勝數的仿生案例,從4000多年以前,我們的祖先「見飛蓬轉而知為車」,製造了車輪,再做成有輪子的車子;根據秦漢時期的史書記載,因為古代人民看到空中翱翔的老鷹,就創造了風箏,並且在軍事領域作為通信信號使用;看到水中遊著的魚類,就仿著魚類的造型發明了船。
  • 見過打脫殼穿甲彈的PDW嗎?瑞典CBJ-MS衝鋒鎗了解一下
    關於PDW,我們沒必要把它神秘化,不要人為地給它畫框框,更沒必要強行區分PDW和小型衝鋒鎗有什麼區別,其實PDW就是一種增強版小型衝鋒鎗。有一些PDW的設計非常簡單,槍還是原來的衝鋒鎗,只是換一種增強彈藥,提高對有防護目標的殺傷效能,比如瑞典的CBJ-MS衝鋒鎗。